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

剧情片日本2008

主演:阿部宽,夏川结衣,江原由希子,高桥和也

导演:是枝裕和

 剧照

步履不停 剧照 NO.1步履不停 剧照 NO.2步履不停 剧照 NO.3步履不停 剧照 NO.4步履不停 剧照 NO.5步履不停 剧照 NO.6步履不停 剧照 NO.13步履不停 剧照 NO.14步履不停 剧照 NO.15步履不停 剧照 NO.16步履不停 剧照 NO.17步履不停 剧照 NO.18步履不停 剧照 NO.19步履不停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12:14

详细剧情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为何总是慢一拍”。 位于偏远小镇的横山一家,生活平静祥和。父亲恭平(原田芳雄 饰)是业已退休的医生,却时时牵挂小镇诊所内的事务。长子纯平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却在15年前为救落水儿童而溺水身亡。次子良多(阿部宽 饰)与父亲意见相左,执意前往异地当起了绘画修复师。多年的打拼换来的却是失业,困顿的良多与带着孩子的由香里(夏川结衣 饰)结婚,相互扶持,继续生活。 又逢纯平的忌日,良多和姐姐千奈美(YOU 饰)带着家人分别赶回家中。平静的横山家再次热闹起来…… 本片荣获2009年蓝丝带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女配角奖(树木希林)、2008年报知电影和2009年电影旬报最佳女配角(树木希林)、2009年每日电影奖最佳男主角(阿部宽)、2008年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最佳影片。©豆瓣

 长篇影评

 1 ) 長長的路上,總會有光

如果,人生是一條長長的路,陪我們走最長一段路的,就是家人。 一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有的十分美好,有的萬般痛苦,每一段路,也各自會有與我們並肩同行的人,伴我們度過不同的生命時刻。而家人,很少與我們並肩同行,總是在一定的距離之外,或前或後,不在圓的核心,卻始終不曾離開圓的範圍,像是一種莫名的堅持,彷佛只要一同站在圓裡,即使保持沉默,也能給予一束淡淡的光,在我什麼都看不見的時候,陪我繼續安心向前。 我在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橫山家之味』中,看見了這道隱微的淡光,也聞到了用「飯香」,「茶香」,「情香」組成的『橫山家之味』,沒有濃得化不開的氣味,只有熟悉的淡香飄在空氣中,那是一種不會特別記起,卻一直存在心底的深層味道。每年長子祭日,全家總會相聚一堂,遠從東京返家的次子,帶著妻子和妻子與前夫生的兒子一起回去,女兒和丈夫及兩個孩子也一起回娘家,像是每個人家都會有的尋常景象,表面看來熱鬧歡愉,總有聊不盡的往事,但也有當下各自的心事。彼此既靠近又疏離的關係,在同一個屋簷下不斷拉扯,僅僅兩天一夜的時間,所有的家人情感在不經意之間被拆解,也在無意之中得到修復。或許,最深的牽扯總是難言,而所有的難言之「隱」,背後藏起的是連自己都不清楚的「在乎」。 【難解的父子心結:不需要「瞭解」,但可以試著「體諒」】 電影中的醫生父親,有著傳統大男人的形象:沉默寡言,以自己的工作為榮,希望兒子能繼承衣缽。可惜,原本可能當醫生的長子不幸在十年前為了救人而溺斃,而生性叛逆的次子,照自己的意願,走向藝術家之路。父子倆幾乎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總是說不到兩句就翻臉,父親難以放下醫生架子,無法認同次子的工作,對長子的離世始終耿耿於懷。次子卻認為任何工作都有其價值所在,對於父親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看待每個人十分不滿。我想,這是許多家庭都會發生的狀況,父親難掩對兒子的失望,兒子不想複製父親走的路,卻仍介意自己無法讓父親引以為傲,也介意父母誤將他小時候的回憶記成哥哥的回憶,充滿矛盾的父子關係,有愛也有怨,也間接反應出每個人在親情中的自我與盲點。 緊張的父子關係經過日積月累,非一時半刻能化解,彼此最真切的感受始終隱而未言,又或許,家人之間需要的不是開誠佈公的「瞭解」,而是易地而處的「體諒」。所以,當兒子看到老父無能為力救鄰居,卻又想極力幫忙的年邁背影時,他終於明白父親畢生的努力,也終於明白父親對兒子的期望不只是虛榮。他雖成就不了父親的期待,但他至少能好好和父親說話,父子之間何須劍拔弩張?不能退一步,至少能放慢腳步。我喜歡後來父子三代一同步行至海邊的那場戲,三人一前一後走著,次子望著父親拄著拐仗的佝僂背影,眼裡突然有了溫柔。最終,父子倆一左一右面對廣闊的大海,簡短卻帶著暖意的談話,為他們打開了長久緊閉的心扉。原來,當心不再只裝著自己的感受,就算無法完全理解,也能試著體諒,父子之間,至少可以帶著信任,好好相待。 【睿智的母親:家的真正支柱】 電影中最令我難忘的是母親。一輩子沒出去工作過的母親,在丈夫和孩子眼中就是個標準的家庭主婦。然而,她卻比所有人更有智慧去面對家庭中的各式風暴:長子為了救人意外身亡後,每年長子祭日,她都邀請當年獲救的孩子前來聚會,母親總是親切地和他閒話家常,他也每年重提一次被救的經過。次子不忍每年對那孩子重提傷心事,希望母親不要再讓他來了。母親卻冷冷地說:『十年就忘記一個人也太快了,要是沒有一個痛苦的人,痛苦的人就是我們。』看到這裡,我深切感受到母親心裡難以平復的傷痛,原來,怨懟始終都在,遺憾讓遺忘無處生根,無所謂原不原諒,不管過了幾年?對一個母親而言,失去孩子的痛苦永遠都在,她只能想辦法讓自己好過。另一個難忘的畫面是一向冷靜自製的母親,在長子祭日那晚看到飛入屋裡的蝴蝶,她再也控制不住對兒子的思念之情,她一心認定那一定是長子的化身,老母親不顧一切追逐蝴蝶的背影,令人為之鼻酸。這一刻,她終究只是一個思念兒子的平凡母親。 對夫妻關係的處理,更能看出母親的過人之處。電影中最妙的一場戲是父母和次子一家人共進晚餐,席間,談到喜歡的音樂,父親笑說以前帶母親看音樂會,母親還睡著,言下頗有嫌棄母親粗鄙,對音樂毫無品味之意。沒想到,母親竟要兒子去拿她收藏的音樂,剎那間,古老的演歌聲彌漫在四周,母親彷佛跌入舊時回憶,輕輕跟著哼唱,只見父親尷尬地猛爬飯,一句話也沒有。後來,父親隔著浴室玻璃問起母親何時買了那張唱片?母親淡淡地說:『那時帶孩子要去那個女人家,在門外聽到這首歌,我聽見你在屋裡的聲音,也就不便打擾。第二天就在車站前買了這張唱片。』短短的對話透露出她對丈夫當年外遇的事瞭若指掌,沒有一句責備的話,反而將丈夫與情婦之間“思念的曲子”放在心中,一方面顧全了丈夫大男人的面子,卻也不著痕跡表明了她對此事的在乎,父親訝異之餘,也明白了妻子對他的深度包容。 老式夫妻的相處之道,真令我佩服!即使是彼此最親密的人,還是會有各自的秘密,而那些不能說的秘密一旦被道破,將成為一道顯而易見的裂縫,母親選擇把裂縫隱藏起來,繼續好好生活,她成全的不止是丈夫的情感,更是一個完整的家,因為,在家庭關係中,她不但是妻子,她也是母親。由此看來,橫山家真正的支柱其實是母親啊!我喜歡最後老夫妻倆相偕走長長階梯的背影,注重形象的父親對於母親以突兀的握手方式和兒子三人話別,頗有微辭,母親笑著說:『你不要管我的手,你只要知道,不管什麼時候我都不會放開牽你的手。』看似平常,卻飽含深情的一句話。這讓我體會到,有兒孫雖是一件幸福的事,然而,人生最大的福氣應該是年老之際,仍有一個牽著你的手,陪你走熟悉長路的老伴吧! 【長長的路上,總會有光】 整部電影如實呈現了「家」的氛圍:古老的木造平房,幽暗的光線,透露一家人共同度過的悠長歲月。廚房裡,彌漫著母親拿手的炸玉米天婦羅的氣味,熟悉的家常味,喚醒過往的回憶。浴室裡掉落的磁磚,房裡狹小的空間,父母灰白的頭髮,佈滿皺紋的臉龐,皆訴說著孩子長大,時光漸老的事實。走出家門,乾淨的街道,燦爛的花樹,是記憶中最忠實的景象;走了多年的長階梯,兩旁熟悉的綠意,似乎從來不曾改變,像是家人的陪伴,總是維持一定的距離,卻堅持不走開,就算只能看到背影,也不願移開視線。就這樣一路默默相伴,像一道淡淡的光,無言也溫暖,那道光,讓你知道,自己不會一個人,這或許就是「家人」的深層意義。 看著這些不斷重複的熟悉畫面,我感受到是枝裕和導演心中對「家」的強烈眷戀,而這當中也有我的深深眷戀。這世上任何感情都可能因時間而消逝,只有親情會一直都在,所以我想,能變成“家人”的愛情和友情,也是最有福氣的感情,淡淡的牽繫,深深的牽絆,不需要天長地久的諾言,只要安靜陪我走人生長路,用清澈的心為我照亮前路,讓我知道,即使全世界的燈都熄滅了,我心中總會有光,而那光裡,一定有你!

 2 ) 东京物语的反转剧

看过小津的《东京物语》,心里多少会拿来和这部做比较。同样是家庭的碎碎念,同样是一对老夫妇和各自奔天涯的儿女,同样是发生在短短的一两天内的平凡故事。是枝裕和却没有像小津那样细碎缓慢体贴,竟是棉里藏针,平凡家常都句句是刀,招招见血。看到后来竟然有些疲惫。

退休的老夫妇住在乡下,女儿想带着女婿住回来,却被阿婆不软不硬地拒绝,理由是已经不习惯和别人住在一起。二儿子娶了个带着孩子的寡妇,阿婆对此颇有微词,却又指望着他们能早日添丁。老爷子为全家操劳了一生,却没有人能够继承他作为医生的产业,一肚子闷气不知道要去哪儿撒。而围绕着这个家庭挥之不去的,却是由于救人而被淹死的长子的幽灵。

表面上一团和气的家庭聚会,气氛浓得简直化不开。去虾肠,剥玉米,腌青豆,在镜头无微不至的观察下,这些事情看得人心醉神迷。主妇们都在厨房话家常起油锅,男人们在风扇下看看报纸乘凉,而最投入的莫过于孩子们,在这个没人管的时间段里,在院子里疯玩疯闹快乐无边。

渐渐地,这个家庭最为痛苦的一面渐渐显露出来。永远得不到父亲承认的次子,又由于长子的过世而承担了更多不必要的疏忽和冷漠。及至他愤而说出:“就算哥哥还活着呢,又不知道要怎样。” 全家聚会其乐融融的气氛突然降到冰点。可随着妹夫一句自嘲的玩笑,大家又都哄然恢复正常,一切痛苦仿佛过都是筷子尖上的余味,廊檐下的蛛网,做不得真。

阿公一把年纪愤愤然地说:“这房子是我努力打拼来的,为什么大家都只叫它阿婆的家?” 可仔细想来,这个家的一切重点,可不就是阿婆一人鼎力支撑么?她负责打扫,她负责食宿,她负责请当初被长子救了如今却只是一个不长进的胖子每年在忌日这天上门却只为了惩罚他的良心,她会送和服给不怎么看得顺眼的儿媳妇笼络她,她也会放三把牙刷讨好儿子却不给外姓的孩子买睡衣表示内外有别,她可以买下当初在丈夫情人房间外听见的演歌唱片又在几十年后的不经意间轻轻点破,却又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阿婆啊阿婆,只有阿婆才是这个家庭的神,操控一切的人。也难怪拍摄全家福的时候,阿公被挤在最边缘,左右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最后只能愤然离开。

这样的阿婆是太精明了些呢还是太洒脱些了呢,这样的老年人绝非昏庸乏睽混吃等死之辈阿。小津影片中的老人隐忍善良温顺,可是枝片中的老人却生命力旺盛思维敏捷拥有主见。到底是时代不同了吧!

结束了探望的次子一家在回程路上不无疲倦地擦着汗说:新年什么的就不用来了,这样的探访一年一次足够了吧!而那边厢老人们孤独地爬着台阶说:他们现在走了过新年还会再来的吧!两下对比,又显出小津式的格外凄凉。

父母最终都要老去,死亡,带着他们自己的不满足和遗憾,也带着儿女未完成的心愿,人生总难两全。像片中那条长长的石阶,不断地走上又走下,人生的道路怕也不外如是,一代一代,春去秋来,就这样步履不停地朝前迈进,却连伤感的机会都几乎来不及拥有。


-----------------------------------------------------------------------------

PS: 宽叔和夏川结衣这对在“不能结婚”中磨得几乎没有脾气而又最终修成正果的官配,在这部电影里找到了平淡而殷实的婚后生活,他们两真是一对和谐的搭配阿!

阿部宽真是日系影画中一个有趣的存在,和他同身高的演员本已不多,在画面中总是由于大只而显得格外格格不入,处处受阻的尴尬神情非常有喜感。正剧他演得,悲剧他也演得。收起电视剧里的夸张,这部戏中的宽叔也拿捏得当,压得住场子。在小小的浴室里的大身子骨百般不相宜的好笑,真是想不出除了他还有谁有这个喜剧天分。

 3 ) 孩子们总不像你所期待地那样长大。

      我的父亲今年45岁。他十几岁的时候开始帮着我爷爷送报纸,一开始的时候人都还没有自行车高。因为小时候吃过苦头,所以一直希望我好好吃共产党的饭安安稳稳一辈子有保障就好。然而我生性自由自在,无法接受一辈子只窝在一个地方的生活。父亲最后还是向我妥协,不过我猜他的心里一定也会觉得我没有像他如期所想那样长大,总归有一点令人觉得无奈。这样的说辞有点刻意煽情,然而事实真是如此。

    在电影海报里,阿部宽大叔说了“家人真的是想亲近,却又很遥远的存在”这样的话。我的友邻里,也有人曾问过我这样的问题——跟哥哥吵架了,一瞬间觉得他陌生了起来。其实,大部分亲人虽然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人,但是他们实际上可能并不了解你内心真正的想法。因为上学或者工作以后,你能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实际上极其有限。因为沟通不足所以跟亲人吵架其实是很正常的事,这也是你为什么会觉得他陌生的原因。
        
    如果能和家人坐下来好好聊一聊,像个朋友一样分享彼此心底的真实想法。这样有助于了解彼此,也有助于驱除彼此间的隔膜感。但如同电影里良多遇到的问题一样,有时候家人其实对你所感兴趣的事情并不关心。父亲在午饭后无意问起“画作修补”的事情,良多刚要聊下去的时候父亲又关心起院子里的珍稀植物起来。到了最后,父亲关心的原来是“生活还能维持下去么”,良多只能苦闷地草草结束这个话题。良多的父亲恭平希望良多做个医生,然而良多却对于画作情有独钟。
        
    实际上,我做什么工作似乎也不是父亲关心的问题,他所关心的只是这个东西能不能让我吃饱饭而已。其实天下父母亲想的东西大都一致,只是大部分孩子们却不像他们所想的那样长大。不过,这并不能跟爱不爱父母划上等号。我们爱我们的父母亲,但是不代表我们的人生必须向他们的价值观妥协。虽然我们明白,当父母有一天意识到我们已经不是他们怀里的小雏鹰时一定会感到有些难过,但是时间不能永远停留在一个点,我们走啊走啊总会慢慢长大,去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
        
  《横山家之味》是类似于《天水围的日与夜》一般的温馨小品,没有刻意的制造高潮情节和人物相互的矛盾冲突。有的只是普通寻常百姓各色性格人群的真实生活写照而已。如果想要体会到一些什么,恐怕得用上细腻敏感的心才行;正如想要领悟生活的真谛,也要用心去感知和思考。海边小城的乡下生活其实很恬静,如果有一些波澜那也是因为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内心摇摆不定而已。这是横山一家一年里特别的一天,确也是天下许多家庭大同小异的一天。亲情这个话题,能讨论和感悟的东西并不比爱情少。

 4 ) 真是谁也停不下的步履

为什么要写这么一个平凡的家庭故事?

导演是枝裕和说:“ 因为我想要写一个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故事……一个什么事都没发生, 但却很有趣的故事。因为大家人生当中并不会常发生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件,但是日常生活却很有趣不是吗?这次的电影,我想要描写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悲剧、欢笑和残酷。”



而我想说的是,我的父母一生平淡,父母的父母也是,我也是,周围的人也是。真正的英雄我还没有机会遇见过。即便有那么几位了不起的人,他们在了不起之前,是普通人,了不起之后,也依然平凡。所以,这个世界还是由无数平凡人组成的世界。大多数时候,我们不过是孤单、寂静的小行星,在自己的范围里独立运转,既憎恨无人陪同,也不愿意与任何人同行。

那么。这部电影说的就是微不足道的行星们彼此之间的疏离和联系吧。我没有妹妹,也没有记忆中的哥哥,但是与亲人之间欲说还休的情绪却与你们相似。我们坐在一起吃饭,也会说些毫无意识,却只能在特定环境中表达的语言。坐在父母之间,现在的我与二十多年前那个小孩子我,以及二十多年后面目苍老的我,并没有太多不同。父母或许老了,但是我对自己说,“看不太出来啊。”

我们每个人,便是在这平凡岁月步履之间,飞快地——欢笑、哭泣、木然;成长、老去,死亡。我对生活太多眷恋,它却不留我一分一毫,这事想起来真是残酷呀。

*****************************************************

电影里,妈妈摸着小妹的刘海说:“你脸这么漂亮,就把额头露出来一点啊。”

现实里,我妈对我说:“把刘海剪短一点嘛,清爽又好看。”

怎么,全世界妈妈说话口气都一样啊。如果我有一个女儿,估计也会对她说同样的话吧。“老太婆,烦死人了。”不知到时候,她心里会不会这么嘀咕。

 5 ) “越亲近,越互相伤害”——步履不停的思考生命的本质

“所谓主角,是指即便没有出现在画面上,但仍然支配着整部电影的人。但到底支配着什么呢?就是台词动作、情感,有时还包括剪辑。总而言之,电影主角就是与镜头这一侧的导演呼吸频率同步的人。”(p.133,是枝裕和)

影片通过围绕家人拜祭大儿子而在两日之内产生的生活琐事来映射人生缩影。自始自终,大儿子没有作为一个实体角色出现在荧幕上,却成为串联整个剧情的核心人物。“越亲近,越互相伤害。”这一母题贯穿影片始终,无论是小到炸玉米天妇罗、大到大海对人类的吞噬等所有情节,无不表达这一主心点。离炸玉米越近,越容易被油溅伤到皮肤;越亲近大海,葬身于大海的危险越高。

延承是枝氏最招牌的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充满戏剧性的生活流艺术表达方式,影片传达出不管日月轮梭人始终无法完全避免大自然和亲近关系带来伤害的生活共鸣。人在自然中是渺小的,大儿子意外离世纵然对整个家庭尤其原生父母是件无法磨灭的惊涛骇浪大事,可事情并不会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不会因为人情无奈和愤怒而重拾大儿子的生命。生活总需要继续,日子还得往前走,步履不停。比如在片中1小时40分钟处尽管母亲叮嘱去往海边的一家人注意安全,尽管母亲紧张着家人的安危,影片却在此时响起淡然宁静的音乐。尽管人物随着这一日生活流发生的各类琐事充斥着各种情绪,但“哀怨也仍需淡然处之”的基调贯穿影片始终,以纯粹生活的视点还原人物的日常生活状态。不仅仅体现在配乐上,也体现在构图、机位、布景、调度等层面上。 此片依旧以长镜头与固定镜头为基础,多次出现安哲罗普洛斯式一点透视固定镜头段落。同时加入其它各种视觉处理手段,如当老母亲看到蝴蝶仿佛灵魂附体时,影片使用手持摇晃的影像来模拟恍惚的精神状态。因此影片虽然整体意在塑造真实的生活质感,却不失对虚幻、灵魂、生死和记忆的探索,制造出人物老母亲混乱的心境与边缘状态。可见,导演似乎做出了一个开放式的艺术子题呈现:一方面有白发人送黑发人极度悲哀的寓意;另一方面也表达出导演对生命终点为何处产生的疑问。关于这一点与《下一站,天国》似乎有了契合之处,并与之同样掺杂文学气质和哲思。对于这个问题的追溯,主要因为是枝裕和不仅是一个纪录片出身的导演,文学系毕业的他在影片中总是诠释一种文学性境味。尽管在艺术片的道路途中同时一直不断拓宽自己的其它戏路:动作片、悬疑片、爱情科幻片等类型片的涉猎,但影片总能展示出一贯的个人化风格:即在真实生活质感上对生与死的思索。早在处女作《幻之光》时,便初步显露出这种影像风格和思想。在预算及其拮据的情形下,《幻之光》拍摄完成,是枝裕和在第一时间将这部影片放给了自己仰慕的侯孝贤。侯孝贤看过之后建议他将影片投往威尼斯电影节,惊喜的收到了入围主竞赛单元的机会,首部长片已在国际电影节上崭露头角,铺平了他之后的道路。但在多年之后,是枝裕和并不愿意承认《幻之光》是自己的处女作。不是因为影片质量问题,而是因为从《幻之光》可见许多影史上名导的痕迹,不仅仅是做出重要指导的侯孝贤,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永恒和一日》、《雾中风景》)、维克多·埃里斯(《蜂巢幽灵》、《南方》)等欧洲导演的风格也在《幻之光》中有迹可循。 “太像一个热爱电影的学生的毕业论文了”,是是枝裕和自己对于《幻之光》的评价。于是在《幻之光》之后,是枝裕和致力于探索完全属于自己的风格。接下来的两部长片作品《下一站,天国》(1998)、《距离》(2001)都是偏实验色彩的电影。由于《距离》受到电影运动“道格玛95”的影响,DV、实景拍摄等成为《距离》标志性的影像特征。在《距离》中,抛弃了在《幻之光》中颇受好评的固定机位长镜头,选择了视听风格上更加粗粝的手持镜头。 “人比故事更重要。”这一观点开始深刻的在是枝裕和心中烙下,成为其奉行的金科玉律。而到了《步履不停》,导演再次回归固定长镜头,形成以固定长镜头为主、晃动手持镜头为辅的影像风格。可视为对之前影片风格的一次大总结。“电影和电视不是为了表达自我,而是交流。”是枝裕和继续马不停蹄的用影片与世界对话生命的本质。

导演创作此片的初衷是为了用电影悼念母亲,母亲的步伐并没有从导演的世界里走开。因此,纪录片导演出身的是枝裕和虽然通过一系列的生活片段与细节的铺陈尽量还原生活真实,却不止于此,而是同时纳入一丝希望的景象。导演并不对现实中的现象交代出限定性的结论,而是希望通过亦幻亦真的处理拨动观众内心的情感之弦,留下思考空间。步履不停,对逝去的亲人永远缅怀;对生活的思考永不停歇。

 6 ) 这慢一拍的人生啊

家常烟火,似乎总是要从厨房里的洗手作羹汤开始。母亲的手,粗粝,温厚又带着力度和笃定,井井有条料理着蔬菜,食谱里的食材搭配如数家珍,带着大半生灶台前的历练。已作人妻人母的数年的女儿,在母亲的领地里又退回女儿的身份,被絮絮叨叨地碎念。

一个家,似乎总是要从母亲生发出来,才能凝结在一起,所以也难怪,当了一辈子医生备受尊敬的老父亲,会为了孙儿们一句“外婆的家”重重甩上房门,“这明明是我努力工作建起来的房子”。次男良多,总比不过子承父业却因救人溺水身亡的大哥,带回的新婚妻子还偏偏是再嫁寡妇。不成器的女儿和女婿,怯怯商量着能否搬回故宅,热闹也聒噪的双生子除了在夏天里长高了1.5公分和早早被放弃的剑道,也没有别的更令门楣生辉的话题。

琐碎又日常,从银幕上看却觉得这寻常带着暮气沉沉和刀光剑影而惊心动魄。家庭,无非是明天太阳照常升起,又是饭桌上的杯盘换盏,鸡毛蒜皮。日常的龃龉,隐而不发的怨怼,磕磕绊绊的磨合,就如浴室里排水口处破损散落的瓷砖,并不那么顺心顺意,但却也日复一日拖着,碎在了那儿,竟就是一辈子了。餐桌上和声细语的暗流涌动,永远不知道哪一句话误伤了谁。

一辈子啊,要说多少话,却又有多少话因为来不及说变得不必再说。哪怕是孩童时一句机灵的话,也小气得不能被冠错了名。哥哥很好,只是不能连这一丁点的好处都归了他。丈夫年轻时出轨的事实,悄无声息地忽然在这个长子身故十五年的夜里,隔着浴室旧的玻璃拉门和昏暗灯光,似若无其事说破。只是这一世已经过去,彼此肉身腐朽,来日无多,连秋后算账也不必了。

正因为是家人,一点无心只失才更易心寒。正因为是家人,对爱和忠诚的背叛之痛也能包容。亲缘之间的至亲至疏,只怕不是三言两语能够道尽。但有时,一日三餐,横山家一日的时光,竟也像浓缩了无数个家庭的一生。每一句话后的机锋,每一个眼神的迂回,天伦之乐里,因无法把握距离的远近,真实得既温情又冷漠。

过了冬的蝴蝶带着淡淡的黄,飞在故乡那条悠长的斜坡上。令人忧心的次男从人子变为人父,变得可靠。他牵着被血缘紧紧牵连的小女儿的手,忽然想起,曾有人对他说,蝴蝶啊一旦过冬,就会变成黄色。尽管怎么也想不起是谁说的,数年前老母亲散步时的三言两语,就这样流经他的生命,又不经意间成为了小女儿童年的回忆。

生命在步履不停的路途中一遍遍地轮回循环,还停留在旧日时光之中,但永远回不去了那个旧日里。亲缘,家人,爱,是一个不解的命题。摸索着,步履不停地生活着,然后任由旧故事的年轮带着隽永的印记,成为滋养新生命的养分。

孩童只盼望欢乐,大人只知道期望。但就在不知不觉间,如父如子,孩童便成了大人,而家族大概便是这样无声地被延续了下来。

 短评

我喜欢电影里的台词,真实不做作,却把这个家庭十几年隐藏的哀痛和矛盾表达的很清楚,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倔老头子送走良多后那句像是自言自语般的,“下次来就是新年了吧”,父亲所特有的不动声色的爱啊~

6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东方人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常常上演这种迟到的温情、无奈的残忍,并且自觉地不知悔改地步伐不停。秉承着同样的嘴硬和含蓄,他们塑造了家,捏造了国。

9分钟前
  • 57
  • 力荐

文艺青年被迫变成文艺中年 不得不卷入平淡生活 丧得没眼看 你说吃饭有哲理 其实也没什么哲理 一家人用五十年 既可说磨合,也可说凑合 到底怎样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呢 残酷着 温情着 蝉鸣之夏 光阴虚度 代际轮回 逝去之人的阴影 在世之人的不甘 做个钢琴调音师啊 一家人一起做饭 终究是高兴的

10分钟前
  • 柴斯卡
  • 还行

《步履不停》没有引出幡然醒悟的痛心疾首,当良多在墓碑前重复着母亲的浇水举动,他是否相信返家的那一天也是他人生的缩影?

12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B站、爱奇艺、腾讯使用的是同一个片源同一个字幕翻译,质量极差,甚至让人产生了给字幕寄刀片的冲动!倘若《小偷家族》是一盘色香味俱佳的可口炒菜,那么《海街日记》属于炒菜没放盐,而《步履不停》就更夸张了,连菜都没放,纯粹在炒空气了。也许是我的口味太重了?电影本身的故事局限在哥哥忌日那天的全家聚会,基本上没有任何事件发生,纯粹靠对白堆砌来表达人物关系及内心波动,因此垃圾翻译使得本就淡入纯水的剧情更加索然无味。其实看到后面自然能体会到哥哥的死在每个人心中都埋下了一些情绪的种子,随着时间慢慢生根发芽,有的长出了遗憾,有的长出了思念,有的则生出了绵绵的怨念,所以你会觉得《阳光普照》里似乎带着些许《步履不停》的阴影,只是前者更加残酷阴冷。全片拆分了很多镜头却都纹丝不动,镜头静止而生活则步履不停地缓缓走下去。

16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还行

送走儿子后寡言的医生父亲念叨:“下次来的时候就是新年了。”与此同时儿子坐在远行的大巴上长舒一口气:“这次回家了新年之行总算可以省了。”转瞬下一个镜头就变成空的风景和儿子的画外音:三年后父亲死了。不多久母亲也走了,她最终也没坐上我买的车。这是日影特有的温情与残酷。玉米天妇罗。

21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我了解关于生命的哀伤,总是静默的,漫长的。

22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是枝裕和说,《步履不停》是一个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故事,除了细节别无旁物,因为,细枝末节累加起来即是生活。回想那一部看了无数遍的电影,不是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最喜欢一个细节是一只蝴蝶,宛如哥哥的亡灵飞过,平实的妈妈立刻狰狞如同疯魔,追逐亡故的长子的幻影。一个平常家庭的创口顿时撕裂。

27分钟前
  • 柏邦妮
  • 力荐

9.5;和解总是慢死亡一步

28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3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试图用一个特殊的日子来讲述横山家数十年来的漫长岁月,不运用任何插叙,只是让时间一点点流过,从各人间的对话中了解这个家庭久远已逝的一切哀痛压抑温馨喜悦,然后日子还得淡淡前行。每个人物都刻划得立体有力,但是片长四分之三再往后有些情节:如蝴蝶入屋、孩子晨祈愿、多年后生孩子也开车等稍刻意

34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人生就这么步履不停地前行着,那些舍得的舍不得的人和事总会一一远去,以至再也无法望见。你可能偶尔怀念,也可能丢了命似的道不了别。

35分钟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推荐

生活尽管再平静偶尔也有波澜 不停走着有些东西还是趕不上。

40分钟前
  • Yome
  • 推荐

夏至横山家,小津屋檐下,周围二三事,外婆炸玉米,攀折紫薇花,追逐黄蝴蝶。淡然疗心伤,四肢渐愈合。有了伴的路,步履停一停;牵了手的手,岁月不回头。

42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时光借由一部电影,在一天的限定内被无限拉长。淡如水却又酽如茶,传递着市井家庭气息,给人安定的力量。稀松平常的家庭团聚背后却是伤痕累累不愿提及的过往,明明暗中碰撞得很激烈偏偏表面上云淡风轻。萦绕在父母心里的丧子之痛,孩子心头的独立之殇,一家人洗好了澡,吹着晚风,围坐着仿佛没有芥蒂。

47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日本的家庭电影已经是世界巅峰了,步履不停是巅峰中的佳作。

48分钟前
  • 达到厂
  • 力荐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一看到这种生活流的电影就泪如泉涌走不动路。人间烟火的气息,代代步履不停...

5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你才25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剧情没有什么起伏,不温不火,朴实平淡的对话,安静的生活,温馨的生活细节,这样讲出来的故事,总是娓娓动人。生命依旧不停的在循环,平淡、责任、羁绊、也许,这也叫做人生吧。当最后那只黄粉蝶飞出来的时候,却让人眼泪止不住的在流。★★★★☆

58分钟前
  • Q。
  • 推荐

更喜欢比海更深。不过长子去世的设定又让我想到怡微分析过的,一个作品中从未出场的人却像个前提一样,对所有的人物和关系都施加隐秘而深刻的影响。

60分钟前
  • 曼仔
  • 还行

听说蝴蝶如果能够熬过一个冬天,来年就会变成黄色。从此,我每次看到黄色的蝴蝶,心里就会难过。

1小时前
  • 亚比煞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