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马赫

记录片德国2021

主演:迈克尔·舒马赫

导演:内详

 剧照

舒马赫 剧照 NO.1舒马赫 剧照 NO.2舒马赫 剧照 NO.3舒马赫 剧照 NO.4舒马赫 剧照 NO.5舒马赫 剧照 NO.6舒马赫 剧照 NO.13舒马赫 剧照 NO.14舒马赫 剧照 NO.15舒马赫 剧照 NO.16舒马赫 剧照 NO.17舒马赫 剧照 NO.18舒马赫 剧照 NO.19舒马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5 00:23

详细剧情

一部关于传奇F1车神迈克尔·舒马赫的纪录片《舒马赫》将推出。该片已在后期制作中,据称获得了舒马赫家人的全力支持,将有此前从未曝光的视频和资料、与其家人的采访、亲近的赛车伙伴和对手的采访等。德国导演Michael Wech(《Resistance Fighters》)和Hanns-Bruno Kammertöns执导,Rocket Science公司执行制片和做国际发行,DCM做德语区发行,将在#戛纳电影节#卖片。                                                                    如今,距离舒马赫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已25年,他被认为是F1成就最卓著的车手之一,唯一一个拿到7次F1世界冠军的人,跟红色的法拉利合作让许多车迷印象深刻。2012年退役后,舒马赫在2013年滑雪受伤,脑补受到损害,一度昏迷不醒,苏醒后到如今仍在接受治疗。

 长篇影评

 1 ) 想念你,舒米!敬佩你,科琳娜!

首先,不知导演与制片人拍摄这么一部“入门级”纪录片意欲何为,只盼是出于对Schumi纯粹的敬意祈祷,而非商业的利益消费...... 影片在罕见的影像资料和Schumi本人及其家人、朋友、同事甚至对手的访谈间,重新回顾“车王”波澜辉煌且无以复刻的职业生涯与人生路程...... 谁没有“轻狂”“争议诽谤”,对于这些,应还算中正与客观吧...... 然对于Schumi与Ferrari于21世纪之初携手创造的F1车队与车手双料「五连冠」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王朝统治与巅峰传奇,略感仓促、平淡...... 而于我,未能在2006年上赛道亲眼见证Schumi堪称经典的“最后一胜”和可爱振奋的“舒米跳”,依然是迄今为止最大憾事之一...... “...... 但迈克尔在这里。不一样,但他就在这里......” “'隐私就是隐私',他总是这么说。” “无论如何,我都会尽我所能,我们都会赢!” “最精彩的时刻总是在他回家的时候,简直太美好了......” “......我们会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理解彼此,仅仅因为我们有着共同话题,赛车运动的话题...... 我愿意为此放弃一切......” “迈克尔一直在保护我们,现在我们要保护迈克尔了!” 曾经,我渴望成为Corinna那样沉默而无私,坚毅而无悔的女性 曾经,我憧憬遇见Schumi那样忠贞而相守,奋勇而执着的伴侣 曾经,我以为“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曾经,我以为「时间」,是治愈和遗忘之良药,可随着岁月渐涨长,竟惊觉,它也能是一味无以自救之毒药...... 本以为冲刷地已所剩无几,未料,“意外重逢”下点滴过往不胫而走后思念、情愫纷至沓来的翻涌奔腾,只会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你只是封存了那部分记忆,却永远不会抛弃”,而后拖你再次坠入更无尽之深渊...... 有些人,一旦在你的生命里“出现”,就真的再也无法「忘却」...... 无论时间滚得多远,无论缘分逃得多浅, 回忆里,那一抹狂热而忧郁的「红」, 抑或是,那一瞥淡泊而踌躇的「灰」 总会带给我一丝延绵不绝的慰藉与力量 总会留给我一束咫尺天涯的光亮与希望...... Schumi! The Only King!! Forever!For ever!

 2 ) 后无来者的一代明君

舒马赫作为获得F1世界冠军次数最多的车手,而且是在法拉利这种以赛车为基因的独一无二的知名豪门取得了统治性的五连冠霸业,其职业生涯与个人经历注定不会缺少关注。因此,以舒马赫为主题的纪录片网上有很多,此外油管和B站上也有不少舒米的叙事向与分析向视频。我能看的都看了。所以说真的,作为老车迷,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有种味同嚼蜡的无奈,因为很多事我们已经如数家珍,但是片里又不得不花篇幅去讲述,也许是为了照顾那些新入坑的车迷与路人观众吧。

舒马赫喜欢挑战。他从小就享受用破车击败对手的感觉,个人认为他两夺冠军后选择加盟破落豪门法拉利也有这方面的因素。有的人会用这一点来论证舒马赫比汉密尔顿、维特尔这种开“火星车”蝉联冠军的车手更加伟大,我想说的是,这种比较,考虑到他们统治这项运动时的不同客观条件,其实意义不大。舒马赫在法拉利的成功,让·托德、罗斯·布朗和贝纳通的技术团队同样功不可没,而拥有独家赛道与当时不限制测试也给了法拉利得天独厚的条件。

如果非要将舒马赫在法拉利的成功浓缩到一点上,我的观点是,舒马赫他们顺应了赛车运动的国际化趋势。F1历史上,搞民族化被证明是行不通的,普罗斯特车队和现在的法拉利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回到舒马赫的历史地位问题。我敢说,舒马赫在法拉利的地位,放眼整个F1历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之于法拉利就如同一代明君之于一个君主制的国家,他独一无二,以至于如果这个明君换成别人,那么这个国家分分钟要被打落神坛。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个人的力量在团队中的贡献越来越小,也就意味着,历史以后也不会允许再有第二个君主制国家的诞生,即使之后有人具备一代明君的潜质,他也不会被允许以那样的方式走上历史舞台了。

阿隆索,莱科宁,维特尔,汉密尔顿,他们在某些技术层面拥有不输舒马赫甚至塞纳的实力,但是,时势造英雄。

 3 ) 时代的舒马赫

舒马赫的长相非常有辨识度,尤其是他的大下巴。他不是那种鸡贼的德国人面孔,非常有亲和力,非常容易感染团队中的每个人。他跟我遇到的很多德国人完全不同,真性情和领袖气质能在一个人身上结合,然后爆发出冠军的力量,这是很难以想象的。

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显然侧重描绘了舒马赫加盟法拉利的首冠——2000年,他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一个初出茅庐的天才少年,在贝纳通证明了自己,然后手握麦克拉伦的offer,但偏要选择hard模式去开法拉利拖拉机挑战围场最快赛车。四年下来,屡战屡败,1999年还在银石撞断了腿。2000年,无论是舒马赫自己,还是法拉利团队,都开始怀疑他们能不能成功。当年用废旧轮胎干翻卡丁车对手的舒马赫,还能不能做到,我的车比你慢,但是我还能赢?

最后他们做到了,自我怀疑被打破,后面就是一波五连冠王朝。这也是法拉利重新辉煌的开始。

我一直认为维特尔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舒马赫的风格,天赋异禀,专注工作,为人有亲和力,但是维特尔所在的年代,F1已经变了样子。他在红牛四连冠震惊世界,梦想着沿着偶像的路,复兴法拉利。可是维特尔所处的时代,F1已经成了资本和商业的游戏,即使是低级别的赛车锦标赛也无比烧钱,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太有可能再出现一个穷小子签约火星车的传奇故事了。维特尔也许就差一步,就能重现法拉利2000年的成功,有车的因素,有维特尔心理素质的因素,但毫无疑问,2000年的舒马赫压力之巨大,那一年气氛之窒息,令人难忘。

赛车这个东西,工程技术水平越高,商业化越规范,就越像一个方程式。成功的车手仿佛通过一套公式计算出来的:成功的经纪人团队、赞助商资源、有竞争力的赛车、稳健的驾驶风格和精确的竞赛策略。除非梅赛德斯故意整活,否则其他车队毫无胜算,这就是汉密尔顿时代的F1。我之所以觉得汉密尔顿就算拿10个总冠军也超越不来舒马赫,就是在这里。舒马赫之后,最经典的以弱胜强的案例,是2005和2006年的阿隆索。从这个意义上看,F1已经沦为了一个工程技术的展示平台和车迷、媒体与赛事主办方之间的数学游戏。

舒马赫身体上深陷昏迷,舒马赫式的F1故事仿佛也终结在了2006年。

 4 ) 永恒的红

我对象征力量的红色有着非常特别的感觉。

1998年,乔丹穿着公牛客场红色球衣赢得NBA第六个总冠军后第二次退役。带着乔丹退役的遗憾,我发现了另一个的Michael,他是在F1风驰电掣的赛道上,驾驶法拉利的另一抹红。从此迷上了F1。

2000年,舒马赫为法拉利车队夺得了21年以来首个车手总冠军,同时也夺得了车队总冠军。那时是我刚离开菲利普莫里斯公司(万宝路厂家)的时候。

当时法拉利车队的最大赞助商是菲利普莫里斯公司。随着禁烟令在全球广泛兴起,烟草广告渐渐地从F1中消失了,这也就是为何我们已多年在法拉利的车上看不到Marlboro的标志的原因。很怀念万宝路加身的法拉利赛车,因为舒马赫。

2013年12月29日,舒马赫在法国阿尔卑斯山区滑雪时发生事故,头部撞到岩石,严重受创。2018年12月,在遭遇滑雪事故五年后,车王舒马赫从昏迷中苏醒。当时语言交流尚存在困难,但情况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已经无需通过插管维持生命。2019年9月12日,七届F1年度车手总冠军得主迈克尔·舒马赫在前往巴黎某医院接受干细胞治疗后,已“神志清醒”。

2020年国际汽联年终颁奖典礼中,迈克尔·舒马赫收获国际汽联主席特别贡献奖。

舒马赫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患难之中,妻子科琳娜展现出对丈夫舒马赫坚贞不渝的爱。她始终陪伴在舒马赫身边,只为等到爱人苏醒的一天。

 5 ) 伴我成长/童年的背面

这部纪录片打开我防备的地方是舒马赫的方向盘摄像机,拍他的头盔,随着摩纳哥的弯道快速晃动,bgm是一段慢节奏的纯音乐+钟摆或者节拍器。我好喜欢这个场景,它是本片的缩影。成为舒迷后,我在电视上追舒米的每一场直播(除了巴西美国加拿大),不放过每一处电光石火的超车镜头,但就像这个场景展示出的陌生一样,这个被初中时期的我视为神的男人,我忽视了赛道以外的他。看这部纪录片,我像是得到了一个机会,重走一遍自己的童年,可以再看看风景也可以补补成长路上的课。

我认识舒马赫是2003/4年,他的职业生涯末期,纪录片从他在乔丹拍起,我没想过舒米也有年轻的时候,以为他一直是永远会是一个成熟有风度的中年男人。如果知道他也是从翩翩少年而且是阳光乡村男孩成长而来,我会不会看人学样,摆脱好莱坞式的孤僻性格。

影片中间,舒马赫在刚加入法拉利的那两年,他的为人处事,太值得学习了……主要有三点吧。一是他对时间的安排或者说自制力,每天计划好几点起床,要做哪些事情安排多少分钟。二是他的胜利不再是理所应当,每天留到最后一个下班、技师做什么他都要be there、认识和表扬团队里的每个人包括厨师。没有人是真正的螺丝钉,哪怕不是leader,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仍然在塑造这个团队的氛围。三是他对待家庭和朋友的方式,假期把三姑六姨都接去挪威度假小屋的方式,他真心在爱他身边的人啊。

 6 )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内容十分充实的一部纪录片,帮我这法拉利巅峰后才入坑的、而今满屏“窝法乙烷”/“窝法氦镁烷”的观众对普及了F1为何如此具有生活的真实感以及法拉利与舒马赫的一代巅峰时代进行了极有逻辑性的讲述。

舒马赫将法拉利带回了久违的冠军争夺中与当下维斯塔潘在围场内的竞争是那么相像,不相上下的迈凯伦/梅赛德斯终于在一场场比赛中追上的距离。那些默默无闻的日夜,红灯熄灭前的窒息感,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抽头瞬间,以及冲线一刻的酣畅淋漓。对于一个同样为了目标承受着无闻和压力的人,我感触颇多:希望我们都能坚持到发光发热的那一刻。这部影片给予了我更多的是鼓舞。

附一句最近听村长直播很难忘的一句话:得过冠军的人和从未得过冠军的车手对于夺冠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想,人生的赛道亦是如此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一时成败无以论高低,辉煌时刻亦勿忘继续前行。

 短评

我没有错!我错了吗?我不记得。

6分钟前
  • jiade
  • 还行

很好的记录了舒马赫的几个关键时刻,配乐和家人采访很感人,命运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10分钟前
  • 秦颂
  • 推荐

I was a Schumacher fan since day 1. Eine überragende, emotionale und errinnerungsreiche Doku über den besten der F1 Geschichte. Michel Schumacher ist und bleibt für immer eine Legende. Danke, dass du uns allen die Formel 1 geschenkt hast, viel Kraft für deine Familie ❤

11分钟前
  • Augenblick
  • 力荐

影片的开始是一段舒马赫全家潜水的画面,我突然意识到,我大概有将近十年没有看过“动”的舒马赫了。越往后看越感叹,追星观赛的那个年代,多媒体资源有多匮乏,可以说2000年之前的画面,除了塞纳在伊莫拉的事故、99年银石的撞车、00年蒙扎赛后新发的痛哭以外,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好多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布里亚托雷、威利韦伯、艾迪乔丹、达蒙希尔、埃克莱斯通、蒙特泽莫罗……如果不是这部纪录片,也许我再也不会记起这些名字了。“Coma can be many things.” 此时听来颇不是滋味;”You can only get what you put in.” 让我重新想起他最初inspire我的特质了。如果我是从94年开始看F1,也许不会喜欢舒马赫。我喜欢上的是已经卸下负担和压力只为自己开车的舒米……

16分钟前
  • 浅显
  • 推荐

舒马赫和科琳娜都有伟大的人格

18分钟前
  • 低俗小説
  • 推荐

在每个登场人物都会有的介绍字幕中,好几次让·托德和罗斯·布朗的名字底下写的只是"Friend"。

22分钟前
  • 脱氧核糖十三
  • 还行

拍的太流水账了,特别最后家人访谈回忆的部分其实很无聊……好看的还是在于把90年代的f1串起来了吧,法拉利的红色是真的好看,舒马赫去法拉利的时候尼基正好在法拉利做顾问,而几年前舒马赫还在和塞纳争高下,一代代车王的传承。塞纳那个真的太惨了,好像是撞到悬挂了……这个撞车的程度现在看其实没什么,只能说太巧了,好像去年f1还有车烧了很久人才爬出来还没事的……舒马赫本身开车的风格有些偏执甚至疯狂,但这可能也就是他的魅力吧。

26分钟前
  • 小药水
  • 还行

所有你我记忆里关于这项运动最熟悉的脸庞几乎都在这里,他们在讲着那个时至今日他的活着或死去都像是一个薛定谔的猫一样的理论的人,我只觉得百感交集。虽然我对这项运动的记忆始于他在银石撞断了腿,拉尔夫飞奔来看他,但是在那之后他就一直在赢,我甚至一度怀疑我对他的喜爱是出于那最原始的慕强心理,还是他的人格或车技,其实也一直没有答案。我唯一找到结论的也只有,对于这些即使在F1都能做到顶尖的运动员,很多我们普通人的价值观或者思维定势,对他们都不适用的…褒义或贬义,也没在特指谁。

28分钟前
  • 耳朵也会渴
  • 力荐

评价舒米很复杂 他每一面的样子都不可能被完全看到 纪录片以90s为主 对于像我这样从02年之后开始看的伪车迷来说还是蛮有意义的 那么激烈 暗涌的赛场现在看不到咯~

31分钟前
  • raku
  • 力荐

中规中矩,没有什么新的内容

36分钟前
  • 🌵_Fung
  • 还行

有两次破防,第一是法拉利拿到的第一个WDC的时候,催泪效果堪比大片,第二是Seb突然出现的时候,一代车王,也就Seb这一个传人。

39分钟前
  • 泠风
  • 推荐

上架第一时间就看完了。自从滑雪事故之后他消失在公众前,这纪录片才看了一分钟我就哭了,或许我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更想念他,想念过去的围场还有流金的时光。Mick以后也是我的崽,加油!

40分钟前
  • zz
  • 力荐

本片最大价值是家人出来亲口告知大家舒马赫在复建,希望保留私人空间。家人提供的素材很珍贵,对舒马赫职业生涯的回顾比较全面,我个人觉得如果巴里切罗能来说两句他在舒马赫阴影下开车是什么感觉就更好了。《塞纳》比本片拍得更精彩,本片如果Asif Kapadia执导肯定更上一层楼。那几年的法拉利就跟曼联似的,一直赢比赛的红色队伍。F1带动了油车技术进步,代价是选手玩命,不知道巴黎协定、碳中和承诺和电动车技术进步哪个能先让它消亡。

41分钟前
  • 小A
  • 推荐

以2000年之前的五次撞车作戏(与Senna, Damon Hill, Villeneuve, DC和自己在银石的事故),丛生张力,可是又在访谈中流于平淡,像这样的传记范本当如公民凯恩。同样是在法拉利五年无冠,至今还是只有Michael挺过来了。Jean Todt的affiliation是friend令人暗暗称赞,还很高兴看到诸多老面孔:Ross Brawn, Mika, Mark Webber, 伯尼还有蒙总! V10的声音钛好听。

44分钟前
  • 吃查3000
  • 还行

F1给我的印象就是法拉利车队,迈克尔舒马赫,Puma赛车鞋。

47分钟前
  • 黑白红
  • 推荐

小时候看F1,总是觉得舒米就是完美的神,很反感他的对手,库塔,哈基宁,维伦纽夫等等。但看这部纪录片时,我发现并不是如此,车神也是人,成功的背后也有情绪上头,熬夜加班,放纵烟酒,儿时也不像大家以为的那样家底丰厚,反而只是用最便宜的配件参加比赛。总之,这部难得的纪录片,让舒米的形象更立体了,也能理解他的家人,之所以对他全力求治,钱只是一个客观条件。

52分钟前
  • Zach
  • 推荐

年轻的舒马赫像一个没心没肺的童子军,却亲眼目睹塞纳命陨赛场,那一刻可能真正改变了舒马赫的职业生涯。8

55分钟前
  • 巴士底的猫
  • 推荐

科琳娜最后那句“迈克尔一直在保护我们,现在轮到我们照顾迈克尔了”令人动容,别的就一通流水账。

6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m21251:从成长,赛车,合作,生活,家庭几个方面讲,挺立体。几个关键瞬间:卡丁车夺冠,立马得到一级方程式合同;追逐冼拿,冼拿失控去世,年仅31岁,随后比赛为了安全很多设施被修改;经历几次丢冠后,2000法拉利终于在舒马赫操控下夺得冠军。“以前是他保护我们,现在该我们保护他”,科琳娜和2个孩子等待着他健康归来,幸福再续。

1小时前
  • Timing
  • 推荐

拖了那么久放出来结果还是流水账似的讲职业生涯,采访了那么多人也没说出太有趣的东西。

1小时前
  • 兔安叽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