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提喻法

剧情片美国2008

主演: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凯瑟琳·基纳,米歇尔·威廉姆斯,萨曼莎·莫顿

导演:查理·考夫曼

 剧照

纽约提喻法 剧照 NO.1纽约提喻法 剧照 NO.2纽约提喻法 剧照 NO.3纽约提喻法 剧照 NO.4纽约提喻法 剧照 NO.5纽约提喻法 剧照 NO.6纽约提喻法 剧照 NO.13纽约提喻法 剧照 NO.14纽约提喻法 剧照 NO.15纽约提喻法 剧照 NO.16纽约提喻法 剧照 NO.17纽约提喻法 剧照 NO.18纽约提喻法 剧照 NO.19纽约提喻法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9 20:16

详细剧情

9月,伴随着秋天到来的,似乎还有戏剧导演凯顿(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饰)的孤独,因一次意外的受伤,凯顿陷入了无休止的诊疗,不停拜访各专业医生;另一方面,创作微缩油画的妻子阿黛尔(凯瑟琳·基纳 Catherine Keener 饰)和他日渐疏远,冷漠尴尬的家庭气氛加深了凯顿的自我怀疑,即便他的剧目获得巨大成功也不能掩盖这一切。凯顿与在剧场工作的女子以及一名女演员保持着暧昧关系,在妻子抛弃他之后,凯顿从这两个女人身上试图找到改善自我精神状态的可能性,然而他还是失败了。凯顿最后决定从戏剧中找到答案,他产生了一个庞杂的创作计划……©豆瓣

 长篇影评

 1 ) 《纽约提喻法》——艺术家的悲哀

“所谓艺术家的自私,说的是他们对人的本身并不感兴趣。对方的过往历史,情绪,情感,如果他们有倾听,有时候仅仅只是因为寂寞,想有温度和言语包裹。他们与一个人在一起,有时候是想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所带来的延伸空间,作为感受的积累。一个有强大精神力度的人,需要索取更大强度的药剂和能量。他几乎对身边的人毫不关心。”——《素年锦时》

我想这也就是片中男主人公,或者说是查理·考夫曼本人带给我的感受,我认为片子是考夫曼自我反省的一部作品。片中男主其实看不见身边真实存在的人,他只看到他自己,世界只有他一个人。因为他与世界的链接是断裂的,他跟世界之间缺了一条脐带。所以表现出十分虚无的这么一个人物,这么一个永远都在逃避,不想面对现实,不想负责任,不想对抗世界,把自己埋头在虚无当中的角色。自怨自艾却不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举几个例子:阿黛尔离开后,过了一年,凯顿都无所行动,一直在等着某些事发生,等待她回来;售票的海瑟尔告诉他她不会回来了,随后他与海瑟尔好上了,做爱时却又哭泣;海瑟尔生气了,有了新的伴侣,凯顿又逃避了,跟戏剧中的克莱尔结姻有了女儿。当要他负责任时,他又倒回来想要关心第一个女儿,飞去找她,假模假式地为自己之前买的粉红色的箱子被遗弃而难过;在飞机上时,一直窥视心理医生的腿的他,有了机会,却又假装绅士视而不见;克莱尔受不了他的虚无之后,他又回去找海瑟尔……如此反复。在母亲被杀,在她血淋淋的房间面前,同样无所作为,跟扮演海瑟尔的演员做爱。最后甚至去扮演清洁工,让扮演清洁工的来扮演自己,以此逃避作为凯顿的责任和选择。

没有一次在正视问题,没有一次是直面地解决问题,把自己演作受伤的人,好让自己有感情。

包括其他角色,有一种说法,每个角色都是编剧或导演自我的一部分。阿黛尔对心理医生说的话,心理医生在飞机上说的话,其实表现的都是卸下责任后的轻松。她们都因为生活中没有了凯顿而更好。

而海瑟尔那间一直着火的房子,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一直能明显看到的未解决的问题一样。海瑟尔最后是因为吸食浓烟过多而死亡的,就好比如果我们放任这些危险的因素存在,不去解决,最终会造成反噬,将我们吞没。

开头新闻播报点出了片子想要表达的东西。

最后牧师的戏也道出了片子的主题,导演想说的东西。

如果说“电影就是将精神的东西物化。”我想查理·考夫曼做到了。

这是电影创作者的唯我论,和创作者的虚无。

而虚无也并没有那么缥缈无依,并不是这么可怕,它存在于我们每一次的欲望满足之后,每一次失落的心情中,每一次生命遭受的重创之后。哪怕一个孩童都还在经受着玩具被摔坏了之后带来的虚无感。

虚无意味着存在,意味着生命重新点燃热情的前奏。即使秋天意味着结局的开端,冬天意味着一年的结束,但也还有下一年。在虚无和真实的动态平衡中,寻找那些让我们认为幸福快乐的事,找到自己所认可的生活的意义。因为我们不必成为别人喜爱的人,让自己成为自己喜欢的自己就够了。

吐槽了一番男主和查理·考夫曼,说说片子的开场段落。

开场段落,几分钟浓缩几个月时间的场景是本片中我最喜欢的段落之一了。

被喻为编剧圣经的麦基的《故事》里说的——

“结构就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

编剧选择事件,就像我们在人生中选择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一样。

一部电影两小时,我们的人生都那么几十年,是有限的。因而我们所选择的就显得很重要了。

作为一个编剧,在构思影片的高潮时,我们常常会让主人公面临一个两难选择,比如让他的身体悬在大楼外,一只手抓紧天台边沿,这时候反派逼他选事业还是情人,金钱还是爱情……主角的选择往往就是提示他本人的行为。

所以,如果大家有时候处于茫然的状态,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时,你下一步的选择,无论是什么,这个选择和你的行为都将揭示“你是谁”。

 2 ) 《纽约提喻法》的超现实意象浅析

《纽约提喻法》(2008)由查理·考夫曼自编自导,这是一部几乎说尽人生的异世神作,奇谲晦涩,让人惊颤或“烧脑”的,正是片中种种诡异的超现实元素。

故事围绕一个名叫凯顿(Caden)的戏剧导演展开。尽管他的职业生涯步步高升,但他却开始受到各种古怪病症的困扰(如大小便颜色异常、无法控制的抽搐)。同时,他的家庭生活也并不幸福,画家妻子对其日渐冷淡,他也与剧院里的工作人员和女演员有了亲密关系。直到有一天,妻子离开了凯顿,还带走了女儿。历经种种打击,凯顿决定开始一个宏大的戏剧项目——打造一座人造纽约城,雇佣海量演员,在巨大庞杂的剧场里表演每个人的生活。

在影片中,一丛丛疾病如铅块般阻滞着身心,在与多位女子的交往之中,凯顿只感到了空虚与疲惫。衰老如影随形,人生成了一场漫长而孤独的死亡。在浩大庞杂的人造纽约里,不断轮演着庸常琐碎的生活(既有与实际时间同步的生活表演,也有将一生集中在一天里演完的实验)。至此,真实与虚幻的界限早已被打破,就连故事中的时间也变得时而跳跃,时而断裂,时而凝固。凯顿亦由戏剧的主宰者(总编导)渐次变为服从指令的演员。及至所有群演或死亡或离场,原来所有人都有同样幻灭的人生。

虚实模糊、身份叠置始终是查理·考夫曼作品的一大特色。他的电影从来都不乏超现实元素。当你执迷于索解时,自然难免觉得“烧脑”,然而,超现实意象的主要魅力,并不来自于理智的条分缕析与穷追不舍。恰恰是其神秘、反常、暧昧和开放的特质,才让人沉醉不已。因此,本文也仅仅只是尝试描述和指出影片中几个值得驻足玩味的超现实元素,具体如何读解(或者需不需要解析),还要留待各位读者/观众自行决定啦。

意象1:自动远程同步的日记本

有一天,凯顿在枕头下找到了(跟随妻子离去的)女儿遗落下的日记本,此后直到女儿停止写日记为止,几十年来的日记全都会自动显示在这个日记本中,凯顿可以每天读到。

(其实这个比较接近于今天的云同步笔记软件……超现实性只是来源于将数字笔记本的特性赋予实体笔记本)

意象2:随主人意愿变更内容的书

女心理医生送给凯顿一本自己写的书,凯顿在飞机上翻看着。读到“但唯一不变的是,我一直和你在一起,比如,看你的左边”时,他向左望去,看到心理医生也在注视着自己。随后,心理医生靠在凯顿身旁,露大腿诱惑他,但他无动于衷,她便没好气地回到座位上,这时男主再读书上的内容,在正常的高深学术内容之下,突然冒出了一段:“我将我成熟的芬芳送给你,但却被你否决,这本书结束了。” 之后的每一页,都变成了白纸。

意象3:微缩画

凯顿(前任)妻子的作品都是要用放大镜才能欣赏的微缩画。在西方艺术史上,这个创作方式并不新鲜,但却恰恰契合了片名《纽约提喻法》——男主在纽约城中建造了一座巨型剧场,试图复制纽约城里的万象,甚至成为对世界上每个人人生的象喻,此即小中见大,以微缩的方式呈现宏观整体。

“提喻”的主要类型便是以部分代全体,抑或以整体代个体

意象4:锲而不舍的跟踪者

一位高个秃顶老者,跟踪了凯顿二十年,之后应聘他人造纽约城中的【凯顿一角】,终于得到了这个时刻扮演男主的工作。不过,最后他还是从片场一座楼的屋顶上跳下自杀了。事实上,这个痴狂而执著的追踪者,在影片开场没多久就现身了。如图所示,男主刚(在影片中第一次)出门,就切入一个不明老头远远窥望他的过肩镜头,紧接着是老头在后景中虚焦的反打镜头,当凯顿离开画面,摄影机移焦,后景里的老头变得清晰可见。这个老者之后也曾在男主沉浸于二人世界时在后景中出现。只是,对于大部分初次接触本片的观众来说,应该很难想起或注意到他,这也是为何本片要重刷甚至N刷才能完全get到的原因之一

意象5:永恒燃烧的老宅

一座永远(有某个角落)在燃烧的房子,恰似一个痛苦而窒息的人生隐喻。影片中,长期居住在这栋老宅里的女子最终死于烟气吸入过量。这一意象很可能来自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对人生的形容:“我们都住在一间燃烧的宅子里,既没有消防员可叫,又无路可逃,只能通过楼上的窗户往外观视,及至房子被烧毁,我们仍旧困锁其中。”

(We all live in a house on fire, no fire department to call; no way out, just the upstairs window to look out of while the fire burns the house down with us trapped, locked in it.)

意象6: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表演项目

凯顿是人造纽约城剧目的导演,每天都要写一大堆表演指示……这个工作量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承受(尤其是对于男主这样衰老而精力不济的人)——这或许也是为何身为编导的凯顿最终活成了行尸走肉般的演员的原因。

另外,2020年初引爆柏林电影节的《列夫·朗道》,整个项目的实施方式就比较接近于《纽约提喻法》。

意象7:被困住的人

这个不算超现实意象,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构图上的修辞策略:凯顿到成人俱乐部看(长大后的)女儿表演,必须隔着玻璃,但摄影机反而将男主呈现为被囚禁的人。无论是他纠结痛苦的表情,还是那斑斑点点的灯光(乍一看如同水泡、气泡),都给人“这家伙淹水了”的错觉。

联系本片中的其他意象,便可发现,诸如燃火老宅、上锁却会自动更新的日记本、局限在针眼方寸之间的微缩画、人生的意义只在于跟踪和搬演他人的老者,以及穹顶覆盖住的人造剧场,都透现出了【禁锢与束缚】之义。

意象8:纹身花瓣

凯顿的女儿临终时(疑似死于艾滋病)躺在病榻上,右胳膊纹身上的花瓣旁,突然冒出了一片真的花瓣,恍若凋谢的生命。

意象9:废墟之城

人造纽约城最后变成了或混乱或空荡的灰暗空间,所有群演都在现场去世或离场——遍地残骸,时而可见尸体,戏与人生真正合一。

类似意象或曰废墟空间,亦为安东尼奥尼(《红色沙漠》)与安哲罗普洛斯(《哭泣的草原》《时光之尘》)所钟情。更脍炙人口的影像例子,还有《远大前程》(大卫·里恩版)里时间停滞的荒残老宅,以及《超脱》结尾的废弃教室。


首发于公众号【冰红深蓝电影】,一起看佳片,赏经典~

 3 ) 忧郁而真诚的秋天

考夫曼的电影观与提喻法

要解释这部电影的名字或是“解读”电影本身,首先不得不搞清楚查理·考夫曼的电影观(或者至少说其本人对这部电影的要求)。考夫曼曾说“戏剧是活的,电影是死的”,他在这部电影的采访中进一步解释了这句话:戏剧的每一次上演都是新的、活的表演,因为每次演员和观众都有不同的状态和互动,而电影一旦拍完剪完就是死石头一块。此外,电影意义过度明确而观众没解读空间也是另外一种“死”和“rude way of making movies”。

显然考夫曼一点也不欣赏死的电影,而在自己的导演处女作中他终于可以反抗结构化、僵化的美国电影,当然这也是资本为天才创作难得的网开一面。为了做到这一点,考夫曼的做法是“try to put enough in there so that people can interact with it on an individual basis”——比起网飞《黑镜》的伪互动式观影,我个人认为更广阔的意义空间才是目前观众能拥有的真实自由,这已是所有优秀电影共享的一点特质:充裕的留白。

然而留白的限度在何处其实一直是个很暧昧的标准。谦虚如考夫曼把这部电影的容量概括为“enough”,然而实际上这部影片的视听信息量是超过常人认知能力的,再加上这些视听信息构成的隐喻和主题(都是大大的复数),整部电影虽然不是石头一块但却是压缩饼干一块。密集的内容和主题,在考夫曼看来,是给予观众解读自由的真诚的做法——就如剧中Caden想导一部truethful、关于每个人、关于生活本质的戏剧而最终搭建了一座纽约城中城一般,考夫曼也导了一部这样的电影。

这正是这部电影名字的由来:Caden以纽约的城中城来提喻纽约,而考夫曼以这部电影来提喻人生——典型的查理·考夫曼式套娃。当然,考夫曼在这里也玩了一个谐音的游戏,本片设定在纽约的Schenectady市,以英语的写作顺序就是Schenectady, New York;Schenectady(或是Schenectady中Caden搭建的warehouse1,2,3...)在影片中作为纽约的局部代替了纽约,因此这里也就有了Synecdoche(提喻)这种修辞。Caden的大剧院想做到保罗万象,这也是整部电影的精神缩写(一定程度上来说两者在这个目标上既成功又失败了),而Caden的创作痛苦也是考夫曼痛苦的真实再现。

赘述了这部电影独特的开放性/复杂度,接下来我谈一些对自己感触较深的主题,也希望5年后我能怀着不同的心情再看一遍,也希望它能再次给我带来新的感触,继续更新这一篇小文章。

1.漫长的人生之秋

在影片开头,Caden床头播放的广播节目中主持人问一位文学教授:“为什么这么多人写秋天(the fall)”,对方的回答是“It's seen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If the year is the life,...the beginning of the fall is when the bloom is off the rose and things start to die”“It's a melancholy month and maybe because of that, quite beautiful”。接下来读到的一首诗可以说是与整部电影的主题密切相关:

Whoever has no house now, will never have one. Whoever is alone will stay alone, will sit, read, write long letters through the evening, and wander on the boulevards, up and down, restlessly, while dry leaves are blowing.
考夫曼自我评价:“harsh but truthful”

教授读完,主持人评价这首诗过于残酷,而教授则回道“But truthful”,与此同时查理·考夫曼的的名字浮上银幕,这正是这部电影的一语双关

Caden的truthful也印证了考夫曼的truthful

春秋在四季中可能是短的、过渡性的存在,人们总是对冬夏印象更为深刻,然而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秋天却是最漫长的过程——当你停止成长、当你没有明显的跃升和改变、当你仅仅是在活着...你就不知不觉走到了人生之秋:"the beginning of the end",and"things start to die"。而人生的冬天却是短暂的,大部分人可能都只把将死之前的一小段时间视为人生的最后一季,并且此时你已无法再做出什么改变自己人生的举动,因此人生之秋是每个人做出挣扎的最后机会

秋天(the fall)伊始,就是所有都开始坠落的时候

然而正如片头诗中所说“Whoever has no house now, will never have one. Whoever is alone will stay alone”的一样,这部电影并不相信人真的可以在漫长的秋天(或是所谓的中年危机)中挣扎过来,相反Caden/考夫曼的做法是去记录、描绘和理解这种无谓的挣扎,企图获得认识论上的解脱。

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 ,而《纽约提喻法》很大程度上是对这种不可避免所感到的无可奈何、空虚与恐惧的探讨和记录

2.唯我论的孤独

“wall it up, all of it”

在一开始Caden的剧场本来是没有墙也没有窗户的,每个房间是情景喜剧拍摄现场一般裸露在摄影机与导演的目光之下,直到他说:“This is a lie.Wall it up, all of it.”——这也是前文提到的考夫曼/Caden对于“truthful”偏执的又一体现。

被窗户框住的单体字母

电影的海报有许多有意思的细节,其画面内容是Caden剧场里面的一栋栋楼房和一扇扇窗户,每一扇窗户代表着纽约的一个人、一个故事,但正是因为每个人都在各自的窗户里,人们看不到其他人生活的全貌。而电影的标题字母也被框进了一个个独立的窗户中,虽然彼此被完全隔离,却组合在一起成为了“这部电影”。

Sammy提醒Caden的自私/自恋

这同样是这部电影巨大孤独感的来源——Caden渴望个体之间几乎融为一体的理解,而现实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故事和人生,人永远只能从“窗户”中窥探他人的故事和灵魂,如果没有那堵墙和窗户,一切都是谎言。另外,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人与人无法彻底理解对方是因为任何尝试理解的举动其实背后都有自己的目的和用心,人只会了解到自己想了解到的一面

考夫曼借剧中类似于上帝的Sammy之口说出了他对这一融合的渴望:

Because I've never felt about anybody the way I feel about you. And I wanna fuck you until we merge into a chimera, a mythical beast with penis and vagina eternally fused…two pairs of eyes that look only at each other…and lips ever touching.

这种对人类连结程度的过高期待,最终必定导致的是极度的失望与孤独,正如Hazel的这句台词一样。

实际上这种渴望和失望的孤独也延续到了查理·考夫曼的下一部电影《失常》中:男主角在千篇一律的声音中找到了只有他能听到的、特别的声音,一个渴望成为“chimera”的故事再度上演,结局同样是唯我论的极致孤独。

附上考夫曼为本片写的片尾曲little person的部分歌词,很好地描绘出了一个孤独者的默默期盼:

I'm just a little person,
......
I'll find a second little person
Who will look at me and say:
"I know you.
You're the one I've waited for.
Let's have some fun."
......
You're the one I like the best.
I'm glad I've found you,
......
Somewhere, maybe someday,
Maybe somewhere far away,
I'll meet a second little person
And we'll go out and play.

3.决定论的人生

This book is over.

“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影响了你人生的走向”是本片另外一个时隐时现的主题。如Adele对自己咳嗽的忽视最终导致她死于肺癌、Hazel最终死于烟尘是因为她自己买了一栋着火的房子、Caden在飞机上看的书不再有下一页是因为他拒绝了对方的邀请......

我们永远也理不清自己生活中的因果链

又继续谈回“纽约的窗户”,上文提到每个人都是窗户背后孤立的个体,人与人的理解和连结是以个体性为上限的;同时,“窗户—个体”同样是一个决定论式的隐喻

Everything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you think. You only see a tenth of what is true. There are a million little strings attached to every choice you make; you can destroy your life every time you choose. But maybe you won't know for twenty years. And you may never ever trace it to its source. And you only get one chance to play it out. Just try and figure out your own divorce. And they say there is no fate, but there is: it's what you create. And even though the world goes on for eons and eons, you are only here for a fraction of a fraction of a second. Most of your time is spent being dead or not yet born. But while alive, you wait in vain, wasting years, for a phone call or a letter or a look from someone or something to make it all right. And it never comes or it seems to but it doesn't really. And so you spend your time in vague regret or vaguer hope that something good will come along. Something to make you feel connected, something to make you feel whole, something to make you feel loved. And the truth is I feel so angry, and the truth is I feel so fucking sad, and the truth is I've felt so fucking hurt for so fucking long and for just as long I've been pretending I'm OK, just to get along, just for, I don't know why, maybe because no one wants to hear about my misery, because they have their own. Well, fuck everybody. Amen.

葬礼上这段牧师的台词将孤独的个体与决定论相勾连。“they say there is no fate, but there is: it's what you create”无疑是一个决定论者的自白书,而“maybe because no one wants to hear about my misery, because they have their own”又在谈到个体之间的绝对距离。

忧郁与决定论总是互相联系的。如果仍然承认自由意志的存在,对各种事件的因果归因(try and figure out your own divorce)无非就是一个不断自我责备的过程;如果彻底否认自由意志,你甚至不能为自己的存在负责(Most of your time is spent being dead or not yet born)。所以不论怎么想,都是挺丧的一生。

4.其实可以多擦一会儿地板

"The Miracle Brush"

在Adele出走后不久,Caden一方面留恋着过去的时光,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健康情况过度关心——都是强迫症。Caden坐在Adele的地下工作室盯着自己的病腿,电视里面放着他自己出现在化疗广告中(里面还出现了女性版的Caden也就是Ellen的童年等内容,但是这里就不说这个主题了),然后当Caden开始打扫Adele工作室的时候电视节目突然变成了正常的、积极的内容(甚至有些许亢奋)。

这好像是全片唯一一次电视/媒体中出现除了死亡的内容,也是唯一一次正面积极的内容。当Caden打扫完、清理完后,电视播放的内容再一次变得creepy,里面唱道“there's no real way of coping...you're falling down. you're going down. you fell. then you die~”

考夫曼作为编剧的第一部电影《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中,他借傀儡师(也算是某种“导演”了)之口说意识于人类而言是一种诅咒。而这里他无非是想说借助机械简单的事物来暂时麻痹自己的意识也是无济于事,地擦完了又是新一轮的绝望,像任何广告一样“The Miracle Brush”并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真正的改变。

help me forget my troubles

这里颇有一种苦行僧的味道——生活有需要被回避的时候,意识也有需要被麻痹的时候,如果人总是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又何尝不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但考夫曼却颇具尼采精神盯着这些痛苦不放,或许这也是他“truthful”执念的又一体现。

然而这是考夫曼的选择,作为观众我们可以理解,可以不认同、不照做。也有很多人认为这种孤独和抑郁是考夫曼的自恋,他自恋于天才的痛苦,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看不到也未曾经历过这一层痛苦和孤独的人来说,这部电影更多是无趣的自讨苦吃。不过考夫曼本人怎么想、怎么创作自然也轮不到我们去操心和指手画脚。考夫曼选择“harsh but truthful”的人生态度或许是“It is better to be a human being dissatisfied than a pig satisfied; better to be Socrates dissatisfied than a fool satisfied”的写照,但我仍想说:其实可以多擦一会儿地板,这里擦完了还有别的可以擦。


另外我还蛮想聊聊Caden的感情线,不过概括不出一个主题,就随便说说吧~

Adele Lack这个角色非常的特别,她与Caden几乎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人,所以大胆猜测她的姓Lack表示Caden所缺的一切,比如从不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活在当下的能力、把一切变得简单的艺术......她对于Caden来说是一个完全他者、外物的象征,甚至可以说Adele就是让Caden免于其病态self-obsession的解药。如果Caden想看看自己小天地之外的世界,他就可以看看Adele。事实上他们关系的决裂也是Caden从来看不到外面只能看到自己的一种结果(对于Adele来说反之亦然),但是Caden到结尾都一直想去追寻Adele则表示其实他一直想摆脱他自己的各种执念,虽然他们巨大的差异让两人从来没有成功交流过。

而Claire对于Caden来说也是不可交流的,Claire对大导演Caden的崇拜而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是影片不止一处暗示Caden觉得她很傻而不是一个对等的交流对象——这是Adele不可交流性的反面。唯一可以交流、让Caden产生想与之合体成为“chimera”的是Hazel,她第一次带Caden回家时电影播放的soundtrack正是“Ltitle Person”这首歌,她才是Caden想遇到的“a second little person”。

May we all find our signals

 4 ) 绝顶高手抑或走火入魔?

  ■文艺补白

  最新文艺片推荐

  《微缩纽约》的剧情编排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令人如坠梦中,真假混淆。观影过程有如阅读好书,会有过电的快感,不想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看完还意犹未尽。

  《微缩纽约》

  导演:查理·考夫曼

  主演: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这部电影就像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的小说《沙崔》(Suttree)一样精彩绝伦,你不一定要完全理解,但必须认识到它确实好到一定程度。让人退却的架势,吞噬你的深度,通过影片展露的一切,你会发现它近乎一部神作。———Roger Ebert(《芝加哥太阳报》)

雷声大、雨点小,去年《微缩纽约》(Synecdoche,NewYork)的遭遇就是这么回事。在戛纳时还戴着“天才编剧首次执导”的光环,引人期待;可到了年底评奖季即惨遭冷落,除罗杰·伊伯特替它摇旗呐喊,鲜有人提起。伊伯特把它跟麦卡锡的《沙崔》相提并论,原因在于经过考夫曼的倾力而作,《微缩纽约》的剧情编排确实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令人如坠梦中,真假混淆。观看电影的过程有如阅读好书时的过电快感,不想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看完之后还意犹未尽。另一方面,影片主人公卡登有着疯狂的创作想法和欲望,他跟麦卡锡一样收到一笔飞来的“麦克阿瑟天才奖”,麦卡锡从构思到完成《沙崔》花去三十年时间,卡登试图完成剧场大作“提喻纽约”用去半生,二者的经历同样艰难且漫长。

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有意识地拒绝了好莱坞剧本的写作模式,《改编剧本》(Adaptation)、《纯洁心灵的永恒阳光》(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等片的意识流手法(由人物思想的变化流动推进叙事),跟传统叙事相比确实旗帜鲜明。他形容在《微缩纽约》里像做梦一般,没有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把堆积已久的冲动和想法,一并放入片中。

看看它是怎样做梦的吧:前五分钟看上去是平凡家庭的上午时光,不过留意下散落其间的日期,广播电视里的声音、报纸还有牛奶纸盒上的数字,原来前后十秒内时间都是跳跃的。短短五分钟,时间过去了一个半月。神奇的开始之后,卡登的人生是以几个月乃至几年计时跳跃,主演霍夫曼从一头浓发到谢顶秃头,迅速产生着变化。

片头女教授朗读里尔克的《秋日》已经提示了点东西:人生开始衰退,生命走向死亡。那间着火的房子和反复出现的死亡葬礼,同样也能说明这点。卡登一直为创作危机的焦虑所困扰,搞艺术的出不了作品跟濒死也没什么区别。他的“提喻纽约”和妻子从事的微缩油画有所牵连,对方离开了他,作品又很受欢迎。卡登想证明自己,展现整个人生与纽约,却只能复制现实。一心想要事业成功,又放不下个人私事,夹缝中的煎熬很矛盾不是?

妻女离开后,卡登的精神困扰愈发严重,他把所有能量投放进剧场试验中。纽约城被搬进了仓库里,卡登和周围人的生活既在剧场里排演又在现实中发生。别人扮演着卡登的角色,卡登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角色,彼此交替扮演,身份错位,复杂至极。一直到最后,这出戏不再有一个主角,身为导演的卡登也不例外。众人四散,影片说:“ 你可以是所有人”。

与女性交往中的脆弱与不能,不断出现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指涉。可以认为这是考夫曼本人的继续反思,也可以说它揭示了人生的无奈与困境。而这些,只能算是《微缩纽约》的冰山一角;剩下的,你只能自己去感受。【南都 http://epaper.nddaily.com/C/html/2009-03/14/content_729552.htm

 5 ) 他的荒诞和你的觉醒

       我看到的是两个人,或者说是两种人。
  
你以为这个片子讲的是孤独,你肯定错得很离谱。尽管在每个镜头里,那个谢顶和苍老的痕迹都加重一些的他,对着心理医生,对着一夜情的对象,都流下眼泪来,重复地说道,我觉得很孤独,很孤独。头无助地靠在别人肩上,颓唐灰暗,深受死亡的困扰。还记得女人在收音机里朗读的那首关于秋日的诗吗?秋日凋谢,到了冬日,仿佛一切都已死去。
  
是的,我看到一个可耻的男人的眼泪。惶恐地在医生面前,言语探听,害怕听到关于自己健康的噩耗;对婚姻和家庭的无为,两个妻子都离开了,孩子,女儿,他根本已不记得遗失她多久,不记得要如何关爱或渗透进她的生活;看到情人享受天伦之乐,他竟然要在大庭广众下寻死。艳遇,连同在那一两个艳遇的女人面前,他也是那样软弱无力,趴在一个女人身上和在另一个女人肩头的哭泣。反复说的,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一个女人说,我要你跪下来祈求我的吻,另一个说,只是性而已,把你的衣服脱掉。
  
这是个多么可悲并且不健全的人格。彷佛任何一件事,一个人都可以左右他的心智和情绪,吸干他抬头挺胸的气力。这个猥琐,仿佛不对世俗负责任的人,不停地将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并且一生都在致力于将这些失败费时费力地表演出来。也许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叫做悲剧,而把失败的东西展示给人们看叫做勇气。即使毁灭,也要在着火的房子里,先把幻想烧死。
  
他没有像他说的那样一直都在寻找自己的女儿,一直在爱恋自己的情人。他只是觉得自己这些年想要这样做,并始终沉浸在悲伤抑郁的艺术情绪里,而没有真正地做到去爱和关心身边的人。他把一生所有的感情都放在一出虚拟的庞大戏剧里,然后逼自己忘记和逃避了真正的生活。不是吗?花十几年的时候什么也不做,光是哭泣和等待的人,怎么会明白真正的感情和生活是什么样子的?那绝不是大导演卡登所导出来的样子。爱不是写出来的字,不是唱出来的歌,也不是演出来的戏。关于一个成熟的人所应尽的对别人的担当呢?又在他身上哪里找得到呢?连很多年后,他自己都需要雇佣一个演自己的演员,该演员还声称比他自己更了解他,他还不算是个失败吗?
  
致力于太私人的感受,人的生活就毫无意义可言。这里又回到一个简单的命题,人应该为自己的感受而活还是为别人的感受而活。卡登太过关注自己的感受,关注得近乎狭隘和自私,导致他不可能搞清楚事件发展的走向,因为他终于切断了自己的内心和世界的关联,进入了空想。关心吗?不,他绝不。他绝不会理解为什么克莱尔对女儿说你爸爸在找他自己,他不会回来了。
  
所以他孤独,决不可避免的孤独。孤独得可以在任何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哭泣。因为他不对任何人负责,在任何人的生活里都不存在,找不到痕迹,他如何能够不孤独。结尾的时候他说我爱你,因为这个陌生清洁工给了一个肩膀,他就可以再次流下眼泪,觉得自己拥有了爱。
  
理想中的作为一个人的力量呢?来自于内心那些温暖强大,大到能够改变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情的力量呢?被哭泣杀死了,被自私吞掉了。生命本不该如此,我却看到一个虚弱秃顶的男人的哀叹,在别人的耳语指挥中死去。也只有这样了。生命已然被他浪费。
  
然后才是艺术家。我看到的另一个人。写这个庞大剧本的人。是卡登,也是查理考夫曼。一个再强大的人,或者一个再卑微懦弱的人,他的生死爱恨,比起浩瀚宇宙以及成千上万存在着的自然人,也是极度渺小,不值得一提的。卡登的荒谬在于他以为自己命运多桀,人生孤独无助,他的故事很特别,仿佛别人都无法理解,所以他一生都在下着错误的判断,延续错误的故事。于是这个故事成了传奇,成了警示。当它落幕,它终于具有了正面的意义。这意义就是你所看到一切能够述诸文字的东西,他们轻声地告诉你,不要如此悲观厌世了,沉溺于虚构的文学和艺术之中,抬起头来勇敢生活吧!面对你不敢面对的问题,解决你不能解决的心事。也就是一死,死之前又能够有多少珍贵的白昼黑夜供你来洒脱?
  
这的确是出非常让人难以忍受的戏。我只想笑,想笑,因为它猥琐得如此成功。那些一头埋在文艺堆里而闭目不问世事,只觉得孤独无助的人,令我想笑;那些满目疮痍口口声声寻找理想中爱情,却忽视举案齐眉的现实伴侣的人让我想笑;那些以为自己在活,却活得裹足不前,每走一步都胆战心惊的人也让我想笑;而那些总以为生活可以重来,等着别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等到死的人却让我想哭。
  
要唾弃这部电影或者崇拜它,实在取决于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荒诞和你自己的觉醒。

 6 ) 迷宫般的《纽约提喻法》值得多看几遍

本文严重剧透,建议看完电影再看影评。还没看过电影的朋友,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习影记”,点击公众号文章末的“阅读原文”,有惊喜!

《纽约提喻法》是查理·考夫曼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这部作品诞生前,他是公认的鬼才编剧,作品包括《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改编剧本》,《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等。

考夫曼以编剧身份出道,而实际上他毕业于纽约大学导演专业。他听说,要当导演,比较容易的方式是先做编剧,因此开始写作。不过直到32岁,他才有机会真正进入影视行业,成了电视剧编剧。在下定决心去洛杉矶之前,他在明尼阿波利斯的一家博物馆做着接电话的工作,拿着最低工资——6美元一小时,从朋友那儿借了3000美金,才有钱去洛杉矶闯荡。很幸运,他找到了电视编剧的工作。美剧编剧是团队合作,考夫曼生性内向而害羞,前1个月基本上没在剧本讨论会上开过口,每天都在担心会不会被炒掉,但幸好没有!

在电视流行文化的熏陶下长大,并且在电视行业工作几年,考夫曼深谙吸引观众的那些套路,却难能可贵地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性。他批判美国占主导地位的“营销文化”,不管是个人,还是影视,都试图要“卖”给你什么。《纽约提喻法》花了两年时间写完,没有大纲,动笔的时候不知道会在什么地方结束。他认为写剧本没有任何规则需要遵循,也不在意常规的“三幕剧式”(three-act),而更愿意表现真实人生中的真实情感。考夫曼最开始只是写下他有兴趣探索的东西,然后由此散开。他这种特立独行的编剧方式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叙事,而作品因为其真诚也常常会让观众感到共鸣。

《纽约提喻法》正是考夫曼集大成之作,它像一座巨大的迷宫,很难有人看一遍就能穷尽其含义,而对于我,每多看一遍,都会有新发现,这种探索的乐趣对于喜爱电影的人来说,真是太棒了。


死亡是影片最大的主题。

正如牧师在一场排演中说道:

“Even though the world goes on for eons and eons, you are here for a fraction of a fraction of a second.

即使世界万古不变,你在这里只有一秒钟的几分之几。

Most of your time is spent being dead or not yet born.

大部分时间你呈死亡或未出生状态。”

从每个人出生的第一秒开始,我们就在走向死亡。而对于死亡,我们却有着不合实际的幻想Caden(本片男主角,扮演一位获得过麦克阿瑟奖的剧场导演)这样说:

“We're all hurtling towards death.

我们都在冲向死亡。

Yet here we are, for the moment, alive.

然而我们在这里暂时活着。

Each of us knowing we're gonna die......each of us secretly believing we won't.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将会死去……而我们每个人暗地里相信我们不会。”

如何度过有限的生命?这是一个躲不过的问题。Caden常常感受到死亡的压迫感,绝望地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他用了几十年时间来做一部戏剧,无尽的排练,无数的提示纸条,一场注定不会迎来观众的戏剧,一场模拟现实的盛大表演,在年复一年中消解掉了意义,现实和戏剧之间模糊了界限,这是一部还没有诞生就失败的作品,而这种失败正如他的人生,最后都会在死亡中化为灰烬。他很孤独,渴望与其他人建立深刻的连接,可他最喜爱的女儿Olive视他为陌生人,在临死前仍固执认为是父亲抛弃了自己而不肯原谅他;还有他一直放在心里的Hazel,多年后在两人终于心灵相通的时候,Hazel却在第二天死去。


“The end is built into the beginning.

开始蕴含了结局。”

这句Hazel的话有着题眼的作用,其含义是多层的:

第一、对于人生来说,结局就是死亡,而死亡从出生的一刻就决定了,因而出生就蕴含了死亡。出生是从无到有,而死亡是从有到无,有是有限的,无却无穷无尽。

第二、影片的开始蕴含了结局。

全片第一个镜头是闹钟从7点44分跳到了7点45分。广播开始播报,“今天是秋天(fall)的第一天。”Fall是个多义词,除了秋天,还可表示衰落。从第一个镜头进入逐渐衰败的过程,不管是Caden从40岁(影片开始)的中年到了80多岁(影片结束)的老态龙钟,还是整个外部世界纽约城越来越陷入混乱(1小时7分, Caden一行人从剧场出来,行走在混乱的街区;1小时53分,窗外传来炮火轰鸣声,Adele公寓所在大楼墙壁涂层脱落,遍布涂鸦,电梯也停用了)。不过考夫曼并没有花太多镜头表现外部世界,而聚焦到Caden这个主角的内心世界,这种内心表现并非用常规的画外音来实现,而是通过他外在与人的互动,时间的混淆,来创造了梦一般的情感景观。

第一个镜头出现的7:44

全片结尾处,同样的时间点又出现了。

这里Now you are gone.翻译有问题,应该是现在你消失了,其实指的就是死亡。

最大的fall是什么?死亡。因而,从最开始的第一个镜头就已经预示了结束。

事实上,影片第一个镜头尚未出现,画外音有个小女孩就在唱着一首民谣,这直接点出了全片的主题。歌词是这样的:

There’s a place I long to be.

A certain town that’s dear to me.

Home to Mohawks and G.E.

It’s called Schenectady.

I was born there and I’ll die there.

My first home I hope to buy there.

Have a kid or at least try there.

Sweet Schenectady.

Andwhen I’m buried and I’m dead,

Upstate worms will eat my head.

For every person that you know,

Once they’ll say goodbye and go.

Think we’ll see them soon, well no.

You won’t see them again.

But there’s always a last time

That you see everyone.

There is always a never again.

我渴望去一个地方,

某个我珍爱的小镇,

Mohawks and G.E.的故乡,

叫做斯克内克塔迪。

我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死去。

我希望在这儿买我的第一个房子。

亲爱的斯克内克塔迪。

当我被埋葬,当我死去,

偏远的虫子会吃掉我的脑袋。

你认识的每一个人,

有一天他们会说再见,然后离开。

我们认为很快很能见面,不过很不幸,

我们不再相见。

你见到每个人

总有最后一次,

总有从此不再。

这首民谣不仅仅说到了每个人必死的结局,还讲到每一个你遇见的人,总会有生死分离、永不相见的一天。

随着影片画面的出现,民谣的声音渐渐淡去,我们听见了电台的广播,主持人在采访一位Union College的文学教授。

主持人:为什么那么多人写秋天?

教授:秋天被人们看成结束的开端。如果把一年当成人生的话,九月作为结束的开端,是当玫瑰花开始凋零,生命开始死亡的时候。

教授朗读了一首里尔克的诗:

Whoever has no house now

Will never have one.

Whoever is alone will stay alone

Will sit, read, write long letters

Through the evening

And wander the boulevards

Up and down, restlessly

While the dry leaves are blowing

北岛翻译的版本:

(主呵,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让风吹过牧场。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催它们成熟,把

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不论是民谣,还是里尔克的诗歌,都为影片设定了一个比较悲观的基调,Caden在死亡的阴影下寻求生命的意义,从始至终都是孤独的。

第一、影片中一些角色的命运恰当地诠释了“开始蕴含了结局”。

Adele(Caden的前妻,一名微缩油画的画家)第一次出场是在电影开场一分钟,她的第一个镜头是咳嗽,而最终她死于肺炎。影片中间还有预示这种死亡方式的情节,Caden去她的公寓打扫,Adele留的字条以画外音形式表现,常常会听见她咳嗽的声音。

Hazel在房产经纪人带领下去看房,这是一栋永远在燃烧的房子,她很喜欢这栋房子,但同时也会担心有一天会死在火里。Hazel选择买下这栋房子,最后死于吸入过量烟雾。


死亡作为最大的主题,影片从头到尾我们在不停听到die,dead,killed,death这类和死亡相关的词,Caden最开始导演的那部剧是《推销员之死》,而Caden身边的人一个个都先于他死去:

45分 Claire的母亲去世

57分 Caden接到电话,他的父亲死于癌症,最后留下了长而悲伤的遗言

1小时22分 Caden最后一次见到女儿Olive,她死于纹身感染。

1小时30分 Caden接到警方电话,他的母亲被入室行窃的人杀害。

1小时39分 Sammy(在生活中跟踪了Caden十多年,在戏剧中扮演Caden)跳楼自杀

1小时43分 Hazel死于吸入过量烟雾

1小时53分 Caden拿到的纸条上写着:Adele死于肺癌

最讽刺的是,Caden才是那个常常身体出状况、最担心死亡的人,而他却活到了最后。

整部影片其实建立在Caden的内心视角上,所以外部出现的东西很大程度是Caden内在的投射,他担心死亡,因而报纸和电视上的广告常常疾病相关,他也喜欢看报纸上的讣告,听到的广播是什么灾害造成了多少人死亡。甚至,有时候,影片会以超现实的方式来表现Caden的担忧,他时常会化身为电视广告或者动画里面的人物,而这些画面又常常与疾病和死亡有关。

人们惧怕疾病,因为疾病常常预示死亡。Caden前后经受了许多身体上的疾病,从最开始被水龙头砸中头部,鲜血长流,到去见了各种医生(包括眼科医生、神经科医生、牙医等),关节僵硬,脸上长脓包,失去流眼泪、分泌唾液的能力,突发癫痫,大便颜色不正常,带着呼吸器上飞机……

全片最后一个词是die(死亡),由替代Caden作为戏剧导演的Millicent Weems说出(Millicent是一名演员,在Caden的戏剧里扮演Ellen,一位替Caden前妻Adele打扫卫生的清洁女工)。这里的die可以有多层含义,一是Millicent对演员Caden发出的指令,意思是戏剧中的Caden在这里死去;二是连接上句Caden没有说完的话,“我现在知道该怎么做这部戏了,我有个想法,我想如果每个人...”,这个“每个人”后面就跟了Millicent的“die”,成了“每个人死”。从这个角度来说,影片的最后一句话不仅回到最大的主题——死亡,且强调了每个人都不可避免死亡。


考夫曼对时间有着极富创意的呈现。

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全片第一个早餐场景,短短四分钟时间,时间已经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多月。从表面上看就是Caden一家三口普普通通的早餐时刻,镜头衔接天衣无缝,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忽略掉时间点的不同。

最开始关于fall的广播发生在2005年9月22日——广播报道克什米尔大地震2005年10月8日——广播2005年10月15日——报纸报道品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05年10月14日——报纸新闻土耳其禽流感10月17日——牛奶过期,奶盒标注的过期日是10月20日——“万圣节快乐”10月30日——阿拉巴马大学的第一个黑人毕业生去世2005年11月2日

这一个场景相当精彩,在很短的时间交代出了不少事情:Caden对于死亡的执念,Caden和Adele之间的不合(虽然Caden有跟Adele说话,但Adele几乎总是充耳不闻),还有日常生活的琐碎性和重复性。

这个家庭每天早上的生活都差不多,女儿拉粑粑,妈妈要帮她擦屁股或者安慰关心她,妈妈忙着做早餐,爸爸喝咖啡看报纸。当每日都如此重复的时候,时间会混淆到你已经记不清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似乎日子每天都一样,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过去了。每个人应该都有那种突然惊醒的瞬间,一回头,时间已经过去了几星期、几个月、几年。

全片以Caden主观时间为主,由此我们会了解到Caden真正在意的一些人和事。他很在意第一任前妻Adele,尤其喜爱他的第一个女儿Olive;他也在意Hazel,不仅他们俩在一起的场景很温馨,他还会时常给Hazel打电话,即使什么都不说,只为了听听Hazel的声音从答录机那边传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Caden对Claire(Caden的第二任妻子,后离婚)的态度,时间在两人关系中流逝很快,前一个镜头是两人发生关系,下一个便结婚了,婚礼上Caden说“There will be no other before you. (我最珍视你)” ,再下一个镜头Caden抱着圣诞礼盒准备寄给远在德国的大女儿Olive,紧接着的下一个场景,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年,排练场上Caden很不给Claire面子,回到家后,Claire对Caden抱怨,这时候我们发现他们的女儿Ariel已经几岁大,两人的关系已到了瓦解的边缘。Caden在杂志上发现了Olive的纹身照片,即刻想去德国找她,还说Olive是他的真正的女儿(my real daughter),引得Claire大怒。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场景。Caden偶遇Hazel,看见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痛苦地想去跳楼,被人拦住了,接着又偷偷看Olive的日记,Olive里面充满对父亲的鄙夷和对Maria的爱。在绝望的心境下,Caden去敲Claire的门,那时两人已经分开,但Caden希望重归于好,不过他的口误暴露了他真正的偏爱,I wanna take care of you and Olive. Ariel. Ariel. Fuck. Ariel. (我想照顾你和Olive。Ariel,Arial,该死,Ariel。)后面还有一场戏,Caden和Hazel最后相处的时光,Caden说,I miss Olive. And the other one.(我想念Olive,还有另外一个。)这种偏爱是如此显著,连另一个女儿的名字都直接被忽略掉。

Caden对于第二任妻女没那么珍视,关系也没那么刻骨铭心,因而他们之间的场景飞快地掠过,时间在这里进行了压缩。Caden其实有很多人都有的缺点:对于得到的东西不珍惜,而对于失去的又会渴望之极。Adele,Olive和Hazel都是他失去的人,所以他长久地难以释怀。另一方面,Claire是主动投入他的怀抱,并且是他的御用女主角,仰视着他,Caden就没有那么在意。


影片名叫做“纽约提喻法 Synecdoche, New York”,而提喻 (synecdoche) 是一种修辞法,以局部代表整体,或以整体代表部分,比如用fifty sails(五十五张帆)指代fifty ships(五十五艘船)。Caden想用庞大的戏剧来代表纽约或者人生,在那个巨大的仓库剧场里,搭建起了一个迷你的纽约城,喜怒哀乐在这里上演。相应地,考夫曼也拍摄了一部同样庞杂的电影,把自己对于人生的真实体验融入这部电影,这种野心太大,所以会有不少人看了觉得很难消化。

影片的复杂性不仅仅在于现实和超现实的交替、40多年的时间流逝,还在于繁复的套层结构,“仓库1”是戏剧排练的场所,在“仓库1”里面修了“仓库2”,要模拟戏剧排练,而“仓库2”里面还有个“仓库3”。Caden在现实中的经历常常会被搬运到戏剧排练中,成为戏剧的一部分。

而影片除了死亡这个主题,还有其他主题等着观众去探索。

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极度自我,或者换句话说,自私。

正如Sammy跳楼前对Caden说的话:“我永远在观察着你,Caden。但除了你自己,你从来没有真正看过其他人。所以现在看着我吧,看着我心碎,看着我跳下。看着我,然后明白死亡之后什么都没有。”

牧师的话:“……因为没人愿意听我的悲惨遭遇,因为他们各自有自己的不幸。”

Caden和Hazel在车里的那番对话也很有意思,Hazel已经和Derek结婚生子,Caden依旧希望Hazel能像以前那样看待他,还说自己搞砸了一切,向Hazel道歉,而Hazel说,“I’m okay.”Caden一不留神,“我不想你okay”。这个口误一不小心暴露了Caden的真实想法,在他心里,Hazel跟他自己在一起okay是可以的,而Hazel跟其他人在一起是不okay的。

我们还能看到真实。

考夫曼是一位很真诚的作者,他希望能真实地表现所见、所感和所思。Caden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考夫曼,这里并非指具体的经历,而是他们对于自己的创作有同样的要求——真实。考夫曼在2011年的BAFTA演讲这样说:

“我无法告诉任何人如何写剧本,因为真相是,你能完成的任何有价值的事情只能来自于你自己。我工作的方式不是你工作的方式。创意行为的核心是我能给予的只有我自己,你能给予的只有你。如果你能带着真实性和慷慨付出自己,我会被打动。”

考夫曼把真实的自我投射到电影中,因而里面常常会出现:真实的,真相,真实的自我之类的台词。

片头里尔克的诗被朗诵完后,主持人:“真残酷。”教授:“但是真实。”

Caden在Adele走后单独见心理咨询师,他说:“我觉得Adele是对的,我没有做任何真实的东西。”

后来Caden得了麦克阿瑟奖,又见咨询师的时候说:“我要做一部戏剧,宏大的,真实的,无情的剧。我要把真实的自我放进去。”

给演员讲戏的时候,Caden说:“我们要去真正地发现每一个存在的本质。”还说:“除了残酷的真实,我不会勉强接受其他任何东西。”

他兴奋地告诉Hazel:“我正在打造一出纯粹而真实的剧。”

其他还有很多细碎的点,比如Caden与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声音和画面的有趣对应,围绕咨询师的一些点,Caden身上的男女特质,Caden为戏剧取的各种名字,以及各个人物的命名也是有玄机的。但这里因为篇幅太长,就不一一讲述了。


这篇影评从今年5月重看电影就一直想写,结果6月去了西藏,7、8两个月工作繁忙,一直拖到9月才写完,回头一看,四个月已经过去了,感叹时间流逝之快,就像影片中的男主Caden,一溜烟40多年的时光已成过往。Youtube上一位名叫“YourMoiveSucksDoTorg”的电影Up主,做了一系列关于该片的解读,相当有意思,里面讲到的不少细节是我自己观看都没有注意到的,强烈建议观看!这个系列现在共有五集,最后一集发布于2017年6月12日,但最后的一集迟迟未发布,有观众这样催更:

“这个系列刚开始的时候,我刚刚满13岁,今年我21岁。”

时间啊,不管你情不情愿,就这样无情地溜走了,时间会带着每个人前往同样的归宿。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be peaceful and be liberated.

 短评

请撑完前一个小时.

4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从对生活琐事的解释形容,一直到这出戏剧的完成,始终以自我的节奏步步推进最终将最初的设定全部指代。凯顿的人生,逐渐搭建起来的剧场,所有人物细节随时间推移构成了一个庞大壮阔的影像世界,直到置身事外的人再也分不清谁是主角,直到产生幻觉。这部电影如果能完全被人看懂,它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

9分钟前
  • KitajimaJunko
  • 推荐

8/10。不愧是查理·考夫曼,在探索形式的过程中同样注重于剧情,本片理应接近作家电影的范畴,平行又交错的复杂结构,把幻想、人生、荒诞、戏中戏、繁多的场景组接成片段化的非线性叙事,故事承载的的信息量自然无比巨大,虽然有点失控、难懂却别具匠气。简直是当代阿伦·雷乃有木有啊!!!!

11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艺术家们可以用自己的作品去抵抗孤独和无意义,给混沌的现实赋予一个自己所理解的形态。但最终,当用自己的肉身去面对虚无的时候,才发现生而为人,只有死亡是唯一的解脱。 #太高级了,但也太不好看了。#

16分钟前
  • 孔抽象
  • 推荐

史上最雷台词:“哈罗德·品特死了。”——该片上映2个月后,哈罗德·品特死了。

18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说实话,我真的看不太懂,也许要到很久很久之后,也许这辈子都不懂了。

2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还行

这么好的构思……考夫曼您别亲自上阵该多好。。。所谓各司其所。。人各有志

23分钟前
  • Touma
  • 还行

查理·考夫曼处女作,奇诡晦涩。烧脑程度远超[穆赫兰道],虚实交织与时空跳跃性胜过[八部半],奈何我找不到看第二遍的动力。主题核心是死亡和存在主义式的永恒孤独,人生困境。绝望与无力感贯穿全片。着火的房子。PS:修订翻译了字幕,由于内容难度不小,个人水平有限,质量还是不够好,哎。(8.5/10)【20200131重看】几乎所有考夫曼的作品都在讲述一个“扮演”的故事,最终都由于过于入戏而模糊了虚幻与真实,这部则是集大成之作。时间或跳跃或断裂,或凝缩或不再存在(对于主人公而言)。由便尿色异与抽搐起始,疾病如铅块般阻滞着身心,人生成了一场漫长而孤独的死亡。在浩大庞杂的人造纽约里不断轮演着舞台上的生活,直到将一生集中在一天里演完。编导渐次变为听从指令的演员。及至所有群演死亡或离场,原来所有人都有同样幻灭的人生。(9.5/10)

2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无法用短评来形容。准备好你的耐心和对孤独的认同感,从这里上路吧。

27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开头几个预叙之后,影片便不可阻挡地奔着死亡的终点而去。几段音乐运用得很棒,这也是美国独立电影的特色。有些缺憾的是自从Sammy介入之后,影片一下子收窄了,可能也是随着生命衰老的节奏吧。关于时间穿越的分析可参见个人影评

32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将此片归类为”第一遍没有看懂也不大有兴趣再看一遍若是别人要看可以陪着看一遍的电影“。

37分钟前
  • StarKnight
  • 还行

讲故事的方式确实有点绕且一反常态,从开头寥寥几分钟塞进数月的时间就可见一斑,导演通过增加角色、插入看似无意义片段以及将生活与戏剧两者无缝互文等多种方式来增加剧本的复杂度和观看的难度,跳跃性叙事也与好莱坞背道而驰,不过格局和野心都值得鼓励。这种电影很难在短时间看第二遍,太费脑了。

40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闷死了

41分钟前
  • zing
  • 还行

从头到尾高能复杂,太意识流太超前,跳跃的时间线和思维状态、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交错、性别身份的互换体验以及濒死状态的晦涩表达,都足够击垮观众。一刷完全看不懂,二刷过后留意了很多细节,但仍然没有完全跟上导演的思路。

42分钟前
  • 亲切的昊子
  • 推荐

结构上的巅峰之作,《云图》之流和它相比根本不配被称为有结构呀。影片到排戏的段落真是惊喜不断,有文化有情怀,很好看。有能力有机会去玩这样一部电影,真是有些难以想象。能够完成这样影片的导演才配被称为作者呀。层次上的庞大和反向包裹世界、及内部各层的汇通,执行的严谨且丝毫不乱也很可观。

47分钟前
  • xīn
  • 力荐

电影不是文学,想表达点儿内涵就必须要用电影自己独有的语法,而不是大段大段的只具有文学属性的台词

49分钟前
  • 喷子
  • 较差

1、神作,自反之自反,扮演之扮演,戏剧的界限和生活的界限,虽然不讨观众喜欢,因为难懂。2、直奔《8又二分之一》而去,这片子值一个金棕榈,大手笔的艺术片,现在这个气候还能有几部?3、关于过去也关于未来,一部电影能讨论什么?sigh,这部电影超前这个时代太多。

54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所有发生的都成为戏的一部分,正在发生的也成了戏的一部分,还没发生的戏将要演到。最后戏死了。

57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但就編劇的部分來講,神作。即展現了創作的痛苦,又在剖析痛苦的根源,最棒的是不忘記批評這種痛苦的創作的虛無。

1小时前
  • 17950
  • 力荐

如人生般漫长诡异。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