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眼戒

恐怖片英国1999

主演:汤姆·克鲁斯,妮可·基德曼,麦迪逊·埃金顿,杰基·萨维里斯,西德尼·波拉克,莱斯利·洛韦,托德·菲尔德,迈克尔·多文,斯凯·杜·蒙特,兰德尔·保罗,朱利安·戴维斯,玛丽·理查德森,托马斯·吉布森,凡妮莎·肖,拉德·舍博德兹加,伊川东吾,莉莉·索博斯基,山姆·道格拉斯,安格斯·麦金尼斯,斯坦利·库布里克,艾伦·卡明,克里斯蒂安妮·库布里克,利昂·维塔利,费伊·马斯特森,皮特·本森,Lee Hensh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播放地址

 剧照

大开眼戒 剧照 NO.1大开眼戒 剧照 NO.2大开眼戒 剧照 NO.3大开眼戒 剧照 NO.4大开眼戒 剧照 NO.5大开眼戒 剧照 NO.6大开眼戒 剧照 NO.13大开眼戒 剧照 NO.14大开眼戒 剧照 NO.15大开眼戒 剧照 NO.16大开眼戒 剧照 NO.17大开眼戒 剧照 NO.18大开眼戒 剧照 NO.19大开眼戒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16:14

详细剧情

医生威廉姆(汤姆•克鲁斯 Tom Cruise 饰)携太太(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饰)参加他的一位主顾――当地一个名流――家里举行的晚会时,巧遇了他的一位大学同学--在晚会上担任钢琴师的尼克。 当晚,威廉姆因公外出。料理完公事后,他在一家酒吧再次遇到了尼克,尼克告诉了他有这样一个秘密舞会:在舞会上,所有的人都穿着晚礼服,戴着面具,到处都是裸体的美女。威廉姆禁不住好奇,再三乞求尼克,尼克告诉了他举行那个舞会的地址和入门的暗语。 威廉姆匆匆准备后,展开了一次如幻如梦的冒险之旅。过程充满了诡异和神秘,背后的玄机更是令人无法参透。©豆瓣

 长篇影评

 1 ) 性的悖论-解读《大开眼戒》

看库布里克电影的人,大约分两类:一种是永远不再看他的电影,一种是把他的全部电影看一遍。我属于后者。

《大开眼戒》是库氏筹备30年,临去世前才完成的作品,他甚至没有看到他的电影进入影院。据说他之所以到60多岁才开始该片的拍摄,是因为他怕把握不住该片所要表达的东西。

《大开眼戒》的故事情节大致如下:

比尔.哈佛(汤姆.克鲁斯)是一名医生,凭借丰厚的收入,与妻子爱丽丝(尼可,基德曼)和女儿海伦过着富裕优越的中产生活。

作为维克多(西德尼·波拉克)的家庭医生,比尔和妻子受邀参加主人每年一度的家庭舞会。在舞会上,聚集着各界的社会名流,比尔风度优雅,爱丽丝妖艳动人,两人都遭到仰慕者的性暗示,但还是理智的摆脱了诱惑。书房,模特麦蒂由于吸毒过量导致昏迷,维克多非常担心,比尔及时解决了问题。

第二天,夫妻俩就舞会的遭遇讨论到男女的关系,爱丽丝提到曾经对一个海军军官有性幻想,激起比尔的强烈嫉妒。

比尔的一名患者去世了,比尔去家里致以安慰,死者的女儿向比尔示爱,比尔婉言拒绝了。

从患者家里出来,有些落寞的比尔并不想急于回家,一个人在大街上游荡,脑海里浮现爱丽丝与海军亲热地场面。站街的妓女主动请比尔去他的住所,这时爱丽丝打来电话,虽然比尔什么也没做,但比尔还是付了钱。

在酒吧,钢琴家尼科-比尔的大学同学告诉比尔,2点钟要去一个非常神秘、森严的场所,好奇心驱使比尔想去见识一下,迫不得已,尼科告诉了比尔地址和进门的口令。

按照神秘场所的要求,每个受邀参加的人必须穿着隆重的晚礼服且带面具。比尔去一家叫彩虹的礼服店租借,看到礼服店老板的未成年女儿和一对男同性恋厮混,店老板疯狂咆哮,声明要报警,比尔拿到礼服后赶紧离开。

比尔如愿以偿进入了神秘森严的场所-一个中世纪风格的庄园,比尔看到了惊世骇俗的场面:人人都穿着斗篷礼服,带着面具,在庄严隆重的宗教仪式后,男女自由交欢......

比尔不幸被识破身份,在危机时刻,一带着面具的神秘裸体女子挺身而出,愿替比尔受过。比尔被警告要保守秘密,不能对外界提起此事,就放了比尔。

比尔回到家,爱丽丝从梦中醒来,爱丽丝非常恐惧地告诉比尔:梦见很多人在一起群交,她和海军军官也在一起交欢,并且嘲笑比尔。

比尔第二天去礼服店归还衣服,发现店老板已与同性恋男人达成协议合好了,比尔很不解。更让比尔不解的是,尼科第二天就失踪了,“曼蒂”因吸毒致死,比尔重新赶到庄园想了解,却收到一份警告的信件,比尔还发现有人跟踪他,这让比尔很不安。

接到维克多的电话,比尔赶到维克多的寓所,维克多告诉比尔,他昨晚也在庄园里并且了解全部真相,尼科并没有失踪,已让他回家,曼蒂正是昨晚救他的神秘女人,警察已确认是吸毒致死,其实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比尔不相信这是事实,但维克多告诉他:出于为比尔的安全考虑,让比尔不要再插手此事,而且昨晚在场的人都不是一般人,比尔奈何不了他们。维克多最后告诉比尔:生活还得继续,不是吗?

极度困惑疲惫的比尔回到家,向爱丽丝讲述了事情的经过,爱丽丝也感到极度困惑,她告诉比尔:“可以确认的是,有的人终其一生,也不明白生活的真相。更不要说一个夜晚。”

解读: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探究关于“性”的影片,如果按照佛洛依德的观点“一切皆源于性”,那么说这是一部关于人生的终极思考的影片也不为过。

孔子说:食色,性也。性和吃饭一样,自从有人类以来,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两件事。但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性”这种完全个人的行为,已经被赋予了太多的社会内容,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性”文化的变迁史。很多大师的电影或文学作品都曾涉猎这个的主题,而关于“性”的探究就永不停息。《大开眼戒》也正是这样一部作品。

影片中,库氏为我们展现了各种状态的“性”,但归根揭底有两种:自然的(不受约束的本能)和社会的(受社会规范约束)。

死者的女儿,街头妓女,租衣店老板的女儿和同志......这是一组受社会严格约束的性行为,或婚姻(婚外情),或生存(金钱交易),或舆论(同性恋),或法律(未成年少女).......而不是纯粹的性,是一组被打上社会烙印的性。

而在庄园里,尽管人们都戴着面具,穿着斗篷,我们不妨将他们看成是丢掉了社会符号、还原其人之本性的人类,(而维克多家里的舞会,是完完全全是带着社会符号的聚会,其实是同样的人群),库氏让我们看到了完全自然的性:原始的,没有约束的,恣意的;为了维护这种原始状态,同时也是无情的、森严的。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性”的宗教色彩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他们是一群“说出来吓死你”的人。(据说西方有一种宗教性质的神秘社团,性崇拜或生殖崇拜也是他们的信仰部分,这种团体只限于上流社会人士,达芬奇、爱因斯坦、牛顿都曾是该社团成员)。

原始人的性是不具有任何社会性的,男女可以任意交配,这也是人类繁衍的需要,但其完全出乎本能。直到有了生产的剩余价值-个人的财产,因为继承财产的需要,财产的主人需要自己纯正的血统的后代,才出现了一夫多妻的制度,也就是男人可以有很多女人,但女人必须忠诚于一个男人,这也是男权社会的性质决定的,这就是最初的婚姻,女人成为了男人的财产的一部分,甚至生育的工具。所以,马克思说:婚姻是阶级的产物。性,成为了婚姻的附属品。在影片的刚开始的两句对白,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比尔说:“宝贝,看到我的钱包了吗?”爱丽丝:“你觉得我的头发漂亮吗?”男人的主要工作就是让钱包鼓起来,财产多起来,财产成为性能力的隐喻;而女人就是让自己看起来更漂亮,是自己看起来更性感。这样的寓意贯穿整个影片。

“性”从来就是一种禁忌,它给人带来的快感有多强烈,就有相应程度的罪恶感让人背负,人类用道德和法律的力量来维护这种禁忌,但同时人类也在用金钱和权势的力量想法设法突破禁忌,就像当初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的情形。成为了一种极端的矛盾。在影片中:

    爱丽丝告诉比尔:"维克多的朋友-和我跳舞的那人想和她上床"。

    比尔:“这很正常,因为我的老婆非常非常漂亮。”

    爱丽丝:“仅仅因为我长得漂亮,所有和我搭讪的人都想和我上床?”

    比尔:“没有这么夸张,但我了解男人什么德行。”

    爱丽丝:“照这么说,你也想搞那两个模特?”

    比尔:“我是个例外,因为我爱的是你,我们已经结婚了,我不会欺骗你,或伤害你”。

    爱丽丝:“你的意思是,你之所以没跟那两个模特上床,是因为考虑到我,而并非你不想跟他们搞?”

作为自然本能的“性”和作为社会产物的“婚姻”的永远是一个悖论,不可能有正确答案。正象在影片结尾,爱丽丝说:“可以确认的是,有的人终其一生,也不明白生活的真相。更不要说一个夜晚。”

    那么eyes wild shut(闭上双眼)吧!

 2 ) lucky to be alive

你以为你自己已经混迹于上流社会了,你带着美丽的妻子出席上流社会的舞会,你衣冠楚楚,甚至在卧房里也咬文嚼字,语言文雅。
你强调自己作为人高尚美好的一面,作为一个医生专业道德的一面,所以当面对洗手间里赤身裸体吸毒过量的mandy时,你温柔的尽自己所能帮助照顾她,临走时也不忘对她说声“再见”,虽然在你眼中她不过是个妓女而已;所以在卧室里你与妻子争辩,每个男人与她说话不过是想与她发生关系,而自己例外,因为他有婚姻,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但是真相呢?
你是在帮老板处理他的麻烦,他叫的妓女吸毒过量,死了是个麻烦;你的专业就是在健康方面不让自己老板遇上麻烦,其他的,至于其他的,不管老板是在和多少妓女乱搞,不管他们想吃什么毒品,都是之外的事了。
你也会在街上与妓女搭讪,虽然这并非你擅长。
在下层人面前,你习惯于表达自己的优越感,的确,你有足够的优越感,丰厚的收入,体面的职业,美丽的妻子,出入于上流社会,你习惯于用钱来购买一切服务,并让施舍似的让他们“keep the change”。
你以为自己已经很安全了,在你的范围里,一切都是可控制的。
世界不过如此而已。
然后,你不知天高地厚的闯进一个不知道是什么来历的聚会,饶有兴趣的观看看不到面孔的人们的狂乱的交媾,对你想当然的妓女的劝告不屑一顾。
这个世界没什么大不了的。你想当然道。
可是你错了。

只是你闭上眼睛未曾看到罢了。
当你睁开眼睛时,当你面对你个人根本无能为力无法对抗的权力和恶时,你就像一只蚂蚁一样能够轻易被踩碎。
世界没有真相,世界展现在你面前的不过只是最为正常的一小块而已,那无法承受的在幕布的背后,残忍与冷酷,那世界的另一端,是容不得你正眼去看的。
上流社会的施舍,就好象那一箱25年的威士忌一样,来得富饶而刺骨。唯有出卖尊严,良知;唯有紧闭双眼我们才能继续心安理得的生存下去。

而现在,我们应当为活着,为丑陋的活着,为虚伪的活着,为闭上眼睛假装一切罪恶不存在似的活着而感到幸运。

 3 ) 看起来精彩流畅,同时有许多深刻暗示的电影才是牛片

导演是斯坦利·库布里克,人皆称大师。我还是不太习惯称某人为大师,觉得很有装X跟风之嫌。然而看完这部电影,也不难理解这样的导演才能让<Wall E>中专门播放一段《蓝色多瑙河》来向他的《2001太空漫游》致敬了。
 
这部电影是库布里克最后一部作品,在影片完成后四天他就去世了。同时这也是他自称最满意的一部作品。
 
先从简单的说。这部电影和他其他的一些晦涩的作品不同,直观的看它就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悬念重重,气氛紧张凝重,场面诡异,充满了神秘色彩。从宗教仪式到神秘诡异的聚会,紧张的”审判“,救男主角的女子,反常的租衣店老板和他的女儿,妻子的噩梦,直到影片最后在台球桌边内容模棱两可的谈话,导演也没给观众一个明确的答案。的确,我想如果有明确的答案,这部片子的焦点就歪掉了。
 
影片一开场的背景音乐就向观众交代:库布里克大人驾到了。库布里克大概是最爱在电影中用交响乐的导演了。同时影片三个紧张高潮(宗教仪式以及主角身份被发现,劳斯莱斯车上下来的神秘送信人,面具出现在妻子枕边)所用的钢琴单音伴奏,将影片气氛推向了顶点,让我喘不过气来。配乐,是本片又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因素。
 
我们再来看演员。主演是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基德曼,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他们已经结婚七年,刚好符合此片中的人物设置。所以对于影片前半段夫妻“七年之痒”或类似情形的拿捏,他们做的非常到位。尤其是妮可·基德曼,夫妻床边谈话那一段,表演的极为传神。
 
现在让我来系统阐述一下我在观看此片中所观察到的和所想到的(为了怕忘记,我还边看边记,这对我来说是少有的认真)。
 
重要建议:下面有很多剧透,没看过电影的同学最好看过电影再往下看。
 
影片开始的几句对话就反映了主角夫妇是生活富裕的人,至少是个上等中产阶级。而他们又衬托出他们参加的派对是更高端人物的聚会。在这个派对中,几乎每一个人的每一句话都透着虚伪。例如汤姆·克鲁斯和钢琴师的对话,充满了虚假的客套。同时,妮可·基德曼和匈牙利花花公子跳舞又流露出了她虽然忠于丈夫,但又十分寂寞的心境。
 
在派对之后在家里的那场戏,更是表现了甚至夫妻之间也在空虚的上演虚伪的交际这一事实。向派对主人致谢,到死去病人家属处露脸,都说明这些虚伪的行为方式已经深入他们的脑海。慰问死者家属那场戏算是把中产阶级的空虚演绎到极致了。每一句话都无比得体而做作,死去病人家属和他男友接吻甚至没对上嘴,每一个细节,都在说明这一点。
 
而夫妻间坦诚的床边对话是本片第一个非常精彩之处。这一段非常生动的描绘了结婚一定年限的夫妻之间看似平淡和睦的关系之下微妙的关系和矛盾。认真听他们说的每一句话,会发现他们看似荒唐的对话内容没有一方是在无理取闹。这段的真实甚至让我自己也想到我很可能也会有这种状况。
 
在这段对话之后,男主角内心的空虚和不安完全暴露了出来。漫无目的的在街上游荡,如同行尸走肉,并不是想故意做坏事,但也不想回家,同时还要骗妻子。骗家人,找妓女,泡酒吧,刺探神秘派对,整个中产阶级空虚的灵魂在影片中这个冬天的夜晚演绎的淋漓尽致。
 
随后便是那场全片最高潮的宗教仪式和派对。这段的拍摄也凸显了导演的功力。绝对限制级,但是充满了神秘感和些许美感。出租礼服的商店的老板前后对女儿态度截然不同的转变也十分诡异。这一段更是最高潮的集中体现了上流社会的虚伪、空虚、邪恶本质。
 
男主角所经历的一切,女主角也在梦中经历了一遍,并且简要的从口中说了出来。这说明问题是同时发生在双方面的。
 
汤姆·克鲁斯在被跟踪时买的报纸上大幅标题"Lucky to be alive"也正好反映了他当时的情况:他受到威胁,派对上救他的面具女郎神秘死亡。这些谜团和压力,在丢失的面具出现在妻子枕边的时候总爆发,男主角终于崩溃了。
 
随着影片的发展,这些谜团和气氛愈演愈烈,然而影片中女主角并没有对神秘出现的面具置于可否,男主角和富人朋友在台球桌边的谈话,或威胁或安慰,或坦诚或故弄玄虚,变换了好几种说法,用了好几种假设,根本没有定论。这也似乎在暗示观众,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其实并不是重点。我们不是在单纯的追求神秘和悬疑,我们从这一切之中发现了什么象征意义才是最主要的。
 
全片的最后一句台词,绝对掷地有声。
 
想了这么多,觉得自己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思想境界肯定欠缺不少,就去看了看别的影评。把其中一篇相当深刻牛逼的部分内容归纳如下。
 
http://www.visual-memory.co.uk/amk/doc/0096.html
 
首先是男女主角的名字。女主角叫Alice,她出场的第一句话就是"How do I look like?" 在影片的前半段她所做的事情就是打扮自己,让自己更好看。而她的丈夫叫Bill,他出场的第一句话就是“Did you see my wallet?" 在整部影片中,他不停的在付钱购买,付钱给服装店老板,付钱给出租车司机,付钱给妓女,付钱给酒店前台,等等。
 
总的来说,女人就是商品,她们所做的就是打扮自己让自己更值钱。中产阶级的女主角是这样,派对上的神秘女子是这样,租衣店老板的女儿是这样,街边的妓女是这样,甚至连夫妇的小女儿也是这样。影片中妮可·基德曼辅导女儿做算术就是在算谁的钱多,并且小女儿的圣诞礼物和房间陈设与男主角找的街边妓女家里有诸多相似。而男人就是购买女性这种商品的人,人际之间的一切互动都是没有身份和人格的交易而已。那个派对上所有滥交的人都带着面具,正是对这一立场的集中体现。
 
这样,就把影片从主题从我所想到的虚伪,空虚,性,夫妻间的问题等等,上升到了社会学的统一论点的高度。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4 ) 对火星人库布里克的作品的一些看法


    我在豆瓣上给电影的“打分时间”,并不等于“观影时间”。有些片子我可能早已看过,但一直没打分,后来某天突然想起,然后就去打分了,库布里克的作品我大多就是这样处理,没记错的话,《全金属外壳》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库氏作品,可我一直忘了来豆瓣上凑下热闹,要知道这段期间我已经给四部(好像?)库片打过分了。

    姜文只是地球上的怪物,库布里克那才叫一个火星人,他的思维不能用地球人的方式来理解,所以他看待问题的角度一直都很特别,对我们地球人民而言,换个另类的视角有利于反思自身的是非,所以库氏的片子大概就是属于不能错过(至少不能全都错过)的那种。

    库片我毕竟也看了十几部了,之所以一直没发表自己的看法,主要是我想看齐他所有主要作品后再来,但55年之前的那几部难寻踪迹,再加上评价不高(因为是实验性的作品,再说了,老库当年也就二十来岁,还是小库嘛),时间久了以后,我也就失去了兴趣。最近重看了《奇爱博士》,就索性总结一下自己的感想了。

    不妨从未来启示三部曲开始。

    首先说《奇爱博士(Dr.Strange love)》(1964),估计让裤子们来一个人气投票的话,《奇爱》会有相当的支持率但很难位列于榜首(热门大概会在《太空漫游》、《发条橙》、《全金属外壳》中决出胜负)。然而对我个人而言,这部作品绝对是我最喜欢的,已经看过好几遍了,收进我那个“毛主席曰”也只是时间问题。
    《奇爱》和许多反战片不一样的是,故事主题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谴责上,更多的还是注重思考,有些细节则是将现实事例给夸张化了,比如空军司令说共产党并不喝水,他们是喝伏特加长大的,这种谬论听起来很搞笑,但现实中那些种族主义、国家至上的言论,又能比这个高明到哪里去了?
    相比两部姐妹篇,《奇爱》的故事更为直接明了,它不作过多的无病呻吟,但并不缺乏思想,同时还带有几分愤青的意味。当然你可以说本片在拍摄手法上不如后来的作品,不过我却想起了《侧耳倾听》里的一句话,很多时候未经过加工的石头,虽然缺少细致的琢磨,却也同样动人。
    彼得·塞勒斯在片中饰演奇爱博士、美国总统、英国军官三位主要人物,很是牛逼,第四位主角牛仔机长原定也是由彼得来扮演,但他在试镜过程中不幸受伤……

    因为我个人在此前对石板的传说有所了解的缘故,观看《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1968)时,我倒相对没有感到那么生涩,而故事剧情对我而言并没有多大意义,《2001》在我眼中就是一场视觉盛宴,这就是它最大的意义。
    很多人都说本片故事多么“深奥”之类,库布里克和小说作者也称如果你一次就看懂了影片那我们就失败了,但我对这些态度都并不欣赏,一部好作品应该首次观看时就能让观众理解到主旨,再回首时则是去挖掘细节之妙。观影是一种乐趣,而不是折腾,好的电影不应该让观众只能从电影以外的地方去了解其精髓。
    对于历经过《柏林苍穹下》、《东邪西毒》、《铁皮鼓》、《现代启示录》等多部经典装逼大作的我来说,《2001》的那点“深度”根本不算什么,毫无所谓“震撼”可言,这年头能带给我震撼的,大概只有那些讲述为人父母如何维持家计、亦或弱者如何在困难中求生存之类,前阵子看《燃烧华盛顿》,感动依旧在。
    我二十岁出头时很喜欢看文艺装逼片,越装我越给好评,某些文艺经典看过后即便理解上半桶水或者不明不白,也要在公共场合说它好极了,很GOOD,否则都不好意思见达人了,会被人说头脑简单,没文化!可到了这把年纪(咳咳咳),在工厂里打拼,计较的不再是什么人类的未来和奥妙,更关心的是明天中午吃什么饭菜、月底领多少工资。有话说的好,“你整天高谈世界的宏伟目标,可我连房租都交不起”。
    我绝不是在贬斥《2001》,虽然我不赞成对故事剧情进行故作深奥的诠释,但在视觉上,《2001》是无可挑剔的,很多所谓的星际片,都没给我一种“星际旅行”的感觉,但这部作品办到了这一点。引用网友的一段话:“请记住,这是1968年拍的片子。1969年人类才首次登月。仅仅是这一点,足以让我们,即使是在21世纪,也得向库布里克致敬。”
    《2001》的剧情也不是无可取之处,尤其第二章,老库对机器人哈尔的刻画不得不说是经典之作。另一位导演的《2010威震太阳神》是本片续作,执导水平难与本片相提并论,不过剧情解释了《2001》遗留的一些谜团,如哈尔的暴走、弗洛伊德博士的去向、大卫的下落等等,所以也值得看一下。

    再说《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橙”的就是“人”的意思,它的英文为“orange”,在片中的含义为“orangutan”(猩猩)的演化。
    小说的美国版本和老库的这部电影,都太监掉了故事的真正结尾(即主角最终放弃了暴力并结婚生子),原作者曾对此表示不满。
    事实上我个人对《发条橙》既不痴迷也不讨厌,作为老库最出名的一部作品,我的态度大体是敬而远之(大概很多人看到这里时会摔桌并对我口诛笔伐)。同样是充满对性的描写,我还是更喜欢《大开眼戒》一些。
    老库有一点是我特别欣赏的,就是他的作品中没有纯“赚眼球”的镜头,如对暴力、血腥画面的渲染都是点到为止,没有动不动就掉肠子、挖内脏之类,而女角的裸镜只有在必要时刻才会出现,没有像很多商业片那样,从头到底根本没有拍裸镜的必要性,却动不动让女角杀必死。《发条橙》虽然号称暴力,但其血腥程度并没有像现在的诸多动作片那么严重,本片的争议点主要还是在思维模式和对性的描写上。
    个人很喜欢原作者的一句话:“绝对的善与绝对的恶都一样的没人性”。人是善与恶的综合体,去除掉其中一面,都是对人性的泯灭。所以禁欲和纵欲一样,都是不值得称赞的。而作者在小说版结尾让主角放弃大恶,并非是在道德说教,只不过让事情回归本位罢,它所体现的不是真善美,而是理性,大多数人都是灰色的,既不大慈大悲,也不大奸大恶,只会在小善与小恶中徘徊,再偶尔大善或大恶一下。

    其它作品就按出产年份来说吧。

    《杀手之吻(Killer's Kiss)》(1955)的剧情相当简单、缺少新意,甚至有点详细不当,不过在拍摄技巧上却颇有可称道之处,老库那时才年芳26,果然年轻有为啊……嗯嗯~~~

    仅在《杀手之吻》出品的一年后,老库(当时是小库)就开始走上大师道路的第一步(或者说他的火星之魂觉醒了……),《杀手(The Killing)》(1956)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成为后世很多部电影的模仿对象,而再之后的《光荣之路》更是让他挤进了一流导演的行列。
    中文片名《杀手》实在译得很有问题。前一部作品《杀手之吻》的英文名是“Killer's Kiss”,其中的“Killer”才是杀手的意思,而本片的英文名为“The Killing”,拼法并不一样,“Killing”可译为“致命”、“难以忍受”、“谋杀”、“猎获物”、“赚大钱”……以上几个意思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对应的情节,而无论哪一个翻译,都远比“杀手”来得准确。
    个人感觉影片的前半部有点闷(这种特点放在老库的作品中未必有贬义),而那个恶有恶报的结局,大概也是老库日后不想重现的场景吧,毕竟在他的价值中,并不想对人类劝善。

    接下来要说的《光荣之路(Paths of Glory)》(1957),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战争片。中文片名和一部篮球题材的作品重复,但两者的英文名并不相同。记得当时我在豆瓣上给本片打分时,写了一句“和《现代启示录》一样,视角超越了主角所在的国籍和时代背景。”结果我的某个朋友眼球没摆正,只看了前半句就断章取义地来讨伐我了……
    《光荣》一作相对没后来的片子那么火星,但其实也挺异类的。虽说是一战片,故事发生在德法交战的西线上,但整部片子德军连跑龙套的机会都没有,基本上这是一部政治批判片。
    故事改编自一战时的一个真实事件,几名法国士兵蒙受了不白不冤,最后被判处死刑,几年后虽然洗刷了清白,但家属只获得抠门的两法郎赔偿。
    库布里克当时只有29岁,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火星人,想给片子来个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结果在关键时刻他的基因突然发作了,把影片拍成了灰暗系,这一格调贯穿了他后来的大部分作品,从此为祸一方。

    当得知老库非常讨厌《斯巴达克斯(Spartacus)》(1960) 的时候,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如果你是初次对老库产生兴趣的话,那么千万别拿《斯巴达克斯》打头阵,这只会让你对火星人产生大大的误解。
    《斯巴达》是一部相当传统的好莱坞大片,这部作品只需要能驾驭大场面的优秀导演,而不一定需要火星人。老库虽为导演,但无权更改本片剧本(而且他认为剧本中有很多让他难以容忍的内容,火星人果然不屑于拍地球片的说……),这次经历让老库在此后成了彻底的独裁者,牢牢地把自编自导自剪辑的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我个人认为《斯巴达》的败笔在于女主角,问题不是出在演员身上,演员发挥得很好,主要是剧组对这个角色的定位实在太差劲,让这个严肃的故事变得很肥皂很言情,以致于把女主角删掉的话也许剧情会显得更好一些。而剧情方面,基本在大决战之后就无甚亮点,最后几十分钟只剩下肉麻的对白和说教。而在人物塑造方面,反派和配角明显比众主角更为出彩。
    不过在场面上,本片堪称一流,而且动用了数千名职业军人参演,壮哉!
    尽管我对本片颇有微词,但相对《角斗士》我还是觉得《斯巴达》太好了,《角斗士》很受欢迎也是领奖大户,可我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整部影片的思维模式就停留在50年代以前(甚至可以说还不如《斯巴达》),尤其结局阶段的内容做秀到了极点。
    好莱坞战争大片很喜欢高喊“自由”,虽然听多了耳根疲劳,但总算比借“爱国主义”之名藐视人命高尚得多。

    接下来,就是大名鼎鼎的《萝莉塔(Lolita)》(1962) 了,因为老库此时还因外界因素放不开手脚,以致这部作品显得有些拘谨(而且剧情的跳跃性太强),然而论影响力,它丝毫不亚于老库的任何一部片子,“萝莉”一词就是这片推广的,可谓称起死宅半边天,当然后来的97翻拍版亦“功不可没”。
    本片的中文名译作《一树梨花压海棠》,出处来自于苏东坡取笑好友的一首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巴里林登(Barry Lyndon)》(1975)被很多人称作老库的最后一部大作,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之后的几部作品也不差。
    影片虽然长达3小时,但情节的进展其实很仓促,很多地方缺乏细致的说明,诸如男女第一次见面吻了然后爱了这种情节屡屡出现,根本没说服力可言。单说剧情本身,这个故事完全可以在一半篇幅内讲完,它的出彩之处,主要还是在视觉上,剧中的衣服并非戏服,而是真实的历史文物(老库疯了!不过比起某期间的某博物馆和81真是好太多了)。
    不过同样为视觉大餐,《太空漫游》我是很有兴趣重看的,而对《巴里林登》的重看欲望并不那么强烈。

    《闪灵(Shining)》(1980)被称为史上最出色的恐怖片之一,然而作者史提芬·金却很反感它的存在,因为老库把小说的内容改得面目全非,继《发条橙》之后,再一次气死了原作者……(没有编剧权,老库被剧组气死,有了编剧权,老库则负责气死别人,火星人和地球人很难走到一块啊……)
    我个人向来很不喜欢看恐怖片,严格来说,是不喜欢那种卖弄重口味的恐怖片,这种片子与其说恐怖,不如说恶心,经常拉出一大堆比《生化危机》还要令人反胃的画面,来达到它的“恐怖”,而我向来对过度重口味的场景会感到不适,每当看到就会犯晕(看来我不适合当医生护士),所以我很少会喜欢上重口味作品,包括最近很火的《召唤恶魔》。再说了,恶心画面未必只有恐怖片有,很多暴力片和战争片亦不缺乏,所以重口味的恐怖片其实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去除掉那些让人想吐的东西就没剩下什么长处。
    在我心目中出色的恐怖片,应该是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这类,没有多少恶心场景,又不缺乏氛围,剧情也不弱,让人看后能回味一下。
    老库的《闪灵》也办到了这一点,作为恐怖经典本片并不卖弄血腥,而是着重突出压抑和诡异的气氛,很多场景的拍摄手法让人叫绝,相比《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那段孩子的奔跑亦不显逊色(不过浴室女人的那段……老实说我觉得挺搞笑的说……)。
    《闪灵》的公映版片长为两个小时,而老库后来重新修改过的版本则长达140分钟,这两个版本都可以在市面上找到。

    《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1987)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库氏作品,当时我主要是以“越战片”的标准来看。应该说,我个人并不是特别痴迷这部作品,主要是因为我忍受不了了将黑色幽默和正经场面放在一块,而更热衷于《奇爱博士》那种将戏谑进行到底的格调。看了网上的评论,有些人很反感中间那段枪击教官的情节,看来会对本片感到别扭的远不止我一个。
    当然客观地说,《全金属》的思想还是很深刻的,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反战片。总体上,越战片我主要还是喜欢《现代启示录》、《天与地》、《生逢7月4日》这几部。

    最后,就是老库的遗作了,也就是《大开眼戒(Eyes Wide Shut)》(1999)。有意思的是,在几个流行译名中,竟有“紧闭双眼”和“睁大双眼”这两个意思相反的中文片名,有时候也译作“大开眼界”,含义与后者相近,综合全片的内容,大概“大开眼‘戒’”是最恰当的。
    英文片名“Eyes Wide Shut”直译过来就是“眼睛张大闭上”,也许译作“睁闭双眼”更好一些。
    在豆瓣和IMDb上,这部作品的分数都不是很高,但我个人很喜欢这个只发生在一天之内的故事,阿汤哥流浪在大街上的场景,颇有一种“在人群中的孤独感”。
    某些人说本片的主题其实是反映大富豪的堕落(按大陆的说法,就是“揭露资产阶级的腐朽性”),主人公只是作为一个物品出现。这是典型的诠释过度,即便库布里克也表示过,《眼》是一部自由理解的作品,你当然可以说这部片子有反映资本腐败,但这些只是作为“进一步渲染”的存在。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你也可以看到彭宇案;在《西游记》中,你也可以看到权力交易的罪恶;在《白雪公主》中,你也可以看到一个可能酝酿着好几场革命的腐败国度……很多时候这些问题根本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眼》的主题就如它表面所呈现的那么简单:一对七年之痒的夫妻遭受着婚姻危机,最后总算熬了过来。剩下的那些细节只是在画龙点睛,同时使这对夫妻的形象变得更为鲜活(讽刺的是,阿汤和妻子在拍完本片后就离婚了……)。
    也有人认为剧中男主角屡屡放弃自己的艳遇,是因为他是同性恋,这个说法同样很牵强,首先他的每次艳遇的中止,都有意外因素,而脑海里不断浮现妻子与军官ML的画面,也是导致他每次都差点外遇的重要原因。至于男主角为什么多年给女病人看病却没有出问题,也可以有很多种理解,并不一定是同性恋不可,这可以理解为男主角没有全部说实话,甚至婚后变得性无能也是一种可能性(从男主角的心理描写来看,他大概是虽然与一些女性有暧昧关系,但一直在踩地雷没有出轨过)。
    总之,这个故事的主线,就是一个七年之痒男的蛋疼之夜。
    老库没能挺到本片的上映,也没有能挺到下一个世纪,更没能挺到他的2001。在完成了《大开眼戒》四天后老库就与另一个“混蛋”(上帝)一起偷笑去了,时间如此紧急,难怪很多人怀疑本片其实还没全部完成,认为老库只是勉强自己亲眼看到最终之作的诞生。

    以上12部作品,按我个人喜好的程度排列依次是:

    《奇爱博士》、《大开眼戒》、《光荣之路》、《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闪灵》、《全金属外壳》、《斯巴达克斯》、《巴里林登》、《萝莉塔》、《杀手》、《杀手之吻》。


    老库对女性的描绘一直让我很不舒服,尽管老库的每部作品都突出了女性话题,但女角在剧中基本都是在充当陪衬、甚至工具化的作用,很少是为一个独立鲜明的角色,更无法成为主导,甚至《萝莉塔》也不完全例外。准确点地说,这不是在老库身上才有的问题,而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在作怪。
    当然,我同样也不喜欢走另一个极端,就是某些影片为了证明“女人也很行”,故意在剧中贬斥男性,以抹黑其中一方来达到抬高另一方的目的。现实中很多女权运动的本质都是大女人主义或女性沙文主义,并非真正的尊重女性的价值,所以我对女权运动一直很反感(况且大多时候最鄙视女性的,恰恰是女权主义者,其次是“怎么不生个男娃”的大婶和老阿婆,至于贱到家的大男人主义者顶多只排第三)。作为一个反性别主义者,无论大男人主义还是大女人主义,我都感到厌恶之极。(另本人也反感同一恶劣性质的种族主义和地域歧视)
    维护女权的本质,是维护“被恶意剥夺尊严和权利”的弱势一方,也就是说,这种不公无关“女性”,就算同为男性、或者同为女性,也可能因为某种因素(比如职位、权力、肤色、国籍、种族)而造成不公。很大程度上,我捍卫的是人类的权利,也许可以简称作“人权”吧。
    老库虽然并无搞性别主义,但即便在《发条橙》中也可以看到大量女性处于被动状态的画面,这样说无所谓褒贬的问题,但总体上老库也无法脱离固有的性别观。相比之下法斯宾德对女性显然更为“平视”一些(这个概念要高于浮于表面的“平等”),当然这大概也是因为法斯宾斯把自己当女的了。


    基本上老库就是一装逼高手——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他的故乡火星上。装逼未必是个贬义词,它得看情况,特定的情况下它还可以是赞许。很多导演都喜欢装逼,但水准有高低之分,有的人装得牛逼,老库、王家卫、押井守、宫老头就属于这一类,他们装,我们快活,欣赏作品时观众能体会到装逼的乐趣;有的人装得傻逼,老谋子、陈无耻、冯暴牙就属于这一类,他们装,我们糊涂,看完片子后观众也只好“大王,傻不傻”了;有的则装得二逼,陆川逼一郎就是这一类,导演总是不厌其烦地在戏里戏外秀他的智商下限,中华民族的平均智商因此类人的存在而被拉低。

    老库的装逼,是高层次的装逼,是超越星球的装逼,是有道德的装逼,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装逼,是有利益于全宇宙人民的装逼。而他的粉丝,也就是裤子们,装起逼来,更是惊天动地、掀起千层巨浪,耶X和默罕X德也得甘拜下风,其气势有如劈开南极大陆的一道道雷闪光!

    总的来说,想要了解什么是“装逼犯”的话,裤子们绝对是不可错过的参考物,他们对老库的作品的过度阐释和无限度拔高,会让你领教装逼的至高境界:装中自有装中手,一逼更比一逼强。

    总之,作为一个裤子,不装逼的话,就会……

    死!!!!!!!!!!!!!!!!!!!!

 5 ) 大开眼界

    《大开眼界》算不上什么难于探讨的作品,恰恰相反,这部电影难于解读之处在于它有太多可以讨论的话题。从主题上讲,《大开眼界》延续着库布里克作品的一个常见主题——社会发展和结构所引起的非人性化的倾向。鉴于由此可以深入的话题太多,这里只打算挂一漏万地对一个狭义主题——性与道德,作一点粗浅思考。
    《大开眼界》的影像结构极为出色,处处充满的同构与暗喻使得全片浑然一体。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影片开始时的宴会上,Harford被两个女模特缠住,充满性暗示地要把他引向“where the rainbow ends”;而Harford进入神秘聚会的开始,正始自一家名为“rainbow”的租衣店。在这里,“where the rainbow ends”从语义和情节上双重象征了纵欲。Harford侥幸离开聚会的第二天,当他在咖啡馆打开报纸看到模特身亡的消息时,是否留意到报纸头条?——“Lucky to be alive”(暗指Harford)。我想,此时导演已经暗示了观众救Harford的女人的命运,因此Harford的老友是否平安回到了西雅图,也颇令人怀疑。
    更惊人的还在后面。早有影评指出,《大开眼界》的前后场景、人物、物件、色彩、乃至姿势都从影像上极为相似。同构的普遍性,实质上暗示了主题的深层次,亦即,性与道德,并非是作为人性层面,而是社会结构层面的问题在被探讨。具体来讲,导演通过Harford夫妇关于忠贞(也就是困扰Harford,从而引出后面情节的原因)的争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能否解决婚姻道德与性欲的冲突?我们看到,Harford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出轨举动,而且可以信任的是即使他有过“邪念”,但最后都能够克制住出轨举动。然而“邪念”依然促成了Alice的责难——耐人寻味的情节还在于,Harford并没有与妓女发生关系,可他依然愿意照付150美元,也就是说即使“邪念”也构成了对婚姻道德的冒犯,因此Harford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这种逻辑层面的困境显示出婚姻道德“天条”一般的地位,而这种地位的成因在于,婚姻道德并非属于人性层面,而是一种社会结构,从它上升为社会结构的那天起,它的机械与教条就已经宣布了它的非人性。
    神秘聚会一场戏,是全剧高潮(精神和生理双重层面上^-^),其中的视觉符号及其丰富。由于婚姻道德(主要是性道德)是一种社会结构,是人类总结出来的组织社会的重要经验,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基石,因此和人性相比它具有无可辩驳的优先性,反映在具体实施上就是婚姻道德具有庄严的正义感。而作为处于金字塔塔尖的上流社会成员,他们肩负着管理社会的职责,因此就必须更加重视婚姻道德。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举办一场性狂欢,却首先需要借助异教徒一般的神秘仪式。因为异教徒仪式象征邪恶,亦即对正义的婚姻道德的彻底背叛,只有彻底背叛了性道德,他们才能达到彻底的性愉悦。在这个过程中,面具扮演了极其微妙的角色。从现实意义上讲,面具具备隐匿身份的作用,维系着现实与幻想的危险平衡;从文化层面上看,面具可视为一种精神交流的阻隔,从而暗示了这场聚会彻底的肉欲性。
    最后回到开头的问题,婚姻道德与性欲的冲突能否解决?我觉得,对这个问题导演不但作了回答,而且答案并不悲观。从结尾Harford夫妇的对话,包括电影名字本身,都在告诉观众解决之道——eyes wide shut。实际上Harford夫妇分别经历了一场“orgy”(又是一个同构),只不过一个在现实中,一个在梦里。因此在结尾处Alice的话就并不显得唐突,她说:“我们熬过了这些冒险,不管是真的,或只是场梦…重要的是我们都醒来了,但愿我们能一直保持清醒…我是真的爱你。”每个人都有过“邪念”,重要的是她仍然爱他。

 6 ) 电影背后的阴谋:关于导演的突然死亡

      注:该文为转载
      
      该电影是执导《太空漫游2001》与《发条橘子》的电影巨匠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最后遗作。

    传说当时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拍这部戏的用意是想将一个世界性的秘密组织拍成电影并公诸于世。据说是个充满着上流社会名人的秘密组织。当时电影还没公映,人们就猜想,导演是不是把科学教(一个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组织)的内幕公诸于世呢?而由于汤姆克鲁斯夫妇也是当时科学教的成员,如果是揭露科学教的丑闻的话,他们不可能愿意接拍这部电影,所以这个说法被排除了。于是大家便怀疑片中所暗示的神秘教派会不会就是我们常说的共济会呢?正当大家在猜测导演到底要捅哪个秘密组织的时候,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在电影公映前(1999年3月7日)忽然死亡!

    官方的报道说他是自然死亡的,而你相信他是死于自然的吗?这个时间实在太巧合了,这个大名鼎鼎的导演正要捅一个世界性秘密组织的同时忽然死亡。传闻斯坦利·库布里克在死前已经做好了导演剪接版的胶卷,并在他死前4天交给了电影公司的老板。但公映后到电影院看的版本据说并不是导演的剪接版,而是被人重新剪接的版本。后来有个Urban Legend说,他要捅的并不是共济会,而是光明会Illuminati!据说这部电影需要逐个画面仔细观察才能看出其中端倪。在电影里面出现了很多暗示,例如:特别的道具、符号学等。包括有大量三角形的圣诞树,还有很多场景出现代表光明的发黑的八角星,等等非常“光明会”的标志。因此有人怀疑库布里克是被光明会的人杀死的。而且汤姆克鲁斯在戏里面的名字叫做Bill,如果Bill是暗示Bavaria Illuminati(巴伐利亚光明会)的话呢??!

    这是我从电影里面录回来的一段音乐,是电影里面的神秘组织举行的一个宗教仪式的音乐。当时有人说这段音乐是该秘密组织聚会时候的活动内容。请注意,本音乐可能会引起情绪不安。


   传闻这段音乐是将某段文字倒转播放而成的,我试着用工具把这段音乐倒放,发现听起来竟然真的顺了不少。虽然还是听不懂里面的语言,但比起原来的那段,更像是一种人类的语言了。而这个倒放的版本,有点接近现在罗马尼亚教会或东正教活动时候的音乐。

 短评

暗黑,异教,种种元素的叠加使得电影主题变得不那么明显,但电影依旧还是那么好看。

6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还行

老婆精神出轨后,夜晚出街。在下层(妓女)找优越感,没fuck上;后又去上层(富豪)大开眼界,差点没命(被妓女拯救)。往上不敢fuck(玩不起),往下不敢fuck(染性病),最后的出路是感慨还好活着并和老婆来一场fuck... 中产挺无聊的,没有信仰,不敢发泄,承受不起阶级下滑的代价,最后,不要说永远和承诺,往前走就对了。

9分钟前
  • B.
  • 推荐

喜欢这类悬疑的影片,多看几次才能发现隐藏的一些小细节。

12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还行

我觉得本片的主旨是表现统治阶层和其余人的本质不同。即统治者的“变态”。中产professionals想要偷窥一眼上流社会已经落得被威胁全家抱头痛哭的境地了 中产的性观念还停留在,我有没有出轨,我老婆有没有出轨。统治阶层是,i fuck whatever i want。影响我的人就得去死。男主重复最多的一句话:i am a doctor。不过都是对比自己阶层低的人。而且往往是谎言。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没有能力知道。你只能生活在这种未知的焦虑之中。窥视已经是死罪了,不死也会让你一辈子生活在恐惧之中。解决的方案是fuck。转移注意力到自己家庭的内部,停止向上窥探。看清你的位置,过好你的小日子。

15分钟前
  • leoleo
  • 还行

我试图创造一场视觉盛宴,超越所有文字上的条条框框,以充满情感和哲学的内容直抵潜意识…我打算把电影拍成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经验,使观众在内心意识到层面上理解它,就像音乐一样…你可以尽情推测影片的哲理和寓意。”——库布里克

20分钟前
  • 像一把刀子
  • 力荐

大开眼界。

24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满眼都是共济会。库布里克为了这部电影丢掉了性命。

28分钟前
  • Singin'in rain
  • 推荐

都是美人,都喜欢散发魅力,享受被欣赏又渴望忠于伴侣,道德与欲望才冲突导致各种扭曲。其他情节,不过是顺便施用的障眼法,为主题披上一些华丽的外衣,提供一点零零碎碎的思索空间。

31分钟前
  • 起床,吃饭
  • 还行

婚姻走到了第九个年头,人也步入了中年,身边的那个伴与自己慢慢的对生活感到迷惑甚至是厌倦,不管是梦还是现实,都是一场对婚姻的考验,是否继续,是否还有爱?枯燥的主题却用悬疑的方式来辅助,让我沉迷其中,最终不是解谜,而是解脱。影片最后以“fuck”结尾,酷毙了。

3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导演太喜欢隐喻和会意。我主要会意到的还是婚姻中的性压抑和社会中的个人符号化。但这让人生倦的婚姻中的对方,却也已是你最可信赖和依靠的唯一的人。阶级,金钱,婚姻与性。驳杂的信息与涌动的暗示,观者只能各自见仁见智。PS, 选用阿汤哥做主角绝对是个大失误!!

37分钟前
  • 舞!舞!舞!
  • 推荐

威廉姆匆匆准备后,展开了一次如幻如梦的冒险之旅。过程充满了诡异和神秘,背后的玄机更是令人无法参透

40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好片,演员外型可打五星。各种意图拍得都太朦胧,有一种隔靴搔痒,力不从心的感觉。看完需再看三部日本爱情动作片才能找回。

43分钟前
  • 似零
  • 推荐

被太多隐喻设置对照淹没的中产阶级婚姻困境最后依然回到fuck来寻找出路,库布里克绕了个大圈子讲了个小道理,女性被消费身体,男性被消费身份,金钱在之中流转。阿汤哥演技不敢恭维,AlanCumming三分钟抢尽戏。男主全程被各色美女调戏勾引,到最后都没搞上一次,也够倒霉的。

45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库神最后的作品,讽刺、象征,冷暖光线的运用已臻化境。曾经的克鲁斯夫妇表现够用,妮可明显好于汤姆只是后面戏份不多,银幕下的过往也平添了新的讽喻。性爱狂欢弥漫于上中下各阶层,饱受困扰禁锢的似乎只有中产阶级;放纵的代价,是否真能承受得起?

46分钟前
  • 玛玛玛法达
  • 力荐

这次他玩得太深了,我看不懂他深处的涵义.而且从表象上说,感觉影像缺乏感染力.

48分钟前
  • 2013
  • 还行

哪里是情色片,明明是社会批判作品……真是丧到家,看完不想做人。细节和隐喻都很厉害,主角一家的名字,Bill双关金钱,Alice梦游仙境的欲望,Helena引起战争、唯一的价值就是美貌的美人。片名是绝佳嘲讽,中产阶级自视甚高,直到眼睛一睁才发现自己都是奴才,还不如闭着……

51分钟前
  • Sirius
  • 推荐

剧情太朦胧,是那种伸出手抓不住东西的无力感

54分钟前
  • sunshinE。
  • 还行

神级配乐,神级布光,色彩的运用值得揣摩。至于故事,官方说这是一部关于嫉妒、性沉迷的情色惊悚片,但库导是能做到剧本、镜头各自表述的。有些东西不到一定年纪难以体会。比如成年人除了家和工作地点,竟然无处可去,无人可关心。婚姻美满,也会有出轨放纵的冲动。夫妻捆绑为一体,性既能消弭冲突,又不能消弭冲突。中等人对下等人的假客气,上等人对中等人的真利用。太挑观众了。

57分钟前
  • 忘记
  • 还行

库布里克在遗作《大开眼戒》中呈现了一个极度奢靡有带有异教祭祀猎奇的性爱大Party,因此也被归类到情色题材。但是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现实光源制造的强烈色彩对比和空间纵深感。很多画面在深景中运用了与近景截然不同的灯光,这种“魔幻现实主义”,是以现实灯光营造的魔幻感,基础是真实,这是现今的赛博朋克霓虹和叩绿幕特效所没有的质感。故事讲得是老生常谈的中产阶级奢靡生活,慰藉是可以花钱买来的,充斥着道德丧乱但又很看起来正常的各色人等。招妓、雏妓、大型淫乱趴,就连结尾妮可·基德曼也说“我们得赶快去fuck”,阿汤哥饰演的医生企图保持理性冷静但内心蠢蠢欲动,但每次都不是因为淫欲,而是去填补失落感,像是一个“精神上的性无能者”。中产们在灵与肉之间的可操作性问题需要一场失败的冒险。

60分钟前
  • 非想
  • 推荐

聖誕節、祭祀、犠牲,豐富又艱澀的符號,作為最後一部作品實在不枉一生,活脫是一部一生哲理的感悟,其實我並不特別喜歡看stanley kubrick,只是林先生說氣氛恐怖才要我陪著看,其實恐怖的不是氣氛,是為什麼有這樣的天才而我不是

1小时前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