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人

恐怖片中国大陆2007

主演:高圆圆,徐峥,陶虹,鄢钷

导演:程耳

 剧照

第三个人 剧照 NO.1第三个人 剧照 NO.2第三个人 剧照 NO.3第三个人 剧照 NO.4第三个人 剧照 NO.5第三个人 剧照 NO.6第三个人 剧照 NO.13第三个人 剧照 NO.14第三个人 剧照 NO.15第三个人 剧照 NO.16第三个人 剧照 NO.17第三个人 剧照 NO.18第三个人 剧照 NO.19第三个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2 16:19

详细剧情

三十多岁的保险评估员何伟(徐峥饰)干净斯文、气质儒雅,妻子肖风(陶虹)刚刚怀孕,生活平静而从容。   肖风的父母早年间死于非命,留下肖风和妹妹肖可(高圆圆饰)相依为命。自幼年起,肖可一直被脑瘤折磨着,这个可怕的东西几乎和她一起在成长。再一次的病理报告呈现,她的日子不多了。   二十岁的肖可希望能够在她有限的生命里感受一次轰轰烈烈的爱情。她遇到了一个和她同样郁郁寡欢,行为怪异的林先生,他们的爱情开始升温。   突然间她发现了一个恐怖的线索,让她发誓要找到当年杀害自己父母的凶手,她把追踪目标锁定在自己的姐夫——当年只有十三岁的何伟身上!   是肖可身陷绝境的妄想猜疑?还是何伟另有隐情的连环圈套?   一连串不择手段的追索逼供就能找到真相吗?错综的情感中爱能找到最后的归宿吗?

 长篇影评

 1 ) 话剧化的电影不代表垃圾

第三个人,给的字幕是unfinish girl,不完全的女孩或者说不完整的女孩,不完整,意味着分裂,毫无疑问,肖可分裂了。她用林木代替姐夫,这一点从三分半的自白就可以证实,另外姐夫一句也没提过林木,并且与林木的对话实际上也没有问题。

姐夫杀了父母,按时间顺序来说,第一是确实照片认得太快了,你会用心看你老婆妹妹父母的照片吗?第二姐夫的自白很有力,没有人会把细节编的这么完整去撒一个谎。从打开车门和哭泣可以证实,被自己的谎言感动到哭,我是不信的。

最后,就是年龄的问题,已经说了是在北方的一个小镇,小镇政策的落后或者说正是因为文革结束了姐夫杀人才能体现出他的恶。让由恶到善的转变变得更明显。

最后姐夫是自杀,林木用一辆破车撞死了姐夫,而那辆车原来就是开着盖子在修理厂的,又怎么会有一辆车,什么也没修,从修理厂开出来。另外,在已经证实林木是虚构的情况下,林木的自杀倾向也可以证实姐夫的自杀倾向。

个人觉得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有漏洞的话可以讨论。

个人认为,话剧化的语言形式不能掩盖演员在这部影片的出色发挥,无论是徐峥还是高圆圆都做出了生涯中较好的一段表演,如果换成是一部英文片,用一种大家区分不了的语言模式,绝不会是现在的评分和热度。

 2 ) 对于《第三个人》的一些感想

1 这部电影适合作为话剧上演,而不适合拍成电影。因为导演显然要郑重地展现人物洪流汹涌而又被压抑着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影片中三个长镜头,主角大段的内心独白。

一是肖可在林先生家倾诉自己的寂寞,希望二人能互相安慰

二是何伟解释自己少年时的杀人动机

三是高圆圆最后的解脱陈述。

但这些都是意味深长、让人物形象复杂深刻起来的台词,只有话剧观众才有耐心对待它们的预期,而且放在电影里,一些观众可能感到造作。

另外,肖可绑架姐夫的疯狂,放到舞台上也许会像《恋爱的犀牛》里马路绑架明明一样震撼。

2 “第三个人”也许不止指一个人。首先当然是指肖可。电影的英译名“unfinished girl”是对她最初的写照。她是一个受照顾的,只需要盯着自己痛苦过日子的孩子,因为有姐姐担任母亲角色为其担忧,有姐夫担任父亲角色为其张罗。另外,她对于姐姐和姐夫来说是情感上的企图插足者——尽管现实中她勉强管住了自己,只是借修书架的时机撒撒娇。她确实有点疯狂地爱上了自己的姐夫,陷在恋父情结里。直到经过弑父与听了姐夫的隐秘内心,意识到他比她更可怜、更残缺后,她才得到了解脱,实质上也是原谅了一切。我觉得此时,她已经斩断了对姐夫依恋,成为了一个的独立且懂得宽容的人,算是完成了成长使命的,尽管经历是残忍。片尾若仍称她为“unfinished girl”,似乎不太公平。其次,第三个人也可以指旁观他人幸福,进而妒忌和破坏美满的人,这不仅包括肖可,也包括少年时,因自卑与高傲而导致心理扭曲、杀害了肖可父母的何伟。

3 主题可作不同解读。从肖可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从何伟与先生的角度说,这是一个关于人性善恶与个人奋斗、命运的偶然性等复杂关系的故事。林先生与何伟是小学同学,如今却截然相反。林妻子离去,生活潦倒,企图割脉又试图跳楼。何伟却婚姻美满,事业有成。曾经杀人的何伟,后来却成为一个真诚地用自己手上的资源帮助别人的人。而看起来人畜无害林先生,最后选择了杀人。

何伟的善具有偶然性,一次拔牙,让他与妻子之间产生了情感链接。也许,事业的成功,挤身富裕阶层也让他不需要再靠征服他人来满足自尊心理吧。

林先生的恶也具有偶然性。他本来只想自杀,肖可的电话,肖可恰好是受害者,都是意外。

 3 ) 同一个故事

首映那晚,导演和演员在电影放映之前到来,我没有发问。这样的安排我没法发问,没有看过电影我不发问。之后不到90分钟看罢全片,《第三个人》完全没有抄袭《妄想》,是真的。但是,它的故事和《寄生人》是完全一样的。对,不是抄袭,百分之九十九一致就已经说不上抄袭了。它们是同一个故事。想想,“寄生人”和“第三个人”的概念,完全是一样的。

我们猜想,这是几个人一起创作的剧本,三稿之前的情节完全是一样的,到了四稿就分道扬镳了。然后还各自把这个剧本拍了出来,于是有了如今的局面。疑惑《寄生人》为什么没有上映呢?后来发现4月已经上映过,既然如此,《第三个人》怎么还能大摇大摆地宣传上映,请的也都是大牌明星?记者都没看过么?不会问么?当时的心情只有一个:太可怕了。

这是正面的pk之战。首先演员要面临pk,同样的角色和人物关系,《寄生人》发挥出色,范冰冰的硬朗是偏软的高圆圆所演绎不出的,张家辉的恐怖是喜感的徐铮把握不到的,黄秋生的帅气神秘是气质瑟缩的鄢颇掌握不住的;剧本也面临pk,同样的台词(丝毫不夸张),同样的发展安排,《第三个人》多么偷懒多么急切,前面还来不及铺垫,就开始揭露真相。它企图把前史藏于真相中,形成拼贴效果。可是前面交待的太少了,缺画面缺戏,于是只好大段大段英式翻译的用台词填补空白。所有的苍白简陋都一览无余;导演和美术的pk逃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资金不够,《第三个人》处处捉肘见襟,严重缺戏,镜头也不多,人物正反打对话,场景也简陋。而且,《第三个人》完全没有揭露事情的真相,“第三个人”的概念也没有强有力的揭示。这是极度不认真到让人生气的制作,居然上院线?

《寄生人》前半部略显沉闷,但是看到最后你会知道那些铺垫必须存在,也许讲述的方式仍不太出色,但是起码诚恳地把故事的枝蔓梳理出来,才让真相的浮现有所依附。

为什么会有两个故事完全一样的电影在同一年内上映而没有记者去发问?那一刻,我只想电影结束时导演才出场,我真的想问,真的想问。

 4 ) 第三个人 - 虚构的林先生

第三个人 - 肖可的命运
Unfinished Girl - 小女孩将来的命运,另一个肖可?


声明:一部悬疑片可以在最后给你一个明确结尾,也可以从头到尾只有悬疑。而我个人比较喜欢第二类。以下是我把电影里的信息构成我‘要’的内容。


林先生是肖可虚构出来的第三个人:
- 肖可第一次出现在林某的家说的那一段对白(1...我寂寞...)(2...可能因为你[指林某]年龄跟我姐夫差不多...)(3...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直接一点[说明她很敏感,不能接受一点的隐瞒])
- 肖可第一次出现在林某家那一段:肖可说的话(以上的对白123,眼神,镜头,整体感觉都让人觉得她在自言自语。
- 肖可说完以上对白后没有林某回应的片段。
- 现实上不会有那么多的巧合(肖可遇到林某;肖可发现她家被偷的东西在林某家;林某认识肖可姐夫可伟;东西是可伟给林某的;那东西可以是一个人犯罪的证据)。

肖可的父母不是可伟杀的:
- 地点:医院 可伟在得知肖可病情恶化后难过
- 可伟性侵肖可是欲念,还有饱受精神上的折磨以后所致。(当然也因为有肖可的告白作为部分理由)
- 可伟承认他杀死肖可父母(事实上他没有)的那一段对白的最后一句问道(你[肖可]得到你想象中的满足了么?)注意,他是说‘想象’而不是‘想要’。通常我们会问(你得到你想要的‘满足’,‘答案’ 了吗?)但这里他用‘想象’来暗示我们他编造他杀死肖可父母的故事是为了配合肖可的‘想象’。
- 在肖可家停车场 ,可伟的车门开窗口打开不了(暗示不祥的遭遇)。过后可伟也因此有了阴影(在他被撞之前打开车门那一幕)说明他不大可能会杀人。

 5 ) 男主角极端变态的实践了存在主义

我是这样理解的:每个犯罪者的行为都是与他的心理相符的,也就是柯南道尔在他的小说里提到的“识人断物”,看清了这个人的心理,就可以预测他即将发生的行为。听起来有点形而上学,但实际生活中识人断物往往都是准确的。

影片中关于人的性格,我总结几点:
1、一个彻底的极端的变态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何伟的性格:他应该是出身于70年代社会最底层,从小对富裕阶层(肖家)有着刻骨铭心的嫉妒,看着肖家的大房子、小花园和肖先生的手表、肖太太漂亮的睡衣,他梦想着某天可以像英雄般的改造整个世界(也就是改变贫富悬殊的社会地位),强烈的仇富心态在他13岁时的某一天(应该是80年代初)终于爆发出来,他伙同几个小痞子闯进肖家,杀害了肖氏夫妇,铲除了他一直看不顺眼的资产阶级小花园,实现了改造世界的第一步,还拿了两件战利品:手表和相框(当时相框里应该还有肖家的照片),并发誓要将高傲的肖小姐征服。
事后何伟一直后悔仇恨冲昏了头脑,当时应该只杀人不偷东西,偷窃玷污了自己的英雄气节,于是他把战利品送人(林木)。
后来他终于征服了肖风,实现了改造世界的第二步。
何伟其实不贪图钱财,他要的是理想,是勇敢的改造世界,细化为改造肖家,使肖家无产阶级化,他确实实现了这个理想。但是在他征服肖风的过程中,他也被肖风同化着,他变得软弱了,失去了13岁时那股血腥的狠劲。于是何伟被曾经的罪孽折磨得失眠,他不想再欠别人什么,他讨厌哪种亏欠别人的内疚,所以他宁可在自己的保险单上作假帮助那个曾被他撞伤的小孩。那不是他善良,而是他不想被撞人的内疚折磨一辈子。他自诩为英雄,是不能被世俗化的!他的对白有点尼采的味道。
2、人性生来有善恶:
生活总是有很多意外,某天肖可和林木成了朋友,当然林木的状态比何伟差多了,他的革命性不够彻底,不如何伟坚定,当年的罪孽使他在心理上饱受折磨,影片开头处他在阳台的背影证明,他可能有轻生的想法。
肖可看到了相框,那是她家凶案现场被窃物品,她永远不能忘记!
她知道了何伟的真面目,但是她太软弱了,太善良了,正像何伟所言,有些人生来就是杀人的种,有些人永远无法抵挡屠刀,因为人性生来就有善恶之分。她的捆绑,激发出何伟内心的邪恶,他再次拾回何伟本性,而善良之人面对邪恶,往往手无缚鸡之力,也许是导演可怜她那被病魔折磨的善良灵魂,于是她保住了灵魂,舍掉了肉体,没有被杀灭口,而是被强奸,正如她说的,对于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强奸已经算不上什么折磨了。
肖可还是一如既往的善良,即使经历了这样的磨难,依然记得姐姐的幸福家庭,甚至不想道出实情,不想因丑陋的现实伤害了姐姐的心。
3、善恶到头终有报:
林木,一个出场不多的角色,每次出场都是阴郁的,他的内心已经被当年的罪孽谴责了千万次,阳台上的背影道出了他对这个世界的厌倦。他与何伟曾经是朋友,甚至成为两件战利品的下家,但他绝对不以此为荣,他知道那是罪证,于是手表奇迹般的丢失了,相框却奇迹般留下了,林木的内心同时也充满矛盾了,他一面想忘却当年的罪孽,一面又也想保留对罪孽的忏悔,当他无意中说出何伟的名字,察觉到肖可对何伟的态度,这种矛盾激烈的斗争起来,于是他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去化解:用车祸的方式同归于尽,那辆掉了前灯的越野车,正是何伟当初抚摸把玩过的,想必导演就是想告诉大家,善恶到头终有报。

 6 ) 是谁在杀人

何伟几岁了?
按照他那个杀人的年代计算,至少也应该40岁了把。纵观豆瓣中的评论大家似乎都对杀人的细节忽略了,那个年代应该是造反有理的年代,而肖风的父母显然是反动学术权威之类的知识分子。2007年的影片,正好是wenge结束三十周年。

 短评

冲个徐峥去看的,镜头感可以,但是叙事逻辑较差,还有徐峥是演话剧出身,演这个应该是老本行。徐峥一星,镜头一星,加上触及文革的加一星,完毕!

3分钟前
  • 宛南小王
  • 还行

因为徐峥就多给一分吧。。

5分钟前
  • 放开那个西红柿
  • 推荐

剧本都写不囫囵

6分钟前
  • 到底凡人
  • 很差

华语电影的异类。程耳醉心于营造一种华人世界罕见的肃穆感,像传教士穿梭于一个个不合时宜的场所,他既无意构思激流式的情节让真理成为水到渠成的答案,也不愿真的塑造一座神殿让问答成为固有的仪式。他如同在你耳边一遍遍轻诉:我想讲述一个故事,我想讲述一个故事,我想讲述一个故事。对于他而言,起跳前的预备动作才是最重要的,故事是什么取决于讲故事的人,取决于听故事的人。

1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闷死

15分钟前
  • 天生是明星
  • 较差

说真的,如果徐峥的角色让别人来演,也许惊悚的效果会更好。。。。。

16分钟前
  • 刘小青
  • 推荐

导演实在自我感觉太良好了,这台词、人物也太造作了,看着直哆嗦。

1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很差

矛盾冲突,故事发展的动机都不够合理,剧本还欠打磨。不过悬疑感和气氛的营造还是一流的,这是程耳的过人之处,也是在电影学院拍毕业作品《犯罪分子》的时候就已经展露无疑的。虽然故事本身难以自圆其说,不过程耳在本片中对于高圆圆的调教倒让人眼前一亮,那段长达三分半钟的倾诉长镜头让人印象深刻。

21分钟前
  • 德州没有巴黎
  • 推荐

N年前看过 多年后再看到海报 情节都忘记了 脑里只浮现了两个字“lan pian"

22分钟前
  • CHEN
  • 还行

1开头俩镜头一过我就突然感觉像是在青岛拍的。2有点实验的感觉也有话剧的感觉,大段面对屏幕的念台词,以及空间和打光。3想起极度寒冷之类的片子,但本片竟然是07年的,似乎这个风格和思考的东西更像90年代初之类的。4高圆圆面部细微表情是太缺少,只能靠眼睛演戏了。5整体挺喜欢,但是剪辑有问题。

24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还行

是我喜欢的风格,不过不同意叫它悬疑。也许人真的能够在某一刻认识到自己的真实状态。

27分钟前
  • 不跑的云云
  • 推荐

每段台词写得都跟诗歌朗诵会一样,简直可怕。

29分钟前
  • 鬼腳七
  • 较差

各种版本~

34分钟前
  • 原小北
  • 还行

十年前的程耳简直是现在的反义词,话唠,台词做作,人物行为毫无做派,保留到现在的就是树状的叙事习惯,从一两个主角延伸展开。真是无法不讨厌徐峥,演技太恶劣了。

36分钟前
  • 支离疏
  • 较差

不道德的审判,高手迹象初显,表演和台词确实二,但也不至于得分这么低吧。

37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剧情很诡异牵强。但若把它当喜剧片看的话,徐峥的演技确实不错。

41分钟前
  • 你说什么都对
  • 还行

央六版比豆瓣标示时间少约四分钟,不知是否因此导致剧情不完整。程耳真是迷恋这种打散再拼凑的叙事,强行插入太明显。所谓悬疑完全不靠情节,而是依赖不断插入混淆视听的镜头,让人猜测。这其实非常考验剧本和表演的层次,以支撑起如此乖张的叙事和节奏。所以程耳得找个牛B编剧做搭档。

45分钟前
  • 唐朝
  • 较差

有点伤痕性质;平静而难得的悬疑 ,高圆圆演技好的真是不输周迅多少了

50分钟前
  • boks
  • 力荐

不应该是电影,而是日记

52分钟前
  • 617
  • 还行

再烂的片还是有亮点,这两颗星给肖可在林木房间里说的那些话。

56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