奇爱博士

战争片美国,英国1964

主演:彼得·塞勒斯,乔治·C·斯科特,斯特林·海登,詹姆斯·厄尔·琼斯,格伦·贝克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播放地址

 剧照

奇爱博士 剧照 NO.1奇爱博士 剧照 NO.2奇爱博士 剧照 NO.3奇爱博士 剧照 NO.4奇爱博士 剧照 NO.5奇爱博士 剧照 NO.6奇爱博士 剧照 NO.13奇爱博士 剧照 NO.14奇爱博士 剧照 NO.15奇爱博士 剧照 NO.16奇爱博士 剧照 NO.17奇爱博士 剧照 NO.18奇爱博士 剧照 NO.19奇爱博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09 00:37

详细剧情

美国空军将领杰克?瑞(斯特林·海登 Sterling Hayden 饰)怀疑苏共的“腐朽思想”正在毒害“正直善良”的美国人民,他于是下令携带核弹头的飞行部队前往苏联,对敌人进行毁灭性的核打击。苏联方面得知此事,立即致电美国总统墨尔金?马夫雷(彼得·塞勒斯 Peter Sellers 饰),并威胁如若领土遭到攻击,苏联将不惜一切代价按下“世界末日装置”。该装置的威力足以摧毁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一场有关全人类乃至整个地球命运的战争就这样悄然且荒诞地拉开了序幕……   影片根据彼得?乔治1958年的小说《红色警戒(Red Alert)》改编而成,与《2001漫游太空》、《发条橙》并称为“未来三部曲”。

 长篇影评

 1 ) 《奇爱博士》:或者我们如何克服对黑白片的恐惧,并热爱库布里克

恐惧(panic)在希腊人那里原本只是一个人在林中漫步时突然袭来的畏惧感,他们用一位神祈来为这种感觉命名:潘(Pan);到了中世纪,人们的恐惧集中在吸血鬼、狼人这些幻想的产物和麻风病、黑死病等真实的灾祸上,当然,恐惧有时候也是神学上的,比如各类心怀鬼胎者对天罚日和末日审判的恐惧;近代工业的发展逐渐滋长了城市的堕落和阶级的矛盾,人们的恐惧对象主要成了开膛手杰克这样的变态杀人狂和法国大革命中肆无忌惮的革命屠杀。二十世纪的恐惧是什么?有人说是纳粹集中营。但对大多数没有进过集中营的人来说,那里的苦难是遥远而陌生的,只是读完安妮•弗兰克的某页日记时的瞬间想象,而曾被关在集中营的人尽管为数众多,但他们中大多数都已经死去。对于今天再次在资本主义丰裕的物质文明中安逸度日的人来说,核弹同样是遥远而陌生的,人们只是在看国际新闻时,在某超级大国对某邪恶国家的制裁报道中,偶尔听到这个词。但对经历过冷战的那代人来说,从广岛的“小男孩”和长崎的“胖子”一直到苏联解体,核的梦魇整整围绕了长达半个世纪,可谓二十世纪最主要的恐惧。
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奇爱博士》就是关于这种恐惧及其后果的。冷战中的苏联和美国都担心对方率先使用核武器,于是各自设计了相应的报复措施。美国的R计划:只要苏联的导弹攻击了华盛顿,美国的中层将领就有权力绕开总统的命令直接启动R计划,几十架部署在美国本土以外的轰炸机将满载着核弹去摧毁苏联的主要军事目标。苏联的世界末日装置:只要美国率先使用核武器,这个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装置就会启动,其威力将摧毁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美国空军将领杰克•瑞朋从苏联人只喝伏特加推知地球上所有的水都已经被“氟化”了,自己宝贵的“体液”正在被毒化,于是决定率先采取措施:他在苏联没有入侵的情况下直接启动了R计划,同时打电话给美国总统要他全面发动战争,因为召回轰炸机的密码只有他知道,而他已经把他的基地封锁了起来……
核弹的发明使战争变得至为简单:它只是两个超级大国首脑之间的博弈游戏。唯一有制约性的力量只是某种脆弱的人道主义。使人们恐惧的是:谁能保证这种人道主义永远有效,谁能保证不会出现杰克•瑞朋这样的妄想狂。而杰克尽管一半是偏执狂和疯子,但他的行为又何尝不是出于某种恐惧。对核的恐惧与古典时代的恐惧十分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某种幻想或者来源于某种自然力和不可控的非理性因素,它本身就是理性科技的产物,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理性思维。人们试图用理性的思维去控制作为科技理性产物的恐惧,比如让核弹的力量控制在某个由计算机控制的装置手里,这种思维却反过来被恐惧所俘虏,恐惧成了这种思维。弥漫在冷战意识中的正是这种恐惧思维,恐惧成了某种本体化得东西,到头来唯一使人感到恐惧的其实是这种恐惧本身。
《奇爱博士》集中表现的不是对核弹的个体心理恐惧,而是被恐惧所俘虏的理性化思维本身。该片的空间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军事基地内杰克•瑞朋的办公室,总统的作战指挥室和轰炸机内部。决定地球和人类命运的不再是广阔的战场,而是这三个内部空间,命令的发布与传递是无形的。人类的和平仰赖这三个地方的合理化运转,只要某个环节被非理性的恐惧心理所俘虏,就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影片不厌其烦地叙述了R计划从发布到执行的所有细节:杰克•瑞朋广播通知基地士兵苏联已经入侵,他已启动R计划对苏联展开报复性攻击,所有士兵上缴所有通讯设备并严守自己岗位准备作战:敌人有可能在任何时刻穿着任何衣服向基地进攻。这些命令都是军事集团内部完全理性化的作战反应,除了它们的前提是出于一个人非理性的幻想。轰炸机内部,从接到命令到最后的执行的过程都由摄影机巨细靡遗地再现出来:接受命令、向基地取得确认、取出R计划的函件、计划的具体内容、任务的分配、战后飞行员个人生存物资清单的罗列、切断对外信号的措施、锁定通讯频率的措施、飞行高度的数据、里程的数据、投弹后逃生线路的计算……执行R计划需要按动轰炸机内无数的按钮,每发布一条具体的命令,就需要按动一个按钮,摄影机就会给这个动作一个特写给与强调,人类的命运就决定在这些按钮上。所有那些命令的具体实施程序及所有那些按钮都是事前经过完全理性化地运算和设计的,它们的运作几乎是万无一失的,与核弹一样,它们是人类理性的精巧结果,但是当某个源头被非理性的恐惧心理所俘虏,恐惧便随着这条理性的锁链一步步传递并增值,最后产生的完全是非理性的毁灭后果,于是,人们反过来对这条精巧的理性锁链产生巨大的非理性的恐惧。
杰克•瑞朋并非完全是一个妄想狂,他还是一个被彻头彻尾地具有冷战思维的人,这从他一边发布执行R计划的命令一边打电话给总统要求发动全面战争可以看出。冷战思维是一种以恐惧为起点的完全理性化的思维。除了这位杰克,电影中还有一个人物是它的主要代表:巴克将军(影射美国著名的“热爱”战争的巴顿将军)。他在获知杰克已经启动R计划的消息后先是故意拖延时间不向总统汇报,后来又极力鼓动总动发布全面战争。最后当得知苏联的世界末日装置将会启动,人类面临毁灭的命运,美国总统和他的政府要员们商量如何挑选一部分人进入地下矿洞以繁衍人类后代时,他的建议是:如果苏联人偷偷带了一枚炸弹进入矿洞,九十年后人们从矿洞出来,苏联的科技将会领先美国。在这个疯狂的带着小丑色彩的人物身上,以恐惧为起点的思维逻辑被推演到极点,同时恐惧也带上了一层丛林法则的色彩:人们恐惧的只是在强力的较量中处于弱势。
《奇爱博士》一片的全名是《奇爱博士:或者我们如何克服对炸弹的恐惧,并热爱核弹》,听起来像是一本指导手册。片中的奇爱博士是个夸张的漫画般的人物,他对科技的力量怀着一种 “奇怪”的爱,正是他这样的人设计了像“世界末日装置”这类东西。他的原型是科幻小说中疯狂的科学家,库布里克更新了这一类型人物,使他与爱欲结合在一起。奇爱博士在为总统讲解“世界末日装置”的建造原理和核弹爆炸后逃生的方法时眼神中带着疯狂的神采,他似乎根本不在乎几十亿人的生死,他唯一所爱的只是他的“装置”和科技力量本身。讽刺的是,这个科技的骄子本身半身不遂地瘫痪在轮椅上,讲到兴奋处,他的一只手便不受控制般地直冲冲伸向半空中,其姿势颇像“希特勒举手礼”。库布里克似乎想借此讽刺纳粹极权主义的产生在科技的理性化中的根源。“热爱核弹”,正如片名所示,本身就是一种“奇怪的爱”,库布里克想回答的是,爱欲能否改变科技的非理性力量,或者说爱欲能否使人克服对科技的非理性恐惧。《奇爱博士》发行的1964年正是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发表十余年后,以性解放和反战为标志的68年革命运动前夕,人们普遍迷信文明压抑了人的自然欲望,性欲的解放可以使人类从科技与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库布里克以这部电影表达了他对这种思潮的看法:在非理性的恐惧面前,即使是爱欲也有可能被导向畸形,人们可以爱男人、爱女人,但也有可能爱核弹。人们突然之间只看到了性的自然健康的一面,却遗忘了性的扭曲的黑暗的一面,畸形的性欲的无法满足要求各种非理性的“代偿”。实际上,《奇爱博士》一片中许多戏剧性的场面和形象都来自于一种无法满足的“奇怪的爱”。除了奇爱博士这一形象,还有比如影片开始时被评论家成为“史上最性感画面”的两架军用飞机加油的镜头。“巴克”将军出场时,他性感的女秘书正穿着“三点式”泳衣晒日光浴,后来将军与总统开会时,这位秘书还打来电话撒娇,无疑,这位热衷于战争的将军同样也热衷于做爱。美国总统在跟苏联总理德米特里打电话时,那位总理显然也在寻欢作乐,显然,性爱有时不过用来缓解军备竞赛带来的焦虑。那位启动R计划的杰克•瑞朋在被问到什么时候第一次想到地球上的水都已经被“氟化”,他的“体液”正被毒害时,他答道,“与女人做爱时”——性的无能需要战争来补偿。
战争无疑导致恐惧,而人们也时常因为恐惧而发动战争。二十世纪的恐惧是对核战争的恐惧,同时也是对被非理性的恐惧所抓住的理性化的科技的恐惧,在后面那种恐惧面前,爱欲也好,理性的科技也好,似乎都无能为力,文明变得岌岌可危。《奇爱博士》最后著名的核弹爆炸的蒙太奇,就像哀婉的预言一样,笼罩在人类文明的上空久不散去。

————————————————

个人公众号:加书亚在路上
正在更新印度旅行日记,欢迎关注!

 2 ) 我是如何学会停止焦虑并爱上炸弹的

《奇爱博士》讲述了一个由理性导致的疯狂是如何将世界毁灭的荒诞喜剧故事。 影片的全名叫做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即《奇爱博士,或者我是如何学会停止焦虑并爱上炸弹的》,这就是它的唯一的名,而不是像一般媒体上介绍的“《奇爱博士》又名《我是如何学会停止恐惧并爱上炸弹的》”。之所以在此特别声明,是因为这个名字是一个整体,“奇爱博士”点明了整个电影的灵魂,“我是如何学会停止恐惧并爱上炸弹的”则是对电影内容的完美诠释。 Dr.Strangelove,奇爱博士。奇爱博士奇怪的爱,喜爱战争和破坏。 乍看起来,这可能是对strangelove比较合理的解释。影片中的奇爱博士,仿佛对战争有一种病态的喜爱,当苏联方面透露其足以毁灭世界的装置将要启动时,他显示出难以抑制的兴奋,而当众人以为危机解除而欢呼雀跃时,他又独自一人缩在阴影中,显示出平静的失望,又好像在耐心等待,而最终当世界将确定无误将被毁灭时,他的脸上终于大放异彩,绘声绘色地开始描述起幸存者将在地下进行的核时代生活,他的右手也挣脱了他的掌控,两次不受控制地行起了纳粹礼,而在影片的最后,他竟奇迹般从轮椅上站了起来,高呼:“元首,我可以走了!” 我们似乎可以就此简单地将奇爱博士诠释为潜伏在美国高层伺机待发的纳粹毁灭狂人,但对他的名字,Strangelove,也即影片的名字,却有必要再深究一番,到底这个“爱”指的是什么? 想明白奇爱博士的爱,就要先弄懂,我到底是如何学会停止焦虑并爱上炸弹的? 首先,焦虑从何而来 却说1960年代冷战突然加剧,美苏两国疯狂进行核军备竞赛,而竞赛的核心宗旨就是向对方进行威慑。什么是“威慑”?奇爱博士在影片最后是这么说的:“威慑是一种让敌人在发动进攻时产生内心恐惧感的艺术。”威慑是门艺术,它的目的就是让敌人感到害怕,就是让敌人知道,如果你敢打我,我就进行疯狂的报复,最终结果是大家一起完蛋。 美国政府的威慑方法是在世界各地都有装载核武器的飞机昼夜飞行,它们装载的核打击力量足以使苏联彻底瘫痪以达到报复的目的。而苏联为了省钱,干脆建立了一套足以毁灭世界的装置,只要苏联遭到核攻击,装置就自动启动,整个地球上的生物都一起完蛋。 但威慑这门艺术有一个终极大BUG,它只在战争开始前有防止战争发生的作用,如果战争真的发生,整套报复机制都毫无意义,大家都死光光了,谁又是得利者呢?但想要使威慑能起作用,就又不得不保证整套报复机制能顺利发挥功效,这样才能威慑到敌人,所以苏联才将其完全交给机器来控制。这是一个逻辑怪圈,最终能推出的就是由理性导致的疯狂。 本片上映于1964年,而在十年后,即1974年,苏联启动了Perimeter计划,建立了一个后来被称为末日系统的预警系统,其目的是在北约核突袭中,当政府决策层和军队高级指挥层均被消灭、国家已失去大脑的情况下,仍具备启动核反击的能力。当系统做出反击的判断时,将由控制室内一名值班人员启动核反击。此时,这名值班人员将是毁灭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他按下启动反击的按钮,北美大陆在半个小时后将成为生命的地狱,随之而来的核冬天将是整个人类的末日。那一时刻,全人类的命运都掌握在这名小小的值班员手中。 整个冷战时期,每个人的头顶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不得不佩服库布里克的远见卓识,怪不得美国国际安全及军情分析大腕约翰•派克曾说,“关于核战略的所有东西,都可以从《奇爱博士》学到。”该片也成为大学国际政治与核战略研究的教科书内容。 该片虽然直接表达的是对这个冷战的焦虑和批判,但其最终是要揭露战争的荒诞性。美国某空军基地司令就因为自己性功能失常而怀疑这是苏联某个阴谋的结果而发动对苏联的核打击;美国总统谨慎地给苏联总理打电话来解释这是一场误会,而对方却是在妓院里接的电话,而且还喝醉了,于是一国总统与一国总理之间的对话成了百姓间的唠家常,甚至比春晚的相声还有趣;司令的副官好不容易破解了与飞机联络的密码却因为身上没钱而打不起给总统的电话,最后不得不从自动贩卖机里偷钱,期间还被人威胁“如果你找不到总统,我将把你交给可口可乐公司制裁”;装有核弹的飞机历尽千难万险,终于不辱使命完成了任务,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将得到嘉奖,却不知已成了人类的罪人;机长亢奋地骑着核弹落向目标时,他的西部牛仔精神终于得以表现,那一刻,世界毁灭之幕由他拉开,而他却觉得自己是个英雄…… 克利门楚说:“战争太重要,不能将它交给将军们。”影片中的司令说:“战争太重要,不能将它交给政客们。”而库布里克想说的是“战争太重要,不能将它交给人类。” 下面可以具体得谈谈焦虑了。(警告:以下内容涉及成人内容,敏感读者请绕行) 几乎所有观众稍加联想,就会发现片中几乎无处不在的性暗示,例如片初的两飞机加油时的拍摄角度和柔意绵绵的配乐歌曲《请再温柔一些》,还有机长胯下的核弹,是个明白无误的勃起象征,而且对本片稍加搜索,就会发现片中每个人的名字都赤裸裸地指向某个名词,还有很多其他细节,能否发现就看各自的联系水平了。 那么,现在有两种可能,一,库布里克是个变态的色情狂,二,这些性暗示都有所指。我选二。 冷战带给当时人们的焦虑是我们现在所想象不到的,(即使当时的中国人也感受不到,因为国内实行消息封锁,所有人都异常乐观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库布里克将这种焦虑投射到了性上来,并借司令之口表达了出来“巨大的疲惫感,随之是空无的感觉”“女人们一直追逐生命之髓,女人们靠近我,我不会躲开她们,但我拒绝给她们生命之髓”可以想见,司令一直憋着自己的欲望和“精髓”,长期的肿胀难忍使他产生了深深的焦虑,这与冷战中的美国是何其相似。终于,他释放了自己的焦虑,发出了攻击指令,嘴里的雪茄(联想)高高的崛起。好色的将军在作战室里接到秘书兼情人充满爱意的电话时,也是一脸的焦虑,他不住的解释“我很想,宝贝,但我现在不能。”而那个骑着炸弹的机长,他是多么的亢奋,多么的欢快,他右手挥舞着牛仔帽,左手紧紧抓住胯下的炸弹,脸上的神情仿佛在骄傲地呐喊:“我勃起了!我摆脱了压抑,我终于勃起了!看,这么大!”而最后当奇爱博士兴奋而严谨地描述在地下避难的生活状态时,指出男女比例应该定位1:10,所有人的脸上都大放异彩,而将军的眼神更是表达了这种渴望,仿佛每个人都在说“上帝啊,我们期盼的就是这个。” 于是,整部影片就有了一个性压抑——性释放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是奇爱博士带来的,他为性功能障碍的人带来了正常或者说是疯狂的性爱,为处于焦虑中的人们带来了终极解脱——爱上炸弹,让战争爆发,就再也没有焦虑了。 这就是奇爱博士带来的爱,给全人类的爱,奇怪而又理性的爱。 这就是奇爱的含义,影片到了这里,终于露出喜剧表面下的鬼魅与惊悚来了。 一些杂七杂八 《奇爱博士》是一部荒诞喜剧片,它最大的特色在于影片中没有任何一个角色是荒诞的,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用来表现喜剧的,每一个演员的表演都有板有眼,毫无做作搞怪之感。影片中的荒诞,完全是出自人类自身的荒诞。而这种喜剧,才叫做喜剧,现在香港经常拍的那种不叫喜剧,而叫闹剧,玩得还是星爷上个世纪玩剩下的。 关于奇爱博士不听话的右手,这种症状并不是导演为了刻意表现什么而捏造出来的症状,这种病例叫做异手症,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百度。 今天是情人节,笔者却写了一个1964年老片的影评,貌似有些不合时宜,我只能说,这是个巧合。但其中大谈的成人内容,是为节日扫兴了还是助兴了,就不管笔者的事了。 相信我,我只是个善良的光棍。 --------------------------------------------------------------------- ps: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西夏大神的影评,还有刘慈欣《三体三》的相关内容,在此不特别标明,看过的很容易就能发现,没看过的也不会特意去找。

 3 ) 性、纳粹化、种族、宗教及其他——奇爱博士多元主题点滴

昨晚又温习了一遍此片(我的硬盘长期保留此片),再次证明了我的猜想。
片子的主体基本是主题政治荒诞剧,有反战因素,但又不可否认它的主题多元性,否则有很多场景、情节就难以解释。

主题多元性点滴,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1、雄性暗示
  片头介绍了末日装置的传言,就是轰炸飞机空中加油的特写,音乐是柔情的缠绵绵的,这里是个性行为暗示,看了片子画面你就懂了。
机长姓KONG,英语不好的不要怪我,这个姓在英语世界里只有大猩猩用过,还是雄性的象征。
  机长骑着2000万吨级核弹兴奋的落向苏联的导弹工厂,胯下的2000万吨级核弹也是一个勃起象征。
  还有很多,比如狂人瑞披的关于性的“精华”谈论,巴克将军对奇爱的1:10男女婚姻比例的向往和遐想……
  雄性=暴力毁坏力+性欲求
  这类暗示很多,自己去看吧

2、国家的军事化和最终纳粹化
  奇爱原是德国人(他的原型里可能有德裔物理学家奥托·汉因和弗里茨·施特拉斯曼的因素),如果你不知道这两个家伙是谁,自己就别自以为自己能很懂这个片子,想理解影片内涵的人要需要大致和导演相似的知识背景,这是必须的嘛。
    现在他已经从纳粹科学家,经肮脏的“洗白”归化程序,而成为美国核战争的技术总负责人,鉴于核武器的特殊用途,他同时也是总统的冷战战略顾问,出席最高军事会议。而且,最后核战危机不可收拾的时刻,全体官僚、将军都要问计于他!这里的暗示已经很清楚。
    注意片子对博士身体上设置的几个暗喻。
    1. 他的那个假肢右臂,力量强大但又难以自制,时时忍不住行纳粹军礼,时时想扼死自己。(这是一个暗喻,手臂指什么?)
    2. 在提出核战末日应对预案时,博士的兴奋胜于恐惧,甚至兴奋得忘乎所以,语无伦次,声音高吭而颤抖,竟几次错误地把总统称为“我的元首!”(这是一个暗喻,元首指什么?)
    3. 这个依靠轮椅行动的瘫子,竟然神迹般的站了起来,(这里很可能反用了圣经),见马太福音第9章经文:9:2 有人用褥子抬着一个瘫子,到耶稣跟前来。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小子,放心吧。你的罪赦了。 此经常规的解释见 http://www.hislambs.net/axr/luguang/jdj1-26.htm
注意,片子最后一句对白也是博士以兴奋、扭曲甚至有些许恐怖声音说:“我的元首,我,我站起来了!”这是一个暗喻,瘫子和站立指什么?)

  奇爱博士这个人物的设定,实际是说:冷战下的美国不仅要依靠纳粹军事科技,还必须依靠纳粹政治思维才能生存下去。如同片中,奇爱博士不只提供核威慑的技术性咨询,最后还为总统及全体官僚提出了一个核战后“矿井社会”荒谬的整体社会规划!换句话说,纳粹主义已经在冷战阴影下慢慢复活了——瘫子最终神迹般的站了起来就是一种象征。(个人观点,未经导演本人确认呵呵)

3、口是心非的冷战式“和平”
片子里有个诙谐戏剧因素,口口声声标榜倾向和平的人们实际上都是大战争贩子,这些情节另片子长生了很不错的幽默效果。比如,
  满嘴外交辞令、装的一本三正经的的苏联大使阁下,实际上是个兼职窃照特务,而且窃照职业病还控制不住,偷拍成癖;
  战略值班轰炸机基地是保证美国毁灭红色世界(当然地球也会全毁)的最后保证,基地的宣传栏却大书:我们的职业是和平;
  属于人民的苏共总理,命令设计了被动式引爆的末日装置,敌人的任何核攻击会启动这个地球的毁灭,且污染物持续100年。值得玩味的,美国人听到这消息几乎没有人恐惧,而是把它归为讹诈伎俩。
  总统的电话,为了解释误会,大说“扫瑞”那段,几乎成了中国相声。
  巴克将军是口是心非冷战式“和平”的集中表演者,他给总统汇报瑞皮发了疯擅自发动R计划时,大家可以看到他实际上是兴奋得不能自制,但在总统面前还要板着脸悔过这次指挥“失误”。说了没一会儿,就转到了怂恿总统将计就计、全面进攻苏联的新话题了。当全部飞机召回,可怜的巴克选入了深深的失望,但苏共总理抗议有一架漏网时,他几乎高兴得手舞足蹈:太妙了,又可以毁灭苏联——全部公产主义——以及整个地球了!!!

 (P.S.鸟笼山的傻大木台词,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等我把地球毁灭了,我给你们发奖金!” 真可媲美了。) 
  

4.敌意+封闭+疯狂=冷战式隔阂

影片的故事发生地主要有三处:
一是美国国防部作战室;高不见顶的巨大黑暗空间,只有聚光灯下巨大的会议圆桌前一张张政要的面孔,以及那幅大板苏联地图;
二是KONG机长的B-52轰炸机座舱、控制室和炸弹舱,一派性质盎然的节日气氛;
三是空军基地的外景和办公室内景。
片子一开始。三者之间据不再有沟通关系,各行其是,因为打冷战、怕窃听、反间谍、被敌人干扰一系列专业味道十足的理由,封闭了几乎所有的沟通渠道。
即使在每一个场景内,人与人之间也难以沟通。驰援机场的小队被守军无情的伏击,是为了防止俄军冒充偷袭;面对英国副手,瑞皮语言时而大谈其“体液哲学”,时而不着边际,时而疯人疯语;作战室里的热线电话打嘴架,军事官僚们对总统的战争诱惑、话题转移,与苏联大使的斗嘴和扭打。

库布里克运用“隔阂”来叙事,在讲不清道理的困境中,将道理讲清了,呵呵,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


5。角色七人谈

彼得在片子里一人演三角

第一个是美国空军基地司令副官曼德里克,典型文职英国空军,娘娘腔,有些雌化,总把绅士文雅字眼挂嘴上,这一副手也恰恰符合了冷战形势中“英国是美国的跟班"的说法。曼德里克再美国老大面前很胆小,软弱,温顺,显得有些,但是骨子里还是有点小倔强、责任感的,这个小人物似乎比那些大人物们要更人性一些。

第二个是戴眼镜、大秃顶的美国总统,思维有些乱,说话有点飘,片中给他个人的头部特写镜头几乎没有,总都是把他“淹没”在一群政客幕僚的簇拥之中,大厅的黑暗更显得他渺小、不重要。也许是表现,他不过是一个职业政客身份特征,刻画出了他毫无主见。

第三个是奇爱博士,核心人物,一个笑容略带智慧、轻蔑与滑稽的核战策划家。虽然是坐着轮椅残疾人(暗喻遭到重创的纳粹主义),但是他和伟大的纳粹元首一样,长于演说鼓动、感情丰富、易激动、动作幅度特别大、时不时地习惯性抽动僵硬的躯体,满天吐沫星子的大谈其末日设想,给人的印象绝对的深刻。这个人物在影片中的显得非常突兀抢眼,他究竟代表着什么呢,也许他并不代表着某个人,应该是代表冷战、核战的精神源头。

这三个人,你看得出来都是一个演员演得么?向老库致敬吧各位

第四个是空军基地司令瑞皮,意识形态中毒深重的战争狂人,注意,导演多次用仰角镜头拍摄他的脸部特色,那根大雪茄不正代表着他的雄型勃起么。

第五个,轰炸机指挥官“刚”少校,又是个意识形态中毒深重的战争狂人,他切断一切与外界的联系,开始兴奋,发表激进的演说来激励下属,最后骑着核弹头兴奋呼叫着,掉下去实现了他的核战英雄梦

第六个,巴克将军似乎对和平不关心,还是个意识形态中毒深重的战争狂人,当然对女人除外,他对性感的女秘书竟然说着儿语调情。但是一旦得知事态的严重,他慌神得比谁都厉害,在作战室内的滑稽举动,他不是不安,而是内心兴奋与激动,和“刚”少校不相上下。


第七个,巴克的女秘书兼情人,这是片中唯一的女人,所以不得不提,出现的场景极其有限,基本就是个花瓶。政治与女人无关,但是与性有关。看看不多的几个镜头的色情味,难道还不够性暗示么?

2010.5.31再次修改

 4 ) 讽刺是为了把悲伤笑出来

看着最后歌曲声中的核爆,我起先是笑,然后是一阵莫名的忧伤,刺得眼睛酸痛。讽刺是为了把悲伤笑出来,这种悲伤,是刻在人们心底的无奈。拥有等于被拥有,我们拥有了可以毁灭自身的武器,而这些武器拥有了我们。

 5 ) 一种仍然有效的假设

奇爱博士是谁?美国政府雇用的高级科研人员,负责研发用于冷战的高尖端核武器以及相关的一系列攻击防御系统。一个德裔美国人。一个笼罩在阴影中的瘫子,坐轮椅的。一个右手戴着黑色皮手套行动不正常的人。一个混入美国政府的纳粹余孽。一个被恶魔控制的人。是的,恶魔。正如恰达耶夫不是思想,而是一种精神,被恶魔控制的精神。纳粹,共产党,苏维埃,美国精神,资本主义,爱国主义统统都是恶魔。它们宣扬一种仇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仇恨。以崇拜强权的名义宣扬的一种仇恨。它们管这叫爱。爱国,爱领袖云云。所以国家要强大,搞核竞赛,压倒敌人。领袖要造神,万能,完美无缺,字字皆真理。
一个阳痿的自大狂,一个被训练过度的飞行员(核战英雄?牛仔帽暗示什么?),一个在地球表面被核辐射笼罩后,躲在地下矿井里仍要藏起一颗核弹与苏联继续竞赛的美国将军,一个陷入泥潭,无能为力的美国总统,一个研发出毁灭世界的机器的国家政权。影片中,一切荒诞的,可笑的,恐怖的,都是恶魔受到人类崇拜后的产物。
现在冷战结束了,纳粹早完蛋了,苏联也解体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以较为轻松的心情来看这部电影呢?我觉得不大可能。因为影片中表现的一切细节,现在依然成立。

 6 ) 角色姓名的性隐喻伪考

此考并不完全,也不知库布里克是否有此意,如果有,那庆幸鄙人尝试去猜了,如果没有,喂,这也太巧合了吧。

Group Captain Lionel Mandrake
Mandrake在植物上名为风茄,也就是哈利波特中出现的曼德拉草,形状奇特,阿拉伯人称之为“妖魔的蛋”,在希伯来语中意为“爱的植物”,在某些亚洲文化中,人们相信风茄有使妇女受孕的功能,直白点就是春药、怀胎药。此处为男性生殖隐喻。

President Merkin Muffley
Muffed:To screw something up
在粗俗语言中指妓女、阴户,或二椅子。

General ‘Buck’Turgidson
Buck
1.v: slang for the act of fighting
2.v: slang for disagree'ing and feeling angry towards something
3.n: slang for a young black man
4.n: a male deer
5.n: slang for money
指打斗行为、暴力、年轻黑人男性、雄鹿、钱
此词真乃是赤裸裸的雄性特征
Turgidson
Turgid意思为肿胀,son这词儿大家都认识,此姓意为勃起的生殖器。

rigadier General Jack Ripper
Jack Ripper一说,只能联想到Jack the Ripper,大名鼎鼎的开膛手杰克,他于1888年8月7日到11月9日期间,在伦敦东区(East End of London)的白教堂(Whitechapel)一带,以残忍手法连续杀害至少五名妓女的凶手。死者的遗体显示受害者喉咙被割开,死后腹部往往被剖开,部分受害者甚至外阴被凶手切下。

Major 'King' Kong
金刚,雄性特征还用提吗

Russian Ambassador Alexi de Sadesky
Sadesky来源于Sade,和萨德挂钩的除了“性虐待”以外还有什么好词儿么

Dr. Strangelove
对战争、毁灭、破坏、野心、阴谋这些畸形的爱

 短评

库布里克从来不让人失望

9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想想也是理所當然,如果一場核爆為男人帶來的不是恐懼而是破處似的快感,他們當然會從此開始大幹特幹呀……

12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这个译名太囧了,看的好累中间还睡了,大脑都空白了。哦天

13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第一次接触库布里克的片子,倍受打击~~

17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三大场景:机舱、作战室、基地。过半场登场龙套男奇爱博士。骑氢弹的牛仔。向可口可乐公司要硬币的英国绅士。

22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关注冷战史必看

23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你可以毁灭世界,但不许在作战室打架!这里是作战室!

25分钟前
  • 范克里夫大尉
  • 力荐

Dr. Strangelove比Dr. Strange更懂爱。

29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94/100 你知道把整个时代的恐惧和幻想如此直观的拍出来有多难吗?

33分钟前
  • SELVEN
  • 力荐

当年此片竟然全面败给窈窕淑女,奥斯卡这哪是中庸保守,根本就是脑残。

35分钟前
  • 37°2
  • 力荐

给库爷跪了,不仅仅是起源的设想者,还是末日的预言者啊,他大概不是地球人。演博士的哥分饰三个角色,不仅让观众来劲,他自己也一定爽得要命吧

38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没看懂,好像有黑色幽默的地方在嘛就是觉得不好笑...科幻控可能会看懂?

41分钟前
  • 阿朽
  • 还行

黑色战争片,战争与男人,战争与性,导演描述得太隐晦太有魅力了。最后昆少将骑着导弹轰炸敌人阵地,实在太酷了,那是每个男 性的梦想。

4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7.0 最好的政治讽刺剧没有之一。库布里克用这部氟化水一般的电影玷污了战争机器们最纯洁的体液。

51分钟前
  • 喂饭
  • 推荐

Mein Führer, I can walk!

53分钟前
  • jazzkitty
  • 力荐

正经的喜剧,通篇的讽刺,疯子的忧伤,好看得丧心病狂。

58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Gentlemen, you can't fight in here! This is the War Room!

1小时前
  • 浪味仙
  • 力荐

虽然是冷战的时代背景,但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人类头顶的事实远没有改变。在漫长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中,展现官僚的无能、人性的罪恶、和某种奇异的幽默感,在世界还未毁灭时他们已经想着在新世界瓜分利益了(以人类之名),对俄国、英国、德国人都采取了典型化处理。极端的戏剧冲突展示深刻的当代现实。

1小时前
  • xīn
  • 力荐

彼得塞勒斯和乔治斯科特都逗不过那个德州口音的机长 

1小时前
  • 妖灵妖
  • 力荐

液体的纯洁

1小时前
  • cao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