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代言人

悬疑片美国1997

主演:基努·里维斯,阿尔·帕西诺,Charlize,Theron,杰弗瑞·琼斯,康妮·尼尔森,

导演:泰勒·海克福德,

播放地址

 剧照

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1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2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3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4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5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6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13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14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15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16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17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18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19魔鬼代言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9 20:23

详细剧情

凯文是个保持不败记录的年轻律师,娇妻相伴,事业有为的他宛如生活在天堂一般。受到纽约著名事务所的邀请,他携妻子来到纽约。奢华的生活近在眼前,一切似乎都昭示着明天的坦途与光明。老板米尔顿对凯文非常赏识,不断地委以重任,同时也带他见识了五光十色的世界。面临着工作的压力和色情,名利各个方面的诱惑,凯文渐渐的迷失在生活中,甚至忽视了妻子精神上的反常。直到失常的妻子自刎在他的臂弯中!

 长篇影评

 1 ) 好人难当

        电影的结尾,在经历了一切噩梦一般的现实之后,凯文运用S\L大法回到了最初的问题分歧点,做出了和原先全然不同的选择,当他看到在支线里死翘翘的娇妻向他甜美微笑的时候,说不定还在感谢魔鬼给了他重新来过的机会庆幸自己终于走上了true end呢,结果,一转眼,当他答应记者为他炒作一次专访的时候,他又在不知不觉中掉入了另一个陷阱里——虚荣。原来没有所谓的true end,所有的选项指向的都是同一个end。如果人生能像玩AVG那样的随时load,是不是就能一帆风顺修成正果呢?显然不能,因为所有的问题,并不是出在选项上,而是设定,设定大过天。
    人类,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面前立刻就刷刷刷布了七个陷阱,好色暴食贪婪懒惰愤怒嫉妒傲慢,你绕过一个就必定会掉入另一个,事过了三后头还有四,就算你处心积虑与天斗地斗终于在无惊无险中安全的度过了一生,这样一个没尝过口腹之欲床第之欢浮生偷闲的寡淡人生,有什么好炫耀的?所以做人难,做好人更难,做一个有完美主义倾向想名利良心双收的好律师简直是难上加难,当你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最后无非都指向一个悲观的结局——除了一头扎入罪恶的海洋用礼义廉耻换取没心没肺外你只有一死了之时,无论是上帝还是魔鬼,放心吧,他们正乐呵着呢,“你看得到,却不准碰,碰到了,又不准吃,吃到了,却不准吞下去”,既然如此,你们全能的主,又为什么要在伊甸园里种上一棵苹果树呢?

    《魔鬼代言人》就是这样一部试图揭露某些秘密的电影,这样的电影怎么拍都很好看,因为人类解析人类,是一件既其乐无穷又精神分裂的事情,导演一方面得和自己的内心作战,抵抗剧中魔鬼的诱惑,一方面又得摇身变为魔鬼贬低上帝的残忍和袖手旁观。这样一种天人交战,若是连导演自己都没说服自己,那么电影的结尾必定崩坏无疑(参见《复仇者之死》、《无极》)。显然服过兵役的泰勒海克福德对人性持着悲观的态度,于是在影片即将崩坏的时候搞了这样一个画龙点睛的结局。
    影片中,凯文饰演了福罗里达州一位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律师,在这个小城市里,他拥有着连续64场不败的记录和一个甜美娇妻玛丽安。影片一开始就是凯文的一场精彩的,颠倒黑白的辩论,成功的帮他的色情狂委托人逃避了法律的制裁,这雷池里小小的一跃,也决定了他之后的人生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开始了一场同魔鬼之间的博弈。于是,我们看到凯文夫妇来到罪恶之城纽约,住上了带3间卧室的豪华套房,而凯文,作为一个律师,底线越降越低,三观时刷时新。玛丽安以一个女人的敏感最先发现了生活的空虚和不对劲,于是也就成了这场博弈的第一个牺牲品,她被魔鬼骚扰被丈夫的繁忙冷漠折磨直至精神崩溃企图退缩,这时被委以重任的凯文早已经深深的陷入了迷乱放浪的名利场之中不愿退出,“我放弃这个案子,而她的病好了,我会因此而恨她”,当凯文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作为人类的自私暴露无遗,他朝着魔鬼铺设的陷阱前进了一大步。

    最近在读京极夏彦的推理小说,这个著名话痨通常会围绕着一个非常简单的观点海谈胡吹几十页,因为这是他所谓的“顺序”,顺序很重要,甚至决定给了你对于一个观点的接受与否。在一开始,凯文的母亲对凯文说:“纽约很可怕,巴比伦大城倾倒了,成了魔鬼的住处,呜呼哀哉,一时间,你的刑罚就来到,灯光在你中间绝不再照耀。”没用!我们说:“你明知道那人有罪,依然帮他开脱,你赚取的不义之财,总有一日将倾覆你。”完全没用!而只有当经历过鬼怪骚扰,子|宫丢失,精神崩溃的玛丽安,当她躺在去往精神病院的推车上是,才晓得忏悔,“一切都是钱引起的,那是不义之财,我们为了钱,不择手段。”不是和之前的告诫一样吗?为什么非要这时才醒悟呢?她想要回家,但是早就没有家了。而凯文呢,圣经的告诫没用,母亲的乞求没用,妻子疯了死了,甚至连他自己都快疯了,依然没用,他依然kept on winning every time,只有当知道面前站着的,既是恶魔又是自己的父亲时,当子弹穿过他的头骨时,唯有到这时,他才知道,他的不败记录被打破了。而随之而来的时光倒流,似乎也并不是非常乐观。

    人性经不起考验,凯文想做个好人,但他无法否认他是恶魔之子这一事实,《魔鬼代言人》用一种魔幻的方式展现了现实的残酷和无法改变。剧中偌大的房间,壮观的浮雕,楼顶上的水池,这些突兀的场景在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又透出了一种隐约的不安,在纽约这个被人爱被人恨的城市里,究竟还隐藏了多少这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和罪恶?看着康妮尼尔森和查理兹塞隆这两个在戏里戏外运气都不大好的大美妞,一个被折磨的不成人形另一个由性感到干枯只在一瞬间,这是不是也是导演和观众的一种恶趣味呢。同样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人为善爱你爱我爱人类,作为我们人类自己,究竟要经历多少杀戮战争颠沛流离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才能够习得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呢。


                                                   文/张立达

 2 ) 受罗翔老师推荐而来,电影太好了,不吐不快(截图N张却只能放九张(影评水平有限

出发去纽约前,妈妈一直拿圣经说事

如题,因为是受罗翔老师推荐而来,知道这是一个有关虚无浮华的故事。

这位母亲的打扮和电影的熏陶有一种觉得她过于神经质的暗示,因此虽然知道主题,再加上我不信佛不信教,可能对他们缺乏同理心。

综上,我一开始对她是不以为然的。

妻子被男主送去医院的时候,这个时候她在我心里已经是接近死亡了。果然,这是她清醒的最后发言。

来到纽约和妻子出事之间其实有很长一段,但我都没有放截图,原因有二。

一呢,是豆瓣只允许放九张图,我认为精彩的部分都在最后。

二呢,则是,这中途一段实在没有什么坑,一切是那么符合逻辑、理所当然。丈夫走上了更辉煌的工作岗位,妻子努力适应“上流”社会,两人在这个冷漠而华丽的钢铁城市互相扶持。

然而丈夫作为备受器重的律师,每天忙于工作,能给妻子只有钱而不是爱。

妻子受到的压力我作为女孩子挺感同身受的。在搬去新家的第一天,遇到的邻居,也就是男主同事的夫人,就用一种看似友好实则高高在上的神情看着女主。这种神情让人很不舒服。

女主想和她成为朋友,她却一遍又一遍地挑剔女主刷墙的颜色。这种心理施压一步步让女主失去自信。将夫妻二人共同的初心——绿色——换成了另外的颜色。(所以那些或深或浅的绿色正代表着他们当初的纯洁美好吗)她失声了,连发型也在魔鬼米尔顿的诱惑下改变了。

她们一起逛街,女主倾诉她想要爱,另外两位夫人却传输着荒淫浪荡拜金的思想,女主的第一次幻觉出现了——邻居夫人变成了魔鬼。女主吓得落荒而逃,我也是。

女主是多么无助,她尝试向男主寻求帮助,却得不到回应。最终夫妻二人因为压力不能相互理解而爆发争吵,妻子出现幻觉,抑郁。

这一切是那么顺理成章,而所有人,包括观众,事后才惊醒这一切早已在陷阱之中。

妻子自杀,死在凯文的臂弯里,母亲崩溃着喊出这句。

这句话,在这个情景下,真正称得上是振聋发聩了。此外,这个情节昭示,凯文是米尔顿的儿子,这个身份在之后变得越来越魔幻……

敲黑板,这是主题了。

这里开始魔幻现实了,流动的雕塑,诡异的气氛,似乎是想提醒观众这不是真实的。但我反而觉得,这比现实真实太多了。

嘲讽度max

这一段的词写得太好了,简直想让人朗读并背诵全文。

凯文已经认定米尔顿是撒旦,问米尔顿为什么从法律入侵

——不是因为法律最接近生活才选择法律,而是因为撒旦在生活中早已无孔不入。

——不是因为凯文是他儿子才选择凯文。魔鬼在他的众多子女中找出最优秀的那两个特殊培养。凯文自己选择出卖良知,为穷凶极恶的违法者辩护。他的辩护魅力和聪明才智毋容置疑,但没有用在正道上,被魔鬼盯上了。

——说到底,都是双向选择。

魔鬼很疯狂,很有激情,我很欣赏
ohhhh,xxoo要开始了吗

默默问一句,“天使脸蛋魔鬼身材”是出自这部片吗,这位魔鬼的女儿简直完美诠释了这八个字。

她认为不需要说服男主,都是废话。用身体征服就行了。就嗯,非常嘲讽。

这个单眨眼我的妈呀,毛骨悚然!!

影片里单眨眼共出现三次,上面的截图在第一次和第三次出现,第二次是米尔顿。

看到第二次我只是有点眼熟(甚至还想到刚看不久的乔乔的异想世界),第三次我他妈人都吓傻了!

是这样的,让我好好说下思路。前面的xxoo没有进行下去,男主凯文一枪崩了自己,回到他来纽约之前的时间节点,见证了这第三次wink。(之所以吓傻是因为被强烈暗示,米尔顿和截图上这个人是同一个人)

(我差点以为这是一梦醒来的烂梗,心里疯狂吐槽难道国外影片也为了过审强行改结尾,还不能骂虚荣了?/汗😅。还好男主的表现说明——这是上帝给了他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虽然这也有点索然无味就是了)

好了好了男主放弃了给猥琐男辩护,放弃了不败记录,高高兴兴带着妻子回家了,聪明的我在看到第三个wink之后就知道没那么简单。果然,截图上这个小人吹嘘到“凯文啊您是多么伟大,律师届品德高尚第一人!我要让你见报!世界闻名!”

凯文“再三推辞”,最后接受。身后,截图上这个无名小卒的脸变成了米尔顿的脸,他笑了,果然没人逃得过名或利,over。

写在最后

上面那些果然都是些流水账了。

看完电影才知道严格要求的豆瓣er为啥都对结局拍案叫绝,几重反转,我这个没啥文化的,也只能说,真的绝!不仅仅是在说“虚荣的可怕性”,也强调了“虚荣是人类的原罪”,更有“一步都不能行差踏错”之意。

只有永远不走向狼群,羊才是安全的。

果然,君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此外,因为是罗翔老师推荐而来,还有几句话要说。纯属个人看法,欢迎交流,勿搬运。

①罗翔老师爱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他认为人要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律师也是如此。然而现实不允许这样,原告和被告都需要律师辩护,有时律师清醒知道自己的雇主是有罪的,却要为自己的胜利拼搏。

罗翔老师无意批判现实,因为这是无法改变的。他只是时常看而且推荐这部电影,提醒自己和所有人,不能像凯文一样,为了虚荣而持续为一个又一个犯罪者辩护,赚取金钱和名声。(我猜这可能是他进入学术圈的原因之一)

更深层次一点,就是绝不相差踏错,被任何利益诱惑,踏入狼群。

②在南方周末的采访中,罗翔老师提到这么一句话:“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这是一切事物的前提。人确实要意识到你没有想象中那么崇高、那么勇敢,人远比想象中更加虚伪。”这同样与电影的主题有相通之处。

贴上这篇采访的最后一段,我很喜欢——

南方周末:你希望你的学生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罗翔:谈不上希望。努力做到追求光明,追求公平正义,怜悯弱者,但是也不要过得太过于清贫。

 3 ) 魔鬼代言人

基努里维斯还是一贯的英俊,我也还是一贯的不喜欢这种英俊——我不喜欢他白净秀气得像个东方男人,也不喜欢他眉宇间的正气。我喜欢高大的硬朗的,粗犷也可以,神气最好是亦正亦邪。
阿尔帕西诺其实也不高大,个子比起基努里维斯还矮了一头,可是我还是喜欢他,喜欢他那种老派花花公子的味道——他穿起白衬衣,银灰马甲,脸色苍白,黑沉沉的眼圈,好像吸血鬼一样魅惑。

电影拍得非常好。凯文如何一步步陷入、迷失,十分的合理自然,毫不生硬。事业成功带来的巨大满足感,或者说,虚荣感。情色的引诱。渐渐忽视了原先最看重的东西。渐渐迷失。
刚刚搬到纽约的时候凯文对妻子说,如果你不喜欢,我们就回去。后来他坚定地对母亲说,你可以带她回去,我不会离开纽约。
他的妻子日渐反常,他不是不着急,可是对他来说,这已不是最重要的了。撒旦很有技巧,他的诱惑是以退为进:你应该以爱人为重,放弃这个案子,所有人都会理解你。我可以找别人接替。你应该在她身边。
凯文回答说,你知道我最害怕的是什么?我最怕的是我放弃了这个案子,然后她的病好了。这样我会恨她的。

我想我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她若真死了也罢了,若是不死,若是病好了,他会觉得他的放弃不值得。他会觉得他被要挟了,被强迫了。于是他会恨她。
可是,如果他不放弃案子,然后她死了,他又会怎样?他会恨他自己么?

也许凯文当时想不到这么多。对当时的他来说,这个案子太重要了。他的事业太重要了。一举成名太重要了。
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如果你不喜欢,我们就回去。”的凯文了。

一切到底是撒旦的引诱,还是他的自由意志?

后来她果然死了。死前她一次再次地告诉他她的所见。但是他没有相信。他觉得是她的精神出了问题。
她的样子看起来的确很疯狂,很不正常。谁看见了魔鬼还能泰然自若?那个女人变身的时候太恐怖了,我在屏幕外都受了惊吓。还有那个血淋淋的卵巢。吓得我接连两天半夜不敢一个人去洗手间。
他一直都不相信她。是,听起来的确难以置信。这一段让我想起周迅版的《画皮》,一开始陈坤也是同样不肯相信赵薇。
虽然他们同样都是爱妻子的。
若爱人对你说的事违背常理,匪夷所思,你是会相信,还是不相信?

爱其实是应该包含信任的。

凯文跑去质问撒旦,撒旦对他说,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看,我早就对你说过,你应该放弃案子,以爱人为重。

“虚荣,是我最爱的原罪.”

撒旦有一段话很有意思:“我从开天辟地以来 就来到世上,深入人类生活 ,我挑动了人性一切潜在的欲望 ,我满足了人类需求却不批判他 。为什么?因为即使再顽劣的人,我也不会拒绝他,我热爱人类 ,我是个人道主义者,搞不好是硕果仅存的了。”

会被撒旦引诱,是因为人性中存在的潜在欲望。

凯文终于没有跟从撒旦,选择了自杀。

时间倒转,他又回到了佛州,回到了替那个猥亵女学生的变态老师辩护的法庭上。他那金发美貌的妻子,也还是在听审席上笑吟吟地看着他。
那一刻凯文神情激动。是啊,有几个人能像他这么好运,可以一切重头来过?

凯文做出了和上一次相反的选择。他不再在乎他的不败纪录。牵着妻子的手,凯文转过楼梯转角,楼梯上方的记者冲着他喊:这是个好题材,关于律师的良心,若你接受我的采访,我包你可以一举成名……凯文回过头,笑着说:好,明天我们约时间。
这是镜头转成记者微笑的脸,那张脸慢慢变化,变成了撒旦。
撒旦微笑着说:虚荣,是我最爱的原罪。

新的一轮沉沦又开始了。

这个结局真是出人意料的点睛之笔。


 4 ) 观赏魔鬼代言人

内容简而言之,是说及一个律师遭逢邪恶势力的故事。(Advocate一语双关,既有『拥护者』之意,又有『律师』之意:律师成为魔鬼的代言人。)但这部电影有非常强的基督教背景,也因此,很多人看完这部片子,会不知如何找出这部电影的 key。以下就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几个角度:邪恶势力显然是一个客体,人必须与其遭遇并相抗。当人与邪恶势力相抗时,人会发现他其实同时是在与自己内在的邪恶相抗。这是内心幽暗与外在邪恶深渊的互动,最终,人自己成为自己的敌人。

邪恶势力引逗人对邪恶做出回应,邪恶势力自身并不把人当成敌人,他的敌人是上帝。

在这遭遇战中,人的「自由意志」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

现在我们就从这四点key来出发,谈谈「魔鬼代言人」这部电影的主旨。

人的自由意志Kevin Lomax (Keanu Reeves饰)与妻子 Mary Ann(Charlize Theron饰),夫妻两人原本只是佛罗里达地方性的成功名流而已Kevin 和Mary 夫妇被 John Milton 邀请到纽约,夫妻快乐地庆贺在纽约大都会的新生活John Milton,他真正的身分是 Devil(撒旦)魔鬼与奇努李维最后对话中,说出「自由意志是很麻烦的」。这说出基督教信仰的中心思想,就是上帝与魔鬼,都尊重人的自由意志,他们从不用阻止人的自由意志的方式来做事。但魔鬼在某个地方曲解掉自由的含意,让人跌入陷阱。扮演魔鬼的艾尔帕西诺说,当初上帝创造那么诱人的果子,却「让人可以看、却不能摸不能尝」,这是上帝的游戏,他冷眼旁观,等人犯罪时他就嘲笑。但这只是对「自由」含意的不同理解。魔鬼告诉人的自由是:你应当什么事都可以作,尽己所爱的去作。

上帝期望人拥有的自由是:我什么事都有最大的自由可以作,但我也有一种自由 ── 就是我有能力不去作某些事。

这才是上帝给人百分之九九的「可以」,与百分之一的「不可以」,这背后的自由真义。上帝的自由定义,是「更自由的」,但魔鬼曲解它。

其实我们观察历史,我们会发现世界与社会的乱象,真的都是来自没有能力去抗拒不该做的事。光是lton的自信与笑容,使人难以分辨他的撒但真面目Kevin 在纽约的生活,愈来愈陷入迷惘之中John Milton 与Kevin Lomax 搭乘纽约地铁,John Milton 愚弄来找碴的人魔鬼跟奇努李维说,上帝定下规矩,然后冷眼旁观,等人犯错后嘲笑。

其实上帝自己一样涉入了这个「真自由」的争战中,他进入人类历史,主动限制了自己的自由。

一次就是面对魔鬼最喜欢的试探(test,这字在电影中出现很多次。)。魔鬼带耶稣上最高的山顶(记不记得,魔鬼代言人电影中,有好几次艾尔帕西诺带奇努李维上大楼高顶,往下俯视,纽约城市的镜头?导演用这方式来指陈永恒的test。),魔鬼把世上万国与万国荣华都指给他看,对他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耶稣答以:当敬拜上帝,单要事奉上帝。

上帝涉入历史,并经过同样要面对的test,即使上十字架时,仍面对test,有人大声问他:「如果你是神的儿子,你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其实这些test,仍旧跟虚荣有关,只是耶稣用了「真自由」 ── 我有能力不去作 ── 来面对这些test。

上帝不是在玩游戏,他渴望人拥有真正的自由,但是人最终失去了,因此上帝涉入,以十字架事件,重新让人得到真自由。

十字架事件是一个苦行,魔鬼知道,因此耶稣一直也受到「不要上十字架」的试探,而十字架事件的确意味著,上帝不仅没有冷眼旁观,他涉入、并因此受苦。

天国的子民Kevin Lomax 逐步走入 John Milton(撒但)设下的陷阱中Mary Ann 被 JohnMilton 强暴,在医院中,Kevin 正试图阻止 Mary 走上绝路John Milton说:「我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者,因为我满足人的一切需要!!二十世纪是我的世纪!!」电影最终,艾尔帕西诺跟奇努李维的对话中,不停出现「天国的子民」这几句话。

这也是有基督教背景的。在基督教信仰中,人区分成两种国度的子民,一个是天国的子民,也就是「神的儿子」;一个黑暗势力辖管下的子民。

正因为如此,导演刻意安排到最后,奇努李维发现自己竟然是艾尔帕西诺的儿子(也就是黑暗之子的暗喻),奇努李维必须以自己的自由意志面临抉择,要不就是结束自己的生命好终止父子关系,要不就是选择走向黑暗。

我们都知道奇努李维抉择自杀,但回返最初面对正义抉择之点,胜过「不败记录保持人」的陷阱后,他开始要面对另一条路上的陷阱。(这就变成是一个说不完的故事了,或许你可以自己往下编写)。自杀正是透过死亡终止父子关系的方式。

这也是十字架事件的核心含意:上帝自身选择了死亡,让人透过与他生命的连结,也死了,然后上帝战胜死亡,人也因著与他生命的连结,新生了,从此不再是黑暗之子,而是真正的「天国的子民」。父子,在电影中是个「暗喻」,但的确掌握住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基督徒又将此转变称为「出死入生」、「新生命」、....等等。

以「教父」系列电影走红,并以「女人香」获得奥斯卡奖的 Al Pacino,演活了魔鬼代言人中的 John Milton(撒但)关于「天国的子民」,圣经上有一句话是这样解释的:「……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关于「魔鬼代言人」的暗喻含意,我想就先谈到这里,最后简单提一下,关于奇努李维的律师角色,奇努李维曾问及艾尔帕西诺,何以向律师挑战?艾尔帕西诺说,因为律师最接近生活,当然这是很重要的角度,不过,律师扮演「正义使者」,不断处理「罪恶」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点。正是因为这样,律师面对自身心灵的邪恶幽暗才会有这么强的震撼力量,他的虚荣,使「正义」变成「魔鬼的代言人」。此外,艾尔帕西诺说「我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者,因为我满足人的一切需要!!二十世纪是我的世纪!!」,这多少讽刺了「满足人一切需要」,正像「拥有自由」一样,是二十世纪最大的吊诡。

关于这点,应当是所有希望自己「活的很正义」、「是个人道主义者」 ── 包括你我 ──的人,都可以自我反思的地方吧?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也戴上戒指,成为魔鬼的代言人了呢?

转载自信望爱资讯中心,题名:电影「魔鬼代言人」的人性自由与人性幽暗

 5 ) 自由意志和魔鬼诱惑

没什么评论,就觉得这个故事挺好看的。虽然是老片子了,水准还是很高的。

先说说故事梗概。

凯文是一个小城市里年轻有为的律师,有着连续辩护不败的战绩。忽然有一天,纽约一家很有影响的律师行以高薪豪宅优厚条件相请。天赐良机,怎可错过?金钱、荣誉谁能拒绝?于是他带着妻子玛丽,离开佛罗里达的家乡来到纽约发展。

这家律师行的老板叫米尔顿,对凯文非常赏识,交给他一些棘手的案子,他都一一解决。这更使凯文我感觉良好,但与此同时,他也逐渐地意识到自己为之洗脱罪名的客户并非清白。

妻子玛丽跟随他到纽约后,住上了豪宅,手上有花不完的钞票,但是,她却发现丈夫沉溺于工作已经无暇顾及她的感受,夫妻感情逐渐疏远。不知何时开始,玛丽总是能看到诡异的情景,她逐步走向精神崩溃。但根本没有人相信她,连她深爱的凯文都只是以为她精神有问题,对她的求助置之不理。

一天,玛丽遍体鳞伤地被发现了,她告诉凯文,是米尔顿强奸了她,但凯文压根不信,因为整个下午,米尔斯都和他一起在出庭!走投无路的玛丽终于疯了,在精神病院,她选择了自杀。然后,就在玛丽自杀的当天,凯文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可以解答发生在凯文身上所有的事情~


一、演员们

这部片已经是老片了,那时候还没过千禧年呢!所以一切情节的变化都不算新鲜了,基本上说的是小镇律师到了大城市,在名利诱惑和道德良知中受煎熬的故事。此类故事在银幕和屏中已经反复出现过了——主角或男或女,背景国内或国外,风格有写实有魔幻——《魔鬼代言人》是前半部写实,后半部魔幻,算是个综合体。

演员名单现在看来很是强大——基努李维斯、艾尔帕西诺、查理兹塞隆——后两位可是奥斯卡影帝影后啊,当然基努李维斯的粉丝大概更多一点,演技我们就不要多说了,在这部片里面我还是基本认可的。虽然和老戏骨艾尔帕西诺比是嫩了点,他还是很到位地表现了角色逐步被诱惑但又良心未泯的状态。我一直觉得基努李维斯是很特别的演员,他身上有一种执着的单纯、一种正直,以及一种安静淡然的气质,这是无论他演什么角色都无法改变的。在浮华喧嚣的好莱坞,他算是一个异数——其实在普通人里面也是个异数,所以他老是被派遣去扮演一些外星人、特异功能者或者科幻题材的电影(他也扮演过释迦摩尼佛祖),因为他实在有点非人类的感觉!所以他不可能是罗伯特德尼罗和艾尔帕西诺,他始终是他自己。

查理兹塞隆那时候很年轻,有点婴儿肥,青春又清纯,演一个乡村律师的妻子,很称职。艾尔帕西诺就是一贯那样的变色龙,演活了角色的狂放和邪恶,结尾有一大段演讲,是对上帝的嘲讽和挖苦,相当痛快淋漓。怎么我觉得老戏骨就喜欢演这样的复杂多变的角色?杰克尼科尔森曾经在《紫屋魔恋 The Witches of Eastwick》中演过撒旦,结尾也是对上帝的一阵嘲讽和质问,比这段还要来得干脆和痛快。我还记得有一句是说——“撒旦降灾祸,你们说这是罪恶,上帝降灾祸,你们却说,这是命运!”——我听罢简直是醍醐灌顶!从此习惯倒过来想想看似确凿无疑的问题。还有一件事很有趣,这个亵渎神明的话是撒旦在教堂里对上帝的信徒们喊出来的——都打上门去了~撒旦们好像不太怵上帝啊~

二、FREE WILL

这部片子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FREE WILL,翻译成意志自由,这个大概是基督教里的概念,深入西方民心的东西。我记得上次听说这个词是在金凯利的《冒牌天神》里,上帝给了金凯利自己的神力,可以改变任何事情,但唯独一样不行——人的意志。所以金凯利还需要亲自色诱自己的妻子,无法依靠神力让她爱上他。而这次在《魔鬼代言人》里,撒旦的化身、即艾尔帕西诺扮演的角色多次提到这个词,憎恨但又无可奈何。

看来上帝和撒旦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协议的,撒旦尽可以诱惑上帝的子民据为己有,但必须要通过一个程序,就是让人类“自己做出选择”,因为——FREE WILL。当然反之也是一样的,人类也可以自己做出选择,站到上帝的阵营里,对此撒旦也是无计可施的。

看来FREE WILL是人类天赋的最重要的权利之一了。因为FREE WILL,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投向上帝或者魔鬼,决定做对的事情还是错的的事情,最终决定自己将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人生即是选择!这部片子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这个道理。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基诺里维斯扮演的小镇律师凯文面对撒旦的诱惑,是怎样一次次做出自己的选择的。

第一次是在小镇上,凯文的为一个小学教师的猥亵案做辩护。
第二次他已经被纽约著名的律师行吸收,为一个非法屠杀动物的大客户进行辩护。
第三次是为纽约的房产大亨枪杀妻儿的三条人命案做无罪辩护。

实际上这三个案件,不过是撒旦的三个试探,因为他为之辩护的当事人都有罪,而且撒旦有意无意,让凯文在辩护的过程中,得知了真相。他就是要看看凯文在名声和正义之间,到底会做怎样的选择?

凯文做出了选择——他为他的当事人做了无罪的辩护,而且都获得了成功。他不是不挣扎,不是不痛苦,但想要成功的欲望盖过了一切:
——他已经有了连赢几十场的记录,他不能不为了自己荣誉而战;
——他在新的律师事务所刚刚获得重用,他需要一场胜利来奠定自己在事务所里的地位;
——受理了一半才得知真相,他不能不把事情继续下去,当中退出就会在律师界声名尽毁。

然而第四次考验才是最残酷的考验。凯文在为房产大亨拼命辩护的同时,他的妻子玛丽精神出了很严重的问题,她非常需要他。作为丈夫应尽的职责,他应该陪伴她、照顾她。但他做出了第四次选择——他在妻子最需要他、还有机会挽救妻子的时候,却为了工作而狠心离开,见死不救。于是她活生生地在他面前割断自己的颈大动脉。

凯文为了名,为了虚荣心,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昧了良心做事,终于造成了无法挽回的错误、失去了自己深爱的女人。

从某种意义来说,撒旦(是以律师行老板米尔顿的形象出现的)并没有对他做特别狠毒的事情,他只是给了他考验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对于普通人来说,完全有机会遇到,不需要特别的安排。而且,最让人扼腕的是,每一次撒旦给了他考验的同时,都很公平很有契约精神地同时给了他选择的机会,他完全可以掉头而去、走上另外一条路。但每一次凯文都选择了撒旦希望的道路。他往撒旦的方向越走越近,最终掉入了这个无尽的深渊。

三、高潮原来在结尾

妻子死了,凯文痛苦、自责而无助,就在这个时候,凯文的母亲告诉他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可以解答发生在凯文身上的所有事情……

真正的高潮到这里才刚刚开始,在此之前的一切情节都不过是铺垫而已。

为什么凯文做什么都一帆风顺、一生没有输过一场官司?为什么短短的时间,他就从一个小镇律师,成为一家国际著名律师行的合伙人?为什么凡是阻碍了米尔顿的人都会一个个离奇死去?为什么妻子玛丽会疯?为什么她总是说自己看到怪异的事情,并在死之前说米尔顿强奸了她?……这些看似无关的事情都由一个答案串了起来,而答案就在米尔顿身上,也在凯文身上——他们原来是父子。

凯文的母亲在十六岁那年,未婚先孕,与一个不知名的少年生下凯文,这位少年之后就不知所踪——他就是凯文的老板,米尔顿。

如果米尔顿仅仅是想补偿儿子的慈祥父亲倒也罢了,但他人类的外表后面隐藏的是一张充满阴森与黑暗的内心——他是撒旦,是魔鬼,是上帝的对头,邪恶灵魂的庇护者。他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争取上帝的子民,成为自己的子民;争夺上帝的世界,成为自己的世界;占据整个天堂,使之成为地狱。他蔑视上帝为人类设定的律法,他要建立自己的新秩序。

他游走在人类之间,诱惑一个又一个不坚定的灵魂,也到处播种,传递自己的血统和子嗣。撒旦在世间有很多孩子,但成器的没几个。凯文是其中最优秀的。撒旦一直等待凯文长大,在观察他,也诱惑他、试探他。他要使其逐步泯灭自己的良知、道德和正义感,成为自己的帮凶、最终能够成为自己庞大事业的继承人。

为什么撒旦不直接改变一个人的灵魂,而是要引诱,劝导?还是因为FREE WILL。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能例外。

为什么要逼死玛丽?因为凯文的同事克丽丝塔(他性幻想的对象),是凯文同父异母的姐姐,撒旦的另外一个女儿。他们俩身上都流着同样的血。米尔顿想让凯文和克丽丝塔结合、为撒旦家族繁衍后代,成为新世界的统治者。所以他让玛丽看到那些幻象,他还亲自强奸了玛丽,并且把她逼疯。是的,都是他做的。

得知真相的凯文怒火中烧,他朝米尔顿射光手枪里的所有子弹(好像还留了一颗,很快也将射出去)。当然米尔顿毫发无损,反而咄咄逼人地逼问凯文事实的真相。他提醒凯文他如何在事情发生之前,给了凯文选择的机会,而当时凯文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他的言辞尖锐又无可辩驳,话语就像鞭子一样打在凯文心坎上。最后,凯文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他是咎由自取。因为,FREE WILL。他的意志始终是自由的。米尔顿不是没有给过他机会。

一切都太晚了。大错已铸。死人不能复生。此时的凯文,负疚而痛苦,意志消沉。他头发蓬乱,神情萎顿。他白衬衣上还沾着妻子血。他无力地询问米尔顿做究竟想得到什么?

米尔顿滔滔不绝地诉说对上帝的蔑视和对自己统治世界的规划和蓝图,许凯文一个美好的未来,名、利、美女、欲望、胜利、成功、地位、权利~一切都唾手可得,只要凯文跟着他走。凯文没有反驳,他看上去也无力反抗。克丽丝塔脱去全部衣物,露出她美丽绝伦的裸体。她躺在凯文的面前,抚摸自己,如同发出一个无法拒绝的邀请。米尔顿志得意满地笑了。一如既往,他认为他已经赢了。

就在米尔顿以为自己稳操胜券的时候,凯文阴郁的脸上露出嘲弄的笑容。他说,你是对的。自由意志。是时候了。
他没有改变表情,迅速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扳机,快得没有来得及让任何人阻挡。
一声枪响后,他的头颅忽然有大朵血花盛放,凄美而艳丽。
他的血溅在克丽丝塔的脸上,克丽丝塔大惊失色,哭喊,不!不!不!
蓦然,一声怒吼,米尔顿身上迸发出熊熊的火焰,将周围化为一片火海。克丽丝塔如此丰美的身躯,在他的盛怒下化为一堆枯骨。
米尔顿目光一直停留在凯文的脸上,直到他身躯沉重地倒在地上。
米尔顿还是败了。败在自由意志上。败在不灭的人性和善良之下。
凯文用自杀这样惨烈的手段,割裂了自己与撒旦之间的血缘关系。
他宁死,也不做撒旦的帮凶。
只是短短一瞬间,漫天的火焰消失了,就像出现一样突然。
魔术一般,就在我们面前,米尔顿苍老而狂怒的面容幻化为与凯文非常相像的一张清俊的沉静面容。他长发披肩,赤裸而年轻。
他仰天长叹,身后一对巨大的洁白翅膀熠熠生辉。
此刻此刻,撒旦终于显露出骄傲的炽天使路西菲尔的真身。

凯文终于运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做出了伟大选择。
虽然他是撒旦的儿子,但他依然拥有选择的权利。他可以成为上帝的子民,也可以成为撒旦的继承人。
经过一次次考验,他知道自己得到过什么,也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只有经历过这些,才能看清楚什么才是对自己最为珍贵的东西。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怎样的人。
虽然他没有经受住诱惑,无数次做出错误的选择,但他不能让这一切白白发生。
错误就是错误,只要敢于承认,并坦然面对,承担后果,错误就不会没有价值。
他愿意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而且为了阻止更大的错误,他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还好,虽然他已经坠入深渊,但他还有一只手勾在悬崖的边上。他还有最后一次机会做选择。
他涌身一跃,终于从悬崖边回到了陆地。他摆脱了地底下黑暗世界的诱惑,用自己的鲜血,救赎了自己的灵魂。
这真是一次伟大的胜利。伟大的选择。

四、重来一次,又会如何?

凯文沉重地倒下了,但他的灵魂终于得到了拯救。然而撒旦,他怎么会如此容易被打败?

突然镜头一转,回到电影最初的场景,凯文站在洗手台前发呆。这是我们在片头曾经看到过的、他第一次出场、要为猥亵学生的小学教师做辩护之前的情景。就像录像倒带重放了一样,一切又回到了起点,所有的事情好像都还没有来得及发生。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二次机会(好像这是基督教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我在《终结者2018》中看到过这个词)?
凯文走进法庭,赫然看到他的妻子坐在审判席上等着他。他是如此的高兴他可以重新来一遍!他禁不住两次拥抱妻子,并毅然宣布退出此案!他为此遭到停牌的处罚,但这可以说这是他此生最幸福和深感幸运的时刻了——他,凯文,人生有了第二次机会!他终于可以不用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而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了!

就在所有人都为凯文的选择讶异或者高兴的时候,一个记者追了出来,要求采访他,并且告诉他,“我会因你这为了良心而牺牲自己的举动,为你做报道,而让你出名”。在妻子的怂恿下,凯文终于欣然接受了。当他与妻子相拥离去时,身后记者的脸忽然幻化为米尔顿的脸,他面带笑容地说出他的名言:“虚荣是我最爱的原罪。”于是我们知道,凯文又开始了他的新一轮考验。而这一次考验,胜负尚属未知数……

正是这个结局最引人遐想、留有余韵。内心欲望和良知的斗争,永远不可能停止。你知道一条路走不通,不等于你选择的另外一条路能够走通。无论你选择走哪一条路,这条路上永远充满了诱惑和陷阱,没有什么不同。

这个解决让我想起来基诺里维斯的另外一部电影《康斯坦丁》(又被翻译成《地狱神探》)。在结尾,康斯坦丁和撒旦谈了个交易(在任何有关的电影里,撒旦都有遵守承诺的好习惯)。他决定自我牺牲,将自己的灵魂交给撒旦去交换爱人的上天堂的机会。于是成交。但是当撒旦正要拉着康斯坦丁入地狱时,上帝之光照亮了康斯坦丁。因为他做出的具有强烈自我牺牲的无私举动,他的灵魂被天堂接纳,他的身躯被上帝牵引着往天堂缓缓飞升。撒旦哀号着,不甘也不服气,最终做了一个决定——让康斯坦丁活下去。本来康斯坦丁因为罹患肺癌快死了,撒旦宁可使他痊愈而不让他死亡(上天堂),因为只有康斯坦丁活着,他就还有机会让康斯坦丁下地狱。

所以,最后,是米尔顿,也就是撒旦给了凯文第二次机会,让凯文重新选择、重新去开始。而撒旦将会继续幻化为种种身份,出现在凯文身边,引诱他,劝导他,激发他恶的一面,把他继续往地狱这个方向带。谁知道呢,也许重新走一遍,并不能改变什么,因为人是如此善变、健忘,而欲望又是与生俱来、难以遏制的。稍微放松一下,找一个借口,即溃不成军了。

所以啊,诱惑无处不在。大家要小心了!佛教说要“善护念”,就是要小心翼翼保持好自己内心的平静和良知,不要被撒旦轻易诱惑了。

五、关于撒旦的身世

关于撒旦的身世,向来众说纷纭。通常的说法是,撒旦原本是上帝所创造的最高级别的天使路西菲尔(Lucifer,在拉丁语中是“带来光明者”、“明亮之星”、“早晨之子”之意)。

在基督教的传说中,路西菲尔是光辉耀眼、深受尊崇的六翼天使,拥有凌驾于其他天使的智慧与美丽。神曾让路西菲尔担任天使长,陪侍于神的右侧,统领所有围绕在神宝座周围的基路伯(高级的天使)。然而,路西菲尔却“因美丽心中高傲,又因荣光败坏智慧”,背弃了神。

“你(指路西菲尔)从受造之日所行的都完全,后来又在你中间察出不义。”(《以西结书》第二十八章)路西菲尔(撒旦)带领三分之一的天使叛变,妄图取代神的地位,最后战败。

《以塞亚书》第十四章中记载了他的下场:“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为何从天上坠落,你这攻陷列国的,为何被砍倒在地?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的众星之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坠落阴间,到坑中极深之处。”

正如《箴言书》中所言,“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心里谦卑与穷乏人来往,强如将掳物与骄傲人共分。”路西菲尔的下场像一切受造者昭示:骄傲是通向毁灭之路。

 6 ) 自由

魔鬼告诉人的自由是:你应当什么事都可以作,尽己所爱的去作。
  
  上帝期望人拥有的自由是:我什么事都有最大的自由可以作,但我也有一种自由 ── 就是我有能力不去作某些事。
  
  这才是上帝给人百分之九九的「可以」,与百分之一的「不可以」,这背后的自由真义。上帝的自由定义,是「更自由的」

 短评

不明白为什么凯文的老婆来到纽约之后不开心,不就是有钱了丈夫忙起来不理自己吗,多么完美的生活,简直是dream life,可能我不配拥有纯洁的爱情吧……

4分钟前
  • Irgendwann
  • 力荐

电影很不错,而且最后的演讲差点说动我了。不过最好笑的是,即使是撒旦和上帝的赌注,和尊重人类的free will。好像也只是尊重侽性,这个社会的“主角”而为基础。一个又一个的女性,只是陪衬和转换“主角”心智的工具牺牲品。这实在是太好笑了,撒旦和上帝的世界不需要女人。如果电影的设想是真实的,那么我对此的看法就是,神本身最值得下地狱。

7分钟前
  • 是羊驼吖
  • 力荐

阿尔·帕西诺的大段说教很不靠谱~~

11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这是个宗教片,宗教片跳出宗教的话,对于无神论者很没说服力。

12分钟前
  • 西宇
  • 力荐

錢不該是我們所惟一追求的,就跟茹素一樣,吃植物我們照樣可以活下來,為什麼一定要吃動物的屍體呢?錢夠用就好,真的夠用就好,其他的生命,我們應該思考並且做些性靈上的探索,不枉為一番人,連動物都有預知災難的能力,而人類,卻連此基本的生存能力都喪失了,這是為人的可恥。

16分钟前
  • 肉まんじゅう
  • 力荐

前半段瞌睡,后半段惊恐。阿尔·帕西诺老派花花公子味道挺特别的

17分钟前
  • 芥末小馒头
  • 还行

魔鬼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在你对正确与错误做出抉择的那一瞬间,就是与魔鬼战争的过程。老帕的演技毋庸置疑,牺牲颇大的塞隆也用精彩的演出让人感觉完全不输于老帕。★★★★

19分钟前
  • Q。
  • 推荐

真做作,浪费了阿尔帕西诺的精湛演技和基诺的性感屁股

21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看得人脊背发凉不寒而栗。请保持一份善良正直的心,坚持做正确的事;懂得克制自己,不要利欲熏心让撒旦趁虚而入。佛州和纽约的比喻很恰当,一个假想的蝴蝶效应,一步错 步步错,结尾的反转再反转真是绝了。

26分钟前
  • 貓の薛定谔🫧
  • 力荐

妻子发疯转变得太突兀,某人自杀后的反转剧情有点俗套,但最后一个镜头又有惊喜。反正善恶都是人类的选择,认了就是,何必赖到魔鬼头上

31分钟前
  • 华丽波板糖
  • 还行

我常这样想:在18世纪现代性浪潮中上帝败得一塌糊涂,然后一种名为科技的怪兽趁虚而入填补了这种空虚,科技算不算一种迷信?数据和逻辑是不是一种更为高明的骗局?每当这样想时我都会出于本能的岔开思绪,而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这种毁三观的思绪不断重现,且连带出来的是一串难以言语的哲学思辨。5星

33分钟前
  • 乔大路
  • 力荐

现实与超现实的交错,人性的对抗,恰当的时间看一部恰当的片子,很有感触。如同导演说的,原来的剧本被帕西诺推了几次,最后这个剧本虽然也有过于显露教育意味的瑕疵,但仍不失为一种对传统的对抗。另外,结尾的高潮部分,还有最终的结局都并不遵循常理,算是亮点。

37分钟前
  • MetalDudu
  • 力荐

我可怜的基努啊,你虽然英俊高大却如小白兔般被矮小的大灰狼老教父压得死死的。阿尔帕西诺的演技不是一般的赞呐,把邪恶演绎得如此优雅、迷人而令人久久回味。回想中国的演员似乎吴镇宇在《无间道2》里也模仿了一把。

39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每个人都是上帝和撒旦的混血儿,你并非不爱她,你只是更爱你自己。

42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这才叫演技,帕西诺看跪。变形的鬼脸,空无一人的大街。人类迷失的后世界鬼影,女神割喉自杀,她看到世界都背离了上帝。

44分钟前
  • bird
  • 力荐

我们总是先拥抱撒旦,然后回去皈依上帝。其实撒旦就是上帝,是我们自己把世界分为上帝和撒旦。善与恶既是不可分割,我们就必然为魔鬼代言。最后,Pasino居高临下带着骄傲的微笑,用他那特有的沙哑嗓音说出箴言:“虚荣,是我最喜欢的原罪”,然后意味深长地孑孑怪笑过后,真的让人回味无穷。

45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除却片中部分人物的穿着打扮有年代感,真的看不出是97年的片子,尤其最后阿尔·帕西诺房间整面墙会幻化的雕塑,特效绝了!阿尔·帕西诺气场太强大,大段大段的个人独白就是为了他的诠释而量身定做的。人心理应向善,但总会有被撒旦钻空子的时候,天枰善与恶的两端,该向那面倾斜,不好拿捏啊!

46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力荐

主流电影说到这个层次也算可以了,再多说该吓着那帮孙子了

51分钟前
  • 何生生
  • 推荐

Pacino 饰演「约翰·弥尔顿」,他那场演讲还真有失乐园里撒旦的风采。虽然历史上的弥尔顿骨子里仍然是一个基督信徒,但他确实有一股撒旦的气质,非常迷人的气质。

53分钟前
  • 胡天翼
  • 力荐

结尾太棒了

54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