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路上

剧情片中国2004

主演:吴旭  艾丽娅  杨树林  

导演:方刚亮

播放地址

 剧照

上学路上 剧照 NO.1上学路上 剧照 NO.2上学路上 剧照 NO.3上学路上 剧照 NO.4上学路上 剧照 NO.5上学路上 剧照 NO.6上学路上 剧照 NO.13上学路上 剧照 NO.14上学路上 剧照 NO.15上学路上 剧照 NO.16上学路上 剧照 NO.17上学路上 剧照 NO.18上学路上 剧照 NO.19上学路上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08 23:22

详细剧情

在黄沙漫天、贫穷落后的黄海固,学生们每天几乎都会朗诵一篇绿意盎然的小诗,然而,绿色对他们来讲永远是个梦。不仅如此,贫穷还在每天威胁着他们,很多人因为负担不起学费而永远告别了教室。这天,学校放暑假了,老师告诉大家开学时要交二十四块八毛的学费。十二岁的王燕(吴旭 饰)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也在上学,七十多块的学费对这个贫困家庭来说并不轻松,妈妈说了让她下学期就不要去上学了。为了能继续留在学校,王燕决定自己去把学费赚回来。

 长篇影评

 1 ) 记忆

大概是2007年的时候,我上小学,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去电影院包场看了这部电影。那时因为太小,也没有经历过这么贫苦的岁月,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现在是2016年,我上高三,距离看这部影片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尽管如此,我还是依稀记得影片中的一些情节,比如小女孩筹钱,鸡蛋,钢笔等一些非常零碎的关键字眼。每每想起,都特别努力的去记起电影里的情节,可见这部影片深入人心,着实成功。今天终于找到了这部电影的名字,情节。也算是在高考前圆了多年记忆里的碎片。
    最后,中秋佳节,祝愿所有的读书人都能顺顺利利读好书,上好学!

 2 ) “二十四块八毛!我赚够了。”

       看《上学路上》,会不自觉的想起伊朗电影,连封面都有随风而逝的影子。影片色彩饱满,构图精巧,黄土坡上的小山村有着别样的景致。整个片子都透着一股很强的精气神,积极乐观。
    片中几个小主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王燕聪慧善良,纯真而倔强,和内向顺从的三花形成强烈的对比。小未婚夫言语举止老成世故,内心却朴实单纯。他们各不相同的生活境遇映衬着王燕的坚持。
    电影情节简单,但内容丰富。让我们在笑与泪的不断更替中渡过一个多小时。孩子们虽一遍遍练习听手,看似有趣,实则辛酸。王燕始终没有用听手方式还价,坚持着童真,坚持着对成人世界的拒绝。三花终于出嫁,吹吹打打的消失在尘土飞扬中,手里紧紧握着王燕送她的那只笔,而王燕握着的是皱吧吧的二十四块八,是她努力坚持的梦想。
    片中设置了很多有意思的情节,姐弟间可爱的争斗,王燕焦急的寻笔过程(这里想起何处是我朋友家了),为学费市场里卖鸡蛋(这里又想到佛在耻辱中倒塌)等等都充满童趣。但也就是在这些细节设置上导演显得有些用力过猛,少了点克制,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主题。但总体上瑕不掩瑜,怎么看《上学路上》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国产好电影

 3 ) 干枯的花朵


荒凉、缺水,贫穷,一忘无际的黄沙,高高低低的沟沟峁峁,这里的人从来都没有见过森林是什么样子。这里的孩子,每年都会有人因为交不起学杂费而辍学,王艳就是其中的一位。
王艳今年13岁,马上要读五年级了,如果下个学期她再交不起24块8毛钱的学杂费,她将面临辍学的命运。当她回到家跟妈妈说明这些情况之后,得到的回答是,家里没钱,自己想上,就别想指望别人,指望自己吧!
为什么妈妈让两个弟弟读书而不让自己读书,王燕心里实在是想不通——这分明是重男轻女嘛,但她并没有认命,她开始了自己赚学杂费的辛苦之路。
她去卖鸡蛋,挣钱;她去卖笔,挣钱,她去卖小羊,挣钱;她去做牙行,挣钱;她去摘枸杞,挣钱。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她心中只有一个理想,“我要上学,我不想那么早就嫁人 。”小小的年纪就要为生活而奔波,就要承担起面临读不了书的命运和压力。
 
那里是宁夏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教育连小学能够毕业的都很少, 那里的孩子,在做完暑假作业之后,能够得到老师哪怕是一支铅笔的奖励,也会高兴万分。那里的孩子如果能够会写森林的“森”字,他们也会很高兴。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家里的铅笔和作业本,满满的堆了一抽屉。这些都不是家里买的,都是我考试挣来的奖励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甚至和哥哥展开比赛,看谁的抽屉里奖品得到的最多。

虽然没有物质奖励,但王燕对于学习的渴望程度远远的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她除了努力的赚钱,去赢得上学的机会之外,她还自己偷偷的向那个比她大五岁的三花姐学习数学,让她叫自己背质数 。她还向跟自己相过亲的那个小男孩学习做生意的时候怎样用手指头来比划数字。
 
跟王燕比,我真是幸福多了。在我们家,我哥我姐和我,三个孩子,父母从来没有让我们为交学费发过愁。到了交学费的时候,学校的通知一下来,第二天我们保证立刻就能交上。不过我姐后来自己不愿意读书,初中就辍学了,我们家也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交不起24块8毛钱的学杂费就要辍学,影片的话题是很沉重的,但是其实影片的氛围并不让人感觉到那么压抑,相反我能感受到王艳的天真和单纯。她妈妈让她靠自己,于是她就真的自己去挣学费了。13岁的小毛孩儿,自己想尽各种办法去挣钱去凑钱,而且还要哄两个弟弟去干活,也帮她去赚钱。她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提着篮子走向街市,去卖鸡蛋去卖小羊羔,而且还跟随着拖拉机上那些大人去摘枸杞,去赚钱。
 
整个影片中,反复的出现一个镜头的特写,那就是王燕奔跑的镜头。有好多次,她都在奔跑,这个奔跑有多少含义呢!她曾经奔跑着,去追那个外出打工的拖拉机,那辆车可以带她去摘枸杞;她曾经跑着去追赶三花姐刚出嫁的三轮车,只为了送给她一支笔做纪念;她曾经奔跑着去学校,因为她要出席开学典礼,她要在开学典礼上把手中所挣的零钱亲自交给校长。
 
影片的结尾处,只有王燕简单一句话:学杂费24块8毛,我挣够了。接着是一个最简单的镜头:一张攥着一把皱巴巴零钱的小手,慢慢张开。
 
这里贫瘠、荒凉、干渴,这里常年见不到一丝绿色,只有那村头偶尔才会开放的几株杏花。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不毛之地,却也是一个充满着理想的土地。
这片土地能够让理想生存,也能够让理想开花。
 

 4 ) 张艺谋同志,请下课。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无论如何都没法不让自己想起老谋子的《一个都不能少》;当大家说到老谋子是一根筋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也是《一个都不能少》。

首先我承认《一个都不能少》是部很真诚的片子。单线条的故事,一根筋讲到底,反映一下第三世界儿童的艰辛生活,然后在威尼斯捧回一座金狮。看的时候很打动人,看完了还稍微沉浸一下下,闭上眼睡个觉就忘了,日后偶尔想起也不会再看。

如果说没有比较的话,我还真不会拿《一个都不能少》来开涮。但同题材作品终于出现了,我不得不比较。都是关于失学儿童的故事,甚至把本片叫做《一个都不能少》也挺合适,虽然最后还是少了一个。都是在黄沙漫天的地方,只是本片要更偏西一些。叫我如何不比较?

方刚亮是个好同志,我看过他的处女作电视电影《情不自禁》。小伙子那会儿没钱,只有一台升降机的剧组最后愣是整出了一场巨美丽的吻戏,那场几十秒的吻戏据说拍了好几天,把男女主角都给吻恶心了。

大概是这部创造了电影频道电视电影收视率之最的片子给他带来了投资,于是我们看到,多少有了点钱的他在电影处女作《上学路上》里用了很多的手法,俯拍、大全景、运动镜头什么的,而且镜头里的蓝天、黄土都拍得挺美。还是有钱好,有了钱,再好的戏也出得来。当然了,这么点儿钱在挥金如土(或者说视金钱如粪土)的张大导演那里,算不得什么,不就几盆菊花么?话说回来,这部在国内外获奖无数的电影还是属于低成本的。

最近情绪似乎很饱满,继《落叶归根》之后,我又给了一部新千年以来的国产电影五颗星,但是和《落叶归根》一样,我还是要指出这部片子同样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瑕疵甚至败笔。可是说实话,在现在这么个大环境下,这些扣着主旋律帽子的片子能够公映就已经很不简单了。你不应该指望它去深刻批判社会的某些阴暗面,能够揭露出来就不错了。退一步说,我觉得这部基调很清新的儿童片本来就不必拘泥于现实。当成个童话来看,不也挺好的么?就好像自己做了个美梦,随着电影最后一幕意犹未尽的戛然而止,美!

其实要说到主旋律,《一个都不能少》才是最主旋律的了。本片至少在主题之外还提到了西部缺水、退耕还林、缴学杂费、重男轻女这些现实,我理解导演的点到即止。可《一个都不能少》还提过什么阴暗的东西?没有,我们看到的尽是些人间真情了,电影里哭得稀里哗啦的,然后藉此勾点儿观众的眼泪。在某种意义上,《上学路上》是打着主旋律的幌子在反主旋律。

本片另外值得表扬的一点在于,导演观察了生活,把当地的民风民俗巧妙地融入了片中,特别是“听手”,开始我还挺摸不着头脑的,等琢磨出了意味就开始在那儿一个劲的乐。海报上的那两双“听手”无疑是本片最温情的镜头,极富寓意。还有一处,姐姐在高原上追两个弟弟的时候,导演利用了西部特有的“沟壑”景观,配上音乐,真是相得益彰。而《一个都不能少》呢?你把这故事放到湖北、四川或者陕西拍,也一样能拍成。就它还代表中国捧了回金狮,嗨。

我为什么要给本片五颗星,给个理由吧。理由就是,它是中国近年来少有的优秀儿童片。儿童片最难做到的就是怎么表现童趣且不让观众觉得矫揉造作,更关键的是要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这些在本片里,还是做的不错的。对了,《一个都不能少》就是以大人的眼光拍的,机位太高了,我够不着。虽然本片多处孩子们的表演都感觉是刻意设计的,但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来讲,没什么不好,要的就是那份久违的快乐。“作为一个优秀的儿童电影创作者,最不可缺的不是艺术水平和导演能力,而是‘童心、真心和爱心’。”导演如是说。

我还要特别表扬一下本片的女主角吴旭,一个首都来的孩子能把贫困县的小姑娘演得这么到位,光是为了体现本片主题的那些在土路上狂奔的镜头就该累坏了吧。银幕上的乡下娃不能总像魏敏芝啊、石娃呀那样老气横秋吧。毕竟都是孩子,谁曾经不是孩子?

记得去年底,我在看到《日出日落》这样的伪现实主义兼伪民俗还到国外拿奖的国产电影的时候,曾一度对国产电影的未来失去了希望。好在后来看到的一系列优秀国产电影让我找回了一点希望。这希望不在于张艺谋们的大片救国,那样的大片不仅救不了市场,还毁了艺术。在此,我把国产电影的希望,庄重地留给方刚亮们,敬礼!

 5 ) 悲剧从来不用过度渲染,它的存在就足以给人心灵造成震荡

按照导演的规划,这个故事说的是王燕为了凑足学费,通过多番周折之后,终于如愿以偿的故事。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还存在着另外一条线索,那就是18岁三花的故事。
       三花从骨子里其实也是和王燕一样,骨子里充满着对上学的渴望。但相比较于王燕,三花的境遇无疑更加不幸,因为年龄的限制,她已经不敢去上学,就如影片开头她自己讲的,“怕被你们笑”,确实,作为18岁的她,硬要她自己与一群13、14岁的小孩挤在一间教室里就是一种心理负担。而且,从古至今,特别是在一些贫穷地方,年龄对于女性就是一种束缚。因为年龄随着带来的婚姻,使得女性不是属于她们自己的,而是属于她们的婆家,也就让她们失去了在发展的机会。
       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这么理解,影片中的三花或许就是若干年之后的王燕。王燕也差点因为婚姻而结束自己的学业,但影片中王燕没有因为婚姻而中断自己的求学路,并不能就说王燕她就完全取得了胜利。这个学期王燕挣脱了婚姻的禁锢,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筹到了学费,那下个学期呢?
      影片最后三花身穿嫁衣,坐在婚车上驶向了另外的一种人生方向。由于时代的原因而导致个人的价值无法实现,这是时代的悲剧。发生在个体上的悲剧,有时单靠个体或者组织的努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缓解作用。但是作为一个时代的悲剧,可能就得靠全社会用一个时代的时间去努力才能产生改变。对于三花的遭遇,影片并没有过多地去展现她的心理活动,也没有去过多渲染她内心的悲哀。因为三花的遭遇,早已清楚真切地发生在贫穷地区每一个男孩或者女孩身上。

 6 ) 8年后,我探访了故事的发生地。

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在CCTV-6看过这个电影,
出于
对与我家乡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的好奇,
对女主为上学而想尽办法赚学费的好奇,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首先纠正一个 豆瓣这部电影介绍里的错误。
是“西海固”不是“黄海固”。

tips:
西海固位于中国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地带,是黄土丘陵区的西吉、海原、固原、隆德、泾源、彭阳等六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影片改变自真实事件,源自主人公的一本书《马燕日记》
马燕生活在宁夏西海固同心县预旺乡最北边的一个村子——张家树村。这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

马燕在这里,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在总是面临失学的情况下从小学4年级开始,一直写到了15岁形成了4本日记,把1个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她对上学的渴望,对自己面临辍学的担心和痛苦,以及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勾勒得淋漓尽致。 这里面最打动我的是马燕对于未来的渴望迷茫困惑和无助,当然还有她对生命的不屈以及对未来的追求,这些让你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让你更加的想为这些贫穷的孩子做些什么。

因为这4本日记,也因为法国《解放报》驻中国记者彼埃尔·阿斯基,马燕的命运被改变了。现在的马燕不用担心辍学了。当有记者问起她的理想时,马燕说:“我现在的心愿……要当个记者,像彼埃尔·阿斯基叔叔这样的记者。我要像所有帮助过我的人那样,帮助更多辍学儿童,让他们通过上学改变命运。”

更多详情大家可以百度了解《马燕日记》

——————
作为故事的发生地 宁夏同心县预旺乡
我在2012年的旅行中,特意跟随当年影片里的记忆,来到了这个小镇。


从韦州去往预旺的客车上

影片中有多出露出的鼓楼,影片里围绕鼓楼有集市,熙熙攘攘。



镇子很小没什么人,我在镇子随便闲逛,印象最深刻的是 围着镇子有很多的向日葵田,当时8月 刚好是开花的时节。我在拍照的时候,遇到了那块葵花田的主人。
男主人很热情 邀请我去家里做客,吃瓜。
小朋友们 也很少见到我这种行头的人来镇子,所以都赶过来围观。

我和男主人分享了 我来镇子上的原因,他表示听过马燕的故事,也知道 这部电影在镇子上拍摄。但是表示并没有看过这部电影。

由于退牧还草,不能放牧,也就没有了成群的牛羊,影片里提到的 牲畜交易市场,当时也已经空荡荡一片。
因此,整个镇子也显得极为冷清。


镇子上有唯一一个照相馆,我为男主人全家 拍了全家福。

镇子离那里都远,有种被世界遗弃的感觉。
相比这些年 南方高铁沿线的 黔东南 湘西 等地,想必这里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以上图片均来自本人 2012年的旅行途中

 短评

也许,因为那些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脸庞,多打了一颗星

3分钟前
  • patch
  • 力荐

。。

6分钟前
  • 気の抜
  • 还行

GOOD

10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三星半,电影院学校组织看的,鼓励下这个题材。

14分钟前
  • bay135
  • 推荐

国产儿童片的希望

17分钟前
  • lowell
  • 力荐

邵氏老片里也见过听手

18分钟前
  • 萧公子爱芒果
  • 推荐

该怎么说,很让人激动,又很让人心酸.

19分钟前
  • 黑化肥
  • 力荐

最近先后看了方刚亮导演的《我的影子在奔跑》《情不自禁》,于是接着看了这部《上学路上》,然后惊喜地发现:我于初中时候在电影频道看过。虽然蛮多故事情节已经印象模糊,但因此得以在观影过程中时常有种尘封于脑海记忆被唤醒的奇妙观感……想想,如今自己对电影爱得如此之深,也要感谢当年CCTV-6提供了观影途径,不过现在我很少再看电影频道了。P.S.:为看此片特地安装了1905电影网APP ,而在看片时却莫名其妙地下载了两个我不用的软件,真让我嫌弃。

2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学杂费二十四块八

26分钟前
  • 大雯子
  • 力荐

日子过的太舒适

31分钟前
  • 杀手欧阳短手
  • 力荐

原来国产也有好电影

33分钟前
  • z152
  • 力荐

方刚亮导演的片子都有一种平实的美~

38分钟前
  • 拾间集
  • 推荐

这类片子其实不少,但多让人觉得做作虚伪。但这一部却散发着真正朴素的光辉,让你在贫穷与善良,主旋律与童年趣事之上,产生心灵深处的反应

39分钟前
  • 浒子曰
  • 力荐

最后那场戏就是明摆着反主旋律~很好。分寸、节奏,还有听手。

44分钟前
  • 推荐

在即将离开大学的时候看到这么一部电影,很有意义。

46分钟前
  • S要做八分姐
  • 力荐

上学路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敬请观看方刚亮导演的电影《上学路上》。

50分钟前
  • 张翔森
  • 推荐

真好 我看到了孩子想上学的期望 和为能够上学而做出的努力和艰辛 这个小女孩用聪明的才智赚取了上学的费用 从而获取了上学的机会

53分钟前
  • 李小庫
  • 力荐

纪念一下自己挣过学费的童年

58分钟前
  • 王老虎
  • 力荐

有种乐观和积极的情绪,源于年轻、大地和梦想,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都是这样,没有那么多悲情,实实在在、劲头十足。

60分钟前
  • 青年哪吒
  • 推荐

相亲会上做的那笔买卖是小女孩赚钱事业上的重大转折。另外,小女孩很有姐姐范!

1小时前
  • A好脾气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