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常升起

剧情片内地2007

主演:姜文  房祖名  陈冲  周韵  孔维  崔健  李加民  

导演:姜文

 剧照

太阳照常升起 剧照 NO.1太阳照常升起 剧照 NO.2太阳照常升起 剧照 NO.3太阳照常升起 剧照 NO.4太阳照常升起 剧照 NO.5太阳照常升起 剧照 NO.6太阳照常升起 剧照 NO.13太阳照常升起 剧照 NO.14太阳照常升起 剧照 NO.15太阳照常升起 剧照 NO.16太阳照常升起 剧照 NO.17太阳照常升起 剧照 NO.18太阳照常升起 剧照 NO.19太阳照常升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0 00:14

详细剧情

姜文蛰伏七年之后的又一力作,由四个充满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小故事组成。1976年,南部一个边远的小山村,李东方(房祖名饰)的母亲因为一双鞋子疯掉,成为疯妈(周韵饰),终日疯疯癫癫,一天,李东方无意发现疯妈发疯的真相……1976年,一所大学里,晚上在操场放电影,有五个女人声称被人“摸屁股”,梁老师(黄秋生饰)阴差阳错成为嫌疑犯,有人开始在暗中帮他洗脱嫌疑……1976年,老唐(姜文饰)和唐妻(孔镱珊饰)下放到李东方所在的小山村。老唐天天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上山打猎,逍遥自在,唐妻备受冷落之下,准备寻找自己新的生活……1958年,新疆,两个骑骆驼的女人,唐妻和身怀六甲的疯妈,并肩而行,迎接她们的,是两段截然不同的命运……若干年后的纠葛,从茫茫戈壁上的相遇开始,早已冥冥注定。

 长篇影评

 1 ) 人生进入至暗时刻,别人却以为他获得了新生(梁老师之死)

看了很多影评,从各种角度把《太阳照常升起》的脉络分析的头头是道,但在对第二部分“梁老师(黄秋生)为什么死”这个问题,总是几句话就概括了。有的人说是自杀,有的人说是他杀。如果细琢磨,你会发现都没说出个所以然。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太阳照常升起》(以下简称《太阳》)由四个时间段组成,每个时间段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整体故事的精彩是由四个小故事构建起来的,那么每一个小故事也都要精彩完整。在《太阳》中,老唐是贯穿整部剧的主线人物,在各个时间段发挥的主线作用也很明确,但也正因为他对主线有着重要作用,却反而忽略了老唐在支线故事中的意义,这是我们解开“梁老师为什么会死”的钥匙。

我把这部分故事中的对话打出来后发现,梁老师自杀的原因早就埋在了细节里。(对,就是自杀,而且不得不死)

根据很多影评来看,梁老师是一个比较正直、有魅力、有文学涵养的人,这一点大家都普遍认同,我个人也是这么认为。

当一个人的事业、友情、爱情、周围环境都变得支离破碎时,他的世界也就崩塌了。

接下来咱们就看看编剧怎么在细节中把梁老师给抹杀的。

故事起因是晚上看电影时有人喊抓流氓

追着追着梁老师被当成了流氓

逃跑过程中

梁老师躲到了老唐房间

然后从窗户往下爬

往下爬的过程中遇到了林医生

需要注意的是

我们以上帝视角来看林医生与老唐确实有关系

1、白天有吹号和林医生讲话的暗示

2、林医生手上的泡沫和老唐头上的,说明他俩在洗头

3、林医生说下面有草,说明对周围环境很熟悉,不是第一次这么干

但是梁老师并没有发现两人的关系

1、林医生和梁老师不是一起爬下来的。听到外面有响动之后,老唐跟林医生以为是抓奸,所以林医生从老唐窗户爬下来,这时梁老师还没躲进来。

2、梁老师是往下爬了几层才碰到林医生的,没法判断林医生从哪里出来

3、梁老师处于逃跑过程中身心都紧张,自顾不暇,哪里有心思去注意别人手上泡沫这些细节,最多会感觉林医生出现在这里很奇怪。

接着是住院环节

老唐跟梁老师的对话透露出很多的信息

老唐:如果说,有人喊抓流氓。你立刻去追,可追着追着你就成了第一个,而后面的人就把你当成了流氓,这么说好像不是个办法。(这是事实,却不会有人相信)
老唐:现在的情况是这样:1、五个女子被摸。2、五个女子都没有出来指认你,但是你被追又被打,你变成了被怀疑的重点。3、即使你是重点,可是有一条非常关键,无论如何,一只手也不能同时摸五个人的屁股。那说明什么呢?肯定还有四到五个人被揪出来,所以我建议咱们先下手为强,写份供词,你签字,我执笔。先承认和后承认,处理完全不同。(为什么没有说不承认,后面有分析)

“先承认和后承认,处理完全不同”

这句话暗示了后面会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如果在别人没有指认梁老师的情况下承认

那么其他人反而会认为梁老师可能是清白的

是在被人追和打的情况下不得不承认

如果后面抓不到其他人

那么在必须要揪出四到五个人的情况下

梁老师很有可能会被当成替死鬼

而且大家都会确信他是流氓

梁老师:当时我看到的全都是手电,一张脸都看不清楚。可是拿手电的人全都看到我的脸,一共是四十二个手电筒。我躺在一个水沟里,腿断了

四十多个人都看到了梁老师的脸

所谓三人成虎

一些事情传出去时

即使不是真的也成真的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梁老师在周围人心目中的形象毁于一旦

这在后面的细节中有体现

在梁老师跟唐老师散步经过厨房门口时

房门大关,五位姑娘也都不在

此时房内电话响起却没人接

经过医务室门口时,也是关着门

这里暗示了周围对梁老师的拒绝

说明他已经被身边的人排斥了

(开头时都是开着门的,人气也旺)

事业

出院后的梁老师回到住处

然后镜头一转是老唐劝梁老师出去散散步

这中间是又过了一段时间的

证据就是两次的衣服不同

老唐说不能老在家呆着,会得神经病的

如果是刚到家可不会这么说

反而要让梁老师好好休息才对

梁老师当时的情况应该是

出院回家后过了几天

由于被周围人排斥

所以心情郁闷

在家总是胡思乱想

老唐来开导他

出门散步的过程中

背景音乐换成了吴主任的歌声

歌名: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一般人唱歌,声音是不会覆盖这么远的

但是吴主任的歌声却覆盖了周围环境

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

意思就很明确:一切都在吴主任的掌握之中

接下来吴主任的讲话就很有意思

吴主任:明天,我们还要在同样的地方放同样的电影,在这之前,我们还要举办一场文艺晚会,我就唱这个歌。明天看电影的时候,有几个人是肯定不在的,因为公安局已经把那五个摸屁股的,五个被摸屁股的,全找着了。他们之间还相互见了面,在这十个人当中啊,没有一个是咱们学校的。你们快坐,坐坐

在说到“有几个人肯定是不在的,公安局已经把那五个摸屁股的”时,镜头一直给到的是这个人

在这里的意思是吴主任用自己手里的权利把事情摆平了

不管那五个人是真的摸了还是假的摸了

而这个人就是公安局的人

后面吴主任撕完纸递给他烧

暗示了吴主任的地位要比这个人高

所以也符合吴主任用权力摆平这个推断

吴主任:我光说看电影的事了,你们是为了这个事情来的吧。(拿出检讨书)梁老师,你这个检讨当时我就想撕了。我想了想,还是当着你们的面把它撕了最好,今天把它撕了,不但撕了,还要烧了。梁老师、唐老师,其实我应该谢谢你们,是你们二位让我再次坚信我们学校老师中根本就没有这种人。不过现在斗争还是很复杂,有谁在我刚到学校这几个月想栽赃、抹黑、做手脚,不论他是谁,都是不能得逞的。明天我们的演出就是对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最好的回答。

梁老师的检讨书可是承认犯错误的检讨书啊

前面刚撕了、烧了

然后又说“让我再次坚信我们学校老师中根本就没有这种人”

这不就是在说

“我说有就有,我说没有就没有”

再结合后面说的“现在斗争很复杂”

那意思就更多了

也许压根就没有摸屁股这件事

但是不管有没有

吴主任都可以摆平

梁老师此时意识到自己的事业和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

朋友

在剧情中

老唐跟梁老师貌似是很好的朋友

但是在细节上体现出的却不是那么回事

老唐跟梁老师住的很近

却对梁老师房间内的布置不清楚

把电线当成了绳子

如果两人私交很好

是不会这样的

梁老师出院时

明知梁老师腿脚不便

老唐并没有来接他

梁老师让老唐去叫林医生一起吃饭

老唐吹号

梁老师说你这是典型的欺骗

这里有两重含义

1、让老唐去叫林医生,老唐没去

2、老唐让梁老师出去散步时,刚好吴主任找他们,说明老唐是知道这事才让他出去散步的。(三人谈话时,梁老师跟老唐的反应完全不一样,一个是疑惑胆战心惊,一个是早就知道的样子)那么可以推断出老唐让梁老师写检讨签字时就已经知道会有现在的结果,但是并没有告诉梁老师。跟吴主任谈话之后,梁老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老唐怎么说都是救了他,梁老师又不好多说什么。

既然俩人关系一般,老唐为什么会对梁老师的事这么上心?林医生让他做的。

从全剧来看老唐是极其双标的人,自己可以在外沾花惹草,却不允许老婆偷情。再加上梁老师很受女孩们的欢迎,这对一个喜欢拈花惹草的来说是很令人嫉妒的,更何况自己的情人(林医生)也喜欢梁老师。于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梁老师虽然被救出来,却也身败名裂了,这也许是老唐故意为之。在医院写检讨时,老唐并没有让梁老师坚持清白。既然吴主任只手遮天,梁老师坚持自己是清白的不是更好吗。但老唐却给出了一个貌似是解决方案,实际是陷害的建议。

也许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但事后就能梳理出其中的关系,毕竟梁老师并不傻。老唐此时表现出的种种热情,反倒像是在看梁老师的笑话。至此,朋友这条线也断掉了。

爱情

梁老师跟林医生是在一起了的,这也成为压垮梁老师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医院时,林医生向梁老师告白

当林医生趴在梁老师身上时

梁老师虽有犹豫,却把手放在了头了

而且自始至终都没说过拒绝相关的话

只有一些惊讶、无奈和犹豫

反观女流氓这边

梁老师全身都透漏着拒绝

最后更是直接让女流氓走

只有这些当然还不能说明梁老师跟林医生在一起了

最重要的点在于梁老师说请老唐跟林医生吃饭

然后林医生拿着食物来了

只有情侣之间才是不分彼此的

也许梁老师是打算趁这机会

公布两人的关系

但是老唐吹号了

那林医生就犯难了

究竟是老唐找她还是梁老师找她?

那么这时候拿着食物先去老唐那里看看不就两边都兼顾着了嘛

但是在这一刻

梁老师瞬间把所有事情都想通了

之前手指受伤时听到号声

林医生说:讨厌,这才中午呢

那晚逃跑时为什么会碰到林医生等等

在这一刻,梁老师的爱情也被毁灭了

在最后的镜头里出现了这些人

依据上面的分析分别代表着周围人的眼光、事业、朋友以及爱情

爱情一开始以为是美好的

最后发现也是残酷的黑暗

所以林医生一开始站在阳光里

之后走入阴影中

至此,梁老师的一切都被毁掉了

自杀反而成了解脱

但照片中的人都是凶手

当你被全世界孤立时,你能怎么选择?

 2 ) 标榜暗示的明示

太阳照常升起。

 

这是一个到处充斥着符号和暗示的故事。不,应该说那些你就算是不去探寻也会自己跳出来的符号已经不能算暗示了——它们被捧到你的面前,随着你的视线摆放在任何地方,打着隐喻的旗号赤裸裸的招摇叫嚣着。

 

故事1:

关键词:脚、鞋、树、石头、河、房子、鸟

房祖名的寡妇妈周韵在做了一个梦之后就疯了。

她开始无节制的爬树,挖树下的圆石头,抱着羊上树,摔碎家里所有的东西,说当年送她来村的警察已经死了,甚至用火烧儿子的手。

周韵折腾的理由是她丢了一双鞋。

她洗干净自己的脚,去买了那双鞋之后还没穿就丢了。而据她所说,那双鞋是被一只叫着“我知道我知道”的鹦鹉叼走的。

于是她否定一切,因为只有她知道的世界才是真实。

先不说赤脚和鞋的关系在心理学领域中有sex的暗示,而树和圆石、羊更是显而易见的男性符号,只是她去爬树,并且从树上跳下的这种行为就已经是再明了不过的渴求表现。连古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都成了sex压抑爆发后的呐喊。

当儿子房祖名游到在代表阴性符号的河水尽头,发现周韵用她挖来的石头盖了一所圆形的房子,里面放满了她拼凑起来的碎裂物品。它们脆弱的只需用一个喷嚏便可以击垮。

于是房祖名逃走了。

河水的寓意不言而喻,圆形的房子在符号中是代表“子宫”。房祖名在这时相当于回溯到了在母体的时期,而在希腊文中,子宫一词就是歇斯底里症的词根。

“你就是阿辽沙”——周韵曾经对房祖名这样说,隐约的有一丝禁忌的不安。

故事的后来,观众终于在影片末尾看见了那个说“我知道我知道”的就是周韵自己。

那只鹦鹉就是她本性的爆发,她在压抑了多年之后,终于知道了自己要的是什么。

周韵穿上了那双鞋。

当房祖名去接下放的唐老师走后,镜头向着周韵拉近的模式是在模拟《天使艾美丽》。姜文似乎是在借此暗示,他的这个故事和让·皮埃尔·热内讲述的那个一样,都是一种即将释放的狂喜。

于是周韵变成了河的一部分,真正的流走了。

 

故事2:

关键词:面团、吉它、小号、枪、辣椒、果实、绳子

被一双鞋子引领着遂水流去的女人形状的衣服渐渐漂向远方,然后故事就进入了另一个时间。

这一次的暗示是那首《美丽的梭罗河》和放在黄秋生身边的胡萝卜、韭菜、蒸锅里的馒头,女人们跟着他唱的时候揉面劈腿撒面粉的动作。

如果说姜文在故事1里还藏着掖着,这一段的隐喻就已经明显到了明眼人就能看出来的地步。

摸与被摸是事件的起源,重点是谁摸的,而不是摸了谁。

人人都爱弹着吉他的黄秋生,但是她们的爱也就停留在和他一起揉面蒸馒头唱歌撒面粉了而已,更深一步,也就是被他的味道包围。

黄秋生是大家的yy对象,是女人的,也是打着手电一起照着他的男人的。

如果说穿着透明雨衣的陈冲对黄秋生的露骨表白还不足以让他明白自己的无奈的话,当煽动着鼻孔的丑女出现的时候,黄秋生才真正明白了自己是一个不应该在这个故事里的人物。

所有人都爱着他一个不属于实体的部分,气味、声音,将他视为一个告白的对象,但是告白之后……就没有下面了。

于是他把自己藏在下面的枪给了姜文,并且掀开了姜文与陈冲的偷情关系。

姜文说他只要吹小号,陈冲就会来和他幽会,并且在黄秋生面前显示了一把。于是陈冲果然如姜文所说,在听到小号的声音之后来找他,并且用跺脚的方式呼唤开门。

小号在符号中是代表阳性的、带有攻击意识的,而黄秋生弹的吉它,是阴性的、内敛的。

当三人嬉笑着在屋里关上门的时候,也许会有很多人猜屋里会发生什么。但是即使能发生什么,也和黄秋生无关。

他的枪已经给了姜文了。

最后,当黄秋生把自己吊在门洞之外的时候,他是双手插在口袋中的,成为了一个大微笑着死掉的阳性符号。

死去的黄秋生被停放在门口,身上的尸布上放着各种的果实,而压在他腰间的,是一枚鲜艳的红色长辣椒。

这段场景的指向性符号多的让人感觉到发愁。

王小波将绳子的意向描述为“历史的脐带”。

被这个脐带绕颈而死的黄秋生永远只能在门口之外。

 

故事3:

关键词:相片、树、山、石头房子、野鸡、枪

房祖名问当年见过他父亲的人:我爹长什么样子?

那人将手指从他母亲将他父亲的脸剪掉的照片洞中伸进去:这就是你爹。

村里人也没见过房祖名真正的爹,他们将他的爹描述成了另外一个被烈士打死的男人。

这个从未出现过的男人于是只剩下了这个有着鄙视性的阳性符号。

时间进行到了房祖名的娘失踪的那日,当房祖名开着拖拉机将从城中下放的姜文和他老婆孔镱珊带回村的时候,姜文问:你们这野鸡能打吗?

房回答:在天上飞的就能打。

于是姜文在充斥了男性符号的森林中奔跑,吹着小号打遍了村里所有在天上飞的野鸡。

而他留在家里的鸡,被房祖名打到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在房祖名带着“李铁梅”去向孔镱珊“请教”的时候,在孔镱珊身后有趣的画面构图——在薄雾缭绕的背景中,左边是一根木柱,而右边是一座峰峦,再旁边是一丛垂下草丝的柔嫩草坡。

身处其中的孔镱珊果然如人所料的成为了房祖名性爱的启蒙者。

当姜文抓奸后想开枪杀死房祖名的时候,却被房祖名问的一句“天鹅绒”是什么暂时收了杀意。他说:我给你去找天鹅绒,但是等你见到天鹅绒的时候,就是你的死期。

他去了北京,找到了崔健。

一嘴京骂的崔健告诉他,出了这样的事情怨不得别人,只能怪他自己“占着茅坑不拉屎”。然后问他:全中国哪没天鹅绒,你还非跑北京来找我要?

姜文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真杀房祖名,所以才会找到能几句话就打开他疑惑的崔健,以对方的嘴给自己的不杀找一个理由开脱。

但是,当返回村里,想要忍下事情和老婆分手的姜文在听到房祖名说:你的老婆肚子根本就不像天鹅绒的时候,反身一枪还是结果了他的性命。

虽然只差一步,可是姜文到底做不成黄秋生。

他有枪。

 

故事4:

关键词:尽头、非尽头、辫子、《怎么办?》、最可爱的人、火车、婴儿

这是最后一个故事,但是按照时间排序,它应该是前三个故事的开始,又是解答前三个故事的Key。

两个女人走上了寻找爱情的路途,她们在一个路标分手,走向“尽头”一方的孔镱珊遇到了用信来和她ML的姜文;而走向“非尽头”的周韵,得到的却是男人已死的消息。

当苏联的老大妈安抚着身怀六甲的周韵的时候,孔镱珊已经投入在姜文的怀中,听着他说“你的肚子像天鹅绒”。

说着这句话的姜文,也许从未真正注意的去体会过天鹅绒的触感,所以他才会在多年之后惊觉自己描述的诗意之外,是毫无真实性的,也许正是因此而杀掉了刻意去探寻天鹅绒触感的房祖名。

周韵得到了男人留下的遗物,在一堆摆放的整整齐齐的衣物当中,夹着三条不同颜色的辫子,旁边的茶缸上印着一句话——献给最可爱的人,另一边放着一本书《怎么办?》。

《怎么办?》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描述的一个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三角恋爱的故事,故事的男主角为了给和妻子感情融洽的朋友让位而装死去了国外。于是我们有理由猜测,姜文就是房祖名的父亲,他从一开始就是用已经死了的一个男人的名字与周韵交往,甚至因为想要抛弃周韵而装死,实际上是改名换姓的去了南洋,并且在那里结识了后来的妻子孔镱珊。

其中具体的事情已经无法探寻了,只有周韵留着眼泪站在一堆遗物前说:我知道我知道……

亦或者,这是一个女人,在选择了两条不同路线后的结局。

当周韵在火车的车厢中穿越而过的时候,她走的方向是和火车行进路线相反的,似乎是想要回到那个她出发的地方,却不得以的还是被火车带离了那里。而此时姜文在和孔镱珊举行盛大的婚礼,在一片热情的宣泄中,黄秋生正在肆无忌惮的摸女人的屁股。

被烧着的帐篷吹向了从婚宴旁经过的火车,在火光的笼罩下,周韵痴迷的看着自己摇摆不定的影子,等她清醒后才发现,生下的儿子已经顺着排污口掉到了火车的外面。

当她找到儿子的时候,发现他躺在被鲜花包围的轨道中。

在故事4中一直都愁眉不展的周韵终于露出了笑容,她抱着孩子站在车顶上大喊:他一笑太阳就出来啦!

儿子成了她继续活下去的希望之路,这个希望会维系到她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之前。

 

END

 

这个影片是木子泳群姐特意推荐的,我在看它的片花的时候,忽然感觉音乐部分风格相当熟悉,查询的结果证明,果然是久石让先生的作品。

久石让的风格就是,当你开始听到他的时候,会感觉只有他的声音是最醒目的,但是一旦故事的剧情铺展开之后,就再也找不到他了,因为他已经融入了背景中。

实际上,当我看完之后曾经和泳群姐说:我不打算写这个影评。

因为它将想要让你看到的都摆在你面前了,而想让你知道的,都埋在满眼凌乱碎片的下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顾左右而言他。

如果你只看到碎片,就看不懂它的整体,如果你注意到了它的整体,就会忽略那些被小心拼凑出的碎片。

但是那些符号和表象混杂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所以经过一夜的纠结之后,我还是写出了这些文字。

我一向对那些年代的东西心存敬畏,因为它是一口在你身后凿出的井,停留在那里。而你自己却向前走去,和它越来越远。但正因为如此,当你回头看的时候就会越发体会到它的纵深和真实,从而感觉头晕目眩。

OK,实际上井也是一种符号。

这个故事也可以总结如下——实际上姜文什么都没表现,他只是将大家带入了一个混乱扭曲的场景空间里,放满了可以指向一切的路标,走向何方发现什么是你自己的事情。

比方母亲和一个叫做“阿辽沙”的男人曾经在一起后来又分道扬镳的事情、黄秋生吊死的时候姜文和一群女人在下面看升旗一样的队列、崔健在纸上画的五角星符号、房祖名手里抖动的天鹅绒锦旗、左边的繁体尽头右边的简体非尽头……

你是看不懂,不是没看见。

井太深了。

对这一部分的领会言尽于此,于是,太阳照常升起。

Ps:以学院派口吻来写东西的事情,一年最多不到4次。于是写过这些之后,荀夜羽依旧会恢复到写华丽小说的写手口吻,继续我自己的那个同样充斥了符号和隐喻,却没有涉及到井深的故事。

 3 ) 大风起兮太阳升

 
我在万达的放映大厅等妖怪来,一个男人走过来坐回到我对面的椅子上,他把他搭在椅子背的衣服穿上,翻翻手里的报纸,翻了一会,突然抬头问我,你看过《太阳照样升起》吗?
 
我摇摇头,男人哦了一声,继续低头看他的报纸。我想他大概是没拿定主意要不要看这部电影。但是我没办法告诉他,于是我掏出手机,给妖怪发短信,短信还没发出,抬眼看到妖怪已经晃晃悠悠的过来了。
 
电影很好看,是那种我非常的喜欢,但若有人问起来,我就会非常谨慎的告诉他,只是我个人比较喜欢而已的电影。没开演的时候,我和妖怪都想起前两天好像谁说一句话,说是对这部电影没什么期待,所以也许就会有意外的惊喜。我和妖怪都认为是对方说的,但是我们都很确信不是自己,而当时在场的另外两个人杜丽和玎玎却被我们一致的排除,认为那不是她们会说出的话,于是嫌疑最大的依然不是她就是我。但是,绝对不是我……
 
到了电影散场,我们又提出这句话的正确性,依然找不到说话的那个人,但是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点惊喜,它比我想象的要好太多。妖怪嫌它太过粗暴了,而我喜欢的,却正是这肆意妄为的粗暴,野性和激情第一次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没有被按住,它不可遏制的喷薄而发,让很多人接受不了。
 
哪里来的那么多的风呢?我看电影的时候就一直在想,哪里来的这些风,仿佛从另外一个世界吹来的,吹得树叶哗啦哗啦的响,吹得草哗啦啦哗啦的响,吹得疯女人灰白的头发飘啊飘的,她爬到树上,对着天空大喊,风就把她的话都吹走了。落到哪里,不知道。
 
这让我想起了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我的艺术生活》,有一次他和他的导演谈论一个演员,那个演员什么都好,技术也好,嗓子也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问那个导演觉得这个演员怎么样?结果那个导演摇摇头,“他没有诗意啊!”
 
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笑了,觉得很久以来都没有讲清楚的不对劲的一些事情和人都一下子清楚了,曾经有个男人问我一个也同样困惑他自己的问题,自己也没什么好,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女人喜欢他呢,他的总结是,因为他有一颗赤子之心,当时我觉得不对劲,却说不出来,现在想来,原来是他的身上,还有诗意啊。
 
诗意是什么,好难说清楚,但是看了这部电影,我在心里确信姜文是我所认同的中国最有诗意的三个导演之一,另外的两个是贾樟柯和朱文,这两个一个是戏文出身,一个干脆是诗人出身,因此姜文的诗意又和他们不同,姜文出身于绚烂的舞台,他的诗意,令人炫目,就好像风吹动着树叶,阳光照下来,叶子反射的光,点点的,闪得你恍惚。
 
诗歌是没有用的东西,但我曾经不止一次看到一个导演在他的电影里尝试这样的表达,顾长卫试图在自行车后面栓上一个降落伞,孙周更是直接让他的诗人的女朋友赤脚走在钢轨上,不对不对,不是这样的啊,要有风,有很大的风,要有从另外一个世界刮来的风,还要有树,有太阳,那才对。
 
在我们的身边,已经很少有人看得到这些了吧,这是一个没有诗意的民族,所以这部电影,我想注定是很多人都不会喜欢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逻辑结构,人们喜欢讨论的是这样的东西,讨论黄秋生为什么要死?讨论疯妈到底死没死?我看了一些影评,果然是这样。
 
多可笑啊,好像我们一直讨论下去,就可以讨论清楚了,可是,我们为什么要把什么事情都搞得那么清楚呢?
 
谁会看电影里的诗意呢?谁会看那风,那树,还有那带着黄色胡须的鱼鞋有多么美呢。谁会感受到在风中奔跑的赤脚,踏在干净的泥土上的感觉,泥土粘在脚底板上,把脚底板染成了红色,谁会体会冲着太阳喊“火车在上面停下了,他一笑太阳就出来了”的疯子一样的自由。
 
还有那咄咄逼人的性感,透明雨衣里放着的金属钥匙,穿塑料凉鞋的女人的脚躲在地板上,拧动床单时在白大褂印出的底裤痕迹。我喜欢这咄咄逼人的性感,因为它从来没有这样放肆的出现在一部国产电影里。
 
在很多人看来,诗意是最没有用的,但是诗意却是唯一能将人从庸俗的痛苦中解救出来的东西,名和利,还有金钱,都不能将人拯救出庸俗的泥沼,只有诗意可以让你生命中的每一束光都显得与众不同。我想起那些位被多女人爱的坏男人,其实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私的男人,许多好女人会爱上他,希望改变他,其实,说什么忍耐与宽容,难道不是因为这诗意太美好,她们自己的生活,太平庸了,太无聊了吗?
 
这个世界到底谁拯救了谁?谁想从谁身上得到什么?像疯妈这样的疯子,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喜欢她,很多人问黄秋生最后为什么会死,为什么姜文会下放,他们之间到底怎么回事,我不问,我看电影,我看风吹过树林,吹过小河,我看绣花鞋顺着小河流淌而去,我看男人的尸体吊在拱门下,看天鹅绒不像女人的肚子,看太阳照常升起,再落下……
 
我双手插在裤兜里,歪歪斜斜的晃过天桥,北京的秋天,真好,风吹过我的头发,吹起我的衣服,很多人从我的身边走过,规规矩矩的走过,我看到天桥下的车流,想起疯妈打了儿子一个耳光说的那句话。
 
“听着,你是看不懂,不是没看见。”

 4 ) 《太阳》的成与败

所谓魔幻,我觉得大概要拆成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是“魔”,主要指叙事手法上极尽所能的反传统反逻辑,大幅度跳跃也好,夸张外放的表演风格也罢,总之是不疯魔不成活。另一方面是“幻”,这个幻字针对于现实,指荒诞不经的情节安排,指某种表面上完全不讲理的象征手段,或虚中有实,或明实暗虚,虚实结合的一种表现方式。但了解了魔幻的手法却还远远不够,好好的故事,为什么一定要通过这种故弄玄虚的手段来讲述呢?

2007影坛中,明确采取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电影是姜文的《太阳照样升起》,其中不少充满了象征意味的荒诞场景与暗示都可以被用作解析魔幻现实主义的好例子。比如黄秋生饰演的梁老师在弹着吉他唱着《美丽的梭罗河》之时,那几个揉面的少女边笑盈盈的听着边随着音乐的节奏倾身、抬腿,动作整齐划一,不像揉面更像舞蹈;再比如影片最后一节李东方在火车上降生,从飞速运动的车厢中掉到铺满鲜花的铁轨上;还有第一部分中疯妈像个武林高手一样用竹竿撑着一块河边貌似普通的草皮表演水上轻功等等。这样的情节明显不能用一般意义上的生活逻辑来解释(解释也解释不通),而是从一种意象,一种意识流的角度来想象。基本上,这样的细节所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感觉或情绪,画面完全演变成为感觉情绪服务,至于是否合乎常理倒是其次了。少女舞蹈般的揉面动作是一种符号,代表她们深深沉醉于梁老师的个人魅力之中;铺满鲜花的铁轨给人一种神圣美好的意象,新生婴儿降落在这样梦境一般的地点,正吻合新生命新一轮的美好轮回;疯妈的水上轻功,还有第一节中许许多多的疯言疯语,疯狂举动,或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展示,或者是荒诞风格的自然延续,保持人物性格的统一。可以说,这样荒诞不经的细节,基本上就是去除一切外在的保护将人物的内心或者事件的内涵赤裸裸的,不加掩饰的展露于观众面前。

片中另一个明显的例子是陈冲饰演的林大夫。很明显林大夫是个风骚的女人,她说话的语调又柔又软总像小爪子一样挠人的心,她扭扭捏捏拿腔作势,不停的甩着永远湿漉漉的长发让人家帮忙拧那永远也洗不完的床单。她与姜文饰演的唐老师的奸情不言自明,但她依然露骨的表达着她对万人迷梁老师的爱慕之情。陈冲的演技是惊人的,她完全把林大夫的“骚”,把这种内在的骨子里的一种特质渗透到了人物的眼神表情与言行中去,把林大夫既迷人且淫荡的个性展露十足。问题是,电影为什么要陈冲把林大夫的风骚渗透到这个人物的一点一滴?现实生活中,再风骚淫荡的女人,表面上也还是要装得正正经经;时刻扭捏作态抛着媚眼的女人不再是风骚,她们要么是职业妓女,要么被称作花痴,几乎被等同于精神病。林大夫显然不是妓女,更不是精神不健全的花痴人物,纵观电影前后所采取的风格手法,很清楚的,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这位林大夫,是被剥除了一切虚伪掩饰外衣的人物之本原,或者说,在有限的笔墨下,观众在荧屏上欣赏到的直接是林大夫这个人物的灵魂,电影的本意就是让大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这样的手法下,现实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充满背景噪音的现实,而是被加入了一个叫做“真实”的透镜,只显示最重要的本原,精髓,灵魂。

这种将“正常”,或者说普通现实生活中人的一般表现剥除来展示更为震撼人心的,另一个层次上的“真实”的手法,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一种,但不是全部。还有一种手法是混淆事件细节的真实过程与虚拟想象中的理想状态,造成视觉细节与事件结果的脱节,从而带来更为震撼的效果,并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加入多层思考。

依然用《太阳照常升起》做例子。在梁老师与唐老师的学校故事部分,梁老师的流氓罪不解自解,梁、唐、林三人兴高采烈的吹响号角在屋内狂欢;喜悦的尾音还没结束,随后就是梁老师吊死的情节。按照画面所表现出来的事件顺序直白的解读,这显然不合理:罪名明明已被解除,梁老师前一秒钟还高兴的笑,后一秒怎么会突然自杀呢?这种不合理的疑问自然会令观众发问,会自然而然的带人进入比单纯看画面要多出来的一层思考:这两个完全相反的状况——流氓案的圆满解决与梁老师自杀——究竟哪个是更接近故事大逻辑的真实结果?考虑到影片的故事背景是文革,我想但凡有一定历史知识的观众都不难推出一个最合理的结论:狂欢是幻像,不甘受辱自杀才是最真实,也最残酷的现实。

依照这样的思路来解读《太阳》一片,再把打乱的时间顺序整理清楚,两个女人从大漠的相遇开始,都在寻找自己的爱情,两种不同的人生轨迹从这里开始分岔,十八年后又在南部一个边远的小山村再次汇合。中间这十八年,1958——1976,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动荡疯狂的十八年,疯妈,观众从未谋面的“阿廖沙”,与代表一切浪漫美好的“阿廖沙”相呼应的梁老师,在疯狂运动与清醒人性中挣扎的唐老师,以及孤独成长的单纯又愚蠢的李东方,他们构成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要素,用荒诞来解说真实,用幻像的美好来比照现实的残酷。

这样的电影,从细节上搞懂,甚至硬性分配给每个细节一个所谓的符号象征意义固然有趣,但在我看来,真不如读透魔幻背后的苍凉来得更为震撼。前者如同猜谜,谜面谜底都是一个,哪有正确答案,所以也只好自娱自乐;后者是体会幻像所覆盖的残酷,是一种几乎无法用语言诉说的悲哀,带有几乎不能用任何严肃的传统叙事手法来展示的复杂性,再嘶吼呐喊也不能尽抒胸怀。而荒诞,这种站在严肃艺术手法对立面的一种态度,反而是这种情况下最合适的代言人,它另辟蹊径,从反面展示情绪的深度与情感的交错,正合了那句“天凉好个秋”的意境,可谓舍之其谁!



对于采取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来说,夸张本来就是风格的载体,要做到极尽夸张能事而又不做作,真可谓难上加难,没有演技高超的演员,没有优秀的剪辑将表演手段与故事进程有机结合成为一体的整合,要通过荒诞来表现真实,简直就是过高风险的投资,一不小心就陪得血本无归。

依旧以《太阳照常升起》为例。这部魔幻现实主义的佳作在观众的接受度上缺乏突破,除了魔幻现实主义本身属于反直觉的“后天获得品味(acquired taste)”之外,为影片奠定大基调的第一部分由新进演员周韵担纲疯妈,我认为是导致影片一开始就方向错乱的直接原因。周韵的表演生硬而做作,观众无法区分这究竟是影片目的性的装疯卖傻,还是演员个人表演的失败。这样的疑惑直接导致情绪从叙事过程中的脱离,甚至连魔幻一点上的娱乐性都被抹杀了,让观众有一种被愚弄戏耍的错觉,这实非影片原意。

与疯妈表演失败相对比的是学校部分梁老师与林大夫对手戏的精彩绝伦。黄秋生与陈冲都是表演经验丰富的资深演员,尤其陈冲对林大夫的刻画,简直入木三分,真令人鼓掌称快。这个极为外露的角色,一举手一投足眼神语言无不夸张的符号性人物,竟然在外放中被陈冲刻画得无比真实;这个角色让我直接联想起《地下》中的女主角娜塔丽亚,荒诞得合情合理,夸张得让人瞠目结舌又醍醐灌顶般的痛快,精辟。以这样精准的高难度表演为依托,荒诞背后的信息才能被准确无误的传达出来,才不会让影片有脱轨的嫌疑。

我很为姜文可惜,竟然选择了没有表演经验的新人周韵来演绎这个如此重要,完全超出她表演能力的角色,可叹才华过人如姜文,最后还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啊,败在了这个男人事业的终极陷阱之上。

不过转念一想,周韵是他孩子的妈,电影是他自己的孩子,厚此薄彼薄彼孰轻孰重该如何选择,这也真是个十分为难的问题。只能说,这电影拍得不够天时地利人和,姜文必须任用周韵,电影也注定因为表演的缘故被降一格,这简直就是宿命。



节选自《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ea38201008uws.html

 5 ) 一部电影一本书 重读《太阳照常升起》

文章很长,图片也多,文末有视频连接。

这里是一部电影一本书,重【读】姜文电影系列的第三篇。电影是姜文的第三部导演作品《太阳照常升起》,书呢是电影相关的文集《长天过大云》。

这部电影是姜文在《鬼子来了》禁播7年之后的作品,官方一刀未剪,正常上映了,但是口碑和票房都很惨,有关方面也松了一口气,以后再也不用紧张姜文电影,反正已经没人能看懂了。与此同时国外的反映也不太好,绝对没有前两部《阳光》和《鬼子》那么火热。

但是在国内的专业领域,一些电影、文学大家却极为称赞,比如焦雄屏、戴锦华、史铁生、王朔等等,认为这部电影在艺术层面已达大成。这一系列的现象看起来都非常的矛盾。

姜文也曾丢下一句话,“再也不干这包饺子喂猪的事情了”。这话当然是骂人,姜文把自己的作品当“饺子”很正常,但是很多人自觉的把自己归为“猪”的行列,“从此姜文一生黑”,也确实是一个非常魔幻的现象。

《长天过大云》这本书,收录了叶弥的原著《天鹅绒》,以及电影创作初期的故事稿和完整的剧本,还有前面提到的几个电影、文学大家的影评,包括很多剧组成员的心得体会。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如果电影有什么正解,还有比姜文自己的书更加正确的吗?结果又打脸了,姜文还是只字不提他的创作意图,倒是《让子弹飞》相关的书籍《骑驴找马》,里面有很多采访谈到了《太阳照常升起》,看完基本就明白了,只是有些细节还得“猜”。

这个系列影评原本是欣赏姜文电影的技术,但是技术再好也只能是一张“饺子皮”,所以我们还是不得不先聊一聊电影的思想内涵,大约也只能点到为止。

太过具象的解读,并不是这部电影的正解,但又不能脱离时代,如果完全不讲它的寓意,相信很多人还是一头雾水。一般情况下我们看电影能感悟多少,取决于自己的知识面和逻辑推理能力,但是看姜文的电影这句话要修正,必须是多看书拓宽知识面,少瞎想避免进入误区。

怎么理解《太阳照常升起》这个片名,首先就从姜文在书末的填词来看。

念奴娇

姜文 云飞风起,莫非是,五柳捎来消息? 一代人来,一代人往,太阳照常升起。 浪子佳人,侯王将相,去得全无踪迹。 青山妩媚,只残留几台剧。 而我辈狂歌,不要装乖,不要吹牛逼。 敢驾闲云,捉野鹤,携武陵人吹笛。 我恋春光,春光诱我,诱我尝仙色。 风流如是,管他今夕何夕。

“一代人来,一代人往,太阳照常升起。浪子佳人,侯王将相,去得全无踪迹。”

这两句近乎直白的话,没什么不好懂。人的一生,国家的兴衰,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在宇宙的尺度都是过眼云烟,什么叫“长天过大云”,就是时光飞逝,“昔人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不管人类怎么折腾,太阳会照常升起。

当然,完全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这话听着就会特别的虚无,找不着“北”,必须是先入戏,才能再出戏。

这部电影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由4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然后有一些小线索串联起来。为了方便梳理剧情,我们按照4123的时间顺序简述一下故事。

第4个故事。

1958年冬天,西部。

两个年轻的女子,到西部边境寻找自己的爱人,就是后来的疯妈和唐妻,她们在一个路口分手。

唐妻走向路的“尽头”找到了爱人唐雨林,唐叔说出了一句要命的爱情宣言:“你的肚子像天鹅绒”。他们俩在黄沙大漠举行了疯狂的婚礼。

而怀孕的疯妈走了“非尽头”,穿过边境,却没能找到爱人李不空。通过苏联官员的解释,大致是李不空化名“阿廖沙”和一个苏联女子“娜塔莎”在一起时被枪杀,衣服上有三个弹孔为证,留了一堆遗物。

疯妈在返程的火车里上厕所,生下孩子掉在了铁轨上。疯妈叫停了火车,沿着铁轨往回跑,在鲜花丛中找回了儿子李东方。这一段拍的最美,疯妈的疯病也应该由此开始。

第1个故事

1976年春天,南部。

疯妈已经把儿子李东方抚养长大。一天,疯妈梦到一双黄须子鱼鞋,她到鞋店买了双一模一样的鞋子,把鞋子挂在树上去上厕所,鞋子却不见了。疯妈的疯病又犯了,这次疯得比较厉害。整个这一段故事,基本是以一个疯子的视角在演绎,各种上树、刨坑、奔跑、打闹,房祖名曾经戏说《太阳》是一部“动作片”。如果没有耐心,估计会在电影开始的这一段就放弃了。

故事1的核心问题是,儿子一直想了解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而疯妈说不清,还烧掉了父亲留下的一些信件。

儿子发现了疯妈用鹅卵石搭建的一个秘密居所,像个墓地,里面的陈设,都是打碎了又重新粘贴起来的,几个喷嚏就让这些东西全垮掉了,这一段最魔幻。

直到有一天,疯妈突然清醒了,让已经当上小队长的儿子去接”下放”来的人。从疯妈目送儿子离开的眼神,感觉这次真的要出事,果然疯妈在儿子走后,就魔幻地跳河自杀了。

第2 个故事

1976年夏天,东部。

梁老师在学校食堂自弹自唱很是悠闲,5个大长腿的女生附和着,直到被骚扰电话打断。开始的这一段拍得极有戏剧性,完全感觉不到那个时代,应有的紧张与压抑。

梁老师因骚扰电话切到手指,到医务室处理,被林大夫勾引,这里要佩服一下陈冲的演技,带着口罩都挡不住的骚劲,摘下口罩就更要命,可是闷骚的梁老师好像根本不好她这一口。

为什么要用闷骚这个词呢,晚上学校放露天电影,就出事了。有女人喊了一声“抓流氓”,所有人都亢奋了,梁老师莫名其妙就成了被追的那一个,而且还摔断了腿。

学校官方的“摸屁股”调查完全是一场荒诞剧,只能再欣赏一下林大夫的浪与骚。

唐叔和梁老师在宿舍商议对策,就是搞不清到底是“手摸了屁股”,还是“屁股摸了手”,最后决定坦白从宽。

调查结果却出人意料,校领导为了维护学校名声,烧掉了梁老师的认罪书,并声称5个流氓都抓到了。

梁老师洗刷清白却在当晚自杀了。

第3个故事

1976年秋天,南部。

唐叔因为梁老师的自杀事件受到牵连,下放到了疯妈那个村。身为小队长的儿子去接唐叔和唐婶,回来的路上就发现,疯妈跳河自杀了。

唐叔整天带着梁老师之前送的猎枪,吹着小号,领着一帮孩子在山上打野鸡,甚至夜不归宿。

小队长依然纠结于自己的父亲是个什么人,而警察李叔和村干部都支支吾吾说不清。

无聊之余,小队长和唐婶在疯妈的秘密小屋偷情,被唐叔发现,最要命的是, 一个念叨丈夫的爱情宣言“天鹅绒”,一个念叨父亲的化名“阿廖沙”。

唐叔用枪指着小队长的头,小队长却说不怕死,就是想知道“天鹅绒”是个什么东西。

然后唐叔到北京找天鹅绒,摇滚大叔崔健给唐叔上了一课,让唐叔明白,这事不是小队长的错,归根到底是唐叔自己的错。

这是一个非常刻意的戏剧化情节,从云南到北京不是件容易的事,到哪里找块布不好找,非要到北京?由此电影在方位上补齐了东南西北,时间上凑齐了春夏秋冬。

唐叔回到村里,本已不打算追究老婆偷情的事,小队长却自己作死,拿出一面锦旗,证明唐妻的肚皮根本不像天鹅绒。“婶可忍,叔不可忍”,唐叔开枪打死了小队长。


对于这个“颠三倒四”的电影,我们不能用惯常的逻辑来看待,必须放弃固有的思维模式,循着一些蛛丝马迹才能搞清楚故事的格局。

先研究一下叙事结构也可能对于理解内涵有帮助。有人把姜文和鬼才昆汀类比,大约也就是这部电影的结构极似昆汀的《低俗小说》,姜文受他启发也是有可能的,因为他们两人私交甚好。

所谓低俗小说就是路边报亭卖的一些低俗的杂志,几个故事中的人物有重复,但其实在每个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并不相同,全都是暴力抢劫、吸毒贩毒、性变态、打假拳等等,就是把一些茶余饭后聊天吐槽的离奇事件给串起来了,每一个单独的故事本身并没有多少意义,全部都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幅社会的大图景,这个整体印象才是惊心动魄。

《太阳照常升起》是相同的结构,每一个故事的逻辑都不是很完整,几个故事也没有必然的内在连接,讲的也是一个时代的大图景。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到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中华大地上东南西北和春夏秋冬的整体印象,就是一个光怪陆离的梦,现代人怎么也不可能理解的荒诞剧情,在那个年代是确确实实发生过的,“只能说你不懂,不能说你没看到”,老外就更不可能看懂了。

怎么去理解这几个故事呢?下面我们把线索勾连一下,尽量不要入戏太深。

第1个故事结束疯妈死了,自杀的;

第2个故事结束梁老师死了,自杀的;

第3个故事结束是小队长死了,自己作死;

第4个故事的结尾是小队长出生。

所以几个故事近似一个循环,都是悲剧,一个大型悲剧的循环。

原著《天鹅绒》讲了个什么故事?1967年中国某地农村,一个女人因为两斤猪肉被偷,疯了,他的丈夫是个普通的农民,普通到叶弥都没写他的名字,他们的儿子李东方娶了大队长的女儿,据说是有心脏病、哮喘、斜眼,然后李东方就当上了小队长,疯妈在儿子去接“下放来的人”那天跳河自杀了。下放来的是印尼华侨唐雨林一家,唐雨林经常出去喝酒打猎,后来小队长和唐妻搞上了,唐雨林用猎枪打死了小队长。

《天鹅绒》是一个短篇小说,短得不足以撑起一部电影,所以姜文加入了大量的改编,改完了就和《天鹅绒》的原意就有了很大的差别,这就是传说中的 “吃原著不吐原著皮”。

原著疯妈疯掉的原因是丢了两斤猪肉,而电影改成了一双鱼鞋。鱼在中华古文化中代指性爱,所谓的“鱼水之欢”,比如《鬼子来了》里面马大山的情人叫“鱼儿”,也是这个意思。有些地方把乱搞男女关系叫“搞破鞋”,第2个故事和第4个故事都出现了鞋子和性爱的暗示,黄须子的鱼鞋很明确是指性爱。

“猪肉”代表的是物质文明,原著的女人疯掉是因为贫穷的物质生活,而电影中丢掉的鞋子,代表的是性爱的缺失,可以衍生到家庭的破碎,以及“精神文明”的缺失,因此给小队长李东方加了个缺失的父亲李不空。

李不空是个什么人其实根本不重要,如果一定要搞清楚也有迹可循,李不空是军人,从朝鲜战场回来之后参加英模报告会认识了疯妈,他后来死在了苏联,留了一大堆的信件和几条各种颜色的辫子等等。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历史问题,1958年前后,中国和苏联的关系非常紧张,《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马小军说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中苏开战。李不空那些信件被苏联官员拆开审查过,“全是些疯话”没看出什么问题才还给疯妈,疯妈当然也不可能看懂。

在那么一个形式严峻的年代,一个朝鲜战场回来的模范军人,跑到苏联去找小情人被打死,是一个很荒谬的事情。能够解释得通的只有一种情况,李不空作为特工在中苏边境搞情报被打死,但由于国际关系问题,李不空不能算作烈士。

在那个年代,一个烈士家属和普通百姓的差距是很大的。疯妈的秘密小屋里面,她把儿子的照片和李铁梅的剧照贴在一起,构建一个虚幻的红色革命家庭,这可能是疯妈的内心愿望。

原著说疯妈清醒后不知道自己会清醒多长时间,就赶紧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跳河了,有人说:“反正要跳河,还洗什么澡,多此一举”。电影疯妈跳河的那一段更魔幻,见不到人,一套衣服和鞋子规规矩矩的漂浮在河面上,你也可以说:“这拍的什么玩意,死就死吧,还把衣服弄得这么神秘”。

注意,电影和原著思想内涵虽然不同了,但在这个事情上是相通的,即便“生不如死”,还是要维护生命的“尊严”。这才是第1个故事真正的核心。

然后说一说 “李铁梅”的形象,在电影里面出现了很多次。李铁梅是样板戏《红灯记》里面的人物,样板戏是怎么产生的,不知道的百度一下。据统计从1966年到1976年10年间,共产生了14部样板戏电影和83部故事片,而2017年仅仅一年时间上映的电影就有970部,可以理解一下什么叫“精神文明”缺失。这只电影,其它的文学艺术什么的就不谈了,所以理解一下什么叫“革了文化的命”。

第2个故事和原著完全没关系,据说是姜文小时候亲眼所见的事情改编。这个故事本来是最“直白”的一个,很容易理解,然而现在也成了一个不能说的问题。对于梁老师为什么自杀,首先要搞清楚人物的背景和所处的环境,才能理解的他的行为。

梁老师和唐雨林都是印尼归国的华侨,剧本里面说唐雨林回国还是梁老师鼓动的结果,梁老师自弹自唱的那首歌叫《美丽的梭罗河》也是一首印尼民歌。他们为什么回来呢?建设祖国。1958年他们在西北沙漠干什么呢?找石油,唐叔是学石油的,注意那些帐篷边上的金属管道,这些东西在那个砸锅炼铁的年代可是稀罕货。

梁老师曾出现在唐叔的婚礼上,这个婚礼搞得声势浩大极为疯狂。就像 1958年“大跃进”开始,全国人民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的亢奋,“打鸡血”是真有其事,不知道的可以百度一下。

但后来他们在干什么?在东部某学校工作,但学校一个学生都没了。为什么?那个时期学校都停课了,搞运动,1977年全国才恢复高考。

梁老师为什么自杀,不要试图在电影里面去找证据,这是个不能说的,作者也没打算把这事情给讲清楚,梁老师回忆现场时出现的人物和场景都不一样,被摸的女人回头都不是同一个人。但整个故事会给人一个感觉,只有梁老师是唯一清醒的一个人,其他的人包括唐叔都显得有点疯狂或者荒诞。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华侨要回来建设祖国,为什么后来他们又无所事事整天“吹喇叭”“搞破鞋”?为什么死了的人可以面带微笑?而活着的人要下放山林打野鸡?

这是姜文一贯的手法,将一些低俗的东西摆在前面,因为那是生活;值得思考的东西埋在后面,因为人必须学会独立思考。这个故事说的还是 “生不如死”,比如老舍和傅雷,还是说的“精神文明”的缺失。

第3个故事的地点虽然和第1个接上了,但思想内涵更接近第2个故事。小队长让唐叔教教那些孩子,唐叔说我怎么教他们,我学石油的,小队长说只要他们不瞎跑就行了,于是唐叔就整天带着他们在上山打野鸡,还发现了疯妈的秘密小屋。唐叔其实心里一直有事,他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死人可以面带微笑,而他这个大活人怎么折腾心里都别扭,所以才突然抛下孩子们独自回家,然后就发现了老婆和小队长偷情。

我为什么啰嗦这个细节,注意这就是解开本片谜团的钥匙,姜文很认真的拍了一些可有可无的细节,还搞得声势浩大,其实这里只有一件事是核心,就是唐叔的心理活动。

唐叔曾经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他跟着梁老师回到祖国参加建设,只是没想到后来局势变了,梁老师只能在学校食堂做饭,而唐叔是锅炉工,总算也和能源挂上了钩,整天的无所事事吹喇叭、搞破鞋。

梁老师自杀对于唐叔打击是很大的,他下放之后更加的疯狂与放纵,其实就是掩饰内心的痛苦,看懂这一点才能明白整个悲剧的内因。

然后可以推广开来,第一个故事里面的疯妈,也是差不多的手法,镜头很认真的拍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细节,包括“树上的疯子”,“抱着石头过河”,气急败坏的老师要学生用算盘打出,“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等等,都是疯狂与荒诞。

镜头呈现的是现象,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现象拍得越美丽,体会到的本质越心痛。

原著唐妻和小队长偷情的时候,唐妻说:“你唐叔说我的肚子像天鹅绒”,而小队长说的是“我想做你用的草纸”,电影保留了天鹅绒的说法,而把小队长的话改成了 “就叫我阿辽沙吧”,注意这句话是李不空留下的信里面的一句话。

这个有什么差别呢?原著曾引用1999年英国查尔斯王子和情人的电话:“我恨不得做你的卫生棉条”,这是一句很露骨的情话,小队长说想做唐妻的草纸,是差不多的意思,说的就是迷恋她的身体,这个格局明显是不同的,是一个女人的情爱视角,原著的“天鹅绒”就有可能真的是指一块柔软的布。

而电影里面的小队长的话是冒用“父名”,冒用父名不就是“犯上作乱”么?后来被唐叔用枪指着头,他说不怕死,就想知道什么是天鹅绒,这个“天鹅绒”就可能变成了另外一个东西,比如 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改变,但这样解读就麻烦了,我还是打住吧!

最后小队长明显是自己找死,唐雨林只是成全了他,还是“生不如死”。

第4个故事。两个女人在大漠同行,年轻的唐妻是刚从印尼回国去找唐雨林结婚,一直唠唠叨叨很兴奋,她的话语就是描述当年的唐雨林,胆大、聪明、性格冲动,曾放弃一切回来建设祖国,他感动这个女人靠的是每天一封肉麻的情信,然后他们举行了疯狂的婚礼。

年轻的疯妈怀着大肚子去奔丧,所以一言不发。后来疯妈在返程的火车上生下了李东方,掉在了火车轨道上,这个显然非常的魔幻。

去结婚的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其实是孤独寂寞了一辈子,最后还要勾引小青年,害死了小队长。

去奔丧的决意孤苦一生,将孩子抚养长大,最后却是疯疯癫癫,到底意难平。

一个疯狂的婚礼,和一个不可思议的降生,既是故事的结局又是故事的开始,这样就成了一个悲剧的循环。

为什么一直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呢,有时候摆在面前的事情,很多人都是视而不见。比如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上千年来一直是所谓“太平盛世”的象征,近现代很多人才发现,里面危机四伏,实际是一幅警世预言画。

剧本在第3个故事结束时,唐雨林打死了小队长之后还有一个镜头,没有出现在成片里面。

如果成片有这个照片回溯的镜头,可能就很容易理解循环故事线,但同时又可能把格局变小,因为太具象了。

所以我们看《太阳照常升起》,就不能关注那些是是而非的表象,那只是作者布下的疑阵。

比如最为常见的几个所谓的隐喻,妈疯了、天鹅绒、从苏联回来的孩子、白猫黑猫、摸着石头过河、还有大量的色情与暴力的暗示等等,似乎都可以引申出一个现实的概念,但这些东西只能算是“饺子汤里的残渣”。

电影里面的人物就和《鬼子来了》一样,都是群像,所有的故事都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无论如何挣扎,活着的人都不可能从他所处的时代逃脱。如果入戏太深会被这个巨大的悲剧吞没,以超然世外的心气来俯瞰人间百态,就会发现,这样的事情历史上多了去了。

别害怕,太阳照常升起。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由发展。

读《太阳照常升起》的剧本就像读一首长诗,有着优雅的韵律,像梦一般的迷幻,但这又是个悲剧,一个很美的悲剧。

看这部电影,随着激情悲壮的进行曲,穿梭在一个诗意的梦境,回顾一段破碎的历史,于色彩斑斓间超脱,感受作者悲天悯人的胸怀。这就是《太阳照常升起》的整体印象。

如果电影有印象派,那么这个电影就是了。

史铁生拿《太阳照常升起》和《浮士德》做比较。

焦雄屏说:“在神采飞扬的画面中,我再次体验了他的气势,这一次他冒着更大的挑战,探讨中国大地和民族魂的底蕴。”

王朔说:“有时感到悲观,我们曾看到戏曲失势,看到文学失势,是不是也将看到电影失势?但不会影响地球飞转”。

多么准确的预言,现如今的很多电影已经不能称作电影了,别看一年出几百部,有些还不如样板戏。

姜文在《骑驴找马》里面说,《让子弹飞》和《太阳照常升起》是同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你信不信?

我可能看了一部假的《太阳照常升起》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6 ) 深入《太阳照常升起》的钥匙

姜文:“其实是一个故事,没有四个,是他们说有四个,你看也就只有一个,而且,就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
编剧过士行:“他要把可能在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放到很多空间上去表现”
编剧过士行:“国内以前没有过,国际上也不太多,它是一部非故事逻辑的电影”
姜文:“打破了所有的界限,只要觉得是主观有意思的,拿来”
姜文新作《太阳》,焦雄屏一共看了两次,“第一次只觉得奔泻而来的影像宛如艾略特的《荒原》般充满隐晦的喻意。第二次我和剪接大师廖庆松一块观赏,忽然像看懂《达芬奇密码》般拿到所有的解密钥匙,我们高兴地讨论姜文布下的迷阵,在神采飞扬的画面中,我再次体验他的气势,这一次他冒着更大的挑战,探讨中国大地和民族魂的底蕴。”
    

我要说的是,“太阳照常升起”不是一部电影,它想要表达的东西,远远超过了我可以理解的一部电影所“应该”表达的范围,它让人看了之后满脑子都是问号;同时,它又是很电影的一部电影,它用到的电影技巧(非故事性逻辑),之前所有的国产电影都没有,甚至在国际上也是很少见的(编剧过士行语),它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演员陈冲语)。在我看完了这部电影后的一整天,我脑子里想的都是它,都是片中的让人琢磨不透的情节和很多看似有所指却不知道到底指何的细节设置,为此,我上网,查阅了几乎能看到的所有影评,听过了几乎能看到的所有导演和演员的访谈,找到了本片的制作特辑一连看了几遍,在心中有个大概后,我又到电影院去看了一次,集中所有的注意力注意片中的细节,最终,了解得有个大概了,鼓起了所有勇气,动手写这篇东西,就像本文的标题,我想尽我所能,找把钥匙给你,一把通往本片真正涵义的钥匙,虽然它还有残缺的,虽然它可能仅仅只能打开一扇门。。。
  
  1、阿辽沙是谁,喀秋莎是谁
  
  阿辽沙,出自高尔基的“童年”,在原著中,是个孤儿,在本片中的房、姜、黄都是阿辽沙,都是缺少父爱的阿辽沙。至于喀秋莎,有两个意思:1、出自歌曲“喀秋莎”,是指在家乡等待战士归来的女孩。2、火箭炮。这两个意思都是统一的,指的都是缺少男性之爱的女性,火箭炮和枪的意思相同,甚至更过,男人可以打枪,女人可以打炮,在本片中所有的女性角色也都是喀秋莎。阿辽沙和喀秋莎在本片中指代的是因为孤独需要爱需要性而放纵的男性和女性。
  
  2、请叫我阿辽沙吧是什么意思,周韵为什么在他念这个的时候打他
  
  显然,房祖名在和孔维xx时也说了这句话,片中的这两个时空是对应的,周韵是因为回忆起房祖名他爸爸,也就是房祖名本人,当时背叛婚姻和孔维xx的出轨行为而愤怒,所以打了他。
  
  3、你可以说不懂,但不能说没见过。
  
  房祖名在以后确实见过,所以周韵可以说是未卜先知的见到了这件事,打他也是有道理的了。实际上,时间和空间在片中完全是混乱的,毫无逻辑的,这两件事的先后顺序其实也不一定像你看到的那样。
  
  4、不怕记不住,就怕忘不了,忘不了,太熟,太熟,就会跑。
  
  在影片的第一段中,周韵都陷入在对以前的回忆中,回忆以前的爱,以前的背叛,以前她的他的一切;同时,她的孩子房祖名,其实包含了孩子和丈夫的双重身份,所以,她会无数次的跑掉,不愿和房祖名一起待在家里,还不要房跟着他。太熟,意思可能是现在的场景和过去的场景是一一对应的,是她熟悉的,(可能来源于她的思维,到底是人的意识造就了环境还是环境造就了人的意识这一哲学命题在这里得到了体现),她会觉得痛苦,所以逃跑。
  
  5、鹦鹉,鱼鞋。
  
  鹦鹉就是枪,也就是男性生殖器,鱼鞋则是女性生殖器,把鱼鞋叼走,就是象征着性行为后,女性身份的丢失,不再独立而在感情上或者生活上依赖男性。也可以往广义了想,鹦鹉是男人,鱼鞋是女人,男人把女人的心带走了。
  
  6、我知道我知道。
  
  出现了很多次,最清楚的解释那次是周韵和房祖名讲述他爹带她走的那次,正是说着这句话,周韵被带出了海边,到了这个山村,也就是走入了婚姻,也可以说是有了第一次性行为,所以,我知道我知道,这句男人用来骗女人上勾的话,象征的男性对女性的征服在片中。
  
  7、羊上树
  
  羊上树,出自老北京的相声,象征着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在片中,可能象征的也是这个,用羊上树这件事,象征着周韵确实是不可思议的疯了。
  
  8、李丛喜是什么人?他死没死?他为什么在房到过白房子后突然出现了?
  
  李丛喜是警察,他是个死人,他也是象征着房祖名的父亲(不能确定的猜测),猜测的依据,他刚好姓李,和房饰演的李东方一样,还有,他也是军人,去边疆待了十几年刚回来,这个背景和李不空是一样的,周韵要说他把带着火的烟吸进肚子里来论证他确实是个死人,很可能就是导演为了告诉我们李象征房父亲的意思。他有一句台词:你妈她不该这样。总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听说周韵疯了时,第二三次都是房在房子里是若有若无听到的,这两次后接着出现的就是周韵喊:“李丛喜!”这个意思我也没想明白。至于他在白房子边上的一个小树桩后面出现,说:小子,你怎么看见我就跑啊。 因为白房子象征的是子宫,那么,作为死人的房的父亲李丛喜的出现,就代表了房祖名缺少父爱的特殊身份。
  
  9、警察和大夫象征的是什么?周韵对房说:把我交给警察和大夫,我就掐死你
  
  (不确定猜测)警察象征管制,大夫象征医治,周韵这么说,可能说的是男性对女性的管制和自认为正确的医治是她们不需要并且受不了的,她恰好是对房(象征未成熟的男性)说的这句,就是说要房以后不要变成这样的男人。
  
  10、树上的疯子,井边的傻子
  
  总共出现两次,一次是周韵说的,一次是房祖名念信时念的。树上的疯子象征着未被男性所束缚的女性。而井边的傻子则是猎取了13、14。。个女性的男性。周韵一直想从树上跳下来,只要下面有海,甚至有井也成,就是想寻求一个男性作为依赖,但当她下去,才知道,自己是那个傻子的第n个女人其实(n=13或者其它),但还是一直坚定的往下跳。若是海的话(碰到了好男人)算运气好,若是井的话(碰到花心大萝卜)那是再正常不过的。疯:说的是女人在恋爱中的状态,你想想是不是这样的。傻:则是在女人看来男人在恋爱中的状态,或者真正的是男人在恋爱中的状态。
  
  11、房念:“普希金:树上的疯子。。”
  
  信房念完后,周韵开始去摔碗了,原因呢?普希金根本没写过这个冷笑话,根本没写过树上的疯子这个题目的诗或者小说。那么,李不空(或者说阿辽沙)给她写的信就是在骗她了,她会受不了,是因为一个女人意识到她的男人开始骗她了,所以她摔碗,摔碗,可能意味着心碎(不确定的猜测),但房跟着一起摔,是不是意味着男人也心碎在这个过程中(?)摔完后,她又开始捡碎片,房也跟着一起捡(重拾心情?)捡到一半,她掐房:“你要敢把我交给警察和大夫,我就掐死你”,按照上面的警察和大夫的寓意,也许能说得通。
  
  12、白房子
  
  白房子,象征女性的子宫,周韵搭建的它,象征着她孕育房祖名的过程,在里面放上她儿子和李铁梅的照片,希望她儿子能娶李铁梅这样的人(李铁梅是当时的偶像,就像现在的李宇春),实际上,她是想让这样的一个房间,成为儿子和李铁梅的新房(后来也做到了,房娶了李铁梅)
  访姜文:说到片中将“李铁梅”与房祖名的照片摆到一块,他更拿“超女”开起玩笑,“那时的‘李铁梅’就是现在的‘李宇春’,他妈希望他得到幸福,就把当时最火热的偶像和儿子凑到一起。”
  另外需要注意的,白房子前的地上横着一棵树,在摄影机下,白房子的入口就被树给挡住了,意味着。。
  
  13、房在白房子里打喷嚏,都碎了
  
  引自对周韵的采访:片中,周韵扮演的母亲曾用鹅卵石为儿子建造起一座“白宫”,“那正是因为她作为母亲,觉得什么都不可靠,才想到用自己的力量,为儿子建筑起最安全的世界,她觉得只有呆在房子里最安全,这种孤独与不安全感非常真实。里面拼贴起的碎裂瓦罐,随着房祖名的一个个喷嚏而破碎,也正表现了梦想也是易碎的,现实就是这样,既美丽又残酷。”
  
 
  14、李铁梅
  李铁梅是红灯记中的中性革命人物,丧父(与阿辽沙对应),走上革命道路,照片里的李铁梅是从玻璃破了的宣传画上挖出来的,是当时的李宇春(姜文语),后来那个16岁的小李铁梅,是房祖名的妻子,所谓的象征,大约是那种红色生活状态中女性对美的认可,而她会想成为孔维这样的人,意思是即使在当时畸形的审美观念的压抑下,女性依然有对真正的美,真正的好看而不是被灌输的那种所谓好看的追求。
  
  15、房祖名是怎么当上小队长的?
  房祖名是靠娶了16岁的小李铁梅当上小队长的,也许你意味是因为周韵疯了他当上的,但实际他两人的对白是:周:妈疯了,你就当上小队长了。房:我不是因为你疯了当上小队长的!周:瞧,你也认为妈疯了吧。。 大致是这样的,这样看,片中其实没有说明他当上小队长的原因,我知道他是靠娶李铁梅当上小队长,来源于原著小说“天鹅绒”,原来是这么说的:
  儿子运气比她好。他回乡务农后,当了队里的会计,那个送钢笔给他的同学是大队书记的三女儿,有点心脏病,有点哮喘,眼睛有点斜视,但他还是娶了她。这样他二十多岁就当了他那个队的小队长,管着四十多户人家,二百多号人。
  导演在片中就把这个大队书记的三女儿,改成了那个粗粗的眉毛,腮红涂得很过分得李铁梅。
  
  16、算盘的意义
  房的职业是会计,他在第一段就被教书先生骂,说他尽接私活,不读书。算盘在第一段被周韵摔坏,原因是她的鱼鞋被鸟叼走了,而房给了一双假鱼鞋给他(注意影片中的房的动作,他把鱼鞋拿的很高,从上往下看着周韵),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鱼鞋的象征意义,这段也不难理解了,女性的身份在依附于男性的过程中被男性夺走了,她们丧失了自身的身份,这时,男人对她们说,我给你一个身份,但这个只是男人们想象中女性需要的那种身份(房买的鱼鞋),而不是她们真正的身份(周丢失的鱼鞋),这种情况下,女性生气了,后果很严重,甚至会威胁到男人的事业(会计-算盘)(不确定猜测)。
  
  17、会在水中漂浮的草坪
  周韵可以用锄头控制它,房却不行,在房找到那个白房子的过程中,他上了草坪,却站不住,所以在水中漂浮,这时隐约可以看到,是周韵站在草坪上晃动着锄头在操纵着草坪,因此,那个白房子,其实不是房自己漂过去的,而是周韵带他去的。
  
  18、房全裸撒尿
  片中还有唯一的全裸镜头就是铁轨上那个刚出生的婴儿房了,但不同的是,这个全裸的房(虽然后来进去时穿上了衣服)走进了子宫(白房子),进去后一直打喷嚏,那个全裸的房刚刚走出子宫,我只能告诉你浅一层的意思,深一层的对照暗喻关系我也没看出来。
  
  19、阿辽沙,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来了,天一亮他就笑了。
  这时周韵在树上喊的话,注意,和最后在火车上喊的话不同的地方是后者是“他一笑天就亮了”,至于上面,指的是铁轨上,天亮和他笑这二者指代的到底是什么,我猜测的是,指代人和固定法则的关系,在这段里,人是出于被动从属的地位,被天亮所影响(也就是被世界的规则),而在结尾那段,笔调变得积极了,他一笑天就亮了,人也能影响世界的规则,当然,这些都是在周韵的想法里,很可能在这时的她是一个消极的角色,也确实可能,在刚生出房时,她要积极的多了。
  
  20、最可爱的人
  最可爱的人,两种理解:1、军队(非志愿军,是到中俄边境的军队) 2、最值得爱的人。第一种当然很好理解,第二种则完全是反讽,李不空(阿辽沙)对周韵来说其实是最不值得爱的人。
  
  21、你爸的枪,最开始有这么长,接着有这么长,最后有这么长。
  最开始的枪:枪能征服,能探索,有霸气,代表男性的理想或事业,他们靠这些来吸引女人的注意,周韵就是这样被李不空带走的,她当时觉得她的男人很伟大。最后的枪:用根手指头就能比活出来,代表的是纯粹的男性生殖器,在片中的隐喻,男人在把女人骗到手后,给她们的实际上只是性,女人觉得她们因为男人的理想被折服,最终和男人在一块了才知道男人唯一对她们感兴趣的只是和她们xx而已。
  
  22、周韵和猫说话
  说了句什么话来着,什么意思,不懂
  
  23、房坐在月光下
  什么意思,不懂。。
  
  24、昔人已乘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周韵在第一段中常念这首诗,念到一半,就会跑,我理解,她还陷入在对李不空的回忆中,周围的一切太熟,太熟,就会跑,黄鹤楼依旧,可是昔人已经不在了,所以她只有跑。只有逃离这一切,去搭建那个白房子,躲在里面逃避。这样看来,那个白房子也可能是为了寄托她对以前的回忆,因为房就是李不空,那么那个照片里的李铁梅可能也是她自己原来的模样,在这种推断下,可能周在嫁给李不空之前就是唱李铁梅的,因为她家也有挂着李铁梅的宣传画,可能就是她以前的扮像吧。所以,白房子的象征意义,有两重,一是孕育,二是圆梦,圆自己的回忆。
  
  25、周韵为什么又不疯了
  她又穿起了军装,穿起了鱼鞋,头发也理好了,说:差点就疯了,现在好了。然后要房去接新下放的姜和孔,这时,房说“我知道我知道”。周韵恍惚了一会,房走了,镜头开始拉近,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在她的眼中饱含着泪水。事实上,这一段是周韵在搭建了那个旧房子后,完成了心中的寄托后,得到了那个鱼鞋,对现实的一种妥协。在这之后,她先后化身成陈冲和孔维,继续讲这个男人和女人间的故事。
  
  26、水中漂浮的鱼鞋 衣服 裤子
  鱼鞋是故意营造成并列摆放的样子的,鱼鞋在水中渐漂渐远,意思是她彻底的放弃了对一个男人的思念和执迷,在第二段中作为风骚的陈冲出现了。
  
  第一段解读结束,接下来开始对第二段的解读
  
  27、美丽的梭罗河
  美丽的梭罗河 我为你歌唱
  你的光荣历史 我永远记在心上
  旱季来临 你轻轻流淌
  雨季时波涛滚滚 你流向远方
  你的源泉是来自梭罗
  万重山送你一路前往
  滚滚的波涛流向远方
  一直流入海洋 你的历史
  就像一只船 商人们乘船远航
  在美丽的河面上
  
  印尼民歌,黄秋生的吟唱(房在第二段中的化身),是表达他的思乡之情(归国华侨对南洋的思念),或者说,思念母亲(周韵)的心情。
  
  28、5个女人揉面,抬大腿,跟着黄一起唱。
  揉面,很性感的动作(爱抚?),揉着揉着还把大腿抬起(等待xx?),她们完全陷入在对黄的YY当中,在黄的音乐声中,尽情的幻想,但黄陷入的,却和她们想的完全不同,这是怎样一种讽刺。注意,在接下来,这五个女人合体成为陈冲这一角色(推论根据,性格相似、作用相似,尤其在黄自杀那个镜头,可以看到,她们五个都穿上了很陈冲一样的护士装束)。
  
  29、电话里说的是什么?
  说的是:“我爱你”,是那个红衣bt女对黄的表白,在那个畸形的年代,这种话反倒成了流氓的象征,让五个女人心神不宁,这段是讽刺当时的畸形的情爱观的。
  
  30、黄为什么回应,丢你老母嗨?他的手为什么被刀切破了?
  《太阳照常升起》里
  著名滴脏话“丢你老母嗨”
  出自姜文妈妈。
  几十年前,某夜,
  姜文妈妈门外吵到一瞥。
  上半夜,
  一堆广东兵经过,
  每个人只说两句话:丢你老母嗨,夯旮肠……
  下半夜,
  一堆东北兵经过,
  每个人只说一句话:操你妈,操你妈……
  第二天天亮,
  中国……就解放了。
  这是来源,至于在这段里,意思依然是“操你妈”,至于深意,也许有(解放?),也许没有吧。至于他的手被菜刀切破了,流血,这是什么意思,我确实不懂,也许只是为了引出陈冲这个作为大夫的角色吧,也许也有其它深意。(解放必须付出流血的代价?)
  
  31、黄在诊所的一串纱布中迷失,找不到方向
  暗喻黄这样一个还沉浸在恋母情节中的未成熟的男性,在初遇陈冲这样一个抛弃了女性的矜持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爱和性的追求的女人,完全找不着北,不知怎样应对。
  
  32、打针时,黄说:不怕刀砍,就怕打针。
  还是说明他在处理男女关系上的陌生。
  
  33、拧衣服,永远湿漉漉的
  湿漉漉的,又一处明显的性意味的象征,描述的是女性在对男性之爱的渴望,更多的是在肉体上,至于拧衣服,则是衣服从湿到干的过程,也可以解释为欲望被满足,陈冲不再湿漉漉的过程,这样看来,片中的拧衣服,象征的也再明显不过了(性行为),黄秋生与陈冲的拧衣服过程并不顺利,最终是姜文进来完成了这件事,在后面姜文和陈冲也有对白,显示姜文经常帮陈冲拧衣服(XX)。
  
  34、姜文与黄秋生的关系
  在第二段中,黄秋生是一个男性中恋母的成分,姜文则是一个男性中对其它女性的渴望的成分,他们两是一个人,第二段中黄的死亡,是一个男性成熟的过程,是他摆脱恋母的成分,转为一个成熟男性的过程。这在后面会慢慢说给你听。你再注意,他们一个是小梁,一个是小唐,都是ang结尾的发音相似的姓氏,这也是导演有意为之的。
  
  35、陈冲在和黄拧衣服时,听见小号,说:讨厌,还是中午耶。
  小号和枪在片中的意味都很明显,如果说枪是男性生殖器,打枪是性行为,那么,小号就可以算爱抚和挑情吧,是打枪的前奏,陈冲之所以这么欲拒还迎的回答,你可以想通了吧。
  
  36、姜文把陈冲的鞋修好,搞大了一号,丢还给他。
  搞鞋子,就是搞女人,就是搞陈冲。说明他们之间就有过性行为了。
  
  37、看“红色娘子军”时,一个老太婆,不停的丢石子丢到水面,将水中电影的倒影变模糊。
  暗示着,台下的观众,看的并不是幕布上的革命电影,他们边看,边YY,把一个个革命女同志的形象都变得面目全非,在畸形的年代,人们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性需求,确实太令人惊奇了。所谓的看红色电影,居然是集体意淫的盛宴,从这个角度看,文革真的如姜文所说是个“性感的年代”。
  
  38、42个手电筒
  42这个数字,对导演一定有意义,他强调这个数,有他的意思,但我们是绝对猜不着的了,这也是看作者电影会晕的地方,他可以很主观,主观的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世界外的人只能眼巴巴的往里面窥视。
  
  39、黄被追,躲进姜的房间,姜文头发湿漉漉的出来。黄和陈冲巴在墙上。
  黄冲进去时,显然姜和陈在XX,片中用带着泡沫的头发来暗喻xx,也是对应湿漉漉的这个词的含义。
  
  40、陈骗黄要他跳下去,下面是草坪。
  陈就想他被捉住,以便引出后面她自己说的那样,在黄供认流氓时她会顺水推舟说爱他,然后两人就可以成秦晋之好了。
  
  41、谁摸了谁的屁股?到底谁是流氓?
  准确的答案是,黄摸了站在他前面那个女的的屁股,但喊“抓流氓”的,是别的人(5个,据我推测就是食堂里5个揉面女),更准确的说,不是黄的手去摸屁股的,而是那个女人的屁股去摸了黄的手!!(姜与黄有句对白:姜说:那可是。。那可是屁股啊,要不是手摸了屁股,难道是屁股摸了手吗?)如此荒诞的事果然发生了,正是黄的缠着纱布的手被女人的屁股摸了,这是暗合他在第二段中作为万人迷的身份的。至于那五个揉面女为什么要喊“捉流氓”,估计是看到黄接近那个女的,吃醋了,她们喊的流氓,不是指黄是流氓,指的是站在黄前面的那个女的!!结果阴差阳错,那个女的一回头,屁股就摸了黄的手了,结果黄被搞的那么惨。。太怪诞了。。 故,摸屁股这件事的真相,是那个女人的屁股摸了黄的手。。。
  
  42、姜文要黄供认是他干的,黄也不能确定是不是他干的。
  姜说,总共有5个人被摸屁股(那5个揉面女,其实她们都没被摸,只是在YY那个摸了黄的手的屁股长在她们身上,服了这5个女的。。)
  
  43、陈冲来对黄表白,陈脱下了雨衣,陈把钥匙放在透明的雨衣的口袋上,陈湿漉漉的走进了门。
  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心的,没有任何的虚假,你说她不是和姜xx吗,为什么喜欢的又是黄呢,我前面说过了,黄秋生和姜文就是同一个人,只是分别代表一个男性不同的侧面,她爱上的依然只是一个人而已。至于她从哪来,显然,刚和姜xx完,到了这里,湿漉漉透明的雨衣。。象征着。。(不能说) 她把雨衣脱下,放到一边,开始对黄诉说对黄的爱,这说的是:脱离了肉体方面的需求,从精神层面诉说对女性对男性的需求。事实上,陈冲象征的就是热恋期的女性,在“恋”阶段,女性已经摆脱了“疯”阶段的痴狂和不知所措(周韵),陷入了切切实实对男性的追求和依恋以及享受中。
  
  44、感情不是计算出来的
  陈说了这句话,这也是对第二段点题的话,和第一段中的“算盘”相对应,说明女性的感情不是用逻辑思维可以分析的,也象征着陈在第二段的对黄的痴迷是合情合理的。
  
  45、红衣bt女对黄表白。
  我猜测,红衣bt女对应于第一段及第三段的李铁梅(从衣服上来说:红 符合时代标准),都是那个时代畸形的审美观造就的所谓“美女”,但她会勇敢的打电话给黄,会表白,都说明了政治因素及意识形态的压抑实际上是不能打败人类正常的情爱的,男女间的情爱才是永恒和隽永的,太阳照常升起。
  
  46、黄把枪给了姜,把枪带留下了。
  黄说:枪带是我妈给我的礼物。姜说:我在哪见过这把枪。在这个镜头里,最好的阐述了这两个人的关系,枪带,象征着对母亲的依恋,是黄,是男人里性格的一部分,而枪,是性器官,是对其它女性的渴望和肉欲,是姜,是男人性格里的另外一部分。至于姜文说,他在哪见过那把枪,实际上,他在这里得到了这把枪,在第三段打野鸡一直在用它,到第四段,他又把这枪交给了黄,然后黄在第二段,又把枪还给了他,这就是所谓的轮回,他说在哪见过这把枪,实际上是对过去他拥有这把枪时的回忆,而影片往后发展实际上是他本人往年轻发展。
  
  
  47、黄和姜一起去找黄主任,吴主任当着他们的面把那个信给烧了
  吴主任唱: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我爱五指山,
  我爱万泉河,
  双手接过红军的钢枪,
  海南岛上保卫祖国。
  啊五指山,
  啊万泉河,
  你传颂着多少红军的故事,
  你日夜唱着红军的赞歌。
  
  我爱五指山的红棉树,
  红军曾在树下点篝火,
  我爱五指山的红石岩,
  红军曾在石上把刀磨。
  我爱红军走过的路,
  我沿着山路上哨所。
  
  我爱万泉河的清泉水,
  红军曾在河水煮野果。
  我爱万泉河的千重浪,
  红军在这里把敌人赶下河。
  万泉河流水向大海,
  我沿着河边去巡逻。
  啊,五指山,
  啊,万泉河,
  红色的江山我们保卫,
  红军的钢枪永在手中握。
  
  经搜索,这首革命歌曲赞美的是海南的大好景色,与片中放映的“红色娘子军”对应,吴主任的象征意义很明显,是当时的权威,是当时的价值评判体系,是当时的政府和军队,是当时的统治力量,他可以评判一切,他爱的只是这些景色。他们去找黄主任,实际是去找他求情的,但吴主任说流氓找到了,5个,都不是我们学校的人。这象征的是无常,在那个畸形的年代,一切只能用无常来解释。本段落最令人费解的是总共出现三个镜头,是当时办公室的一个矮个的工作人员的笑容(他负责去烧掉黄写的悔过书),导演肯定是有所指,用了三个镜头对着他的笑容,但我还是不知道。。
  
  48、黄和姜头靠着头看着陈冲的敲门
  陈冲的敲门用鞋根,充满了性隐喻。黄和姜头靠着头,更解释了他们是一个人,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陈冲是听见姜的小号上来和姜xx的,她看见黄理论上是会有吃惊的情绪的,可是她一点都没有,像大自然一样自然,原因就是黄和姜实际上是一个人。
  
  49、黄、姜、陈三人走进姜文门间,镜头对准晃动的钥匙
  传说中的3P开始了。。 姜说:钥匙一直在门上,你干嘛要敲门啊。暗喻着黄心门的钥匙已经打开,摆脱了恋母的情结,开始喜欢女人(所以他会死,因为他代表的这种性格在他体内已经消亡了)。
  
  50、黄为什么会死,为什么吊死在那根枪带上,音乐为什么是欢快的,下面围观的人是哪些?
  黄的死有两种解读 1、象征着恋母情结的消亡在一个从未成熟男性向一个成熟男性的过渡过程中 2、象征着无常,在那个畸形的时代。 我在这主要解释第一种解读,在他选择接受了陈冲后,自然而然的,原来还是一个男人体内共存的黄和姜的两种性格,现在就只剩下姜了,那么,他的死亡相应的预示的也是这种性格的消亡,而不是代表真正的现实中的人物的死亡。那根枪带是他妈妈送给他的,他吊死在这根枪带上,带着微笑,说明的也是这一点,音乐是欢快的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围观的人包括,5个穿着揉面女(穿着陈冲的衣服,证明她们是同一个),红衣bt女,姜文,穿红衣服的陈冲。。 ???
  
  51、黄的尸体的摆设,水果,蔬菜?
  注意黄的关键部位,用的是一根辣椒来做象征用的,象征意义,自己想。。
  
  第三段开始了
  
  52、孔维是谁,她为什么出现了
  周韵不见了,孔维出现了,孔维就是周韵,片中的摄像机位也是这样说明的,前一个镜头孔维,后一个镜头河边流过的鱼鞋,再一个镜头又是孔维,说明她是周韵在第三段中的化身。
  
  53、这地方,陌生。
  第三段,象征的是一男一女经过热恋后(第二段),走入了婚姻(第三段),到了婚后的领域,是周韵所没有尝试过的,所以孔维说,陌生。
  
  54、姜文打野鸡
  姜文在婚后,瞒着孔维干了不少勾三搭四的事,打野鸡,也就是找野女人偷情的意思。房祖名和孔维偷情,背叛姜文;姜文与陈冲偷请,背叛孔维;轮回,一件事~所以,孔维讨厌他打枪
  
  55、姜文说:孵小鸟的不能打,搞对象的不能打,扔个树叉
  在白房子里,也扔了个树叉,意思:这个地方,是孵小鸟的,是周韵孕育房的地方。
  
  56、李铁梅和房出现
  李铁梅是房的老婆,她代表一种审美观,代表周韵的过去,她想成为孔维,她问阿辽沙,她问喀秋莎,她也想和房成为喀秋莎和阿辽沙那样的情侣,所以她问。
  
  57、我把你给工分记上。
  交换?物质利益-》政治待遇?
  
  58、你这么做,是要出人命的
  第二层意义:出人命也可以理解为产生另一条生命,那么孔维果然怀孕了,怀的正是会在1958年出生的房祖名。
  
  59、我的肚子像天鹅绒,就叫我阿辽沙吧。
  就叫我阿辽沙吧,再次象征房就是房的爸爸,这一幕,就是周韵在第一段打他的原因,房已经是有李铁梅的了(也就是周韵),但他背叛了婚姻,所以周在第一段,要他读他自己写给她的信,然后打他。
  
  60、崔健
  崔健说的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你(姜文)是离过一次婚的人了,那么,这个婚,指的是之前的陈冲或是周韵吗。
  
  61、姜文教房祖名用枪
  一个男人的两个成长阶段相遇了,婚后的姜文教年轻的他如何用枪,如何搞女人,这个事太诡异了,他教会了房用枪,房却用枪对付了他自己的妻子,这一切都是轮回,伦理关系在这里面都是胡扯。
  
  62、房祖名死于什么?
  房祖名被他自己杀死了,像第一段的周韵和第二段的黄秋生一样,都是自杀,其实这个死,也不是事实意义的死亡;他死于那句话,你老婆的肚子不像天鹅绒啊。
  
  63、口罩,镜子
  未解
  
  64、你爸爸是被枪打死的,却不是烈士。
  暗示他爸爸是被姜文打死的,死于情杀,当然不是烈士。
  
  第四段
  
  64、孔维(周韵)怀孕了
  是房祖名干的,一路上说话的那个是即将跨入婚姻的孔维,不说话的那个是腹中的孩子的父亲已经被姜文打死的孔维,哪个在时间上是靠前的哪个是靠后的,探讨这个已经失去了意义了,我们只知道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结了婚的女人和别的男人偷情,怀上了孩子,孩子的父亲却被自己的老公打死了,她一个人踏上找孩子父亲的路上,看到了孩子父亲的遗物。
  
  65、那些遗物。
  看到了三个辫子,对吧,你应该还看到了三个弹孔,对吧,三个辫子,指代的其实是片中的三个女主角,周韵、陈冲、孔维,他们都被阿辽沙偷走了心,也就是辫子被剪掉了(这段也暗指阿辽沙的花心),那三个弹孔,打在的是三个男人身上的(房、黄、姜),你看到的是姜文打房祖名的,但其实这个是个轮回的故事,房祖名是年轻时的姜文,黄秋生则是介乎第一段中的房祖名和第三段中房祖名精神状态之间的角色,似成熟还未成熟,他们是三位一体的,之所以有三个弹孔,说的是轮回,说的是这个事一直在发生,太阳照常升起,而且辫子和弹孔更好的对应之妙在于,可以认为弹孔是被辫子给戳出来的,这就暗指,他们三个的丧命是因为三个女人。。
  
  66、那本“怎么办”
  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开篇,男主角就死了,是装死,为的是让女主角和她爱的人生活在一起而不是男主角。在这里,象征的是李不空(房祖名)其实没死,还会复活,复活的周韵会和房祖名一起幸福的生活。
  
  67、尽头,非尽头
  尽头:一只大手 象征着女性走入婚姻,被男性所掌握(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年轻的孔维走上了这条路,而年老的孔维(周韵)走上了非尽头,又跨入了轮回之中,即将产下房祖名。
  
  68、尽头,姜文开枪
  性行为。。婚姻开始。。
  
  69、火车,铁轨
  火车-人, 铁轨-人生,周而复始,一辆辆列车开过铁轨,一代人来,一代人走,但铁轨是不变的。 铁轨上,火车下,片中有特别提到这个概念。
  
  70、火车在上面停下来了。
  人在人生的中途停下来了,为的是等待房祖名的诞生,他也许可以改变什么,他一笑天就亮了,但实际上,他什么也没改变,命运还是在重复。
  
  71、阿辽沙和喀秋莎是结了婚的
  暗指房祖名和李铁梅,年老的孔维(周韵)实际上是第三者,她和房祖名两个对于对方来说都是第三者。
  
  72、黄秋生和姜文的关系。
  枪是黄秋生给姜文的,又在最后这一幕,从姜文到了黄秋生手上,依然是轮回。我最大的怀疑是,第二段的姜文是第四段的黄秋生,而第二段的黄秋生是第四段的姜文。注意,这段中的黄把孔维从姜文身边抢走,还到处捏女人屁股
  
  73、火车的气点燃了帐篷,帐篷里是沉睡的姜文,由于被引燃,帐篷飞起,使火车上的周韵受惊吓,生下房祖名。
  我能看出的,只有片中的一切,都是关联的这种浅的隐喻,再深一点的,真想不出来了。。
  
  74、房祖名落在的地方,开满鲜花
  太阳之子?改变世界的力量?
  
  74、阿辽沙,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来了,他一笑天就亮了。
  #¥%……※×()—
  

 短评

我一直就不喜欢主要是因为隐喻而被称牛逼的片子,总觉得电影首先需要讲故事,隐喻可以是暗线,但不能喧宾夺主,为了隐喻而隐喻,去掉了隐喻故事一般般的电影其实挺无聊的也挺做作的。ps:我本来就不喜欢姜文的风格,对我来说太粗暴太野蛮了

8分钟前
  • 烤豆腐
  • 还行

喝醉了一样哭得不能自己……这片子是真正的中国史诗,苏联大炮、疯妈中国、消逝的理想,以及宏大叙事下被扭曲毁损的生活。那赏心悦目诗意满溢的树风光影水和激昂壮美的音乐,在让人神往之余更增巨大的荒谬感。片名据说来自《旧约》: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

13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一部电影如果通篇主题都是寓言和隐喻,那不叫高明,只能是无法自圆其说或叫故弄玄虚。但姜文的个人意趣及掌控力仍使影片在技术环节无懈可击,画面精致,色彩鲜明,结构精巧,情绪饱满。

16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实在是很难看懂,除了时代带给人们的选择和命运以外,各个人物之间的联系都似乎过于牵强。(相比欧美典型的群戏电影。)扫了一眼影评也是各种分析都有,更加让人迷惑。当然,电影从摄影到配乐都非常成熟,姜文确实老牛逼了。但周韵和房祖名的组合让人相当出戏!他穿的是匡威??

2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我是一个退伍的志愿军,1958年我把一个姑娘周的肚子搞大了,但我想跟另一个姑娘孔结婚,于是我骗了周说我死了,然后和孔结了婚。周在火车的铁轨上生下了我的儿子。1976年我在学校当老师,我常常和林医生偷情。我同事梁老师被人诬陷性骚扰女人,而林医生和其他女子都愿为梁老师洗脱罪名并向梁老师示爱。有一天梁老师被还了清白,我却以为他识破了我的婚外情,于是我杀了他。后来我被下放去周所在的山村改造。周得知我被下放,疯了一段日子,并让她儿子,也就是我儿子来接我,然后就消失了。我整天教孩子们打猎,冷落了妻子。一天我妻子与我和周生的关儿子偷情被我发现。我不知道他是我儿子,这小子还刺激我,一怒之下我一枪崩了他。我儿子的母亲周曾在山上,在树上喊叫,阿辽莎,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了,太阳出来他就笑了。原来我就是阿辽莎。

23分钟前
  • 诗安
  • 推荐

佳作,但存在重大缺陷

26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她愈是深爱的,她愈是会在自己身上留下深深的伤痕。那样的坚强,那样的脆弱,都是同一个人”、“以前我比你小,以后我就比你老了”…我爱陈冲勾人那段,笑爆!“不怕记不住,就怕忘不了。”

2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印象深的是歌曲音乐、背景色彩、情节意趣和流畅旋转的镜头。魔幻色彩,奇异的主观印象派怀旧故事 。。

32分钟前
  • boks
  • 推荐

周韵负责装疯,房祖名负责卖傻,陈冲负责卖春,姜文负责整人,黄秋生欲海翻滚后对性麻木的那张脸实在与那个时代风尚以及剧中角色相去太远,姜文拍物的能力要远远胜于拍人的能力,树叶,草,花,鞋子,野鸡,都那么的活色生香,迸发着蓬勃的生命力。这四颗星都给剧中的光影的处理和花花草草了。

33分钟前
  • mary
  • 还行

1.大陆电影罕有的观感,肆意的魔幻现实主义梦境,符号绵密,影像流畅。或许,我们的确需要姜文,不论装疯亦或卖傻。2.上树疯子同费费[阿玛柯德],离开陆地的水中草岛似[地下]变奏,而病房中的重重白纱又让我想及[末代皇帝]的白丝绸触摸游戏。3.摔盘子,"尽头",火布追车,铁道鲜花中的婴儿。(8.5/10)

3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这片子的隐喻在为了贴合小说而做的改编与非常规的叙事中被复杂化了。唐叔在片中代表的就是有枪杆子的最可爱的人,连哄带骗娶来又霸占了娇贵资本家十数年(58年到76年)却又冷落了她十数年;对于唐嫂这样的资产阶级,这十数年对她们而言只是一场有尽头的疯狂,而对于以疯妈为代表的穷苦人民而言,这十数年只是一场永无尽头的痛苦的开端。疯妈在自以为的新时代(太阳升起)生下了信仰年代的新人民,但是李东方这些人民在76年时未经最可爱的人允许就与资本野合,最终又被枪杆子给教训了。李东方之死一是象征了姜文这批成长在60年代的人接触资本后对新时代信仰的崩塌;二是道明了无论对错如何,人民都会是承担结果的一方。观众不用想在中国的政治电影里看到完美的对位关系,因为如果如此明显,那它们与观众见面的机会都会被剥夺。

36分钟前
  • Euthyphro
  • 推荐

弄玄虚,太文青了。还是《鬼子来了》实在。

38分钟前
  • 任晓雯
  • 较差

看影评和解说的时间比看正片还长

43分钟前
  • Zoe
  • 推荐

从58年到76年,没有历史的车轮滚滚,只有姜文印象中奔腾恣意的红色年代。观众可以不懂,但不可以没看见。黄秋生的普通话和房祖名的屁股,这两样东西要成为华语电影的绝唱了吧...

4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姜文拍这部片子的唯一目的就是再次向观众说明他是中国目前最牛的导演。我觉得他就是这个意思。

47分钟前
  • 苏比
  • 推荐

个人风格非常突出,很带劲,很浓烈,很偏执.也一样地掐头去尾,留有余地.我还是喜欢非常地.姜文们对于中国的特殊时代是有情结,始终在追问时代疯狂的前因后果,又如何流转至今.苏联/新疆/下放/华侨/可爱的人/样板戏/...其间充斥着很多符号,约略了解现代历史的人都会感到他要讲的绝对不是轻松的话题.之所以看不懂,原因有两个,一个在于这是过于个人表达的东西,石头,河流,火车,天鹅绒都是有指代的,一般的人只能从看到的表层去理解,其二,姜文把国家和时代的性格和命运注入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的身体里,虽然每个人身上都不免打上时

51分钟前
  • sogdiana
  • 推荐

不解析结构隐喻,不谈论故事轮回,画面多漂亮斑斓,情绪多张扬饱满,这才是情怀,是姜文永远的情怀,对俄罗斯独有的情结和近期看的《蓝色骨头》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果然老崔也友情出镜了);配乐太好听,虽有点满,浪漫得一塌糊涂;周韵拙劣,陈冲神了,湿漉漉的潮湿欲望,放荡的天真。

5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总有一天人们会因为低估《太阳照常升起》向姜文道歉

58分钟前
  • 东宝株式会社
  • 力荐

我现在越来越不喜欢这种需要过度解读的电影,就像做语文试卷一样,鲁迅说一句“晚安!”都要解读个几百字,或者电影里男女主角做个爱,都要解读出一堆政治隐喻(比如《色戒》),有意思吗?也许导演确实有一些隐喻在里面,也许是为了躲避审查故意玩隐晦,但我觉得这已经破坏了影片的完整性。以前看那种所谓大神影评解读会觉得很牛逼,现在觉得都是过度解读。同样的例子还有《让子弹飞》《盗梦空间》等等,这些都是好片子,但是看到一堆人做阅读理解就很无聊,可能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带歪了一批创作者和观众。

1小时前
  • 大海里的针
  • 还行

只能说你没懂,不能说你没看见。

1小时前
  • 阿sue‖不闭关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