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综艺中国大陆2019

主演:沙溢,陈凯歌,李少红,赵薇,郭敬明,李诚儒,王迅,明道,陈若轩,郭俊辰,董力,包文婧,刘雅瑟,鄂靖文,薇薇安,徐洋,李滨,金靖,陈小纭,张云龙,牛骏峰,郎月婷,祝绪丹,毛晓慧,佟梦实,张哲瀚,郭月,沈梦辰,邢菲,黄俊捷,彭小苒,于小彤,赵文浩,黄尧,段博文,宋芸桦,陈瑶,康可人,任容萱,袁奇峰,杨迪,周奇,高至霆,张榕容,钟欣潼,张天阳,黄宥明,颜卓灵,张家硕,姜梓新,陈翔,朱颜曼滋,朱锐,刘哲尔,王森,汪铎,炎亚纶

导演:孙亮亮

 剧照

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1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2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3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4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5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6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13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14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15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16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17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18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19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3 12:14

详细剧情

国内首档导演选角真人秀,节目以选角为切口,以全影视化拍摄为呈现形式,旨在完整呈现影视行业从选角到成片的工业全貌,发现和挖掘对影视表演事业有坚定信念,致力于创作优质作品的优秀演员。陈凯歌、李少红、赵薇、郭敬明四位导演,将通过对年轻演员的甄别、 激发、塑造,在节目中展开实力较量。

 长篇影评

 1 ) 郭敬明的自卑与挣扎

首先,让我们来仔细感受下《演员请就位》中的四个导演:

陈凯歌,生于195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代表作《霸王别姬》获得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66届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奖,豆瓣评分9.6,雄踞豆瓣投票250中的第2名。

李少红,生于195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导演,代表作电视剧《大明宫词》评分高达9.0分,依旧属于很难被超越国产剧系列。

赵薇,生于197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之后取得北电导演系硕士,当演员时出演了《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这部剧在国内收视率高达65%,至今未被超越!当导演后的第一部青春电影《致青春》取得7.26亿元的票房,这部电影获得第33届香港电影节金像奖,开启了中国电影市场上的“青春潮”。

这三位导演,至今依旧活跃在一线,有作品、有口碑、有资本,属于典型的学院派导演,最后登场的这位导演比较特殊,他属于自由派导演。

郭敬明,生于1983年,肄业于上海大学,作家,登上过中国作家富豪榜;代表作《小时代》,获上海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同时这个系列的电影也饱受业界争议,著名影评人周黎明曾发微博称“《小时代》之烂远远超过《富春山居图》”。

明眼人一看就能懂:三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中国一线导演和一个非科班出身的80后畅销书作家共事作为导师,本身就是一个话题。

再附带上郭敬明以往参加真人秀录制时制造话题的能力证明,他成了这套阵容中最具流量属性的导演。

如果从上帝视角来看,郭敬明是节目组故意设置的“流量入口”;

但从郭敬明的个人视角来看,能和其他三位如此重量级的导演在节目中平起平坐,是他迈向主流市场的重要台阶!

根据他以往的人生经验,他要拼命抓住这个机会表现自己:

表现得像是个科班出身的专业导演。

也正因为如此,在节目中出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

原本应负责更多技术的三个学院派导演在节目中讲的更多的是自我感受,而郭敬明却化身为电影学院的老师,大谈表演艺术应该遵循的各种原则。

演员刚选完导演,导演要和大家聚在一起互相熟悉熟悉。赵薇组的模式是组织大家一块玩个表演游戏,包文婧演得不好时她还调皮地说:“你和你的闺蜜关系不一般。”

赵薇组整体看下来很轻松,就是像在玩一样。

李少红导演则让大家进行才艺展示,氛围像是在团建。

陈凯歌则更多地是在促进团队成员之间彼此熟悉、跟大家探讨一些和表演有关的心得体会。

郭敬明组则有些紧张,他把这次聚会变成了他的课堂。

郭敬明给各位演员出了考题,并一一对其进行点评,他用表演理论的形式告诉大家任蓉萱为什么演得好,还告诉大家董力为什么演得不好。

我们会发现,别的导演在节目中的表现都是举重若轻的感觉,但是郭敬明似乎涨红着脸,迫不及待地想将他脑袋里的知识一股脑儿地表现给大家。

陈若轩和明道演完,郭敬明发表观点:首先,他认为两位演员实际上演的是话剧;其次,话剧就要克服表演上的虚荣心;最后,演得有些过了。

这时候,演员陈若轩听得云里雾里,他稍微歪头表示有些听不懂,陈道明则是一脸茫然的微笑。

赵薇在郭敬明发言的时候就感到有些不耐烦。

轮到她发言她立即表示她所有的观点和郭敬明的完全相反,并且直接否定了郭敬明最初的“假设”:这是一个话剧表演。

赵薇在反驳郭敬明之后还说了句:“其实我觉得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若轩最后在父亲去世的时候嘶喊的过于长。”

郭敬明随后解释,他其实想表达的也就是这个观点。

同样的观点,赵薇直截了当地说“若轩嘶喊的过于长了”,但是郭敬明要拼命套用专用名词来表达,“话剧式表演”、“表演的虚荣心”。

为什么?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1.引用专业名词十分正确,不容易被抓到把柄! 2.郭敬明和大导演在一块有种自卑,他虽然是个自由派,但努力想要证明自己是学院派。

这反倒弄巧成拙,引起了学院派的反感。

那么,真正的学院派名家是如何评论的?

陈凯歌讲出了这场戏的核心矛盾点:两个父亲、两个儿子,两个父亲将要死了儿子们应该怎么反应?

讲出核心,台下的赵薇频频点头,而郭敬明说理论的时候她简直听不下去了!

陈凯歌还根据这个核心矛盾点,指导陈若轩应该如何改进:只有在当父亲生命受到威胁时,他才该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波动!

而不是最后等到中枪了他才一个劲地在那儿嘶吼。

受到指导后,陈若轩再演一次就要比上一次好很多了,台下的许多演员在听完陈凯歌对陈若轩的指导后都赞叹不已。

得到了标准答案,郭敬明立即进行倒推,推导出他的戏剧理论!

由此我发现,学院派都是直接针对病症下药,陈凯歌讲的人物关系,高中生也能听得懂。

但是郭敬明的“抉择之前”,要是不读上几本专业书,平常人应该是不明白的,但会觉得好厉害、好正确、好专业的样子。

正确的郭敬明绝不会想到自己的对手竟会如此“不正确”,直接将自己放在了对方枪口上。李诚儒评价郭敬明小组的表演时,用的眼神是这样的:

高昂的头颅,向下斜视的眼神,这给人报以“倚老卖老”的口舌。

仪态上暴露出破绽,讲的话也不符逻辑:

“从艺术上说,我没听见他们三个人说什么台词。听不清,这是演员的大忌。请问,练过十几年台词吗?练过一年两年三年吗?”

台上的三个青年演员,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怎么可能练过十几年台词?

难道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在看这种高中生谈恋爱?

这并非他的本意,可是他这么一说相当于将现场的观众推给了郭敬明,因为现场观众是在看男女生靠近的时候起哄的,这几乎是年轻人的本能。

他批评的是在场的观众以及电视机前的广泛年轻人。

李诚儒老师巨大的漏洞,给了郭敬明发挥他“正确”语言才华的广泛空间,金句就这么张口而出:

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存在。你可以继续讨厌,自己讨厌的东西,但请允许别人对它的喜欢。

李诚儒老先生原本想要批评作品,但却因表达不当成了批评一批观众,郭敬明则抓住这个漏洞猛烈反击,完成了节目组赋予他的厚望!

李诚儒老先生为何敢这么直率地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在观众面前?

因为他是不靠流量靠技术的老戏骨。

郭敬明为何说话如此缜密并酷爱套用专业名词?

因为他迫切需要向大众证明自己的才华,从某种角度来看,他自己就是个充满虚荣心的表演者。

郭敬明当年第一次去到上海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试,被雾都的繁华所倾倒,撰文道:

为什么不让爱上海的人生在上海...上海是华丽的巨轮,我家乡的小城令人啼笑皆非...

几年后,他拥有了上海户口,拥有了位于上海的豪宅。正年轻的他,还想要更多的认可。

在《铿锵三人行》中,窦文涛问郭敬明,“你就不怕年轻人长大么?”

郭敬明回答:“不断会有年轻人进来,这就是市场。

可是,想要获得更多的乃至学院派同行的认可,不能只靠对市场的精准预判,还必须靠作品的支撑。

郭敬明认为他的作品涉及到校园暴力,校园暴力当然是个好题材!

可在台上演的《悲伤逆成河流》,更多展露的却是三角恋而非校园暴力。男女靠近观众起哄,这才是李诚儒老师真正批判的,而非批判“校园暴力”。

学院派的人表现得像个自由派,是因为他们心中坦荡,有底气。

自由派的人表现得像个学院派,或许是因为当事人在高水准学院派面前有些自卑,拼命挣扎着想要获得大家的认可吧。

挣扎是好事,但假如郭敬明一直认为自己的作品没问题,那他又怎么可能走得进主流观众的心?

Ps:我建了一个《演员请就位》的讨论群,大家看完节目可以一起聊一下,入群加我微信:joker19931115,记得备注“演员”,群内仅限吐槽交流,不得发广告,微商勿扰哈。

 2 ) 这些演员真的就位了吗?

昨天晚上《演员请就位》播出了第一期。实话说艾克特张虽然是演员,但一直不怎么看这些“演员选秀综艺”。因为演员是一份技术含量极高的职业,而综艺和选秀参杂了太多的内幕噱头,导师评价又往往是为了捧而捧,连夸都夸不到点儿上。类似《演员的诞生》、《这就是演员》之类只能让吃瓜迷妹惊叹不已,还是很难吸引到专业的从业人员。

《演员请就位》有点不一样,预告片能看出不同于其他“选秀综艺”的气质,所以闲赋在家的我还是第一时间看完了。

具体哪里不一样,有什么惊喜和槽点,咱们慢慢聊。

选择剧组

赛制还是以选秀PK为主。

四大导师战队变成了四位名导剧组,选手还是各具特色的,有一些综艺必备的“小流量”艺人,类似杨迪沈梦辰,有一些公司选推的青年艺人,也有获过奖的天赋型演员,和摸爬滚打多年的实力派“熟脸”。

选手演员按戏龄0-5年,6-10年,11-15年,15年以上分批次出场,这点大概能看出和其他综艺的不同之处。演员,从业时间会带来与众不同的气质。越是短暂,越是年轻气盛;越是长久,越是沉淀迷人。

战队选择上来说,就能明显看出这些选手演员的野心在哪。(不要误会野心这个词我觉得是褒义,野心是第一生产力。)

选择赵薇导演。赵薇大概是圈内资源最为多广的那一批大佬,像我这样在圈边挣扎的无名演员都明白。大长腿美女想成为下一个“小燕子”的话,进入赵薇剧组肯定更容易实现。

选择郭敬明导演。郭导捧红了很多男星,大家都知道。他有大批年轻迷妹粉丝群体,甜宠爱情小说为主体的言情剧也最适合吸粉。所以想要尽早拥有粉丝基础的年轻帅哥纷纷进组。(但郭导作品质量广为诟病,《小时代》系列一言难尽。类比一下的话,人设相当于《中国有嘻哈》里的吴亦凡?)

选择李少红导演。不仅是因为少红导演本身的女性细腻,更擅长挖掘文艺电影中的细节,也因为风传的严厉,让演员跃跃欲试。所以大量获奖天赋型演员纷纷挑战。毕竟还是有不少人懂得:批评才让人成长,夸奖并不会。

选择陈凯歌导演。这没什么好说的,陈凯歌、《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这就是金字招牌。艺术与商业并存,第五代世界名导赫赫有名。来的都是时刻准备着的好汉,也有几位之前就合作过,大概是不满意自己,再次前来进修吧。

陈若轩vs明道

陈凯歌组,作为开场,完成度极高的一个片段,来自于《破冰行动》。

一开场我就想叫好了,李成儒老师无愧戏骨之名,眼神惊艳,一大半的规定情境是由他带出来的!我和明道一样没看过这个戏,但是明道的戏沉稳中带着惊喜,简直完爆陈若轩,我想要的感觉全都有。丝毫不夸张,赛后点评也是一边倒。郭敬明展现了强大而敏锐的专业基础,精准的点出了陈若轩选择错误,剧本拆解能力极差。

而陈凯歌导演现场导戏,更是点出了核心问题。演戏是演“人物关系”,而陈若轩没有演出“父子”,流于表面的警匪争执。姜还是老的辣!

前段时间我也有一位青年导演朋友给我讲过这个理论。他给我在专业上的支持非常大,经常会帮我梳理一些表演理念。这次加上综艺中的“实战案例”,确实让我受益匪浅。(遗憾的是这位朋友迫于家庭原因回南方经商去了!我真的很难受,希望他还能回来。南方不缺商人,但电影届缺他这样的导演。)

但陈凯歌导演你为什么要选择陈若轩晋级?!我差点当场就关掉了腾讯视频。

我真的顶烦那些综艺效果:老一辈和年轻人PK,导师一定出于未来发展考虑,选择年轻人晋级。这难道不是个竞技吗?!你告诉我竞技的原则是什么??明道什么都没做错,反而做的极好,只因为陈若轩经过调整后进步巨大?!

我只能理解为公司签约的黑幕,或是为了制造惊讶引发观众热议,或是陈凯歌导演的个人喜好而已。

另说一嘴明道被淘汰后的反应。

“没什么,没什么。那,就这样吧啊,谢谢。”微笑挥手大步退场。

这是真正的老一辈演员会有的状态,经历过太多的成功与失败,晋级与淘汰,宠辱不惊,波澜不兴。不要煽情掉泪,也不要苦闷发泄。

演员输了,走就是。或学艺不精,或无人赏识而已。

算了,我TM就看看干货,综艺而已,还是不要代入太多。

郭俊辰vs董力

郭敬明导演组的一轮PK,来自《悲伤逆流成河》片段,请来了原女主助演。

台下李成儒老师点评道:这是什么玩意儿?!我看不下去,如坐针毡。

我也是。

后面说到作品的家国情怀上,确实有些偏颇,不包容。也给了郭敬明导演回怼的空间。但是李成儒老师话糙理不糙啊!

你们练过十年台词吗?1年2年3年?这是演员的基础,什么都没有的话怎么“就位”?!交流完全失真,人物关系更是不知所云,唯一有的一点年轻人的青涩灵性,大概就体现在郭俊辰身上了,他晋级也就没什么好说的。

王迅老师的维护挺入心。确实,这是演员的悲哀,你年轻的时候没有那么多人生阅历支持你去展现,等阅历足够了,人也沉淀下来了,又没有了年轻的皮囊。

董力赛后淘汰的状态倒是阳光开朗,有那种没被“污染”的真诚,最后求证了一下四位导演:我到底能不能成为一名演员?

还是那句老话,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回答过很多人类似的问题:

人人都能成为演员,演员门槛挺低的,山门在山脚下,但你进门后还会不会继续攀爬,能不能不被名利遮眼,忍住孤独煎熬痛苦,甘愿追求艺术?

包文婧vs刘雅瑟vs鄂靖文

赵薇导演组的三位女演员带来的3个独立片段。分别来自于《天下无贼》、《滚蛋吧肿瘤君》、《无名之辈》。

前作都名声在外且大众印象深刻,演出自己的独到之处并不容易。好在赵薇导演设定了1分钟延续表演,让3个作品带出了三人和原作不同的理解。

当然顺便也带出了三人的真实水准。

鄂靖文果然最强。无论是原作的呈现还是自由发挥的1分钟都让人看到了惊喜,甚至是和王迅小小的舞台事故都转化为戏剧的亮点之处。这里多说一句:不要以为这是巧合,演员最后的亮点呈现看似巧合,其实饱含了多年的摸爬滚打和千锤百炼!这才是演技,经验但凡少一点,都不行。

正如鄂靖文自己说的:她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星女郎”,她是多年磨练出来的美玉,只是你们才发现罢了。

包文婧和刘雅瑟,哭的真挚,演的用力,毫无疑问也投入了极其大量的情感,让人看的心疼,但各有各的缺憾。

包文婧拿手机打那通电话就是败笔。她选择了和“新道具”发生1分钟关系,但除了出戏,没给观众带来任何新鲜观感。完全就没想到,这一分钟的关系可以和“现有道具”手表,来发生。跟手表对话,(拿与不拿都行)要比跟电话对话要真挚的多,也更为动人。

这让我想到了上学时老师出的单人表演作业,手足无措的我们一个人站在孤零零的台上,说话也不是,走路也不是,只能假装打电话才能开口。那时还不能称之为演员,只会取巧,完全没有创造力。

陈凯歌导演的点评一针见血。让我个人的想法也得到了印证,真的这个印证的过程极其美妙,我在荧幕前边鼓掌边叫好,这就是我要看的干货。

刘雅瑟的话,郭敬明的点评也很到位。她哭的比任何人激烈,全程高频,让观众疲惫且皱眉。凭本能演真的会失控。

亮点在最后的1分钟,这才是她真正设计的。也是最好的。

说一下“太想演好”这个事儿,这也是她被诟病最多的一点。杂念一定会影响到演员,刘雅瑟大概并不像赵薇说的那么“脱俗”。希望她和我都能意识到这些。

感谢你看完,其实说那么多,我也只是给出我个人的观感。《演员请就位》这个节目还是值得看,至少演员朋友们应该看看干货,咱们抛开杂七杂八的综艺效果,学习学习,强化自身。

好吧,6年戏龄,但没有代表作的演员艾克特张也想就位。我现在很柠檬,希望你能给我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我等待的路上温暖一点儿~

明道:是,我们是觉得挺有趣也很好玩。但要记住:不是来玩的。

ABOUT 艾克特张(ACTOR ZHANG)

一个不具名演员

有点儿“演员视角”其实挺好的。

关注一下咯

艾克特张

❤️祝好。真诚永远无法掩盖。

 3 ) 小民与大国,自主选择与被迫选择,这一次我挺郭敬明

“家国情怀、忠人义士,我们要写的东西太多了。难道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在看这种高中生谈恋爱,男生抱着女生刚一走进,大家就哄起来了?这就是畅销书,是吧?这样下去,这一辈人起来后,他们受到什么教育了?”

李诚儒用一个问题,把所有演员和导演——特别是郭敬明逼到了悬崖边上。

我不认为这个问题有多深刻,相反,这个问题是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提出来的——就像是面对孩子的家长一样,不容挑衅。它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小人物渺小人生与家国情怀宏大叙事孰高孰低;一是导演、演员以及观众是否有选择喜欢作品的权利,是否可以不选择“教育意义”。

演员们明显不知所措,神情尴尬。导演们恐怕也没想到这位坐相吊儿郎当的资深演员竟然会突然发难。而这场戏的导演郭敬明更是神色凝重。

《悲伤逆流成河》是郭敬明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李诚儒把一顶无视家国情怀的帽子扣在郭敬明头上,把他的作品从小说到电影来了个全面否定。

于郭敬明而言,这是一场大危机。

于观众而言,这是一出好戏。

于我而言,这一幕才是《演员请就位》最大的价值所在——我想看到的,不是演员翻拍过往的经典,而是导演和演员在拍摄与表演的过程中,去思考那些我们曾忽略或感到迷惑的问题,导演可以调教、诱导演员演出精彩的戏,我希望这档节目可以引导、鼓励观众在面对戏剧以及这档选秀节目中所出现的冲突时,可以独立思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并探寻答案

演员应该演什么?

回顾开场,郭敬明问赵薇:演员的门槛变高了还是变低了?

赵薇说:变宽了。门槛越来越宽,也就是说门越来越大,入口越来越敞亮。手机拍摄性能的提升,视频剪辑软件的普及,都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参与视频表演和创作。而油管、B站、抖音、快手,都给有表演和创作欲望的人提供了展现的机会与平台。

你可以演土味乡村爱情,可以模仿高中老师,可以模仿魔仙堡普通话,也可以学张国荣的程蝶衣。就像陈凯歌说的,群星璀璨的演员阵容才是我们所期望的。家国山河固然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赞颂,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小巷子里的家长里短情情爱爱,也是小国民人生中平凡却事关幸福的大事。

电影的确是艺术,的确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可是,艺术最终的生命力在于它被人感受、被人演绎、被人解读,并最终成为激发人主观精神感触的作品。

演员和导演若只为名利,固然无趣。但一个演员和导演若只关注宏大叙事,而不着眼细小与平凡,虽未必是沽名钓誉,但不近人间烟火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吧?

所以,当郭敬明整理好心情,说出下面这一段话时,我在点映现场已经开始为他鼓掌。

我们在对任何事物发表意见之前,至少需要先去了解它是什么。《悲伤逆流成河》不是只有老师所说的情情爱爱,它是中国第一个认真讨论校园霸凌的小说和电影。它的内核是反应那些我们应该关注却没有关注的角落。
我想起了一句让我动容的话: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存在。你可以继续讨厌自己讨厌的东西,但请允许别人对它的喜欢。
我们是否能够允许自己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这是电影的魅力,因为电影有成千上万个故事。也正因为如此,电影的世界才迷人,才可以让我们不断地做梦,因为你可以体验到别人的人生。

观众可以看什么?

郭敬明已经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从小,我爸妈就对于我看《猫和老鼠》这种动画片非常反感。“没有任何教育意义!”是他们最常说的话。

我们似乎从小就需要被教育,甚至就像成龙所说的,我们就是要被管起来。连长大了的人,都会被居委会大妈、被单位同事、被各种键盘侠不停地教育。

对此,我只想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我们应该质疑的究竟是什么?

李诚儒完全可以在郭敬明说完这段话之后追加几句话并继续提问质疑:

首先,感谢你在你的小说和电影中关注校园霸凌这个非常具有社会价值的现实问题,它对青少年而言影响巨大,但却少有机会出现在社会公众的讨论话题中。

但是,既然你的作品中有更加重要的内核,你为什么不把它们搬到这个舞台上来呢?为什么不在这里表现校园霸凌最突出的问题呢?明明有更加能够引发观众内心震撼与共鸣的剧本,你作为一个导演,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舍弃了它们,转而选择了一段恋爱的桥段在此展示?

我认为,这种提问才是更加恰当的质疑方式,而不是给郭敬明简单地扣帽子。

 4 ) 把世界上所有财富给郭敬明都不为过,因为老天欠他太多

从来没黑过郭敬明,最初只是从班上几个要好的女同学嘴里听到这个名字,她们亲切称其为小四,激烈地讨论着他的书与人,导致我一直以为这是个清新文艺的可爱男作家。

看到有人嘲讽他身高不足150,我当然觉得是很低级的黑,还认为是谣言,怎么可能会这么矮呢——直到几年后才真正在电视上看到本尊,瞬间觉得,把世界上所有财富与荣耀给他都不为过,因为老天欠他太多。

倒不是说外形缺陷惹人同情,而是他太在意这缺陷,使出全身的力气用全部的作品来弥补这缺陷,只是堆砌再多华丽的辞藻或奢靡的画面都没办法弥补——那先天的不足。

我也很佩服他后来拍出《小时代》,填补了国内影坛的空白——国内真的很少有人认认真真去拍出给少女看的电影,不管质量如何。那些忠人义士家国情仇才是看得太多,只是突然出现一部人畜无害的小妞电影就被喊打喊杀,简直恶意太大。

最近得知郭敬明上了《演员请就位》,我当然期待,期待已经这么特立独行的郭导演可以把他的个性坚持到底,但看了两期节目反而有点失望,首先是和沙溢拍片,他一上来就嫌弃了节目组的寒酸:“你们才两台机,我上一部戏11台机!”仿佛拍电影是去商场采购,唯有说一句“你们店里的东西我全都要了”才是最豪迈的买家。

原来他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自信的,外界的舆论不是不能左右他,他动摇了,他怀疑了,用全套的电影理论武装自己,事必躬亲地指点每一次小组短片,唯恐被人嘲笑了去,作为四个导演中的晚辈他居然是给人感觉最严肃的,和演员的距离也最远,反而不如赵薇陈凯歌能和演员打成一片。所以吃力不讨好,花了很多时间调整出来的效果也一般。他要演员完全按他那一套走,可他那套始终又是“要有电影感”、“不要小品化”、“要克制”……听都听腻了。结果演员为了完成他的要求而亦步亦趋,丧失了自我灵性的表达。

在第二期节目好不容易得来陈凯歌一句表扬而落泪——其实更多是表扬演员,第一轮竞演本来就是试戏看演员素质,郭敬明却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完全不像是成名多年的大格局人士之举。

每每他组里的演员被批评,他眼里都立刻划过一丝心碎的涟漪,我看着不禁觉得心酸,其实那些批评绝大多数并不是针对他啊。

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假如他不那么在意外界的声音,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做自己”的最酷的人,一旦他真的在意了,他纵是有千般法术也立刻被洒了狗血,全部破功。

他该是遭受多少攻击才会如此敏感?我猛然意识到,他并不是每一次作品出来才被骂才被打击的,而是他只要活着,存在着,他只要一出现,一照镜子就马上能发现自己的先天不足,偏偏他又是那么爱颜值和华丽画面的人,他追求了一个自己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东西,这是他的力量源泉,同时也是心里的一大块缺口,再多夸奖和肯定也填不满的。

 5 ) 为什么是郭敬明?

节目组这个操作太骚了!是故意黑他的吧?郭导,有限的几部作品全部是5分以下(豆瓣可查)。这个已经不是说好与不好的问题,而是可以直接划分到“烂”里面了。我不知道台上的演员咋想的,至少作为观众我觉得很可笑,这就如同一个从未及格的学生在告诉其他人如何搞好学习,而且还很严肃!

郭导还有个能力就是会吵架,这档节目已经见识了他的诡辩。如果对此还有怀疑的,可以搜一搜他过往在最强大脑上的表现。其实争论也是这个节目的看点,但拜托如果连外行都觉得你在胡搅蛮缠就不好了吧?

 6 ) 开始是人性挣扎,落点到人性本善。

这个《哥》的小短片,从个人理解来说,我觉得讲的是人性。开始是人性挣扎,落点到人性本善。

哥哥因车祸智力受损,永远停在七岁,弟弟养哥哥二十年,迫于女友和女友家庭的压力一直纠结要不要扔掉哥哥。不是弟弟不爱哥哥,是因为现实压的人喘不过气。

短片几个戳我的点都是哥哥王森。

第一个是服装店弟弟把哥哥的旧衣服扔掉,哥哥慌忙跑回去找写着字的照片,找到之后松了口气一样,甚至还亲了一下照片,这个小动作很戳人。“丢了 ,你 就找不到我了”。

第二个一个是哥哥在人群中,傻大个一样高举右手。这段很多人都泪目了,表面看上去,只是哥哥牢记妈妈说的话,“左边流血就举右手,右边流血就举左手”,是照着妈妈说的做。

但我相信让人泪目是因为更深一层的意思,像是因为跟弟弟走散了,哥哥执拗的举起手,仿佛是方便弟弟能在人群中一眼找到他。赵薇导演镜头画面的设计感也非常好,茫茫人海中,哥哥是最突出的那一个。只要我高举手,弟弟就能看到我。

第三个是最后一幕,原本以为吃饭那里的合家欢结局就是就是结束了,弟妹接受了哥哥,最后还拉了一个超长的镜头,没想到后面还有对这段的补充。显然这个补充很必要, 这个补充似乎也是印证了我说的第二个点,哥哥高举手就是为了弟弟能看到他,哪怕不流鼻血了,哥哥也要举着手,直到弟弟回来把他手放下。

——“弟, 不要.......不要怕,有我在”

——“我不怕”

哪怕哥哥智力受损只有七岁智商,哪怕他知道弟弟要扔掉他,他永远记得自己是哥哥,哥哥要保护弟弟,他就是一定要保护弟弟。

我猜兄弟俩都知道许的生日愿望是什么吧,大概就是“弟弟永远不要扔掉我”“永远和弟弟在一起”之类的。智商停在七岁,但实际上小孩子是很敏感的,能感觉到有什么不同了,能感觉到自己可能要被抛弃了。可即便如此,他也要保护弟弟,因为他是哥。

每一期《演员请就位》我都有追,可以说我是通过这个节目才认识的王森,他真的是演什么像什么,喜剧能演的让人捧腹大笑,悲剧也能让观众立马入戏。不过显然这个短篇不是悲剧,结局是大家想看到的。但是几个让人泪目的点都在他身上。

但是显然这不是王森一个人就能做到的,张哲瀚的演绎也十分优秀,眼睛很有戏,体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对哥哥的愧疚,对现实的无奈,演绎的感情都很到位。(不过拍的这个尺度是越来越大了哈哈哈)

总之,这个短篇可以说保持了赵薇导演从这个节目第一期开始一贯的高水准,我很喜欢。

(感谢不散观影团提供了电影院大荧幕观看的机会,太喜欢了所以又在手机上看了一遍)

 短评

郭敬明的矮,于正的胖,如果遇上一颗想当皇后的心,结果就是在后半生不断努力地证明自己,为了填心底的窟窿眼,努力到快变了形。

7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郭敬明就像一个自卑的小男孩 不停炫耀自己手里的糖果

8分钟前
  • Ggghhhhhkk
  • 还行

《演员请就位》其实是一档考验导演的节目,陈凯歌最新作品《理发》讲述微末人物悲伤又温暖的故事,只有短短十六分钟,但是故事流畅动人,人物塑造完整,在导演的镜头下展现了人情冷暖美感。红绿灯是片子里重要的意象,红灯亮起意味人生之路要停滞不前,绿灯亮起则是生命之路继续向前。灯光闪烁给片子增加艺术美感,也给故事加了一层温暖的底色,让我们看到小人物对生命的热爱渴望:牛骏峰的生命亮起了红灯,但是他还想在化疗前理发;内心还有不舍与渴望的明道,转身离开后又会奔跑回到店里,因为他的心里一直亮着绿灯;炎亚纶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理发师,梦想的灯光永远不灭。片子很短,后劲很足,陈凯歌导演延续了以往的风格,又传递了更加温暖的力量,愿茫茫众生里微小的你我,不管发生什么,心中永远有一盏不灭的绿灯,人生喜悲都有勇气前行。

12分钟前
  • 彩心之境
  • 推荐

陈凯歌讲戏太一针见血了 给你摸的透透的 郭敬明是真的意料之外 理论方面的东西知道的居然不少 然后最惊喜的就是赵薇这组三个演员 每个都超强 越来越期待后面的节目

13分钟前
  • 冰镇西瓜橘子水
  • 还行

永远别跟郭小四理论,因为他会把话题拉到一个没人触及的高度,然后用他多年的诡辩经验轻松击败你

18分钟前
  • 较差

郭敬明:老娘一枝独秀,淋牙俐齿,你们演的是电视剧,我通读所有电影书籍。赵薇怼回:小丫头片子,我们要超过刘烨和章子怡。李少红:我不上综艺节目的,你们随意。陈凯歌:吵结束了吧,老子要上台导戏了。

22分钟前
  • 乍暖
  • 还行

郭敬明宛如一个熟背菜谱的却做出一堆黑暗料理的厨师。

25分钟前
  • Egorka
  • 还行

当成一档求职节目来看很有趣,有稚气未脱业务不精的,一腔热血追求kpi的,不惑中年开辟第二春的,家庭主妇重回职场的,文艺青年眼高手低的,天赋不够蛮劲来凑的,专业不对口还硬要跨行的,吃苦耐劳终于转正的…如此种种与我们的职场何其相似!其实演员也并没有很特别,他们也有我们小人物一样的危机与压力,一样要苦苦求得一个认同与岗位。有精英便一定有摸鱼吊车尾的。有台词囫囵吞枣的便一定有臭脾气但功夫过硬的老资历。是情商课亦是行业根基,是浮世绘更是百态人间。

26分钟前
  • 碎碎念
  • 还行

“不能用廉价的笔触,来引起广泛的共鸣”!哎哟李成儒李老师,您太牛逼!也就您敢说真话,这还算客气了哈。

29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3.5 追完最后一期打卡,不得不叹服这个节目“增值”最大的首先是郭敬明,其次是牛骏峰。前者比后者更应该获得“年度演员”的称号。🤣

34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赵薇和小四在组闺蜜cp,李少红在全程划水,也就是陈凯歌在认真干活儿了。参赛演员水平参差不齐过于严重,女演员整体水准明显高于男演员。因为有小四在,节目效果相当不错(笑

35分钟前
  • 檐下拭剑听雨
  • 推荐

不愧是郭大导演,说的头头是道,让人不得不服,被她调教一番,每位演员都有可能成为《小时代》的头牌。腻害腻害。

36分钟前
  • 学冥
  • 较差

郭敬明那段悲伤逆流成河的话真的是把颠倒黑白乱引用话做到了极致。说悲伤逆流成河是中国史上第一部讲校园霸凌的题材真的不知道是中国电影的悲哀还是校园霸凌的悲哀。给自己的电影带个巨大的帽子再引用一段套用到哪里都可以的“金句”,真会!还有怎么哪里都有沈梦辰!!!

39分钟前
  • 却道天凉好个球
  • 还行

郭敬明太想要表扬。赵薇做惯了大姐。陈凯歌你大爷就是你大爷,还是很天真烂漫的大爷。李少红看起来不知道自己来干嘛。明道有点想法但能力不够拔尖就是会尴尬人家想帮你也会少那么一股子冲动。包文婧只看得到自己。刘雅瑟脆弱,还没有跨过长大的那道坎。郭俊辰非常真挚,值得留意。董力算了吧。这种节目最好看的不是演技,是真实的细微的反应,是一个表演行业职场的集中显性展示。

40分钟前
  • 否极
  • 还行

演技不全是演员的东西,需要导演成全。导演不止会调教电影,更要会调教演员。李成儒是那种业务能力过硬就可以放弃八面玲珑的人,性格是真讨人厌,那又怎样。同理,陈若轩的演技不足以撑起他的傲气,情商也低。对陈凯歌郭敬明有改观。

42分钟前
  • Syfannn
  • 还行

三位导师一人一星,另一位就算了,名词背得再熟也没用

43分钟前
  • 无聊
  • 还行

李成儒真敢说哈哈哈,我同意,不过他应该没看过这个电影,不太了解整个故事,就看这一段的确是以为高中生谈恋爱的,尤其是台下的那一阵起哄。但是说实话估计又要被骂了。。

46分钟前
  • 宅了一夏
  • 推荐

郭敬明凭什么和其他三位导演平起平坐?说的天花乱坠拍的一塌糊涂。(三位导演怼郭敬明太逗了!)

51分钟前
  •  
  • 还行

更像是一出《导演请就位》,焦点都在导演身上,演员配置完全是《演员的诞生》的降级式处理,而导师又是《演员的诞生》的升级版,《演员的诞生》是戏好看,看点无论褒贬都在演员身上,而《演员请就位》是点评好看,所以评论区几乎都是在评论导演,两档节目其实是朝不同方向前进。(看了《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我决定收回《演员的诞生》戏好看的话,对比起来《请就位》的电影感做的太好了,至少不会太出戏)

53分钟前
  • 炯之
  • 推荐

郭敬明道理一套一套的唯恐人家觉得他不懂,像极了当年凡凡的freestyle

58分钟前
  • RINGO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