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阿依达,你往何处去? 剧照 NO.1阿依达,你往何处去? 剧照 NO.2阿依达,你往何处去? 剧照 NO.3阿依达,你往何处去? 剧照 NO.4阿依达,你往何处去? 剧照 NO.5阿依达,你往何处去? 剧照 NO.6阿依达,你往何处去? 剧照 NO.13阿依达,你往何处去? 剧照 NO.14阿依达,你往何处去? 剧照 NO.15阿依达,你往何处去? 剧照 NO.16阿依达,你往何处去? 剧照 NO.17阿依达,你往何处去? 剧照 NO.18阿依达,你往何处去? 剧照 NO.19阿依达,你往何处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09 03:49

详细剧情

  1995年7月,斯雷布雷尼察。艾达是联合国的一名翻译。当塞尔维亚军队入侵波什尼亚克飞地并接管那里的权力时,她和她的家人和其他成千上万的人一样,在联合国营地寻求保护。激烈的政治谈判开始了,阿伊达不得不进行翻译,通过翻译她得知了致命而残酷的信息。但尽管信息的爆炸性极强,她还是坚持着逃脱迫在眉睫的命运的希望。

 长篇影评

 1 ) 一个国家、两个政治实体、三个民族,看似有序,其实本质却无比畸形。

《阿依达的救援行动》(Quo vadis, Aida?,2020)在今年奥斯卡奖代表波士尼亚与赫赛哥维纳(以下简称波赫)提名最佳国际影片,这是继《三不管地带》(No man's land,2001)之后,波赫电影再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也是相隔近20年,台湾再次有机会透过大银幕聚焦九〇年代的巴尔干情势,以及当时的战乱对后世的影响。

这两部作品若非获得奥斯卡奖提名(《三不管地带》当年成功获奖),几乎不可能在台湾获得上映的机会。以《阿依达的救援行动》为例,观者在欣赏过程中,很容易被塞族共和国、塞尔维亚人、联合国、波士尼亚人、穆斯林等标籤给混淆,若未对该地区盘根错节的历史有基本理解,可能会需要花费多一点时间才能入戏。

诚然,若非执著于对情势细节的认知,导演洁丝米拉.兹巴尼奇仍确保观众能够理解《阿依达的救援行动》的基本架构。简而言之,故事发生在1995年7月11日,塞族共和国大军压境隶属于波赫的雪布尼查(Srebrenica,又称斯雷布雷尼察),在穆拉迪奇(Ratko Mladić)将军的领导之下,驻守在雪布尼查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退维谷。

穆拉迪奇声称只要当地居民不反抗,自己将会平和收复雪布尼查,并且将居民安置在其它地区。不过问题在于,塞族可能在安置过程中屠杀所有青年男性,不仅是复仇,也是为绝后患;但也有另一派选择相信在联合国的介入之下,穆拉迪奇不至于大开杀戒。

故事主人翁阿依达是联合国的翻译人员,她与丈夫、两个儿子都是雪布尼查居民。电影一开始,便是成千上万的雪布尼查难民包围联合国维和部队所处的安全区,阿依达必须穿梭在难民之中,翻译联合国部队所下达的指令。与此同时,她的首要之务则是试图将其家人放入可以随联合国撤离的安全名单之中。

南斯拉夫分裂的前因后果

目前我们所知的北马其顿(前称马其顿)、塞尔维亚、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克罗埃西亚、斯洛维尼亚、蒙特内哥罗(常有人误用对岸译名“黑山”)与科索沃,在上个世纪长达近50年时间,都是隶属于共产国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而这个国家之所以得以维持长时间的稳定于平和,是基于其领袖狄托(Josip Broz Tito)一人的政策定调,又称狄托主义(Titoism)。

有别于当时其它共产阵营对苏联的绝对服从,在狄托领导之下的南斯拉夫共产党不仅拒绝加入共产军事同盟华沙公约组织,也致力于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中找到中间地带。佔尽地缘优势的南斯拉夫因此游走在苏联与美国两大强权之间,从双方手中都能获得支援与保护。

然而,南斯拉夫本身最严峻的问题,却是其民族、文化上的多元,“一个国家、二种文字、三种语言、四种宗教、五个民族、六个共和国、七个邻国、八个政治实体”的字诀油然而生。狄托在世期间,凭藉著威权管控与政治手腕,巧妙地成为了南斯拉夫的共主,国内并未发生过于严重的族群衝突。

然而,塞尔维亚人占了南斯拉夫全国人口的近40%,在国内的话语权理应最大,所谓的“大塞尔维亚主义”也成为国内塞尔维亚人的信念。身为克罗埃西亚人的狄托为了控制国内的族群平衡,开始整肃持有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塞族人,主张“友爱团结”,并且创立了“南斯拉夫人”的概念,要求民族之间互相尊重,推动平等相待。

狄托认为为了让南斯拉夫维持体制,只能弱化中央控制,将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加盟共和国),但他同时也铁腕镇压任何主张分离主义的势力。此举的确暂时奏效,但一旦各个加盟共和国获得了更高的自治权,自然只会更有机会凝固本身民族的向心力。

也因此在狄托于1980年过世之后,失去共主的南斯拉夫政治体制显得脆弱不堪。已经弱化的中央政府没有能力主导宏观的经济计画,国内各个加盟共和国与民族开始出现分离呼声,尤其以主张“大塞尔维亚主义”的塞尔维亚总统米洛塞维奇(Slobodan Milošević)最为激进,他认为人口佔最多的塞尔维亚人理应独揽大权,唯有削弱其他共和国所能获得的分配才能达成效果。

经多年协调未果,在1991年6月25日,斯洛维尼亚与克罗埃西亚同时宣布独立。但斯洛维尼亚基本上是单一民族国家,战争只打了十天,塞尔维亚方面很快承认了她的独立身分。但克罗埃西亚与塞尔维亚的疆域相邻,克罗埃西亚境内也有塞族群体,塞尔维亚亦有不少克族群体,一方主张“大克罗埃西亚主义”,一方主张“大塞尔维亚主义”,从争抢领土,演变成了种族淨化。

波士尼亚战争始末

眼见斯洛维尼亚与克罗埃西亚接连独立,以波士尼亚克人(又称穆斯林人,原先仅佔全南斯拉夫6%)为主的波赫担心自此之后被塞族人削权,也打算走向独立。1992年2月,波赫宣布独立,但境内也佔有三成人口的塞族人坚决反对,遂成立塞族共和国(Republika Srpska,塞族共和国并非塞尔维亚共和国)与之抵抗,波士尼亚战争随之爆发。有别于塞族拥有的雄厚资源,缺乏专业军队训练的波士尼亚克人惨遭重击,眼见波赫阵营毫无还手馀地,遭到塞族人惨烈屠杀,北约与联合国方才介入其中。

在《阿依达的救援行动》背景中的雪布尼查,原先是联合国保护的安全区域,但塞族人不予以理会,在塞族总统卡拉季奇(Radovan Karadžić)的指示之下,塞族军队进入此地,以适服兵役年纪的男性为屠杀目标,最终杀害了超过八千人,并且动用推土机将尸体集中于一地乱葬。这成了纳粹大屠杀之后,发生在欧洲最残暴的屠杀行动。

在这场屠杀发生的同一年,北约加强了对塞族的攻势,致使双方终于在年底重回谈判桌,于10月宣布停战,结束了为时三年的波士尼亚战争。在12月签订的《岱顿协定》中,决议是让国内的波士尼亚克人与克罗埃西亚人共组“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联邦”,而塞族人则得以维持“塞族共和国”,不过并非独立国家,而是隶属于联邦底下的政治实体,得以坐拥自己的政府、议会、军队(2005年与波赫联邦合併)和警察部队。

一个国家、两个政治实体、三个民族,看似有序,其实本质却无比畸形。

《阿依达的救援行动》可能撕裂国家抑或团结国家?

雪布尼查大屠杀始终是波士尼亚克人的阴影,虽然塞族领导人穆拉迪奇事后遭到咎责,在2017年被国际刑事法庭判处终身监禁,但他在塞尔维亚人(包括塞尔维亚人与波赫境内的塞族人)眼裡,却拥有犹如民族英雄的地位。在片中,也描写了穆拉迪奇的嚣张气焰,以及麾下士兵的种种暴行。

然而,这样的电影虽然得以代表波赫角逐奥斯卡奖,所讲述的议题却未必是全民共识。如前文提到,波赫分为两个政治实体,其中塞族共和国自然不愿面对雪布尼查大屠杀的历史,甚至否定了这段历史的存在。本片问世之后,至今无法在塞族共和国境内上映,因为没有戏院经营者敢冒风险上映如此一部负面化呈现塞族士兵与穆拉迪奇的电影。

除了对塞族人的负面描写之外,联合国作为仲裁者、斡旋者的角色却在片中显得公信无存。联合国创立有其理想性,但前提是会员国理应有相同普世价值的认知,但显然无论是民主国家和极权国家都有相同发言权,在不同价值的拉扯之间,自然消耗了组织的行动力与威信。无能的联合国指挥官在塞族的要胁之下,竟轻易开放基地供持枪士兵进入搜查,且无还手与制衡馀地。

口口声声不断言明坚守国际规范,但面对压根儿不遵守国际规范的枪杆子,却又轻易妥协、让步,看清联合国脆弱本质的塞族人(塞族共和国也非联合国会员国),当然不会甘愿受其约束。这使得《阿依达的救援行动》所描写的不仅是一方施暴、一方受害,其实也描绘了一个失序的国际组织从中扮演的角色。

事实上,即便波赫国民对雪布尼查大屠杀的始末、具体情形都不甚了解——因其是一个具有高度争议性的历史事件,有如二二八事件之于台湾的意义——透过这部作品,可以感受到波赫人对转型正义的推动进程,但本片在这个时机点诞生,却也让塞族人气得跳脚。

《阿依达的救援行动》呈现了塞族将领与士兵的残暴,无一正面角色,或许贴合历史现实,如此非黑即白的角色形塑也的确能帮助不熟悉背景的外国观众理解,但作为一部单纯倾向某一立场的电影,显然不见容于塞族的极右翼势力。在2018年,塞族共和国议会废除了针对雪布尼查大屠杀在2004年完成的调查报告,要求纳入在屠杀之中受害的塞族人,显然是粉饰暴行之举。

虽然导演洁丝米拉.兹巴尼奇曾在受访时反覆提及自己对和平的嚮往,并且强调电影拍摄过程之中完全保密,避免任何政治势力介入拍摄,无论是收割者或抵制者皆然。但本片对历史的揭露,却未必会使得波赫走向和平与理解,反而可能使得塞族共和国更增加出走意愿,进而导致波赫走向解体。

而塞族共和国究竟会走向独立或与塞尔维亚统一,一直以来都是各方讨论热点,从一部《阿依达的救援行动》的立场呈现与后续迴响之中,也可看清一个国家内的两大民族有如同床异梦,史观南辕北辙。

小结

在剧末,阿依达发现自宅已被塞族人夺去,临走前愤然要女主人不该继续住在此处,如此表现怨怼是人之常情,但这场戏却也暗喻了今日波士尼亚克人对塞族人的敌意。这显然不是一个促进族群和解的收场方式,反而可能加深了两大族群之间的隔阂。导演兹巴尼奇显然不愿拍摄一个服务国家神话的电影,不愿惺惺作态地加入塞族的正面角色,或在片尾表明双方族群已冰释误解。

这样的结局反映了波赫的名存实亡,波士尼亚克人根本从来不愿意宽恕塞族人犯下的过错,而塞族则根本当这些事从未发生。回顾南斯拉夫解体的前因后果,以及目前塞族对战争罪行的掩盖、对大塞尔维亚主义毫不掩饰的嚮往,《阿依达的救援行动》所呈现的战争与人道危机,难保未来不会再次发生。

 2 ) 拯救不了的是仇恨

立场鲜明的战争片,记录一个民族记忆里的伤痛。这几天有个中国大学女教师否认南京大屠杀,惹来网络众骂,很多人说这名女教师伤害了中国人的情感,应该被严惩。而敌对势力美国却硬生生地制造出有关新疆人权的谣言,其中不乏一些屠杀质控。很多涉及人性的历史事件总会有如此争议,人性中的残忍是不可接受的,屠杀是人性丑恶的极致浓缩,而政治却更加无底线地利用这种“残忍”激发出更多残暴的相互仇视的人性。其实,分出我们、你们和他们,或许就是这种残忍和残暴的根源。我比较喜欢此片结尾孩子们的脸和动作,他们只代表了孩子,以及望向世界的眼睛。影片还是极力想还原出当时各方人性的真实,塞军不用说了,是主要的被控诉方,联合国军呢?丑恶懦弱的自保心态,在威胁面前其实也是最真实的表达。其实就连女主,我们的翻译,还不是除了歇斯底里地想保护自己的家人,对于其他人也只能选择性忽略,这是这部片子值得尊敬之处。历史事件中,只有亲历者才具备评判权,而每个人立场不一样记忆也不一样,或许都觉得自己所述才是真实,实际有多少,或许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是正义方,别人是加害者,实际都是情绪和命运的俘虏。结尾字幕是无声的,愿逝者安息,愿每个人看到的是珍惜和悲悯,而不是愤怒与是非对错。

 3 ) 战争题材里,一个独特的视角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让我想起了辛德勒,《辛德勒的名单》讲了一个拯救的是,那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拯救,犹如创世纪中的诺亚方舟。而《艾达,怎么了》(下称艾达)不属于这样的片子,虽然也涉及战争,也涉及拯救,但拯救只涉及到了艾达和她的家人,讲述了战争下,她以及她的家人如何去避开风险,寻求联合国庇护,此后又因为塞军侵入而不断逃亡的故事。

这是一个自私的故事,但战争中的自私是可以被原谅的自私,尤其在那种自顾不暇的境况中,能保护家人都已经十分不易了,作为联合国驻当地的翻译,艾达有这个权利,去和联合国的驻当地的军官谈条件,从一开始把困在营地外的家人们——她的丈夫、两个儿子——带进营地,到后来,塞军和联合国军达成协议,将在营地里的数千难民转移到塞军指定的地方,而后者则给予监视,保障平民的安全。

这期间,艾达尽可能的保护家人,不让家人被塞军带走,直到塞军搜查营地,躲无可躲,艾达痛哭,却无能为力,同样的,有很多和她熟悉的人想要获得帮助,她都无情的拒绝了,不是她不想帮忙,而是她没办法帮忙,辛德勒固然可以利用自己的工厂,来保护犹太人的性命,同时,他也是德国人。但艾达不行,她只是一名翻译,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是,而她所“投靠”的联合国驻军,人数更是少得可怜,除了和塞军首领谈判,别无他法。

可能明明知道塞军会做什么,但却无法阻止。

保护了艾达的家人,驻军的安危就会受到威胁,不去保护,艾达又不依不饶,这样的一个对家人安危执着的近乎神经质的角色,用她自私的,纯粹的爱,去面对战争最残酷的一面,这可能是大多数战争里的“配角”所会做的事情吧!

 4 ) 【新】影团:大屠杀——社会功能的失调

本文基于微信群讨论创作,并非全部个人原创。

巴尔干半岛,因多民族、多宗教信仰以及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地缘特征,被冠以“欧洲火药桶”的称号,时至今日,该地区民族纠纷仍不断。要想捋清当代巴尔干形势,可得花段时间,或许第93届奥斯卡金熊奖入围最佳外语片提名名单的《艾达怎么了》,会是一个了解当代巴尔干局势比较好的出发点。

本片创作背景

2020年7月11日,在波黑东部小城斯雷布雷尼察附近波托卡里公墓,新安葬了8名死于25年前大屠杀的受害者,“8372名受害者,数字不是最终数字”这是波托卡里公墓石碑上刻的字,那场二战后欧洲最严重的种族大屠杀导致8000多名穆斯林男子惨遭杀害,受害者数量至今仍未有定数,由于刽子手试图掩盖罪行,将尸体分散在不同地点埋葬,又将当地人驱逐出去,导致认尸骨的过程非常艰难,一直延续至今。除了人类的残忍,最令人吃惊的是这场大屠杀竟在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眼皮底下进行。 为纪念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25周年,惊醒世人勿忘历史教训,制作《艾达怎么了》顺理成章。本片还原这段沉重历史事件始末,从一个普通家庭母亲的角度出发,揭示大屠杀为受害者带来的苦难,并控诉施暴者的滔天罪行。

不煽情也不煽动

因为这段历史距离我们很远,又是比较沉重的历史题材,所以关注度极小,如果没有入围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名单,或许更不会有人在意它的存在。但这部为了民族纪念日而生的影片,质量其实还不错,用比较克制的情绪表达悲恸和愤怒以及反战倾向,要知道这场种族屠杀让两个民族水火不容,在保证影片情绪输出的同时,能做到不煽动路人情绪又不煽动民族情绪其实还挺难得。

Z:影片本可以在母亲与家人告别以及认尸骨两段戏煽情,但很好的是导演并没有选择这条路。韩国前几年讲青蛙少年失踪事件的《孩子们》,也有一场认尸骨的戏,就表现得极为煽情。

而另一方面,

L:影片避开了血腥镜头,没有视觉直观刺激,反而让剧情走向以及结尾呈现更让人感觉窒息。

面对已知结果的历史故事,本片避开暴力镜头,自始至终都聚焦一位母亲的状态,用一个家庭的悲剧去突出这场灾难对波斯尼亚族人的打击。本片也可以在结尾放上控诉或真实人物缅怀亲人的片段,但影片选择用刽子手的下一代作为结尾,值得细品。不过本片也有意隐藏波族对塞族的军事打击,让这场大屠杀看起来就是单方面的,而且也有人认为这次大屠杀是美国伪造的,史料有限,还是关注电影本身吧。

Z:摄影机几乎全程跟着艾达拍摄,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

也增强了影片的悬念感,其实直到既定历史发生之前,作为观众还在期待这家人可以整整齐齐逃出生天,可惜母亲并不是屠杀中的救世者形象,前期她只顾得上自己家人,到最后甚至连自己家人也挽救不了,这里留给观众历史并不顺人意的无力感。

L:即使利用个人职位之便为保护家庭做了多次努力,到最后被保护的家人仍然一个都没活下来,这点是挺没想到的,反而更加突出战争残酷性。

战争中的女性

L:战争中男性承担的伤痛经常被表现在国家、尊严方面,而女性伤痛往往表现在家庭。

男人在战争中失去生命,女人在战争中失去家庭。本片中女性角色大都被塑造成远离政治的角色,突然生育的孕妇,前去谈判却更多聊到自己生活的女经济学家,不断让艾达救救她们孩子的母亲以及艾达本身,都在证明女性只在乎自己家庭是否完整,而不是民族是否独立或取得胜利,尽管战争幸存者中女性占大部分,但却承受着更多屈辱和伤痛,只是相比更爱尊严的男人,女性在战争中表现的更为坚强。 联合国放任屠杀发生,其实也基于长官面子挂不住,三番五次无法满足安全区难民的需求之后,总算遇到一个平等谈判的机会,他当然要把握住,尽管他保不住那些男性,但可以将所有女性护送至安全区域,多少也算保全自己的面子。

Q:关于性别的部分,我很喜欢的一段是,艾达穿过大堂里的人群的时候,有个老奶奶向她求助他们不让她用厕所的,艾达那时候的表现就是我只是个翻译,这个点是我觉得导演关注到的以及花了一点点时间表现出来的很有意思的对女性话题的关注。 Q:更有意思的比较细节的一个设置是,那个去谈判的女士在入口的地方被“细致”的身体检查,为后文做了一个被轻视的铺垫,实际上那场谈判戏她是主要被表现的人,而且身份还是一个经济学家,她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也介绍了自己有两个孩子和一个孙子,然后对方很自然的接了后半句话问她这么年轻就当祖母了,之后有一段闲聊,完全没有切入谈判主题。后来等她们回来,这位女性一早就洞见了对方不过是在作秀而已,但是和她同去的艾达的丈夫相信了军官的话,并且骂经济学家是蠢女人。 我:这段很讽刺,作为知识分子的艾达丈夫谈判过程中紧张到撕纸,但回到联合国营地之后竟然还对谈笑风生、洞察一切的女经济学家嗤之以鼻。 Q:在女性话题里,导演更着重于母亲这个话题或者概念来剖析整个战争的意义。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场艾达回家的戏,她看到自己的房子被别人住下,他们坐下来“谈判”,围绕的点就是母亲的身份,现在屋子的主人有一个上了一年级的小孩,她企图用母亲的身份和艾达拉近距离,可以平和的对话。紧接着是女主寻找家人尸骨,进一步表达伤痛这场戏,这场戏拍得非常厉害,因为刚刚Z也说了,屠杀和认尸骨拍得很克制,我是觉得这样的戏拍了这么多年,就两种拍法,一种煽情渲染(商业片更常用),一种就是克制地拍,但克制有时会被很多水平不到的导演理解为“不拍”,但本片导演就很聪明的插入了一场回家的戏,用空间、用对话,加上女主角的表演,来揭示多年过去,战争仍在她的心里留下印记。

关于影片色调

Q:这个电影的颜色设置其实是偏暖色调的,军方用了橙色、橘色、棕色这样的温暖的颜色来表现,女主角所处一方则用了轻柔治愈的蓝色表现,这样的色彩会多用于爱情电影中,因为它令情绪没有那么的紧张,首先导演很聪明,因为关于屠杀她要的就是那刺耳的枪声,她的屠杀戏不是血淋淋的视觉冲击,只是要听觉上的刺激,所以它的方式是在视觉上先抚摸你。 Q:中间女主角有一场求联合国把她家人加到名单的戏,那场戏是一个交融的开始,在会议室里就挂上了橘色的布,后来接着那场戏,战俘上车的时候还拍到了橘色的鞋这样的细节,我个人把这个理解为一种战争的浸染。同样的,在最后女主回到家里时,她的家已经变成一个蓝色和橘色交融的场所了,这就是战争对于人心变化的外在表现,这场戏去放在认尸骨的戏前面,我觉得是一场非常漂亮的戏。 我:我觉得本片色调还是偏冷偏灰暗一点,而且蓝色一般代表忧郁和绝望,搭配大量室内戏,给我感觉十分压抑。 Q:这么理解也没问题,但我觉得差别是,翻译这个中立身份,以及她从始至终穿的蓝色衬衫,为本片定下的主基调,我不把这理解为负面或消极。

关于结尾

艾达最后选择了与历史和解吗? 起初我是这么理解的,她选择回到伤心地教书,还原谅犯下暴行人,因为他的后代为艾达保留了最美好的回忆,结尾以孩子们的舞蹈结束,比着和平鸽的手势,好像是向往和平,但果真如此吗?

2018年世界杯,瑞士球员扎卡和沙奇里庆祝动作引起不小争议。

双头鹰手势是一个极端种族主义的手势,代表支持科索沃独立,相对于塞尔维亚来说,这是挑衅。与本片结尾孩子们的舞蹈手势非常相似,尽管科索沃问题是阿族人和塞族人的矛盾,本片说的是波族人和塞族人的矛盾,但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土壤,又有着相似经历,而且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的目的也相同——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很难说两者一点关系也没有。如果真的是教塞族小朋友这个手势,无异于一次精准复仇。看那几个家长不愉快的神情,好像也佐证了这个舞蹈的意味。

也可能是我想多了,因为小孩子的舞蹈可能只是呼唤和平,让大人们睁眼看历史。

D:孩子们表演的地方很像屠杀现场。

也许引起家长们不快的,正是这些无忧无虑的孩子们让他们对过去的暴行感到惭愧。

早在2002年,同样表现波黑战争的反战影片《无主之地》拿下第7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头衔,20年后,波黑电影再次站上奥斯卡舞台,结果将会如何还要拭目以待。

 5 ) 被误解的和平主义

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人类对战争的态度。一战以前,虽然大仗小仗不断,然而在西方,从上到下对战争的态度远比如今积极。年轻人被鼓励参战,穿上漂亮的军装,被民众夹道欢送,还有姑娘们的飞吻和鲜花,如果能在战场立功就飞黄腾达。这样的对战争过度美化的憧憬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是第一次全民战争,战争不再是分工明确的活儿,职业军人和普通民众的界线变得模糊。战争的直接参与者范围阔大了,越来越多的平民意识到战争并没有征兵宣传和酒馆牛皮家们吹嘘的那么令人心潮澎湃。人们亲身体验到了,战争是缺胳膊断腿,是骨肉离散,是物价飞涨和饥馑,是不尽的白虱和传染病,是来不及掩埋的死尸散发的恶臭,是日以继夜朝不保夕的提心吊胆。

宁做太平犬不作乱离人,两次世界大战后厌战反战情绪一路高涨,近现代最能打的美国人也在越战时代喊起了make love not war。人民表示不要战争,无论如何都不要战争了。

战争这个始终与人类历史如影随形的巨魔,在核威胁下终于大规模偃旗息鼓。来自世界各地的文艺作品社会舆论每年不厌其烦地在封印上打卡盖章。LOVE & PEACE成了绝对政治正确。

而《艾达怎么了》一片的背景,波黑战争就爆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波黑战争时,我年纪还小但新闻里总提到米洛舍维奇,卡拉季奇这些名字真是想不记住都难。在欧亚大陆另一头发生的这场战争离我们太遥远,很多关于该战争具体的残酷的细节,也是进入新世纪后才慢慢被揭露开来。

斯雷布雷尼察屠杀固然耸人听闻,但同样在20世纪90年代,仅一年之隔在非洲卢旺达发生的种族屠杀在数量上更惊人。离斯雷布雷尼察屠杀在时间上相距很近的卢旺达大屠杀使得前者变得相形逊色。然而屠杀对于受害者及其遗属并不只是数字,当事人所受到的苦痛从来是不可比较的。

关于卢旺达屠杀有部非常有名的电影《卢旺达饭店》。在看《艾达怎么了》时我好几次都联想到《卢旺达饭店》,不仅仅是因为两者都描绘了针对平民的屠杀。而是两片都着重提到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无所作为。

这里我首先要替UN辩解下,UN从来就不是什么实权机构,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维持和平的松散组织。组织和联盟是有本质区别的,北约就算联盟,但UN不是。UN的维和更多是出于人道主义。当冤大头对抗地方武装从来不是UN的职责义务!但世人似乎很多都怀错信,觉得有UN在,那事情就有人兜底,总有大国们替自己主持公道。问题是,凭什么UN非要来给你兜底呢?

听上去很残酷,但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责任和义务是一对表里,没有义务也就没有责任。而道德从来不是责任。UN的主要资金来源都是长期和平不打仗的大国,对于贫弱战乱的小国UN更像是个慈善组织。

当然有人会说卢旺达的种族问题,巴尔干的分裂都是历史遗留问题,谁造了孽谁就该负责。可当殖民势力撤出,种族分裂已然形成时该怎么办呢?世界的车轮向前滚动并不不会为了只有道义占优的人而有所停留。

当艾达伸开双臂企图把丈夫儿子挡在背后的小房间里,朝着不想救助他们的UN维和部队怒吼时,我只觉得可怜,这就是把性命托付予他人的悲哀。维和部队来自其他和平国家,蓝盔士兵们在各自的国家有着各自的人生。片中给上校开车的士兵曾说道自己的妻子就要生产了,他的家庭和生活都在荷兰。凭什么要这些吃用本国人民税金的异国士兵为了一些素未谋面的异乡人去甘冒生命危险呢?战乱地区,维和人员自身难保的情况很常见。

看过《卢旺达大饭店》的观众都应该有印象,大屠杀恶化的一个拐点就是比利时部队的退出。而比利时人撤出的原因就是他们自己的士兵被杀了。图西族人和斯雷布雷尼察的穆族人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没有人愿意保护他们。

在波黑战争中,拥有着最多人口比例的穆族人却占着最少比例的土地,没有像样的军队,缺乏自卫能力。艾达因为害怕引来塞族熟人的仇杀,把家人的照片和丈夫的笔记本都毁掉。双手抱头被装牲口一样装上车赶进大礼堂被集体枪决的穆族老百姓难道不热爱和平吗?去跟塞族谈判的三个市民代表没有一个参与政党,校长只想教书,商人只想做生意,这难道还不够和平吗?但他们并没有逃脱被战争所害的命运。

什么招致了这些和平者的死亡呢?原因当然很多很复杂,但其中一个答案我们是避不开的——因为其他国家的人民也热爱和平,大家都不想卷进战争。

一战过后民众的厌战情绪高涨,所以纳粹德国撕毁德波互不侵犯条约时,英法虽然跟波兰有安全保证协议却还是全程装睡。谁想打仗呢,你是战争狂吗?当然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没有发生战争的时候,所有人都是“没有人比我们更热爱和平”的。顺从的犹太人排着队去洗澡。直到盟军打进集中营才发现,好家伙,还有这?可即便到了现在,头脑清醒的西方人都明白,盟军为什么会攻击纳粹,根本原因可绝对不是为了解放犹太人。哪怕文艺界再不厌其烦地拿着集中营做文章,也改变不了一个冷峻现实,拯救犹太人只是盟军顺便完成的一个隐藏的支线任务。

在二战吃到大苦头的犹太人,战后终于意识到钱赚得再多没有武装保护,那就是在帮下一个加害者赚钱。他们痛定思痛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从此世界上有了个名声在外,仇恨度不低,不讲政治正确,但谁都不敢惹的国家以色列。也许现实如犹太人,在德国人的浴室里醍醐灌顶,金钱未必买得到平安,委曲求全的爱与和平只会成为装点坟头的美丽鲜花。

近年来我经常看到欧洲人嘲讽老美听到石油就打鸡血,用纳税人的钱把美国人自己的子弟兵派到鸟不拉屎的异国他乡去欺负别人国家的老百姓。这种针对美国的嘲讽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可不带偏见地看世界格局,热爱和平的欧洲人对世界的影响正逐年减少。旧势力撤出的地带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真空。卢旺达屠杀,波黑战争其实都是这种真空导致的灾难。为什么塞族可以把比自己人口更多的穆族吊起来打?因为塞族背后有南斯拉夫,而其他两家只有UN聊胜于无的空头支票。比如片子开头总也等不来的空袭打击。

片子看到后面我不禁想,艾达的孩子们如果真逃进了森林打游击,存活率是不是比在难民营里来得高多了?有枪有炮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给了难民们不切实际的幻想,反而让本有一线逃生机会的人双手抱头交出了性命。这样的说法也许太冷酷太事后诸葛亮,但这里头有个道理是颠簸不破的——交给了外人的性命就不由自主了。

大马士革爆炸后,马克龙去叙利亚时被群众拦道抱住告御状,叙利亚人哭诉他们受够了贪污无能的当局,求法国人回来接管。马克龙表面上十分动容,心里算盘打得可响。传统殖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学美国人玩代理,驻军赔钱完了还要挨舆论骂,谁都不傻,这种接盘侠狗都不当。叙利亚的国泰民安干嘛要法国人来维持?

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大国都已经意识到了这点,谁也不想吃力不讨好。好日子不过,非要被自家白左媒体追着戳了脊梁骨骂,欠不欠啊?

你为什么不热爱和平?

在这样热爱和平的大环境下,生活在战乱地区的人会有什么遭遇是可想而知了。人们厌恶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但又无人愿意涉手,仿佛如今国内,哪儿有老人倒地立刻周围形成一圈真空,家里没矿都不敢扶。扶还能扶出一身麻烦来。法官要问你,不是你撞的你扶什么呀,你可怎么回答?

屠杀的受害者往往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屠杀的理由可以是千百样的,但归根结底其实就一个,谁让你那么好杀。UN的军官要赶走艾达的家人时,呵斥她“难道要把别人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道德情操再高尚的外人终归是外人,没有外人吃饱了撑的为你去死。

金钱和委曲求全没有保护犹太人,但以色列的先进武器可以。

我们的世界正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长期和平中,维持它的不是美丽动人的文艺作品,而是核武器。和平建立的基础不是绝对不战而是能战而不战。理想主义者鼓吹的单方面主动放下武装并不会带来和平,反而很有可能招来祸端。过犹不及的和平主义恰是对和平的威胁。

 6 ) “世界和平”

#2021年上海国际电影节# 6月20日 上海市沪北电影院

四星半。

这部电影的背景是1995年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斯雷布雷尼察位于波黑东部,是穆斯林聚居的一块“飞地”,当地原有居民3万多人。1993年6月,波黑战争期间,联合国安理会宣布将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以及斯雷布雷尼察等地划为“安全区”,并规定这些“安全区”为“非军事区”,不应受到任何一方的武装攻击和发生任何敌对行动。然而,这些规定并未得到有关各方的遵守。

1995年7月11日,波黑塞族武装攻占斯雷布雷尼察,并宣布建立地方政权。联合国安理会随后通过决议,希望塞军撤出该地区,无条件释放被扣押的维和人员,并在那里重建联合国安全区,但遭到塞族方面坚决拒绝。14日,塞尔维亚方开始屠杀斯雷布雷尼察的男子,共屠杀八千余人,并掩埋了尸体。

波黑战争结束后,波黑穆斯林失踪人口委员会在斯雷布雷尼察发现许多埋尸坑,并掘出数千具尸体。长期以来,波黑政府一直否认发生在斯雷布雷尼察的大屠杀事件,直到2004年6月承认。2020年是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25周年,《艾达,怎么了》这部电影就是为了纪念死难者而拍摄的。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艾达是联合国的一名翻译,她的丈夫是高中校长,还有两个二十岁左右的儿子。影片开始时,他们生活的斯雷布雷尼察遭到轰炸,平民前往联合国驻地寻求庇护。艾达利用职务之便,将家人接进了联合国基地。但是随着局势的发展,联合国也不再有能力保护平民,塞族军队强行进入基地,宣称要把平民接去安全的地方。这期间,艾达一边做着翻译工作,一边不断想办法,希望能为家人寻求一条生路。然而直到最后,联合国也被迫撤离,她的丈夫和儿子最终还是被塞族军队带走,惨遭杀害。

很偶然地买了电影票,看电影之前也没有做功课,没想到是一个如此沉重的主题。从电影开场心就一直揪着,一直到结尾发现一切都无法挽回的时候,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电影的节奏感很好,紧张的氛围贯穿始终,有几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

一是平民在基地度过的第一个夜晚,大家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主角一家围坐在一起,企盼战争结束后的生活。这是一家人最后一次围坐在一起聊天。二是艾达的家人被带走,和其他年老和年少的男子一起被带进一间空房间,房门关上,枪杆从两侧的窗里伸进来,然后镜头切到窗外的景色,一片枪声。三是战争结束后,艾达去认领家人的尸骨,当她终于看到熟悉的衣物的时候,她身体一震,却不敢上前。再后来她颤抖着蹲在尸骨旁,握着干枯的手骨,说:“我的宝贝…”。

在家人被带走之前,艾达的形象一直是果断而强悍的。在她为家人四处奔走的时候,我一直以为他们会有机会幸免于难。但事实证明,在战争面前,普通人的任何挣扎都是徒劳的;一切有关战争的、对于当权者的天真幻想,都会被毁灭,被碾碎。女性导演亚斯米拉·日巴尼奇将这段并不久远的苦难记忆刻画在大荧幕上,用一个家庭的故事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悲剧。人们应当永远反思战争,死难者值得被更多人知晓和铭记。

 短评

能谈失去的幸存者,旁观者。留下来收拾废墟、建立新生活的人,只有女人。战争和生活并无区别。

6分钟前
  • 咯咯精
  • 还行

观影过程中,恰巧得知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国际影片)最终的提名名单。观影完毕,各种叹息。纵向上,同题材,同历史,同类型作品,比之近二十年前的最佳外语片《无主之地》,少了太多太多太多深邃与细腻,只像一本时隔多日的流水账似的日记。横向上,做个很不恰当的对比:北欧中年危机的《酒精计划》死了1个人东欧火灾牵扯出层层腐败的《集体》死了27个人东亚校园霸凌的《少年的你》死了2个人中东难民题材《贩皮的人》犹未可知本片,官方数据死亡人数几千人。另外,和本片剧情特别相似的《亲爱的同志》居然落选。我不想也不愿意以此来推测最终,我只想说:人类啊,快点的原地爆炸吧

8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更准确的译名应该是“阿依达,你往何处去”,典出《新约》。跟暴虐的军阀、无能的维和部队比起来,女主就像是受难的圣徒。临近结尾时有人发生口角,散场时大吵了起来——电影院里的人跟电影里一样仇恨自己的邻人,简直就是黑色幽默般的讽刺

12分钟前
  • 不伺机
  • 力荐

7分,视觉比较独特的切入点,一部合格的命题作文。无能即无为,沉默即帮凶,联合国在影视作品里的形象,一贯如此,事实亦然,花瓶一座,小丑一枚。不禁联想起同是波黑战争的《无主之地》。

15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对于杀戮者而言,死者只是数字,有时连数字都不是,而对被杀戮者的家属而言,那是心脏上的一个洞。最后去看,一切有什么意义?杀戮者占据了自己的旧居,所有人的后代都在一起跳舞,像什么都未曾发生。生活恢复到一种世俗琐碎之后,一直追问的人都像是病人。可那些人怎么可能遗忘呢?

17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只要和自己无关,就冷淡的可怕。就像狮子扑倒了某只羚羊,别的羚羊都停止了奔跑,就在不远处该干嘛干嘛。倒也有几只想做些什么,只不过看到大家都很淡定,于是就把冲动又压回去了。

18分钟前
  • 李轩任
  • 力荐

本片再次触及历史之殇。从联合国雇员普通翻译员的视角,以营救家人为剧情主线,剥开波黑战争外壳,暴露残酷践踏撕裂生命的肌理。艾达奋力营救亲人、争分夺秒的运动镜头让节奏和情绪始终处于满弓绷弦的紧张焦灼中。矛盾升级后仍然制造存活期望,但屠杀中的空镜才是真正的高潮。战争机器启动后的失控是必然的,面对敌对双方和民族怒火,所谓维护正义的维和部队,也只是无所作为和利益倾斜。岁月已逝,痛定思痛的情感反刍,在无辜的骸骨中迴转。

21分钟前
  • 漩涡之外
  • 推荐

太绝望了,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期待着有转机,看完该片仿佛被生吞活剥一般。女主角演技炸裂。全片毫不拖泥带水,紧张刺激感贯穿始终,最后是深深的悲凉和无奈。

25分钟前
  • Spy Liu🌈
  • 力荐

一开始我俗气地以为女主会像卢旺达饭店的经理,与联合国配合救走一大批难民;看到一半的时候我乐观地预测女主偶遇的学生是“塞尔维亚辛德勒”,利用职权至少放走女主一家;甚至枪声响起的时候我还心存侥幸,脑补小儿子能像Dear Comrades中的小姑娘一样奇迹般生还;直到女主站在满厅骸骨中间,我才羞愧地醒悟,任何对战争的浪漫化想象都是极其荒唐和无知的。

27分钟前
  • Piglette
  • 推荐

大屠杀中女人的英雄主义,以及屠杀后女人独自面对战争的后遗症和荒谬。1995年离现在并不遥远,这部片警示我们民族主义的抬头,以及任何权威机构的不可靠性。

30分钟前
  • maud
  • 还行

去他妈的联合国!去他妈的维和部队!去他妈的那个弹钢琴的荷兰上校!去他妈的姆拉迪奇和塞族军队!去他妈的受害者和刽子手共济一堂其乐融融的结尾!

34分钟前
  • 落地麦子
  • 力荐

老实说,我从这部电影中可以获得的信息、警示和启发太少了,除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无能,大部分内容都是在重复我们对此类事件的认知。对于历史惨剧的重现,我已越来越不相信这种剧情片,很多戏剧化的处理会影响我们对真相的了解和判断,就像本片,人物都是脸谱化的,正邪的评判太容易。去年被主流影评人吹爆,metascore 有96分。她也许满足了美国影评人对欧洲的幻想,但在大屠杀题材影史上,实在算不得佳作。

37分钟前
  • Q影誌
  • 还行

视角很独特的片子。我以为既然使用了单人物的封闭视角,就可以把历史的暧昧性进行到底。影片中段有个工作人员看到塞军押解了几个人出去,后来就传出了塞军枪杀平民的“谣言”,我觉得这种暧昧性是很迷人的。

42分钟前
  • 深邃
  • 推荐

以一名联合国雇员的角度去解构这场战争中的冲突,相对于直面战场的血腥,战争背后流离失所人们的命运亦是悲惨。当一名母亲,一点点了解到残酷现状,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人踏上亡命之路,这样的伤痛又是何等撕心裂肺。最后的那个镜头,剧院外的孩子还在踢着足球,而剧院里传来的是不停的枪声,整个画面静与动的巨大反差,简直让人无语凝噎。

47分钟前
  • AlanX
  • 推荐

看得太揪心了,是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一样不忍再看第二遍的电影。艾达身在其中的撕裂、纠结和终而无能为力,带着观众一步步走向绝望。很难想象94-95年间发生至少两起如此骇人听闻的种族屠杀,一个卢旺达屠杀(《卢旺达饭店》)一个就是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也许还有更多我不了解的人类惨剧,这正是电影这种媒介的力量吧。

49分钟前
  • zykmilan
  • 力荐

手无寸铁任人宰割的波黑裔难民、塞族军队的杀戮、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懦弱、国际社会与「公理」的缺失,作为第三世界无人问津的悲剧,拷问的是全世界的「良心」,不过这种叙述和人物设定并没有比辛德勒名单、南京大屠杀高出多少,对于人性、战争中的种族灭绝批判还是如同通俗剧一般毫无长进。

54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男人们找各种理由:种族的、民族的、宗教的等等相互残杀吧,因为他们没有孕育生命的能力,但难道还不会摧毁吗?这样都可以夺得对他人的主导权,可以找到存在感。

56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siff 寂静的片尾曲中,两个各执一词争执不休的观众和左顾右盼默不作声的影院工作人员,诡异地形成了这部电影所描述的某种微缩模型

58分钟前
  • 好运loveable
  • 力荐

终于有影片聚焦1995年波黑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了。8372名男性穆族平民死于塞族武装分子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枪下,姆拉迪奇的演员与本人简直神似,他的大塞尔维亚主义在接受采访时都几次说漏嘴。无能的荷兰维和部队简直就是帮凶一样的存在,枪声像鞭炮一样噼里啪啦响起时,那些塞族小孩甚至还在踢球。历史掩盖不了悲伤,绝望的艾达在骸骨面前只能靠残破的衣裳辨别孩子,昔日的刽子手却住进了他们的房子。如今塞族共和国在发生大屠杀的东波斯尼亚仍是政治实体,当地穆斯林的比例已经由当年的30%锐减到不足10%,但他们依然还在坚守“家园”。

60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1. 一车又一车手无寸铁的平民被大巴拉去“安全区”,就像一笼又一笼的牲畜被拉去屠宰场。好戏上演的意思是机枪扫射地开始,而战争过后在同一个场馆刽子手却可以和自己的后代其乐融融于一堂。2. 无能无信懦弱的联合国及维和部队竟相信种族屠杀军队的“保证”,而在有能力庇护时把平民直接踢出去。去他妈的维和部队和荷兰上校!3. 一个女性在面临困难和危机时保护家人的坚强和决绝,与尸首相认的悲痛,没有过度宣泄情绪,但我已经泪流满面。4. “斯雷布尼察屠杀”发生在95年!95年啊!二战都结束50年了快!任何种族歧视种族仇视都应该被消灭,难道历史还不够血腥和悲痛吗? 5. 就像谢飞导演说:电影是可以再现历史,提醒人们记住过往的。

1小时前
  • 王小猫可爱多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