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

大陆剧大陆2022

主演:赵露思,侯明昊,蔡文静,刘欢,关晓彤,林一,朱锐,唐曾,扈耀之,迟帅,刘佳,宋美洁,刘亭作,吴刚,巫刚,陈瑾,钱波,李浩菲,刘迅,吴彦姝,王新,张皓越,阮巡,李林,赵菲,赵若君

导演:付宁

播放地址

 剧照

胡同 剧照 NO.1胡同 剧照 NO.2胡同 剧照 NO.3胡同 剧照 NO.4胡同 剧照 NO.5胡同 剧照 NO.6胡同 剧照 NO.13胡同 剧照 NO.14胡同 剧照 NO.15胡同 剧照 NO.16胡同 剧照 NO.17胡同 剧照 NO.18胡同 剧照 NO.19胡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5 00:01

详细剧情

  田枣(赵露思 饰)从解放初期就从事基层工作,后来成为一名备受欢迎的居委会主任。她为人民服务70年,从参与抓特务,扫盲到带领群众做手工为志愿军捐款,到改革开放时代,帮助知情和社会青年再就业,并且引导女儿接过自己的班。田枣退休不离开岗位,直到90岁,外孙女林悦(关晓彤 饰)都做了居委会主任,她依然在群众需要她的时候,出来帮助大家排忧解难,动员老住户拆违建腾退房等等细碎工作,田枣都是亲自参与做老邻居的思想工作。从解放初期到当下,一家三代女性扎根居委会,随着祖国的强大人们的需求变化,她们也随时调整工作方式,跟着时代步伐,但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没变。

 长篇影评

 1 ) 群像剧就是好看,众生百态

🐧更新的我全都看了! 赵露思我真的太爱了! 老天爷赏饭吃,田枣一出场。 她就是田枣,程少商立刻从脑子里溜走了。 田枣的这个劲儿我可太喜欢了,群像剧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没有一个工具人,这种剧会格外让人喜爱。

群像剧才能看众生百态。 从当时老北京这些最平凡的底层人民身上感受着人间百味,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点线面。 这个妆我一定要夸一夸,田枣的脸就像被老北平城里的风吹过一样,是那种皴了的感觉,这非常贴人物角色。 整部剧,可以说京味十足了,再加上胡同本身的历史底蕴和时代文化气息就够了。 (看着枣那么厉害能干,我立刻就想到了一个神秘组织朝阳群众,真的就是那种感觉) 还有哭的地方,赵露思哭戏,yyds 剧里吃的太有特色了,就很老北京,而且看着就好吃的样子。焦圈,豆汁儿,卤煮,驴打滚,爆肚,炒肝(我记不起来了[苦涩]三点多看完的毕竟) 这剧看着真的非常好看和上头,制作班底也好。 最重要的是赵露思的台词,这次我一开始看,我还,这是赵露思自己原音吗,我看看,千万别记错了,是! 进步了,赵露思,好样的!你台词这次进步了,又感动又欣慰又喜欢,呜呜呜呜。 看剧过程中,给我看哭了好几次,田枣跪下磕头的时候,田枣说他怎么可能是好人的时候,田枣以为铁蛋是敌特的时候,赵露思的哭戏永远能让我get到了,真的很有灵气,又愿意自己努力。 能喜欢你们是我的福气。

 2 ) “烟火气”这一字眼,说这部剧还原度和展现度都极高。看了六集的我同样也有着这种感受。

#电视剧胡同#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半星]

【新娱评剧 X #胡同观后感#】

昨晚播出的《胡同》,收视和讨论度双双起飞。除了大部分好评以外,大家最多提到的就是“烟火气”这一字眼,说这部剧还原度和展现度都极高。看了六集的我同样也有着这种感受。

场景氛围具有烟火气。这部剧从一开头的片段快闪就开始展现,解放前夕的北平城胡同生活。由田枣的视角出发,随着胡同串子的步伐,看遍了那个年代的市井生活:热气腾腾的豆汁摊子,手脚麻利切着炒肝的老板,一大勺倒腾着卤煮汁的师傅,头上顶着面刀削的外地小吃主,最后来到田枣一个大院的贵叔这爆肚摊儿……一摊一景,个个画面都是老北京那地道的味儿。一连串的镜头作用下,短短几分钟的代入感已经拉满,也让人对那个年代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人物形象具有烟火气。赵露思所饰演的主角田枣从小是一个孤儿,但是性格泼辣又直接。她带着一群相同处境的小朋友讨饭吃。凭着她混不吝的样子和讲义气的性格,让街坊邻居都对她喜欢,很照顾这一帮孩子。赵露思把田枣有勇有谋和直率的样子完全表现了出来。不得不说,赵露思近一年来的戏路真的越发宽广。从一开始局限于塑造甜美形象,到现在能够驾驭各类复杂性格的人物。今年无论是《星汉灿烂》里的程少商,还是《胡同》里的田枣。,都区别于之前她所饰演的角色。同时驾驭这么多不同类型的角色说明演技真的是由很大的。也是在剧集里有所反馈的。其他角色的设置也很自然,比如侯明昊饰演的铁蛋。是一个跤师,武艺高强。不过,铁蛋不光是对田枣惟命是从的傻小子,还是有勇有谋,破案子的时候处处透着一种老北京孩子的机灵劲。还有热心肠的大厨贵叔贵嫂,对艺术执着的名角——僮老板;虽然每天不着四六但有一颗真心的索爷……除开鲜活人物所带来的烟火气之外,更能见证患难时刻,邻里间的人情味。都说“胡同味”也有街坊邻居的味道。在这一部剧里真的深刻的感受到了。

看这个剧就像是在逛胡同一样,到处都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情有义。六集真的看得人十分开心舒畅。希望到现代戏的时候也能让我们共情,有笑有泪

—-新娱评剧 【转载】

 3 ) 这看的不是剧,而是我童年的回忆

《胡同》这部剧追到现在,不得不说,比起剧情啥的,更打动我的反而都是一些细节的东西,它勾起的都是我,或者说是我们那一代人童年的回忆。

有两个场景,我一直都印象深刻,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有同感。

1、舌尖上的北平

第一个场景,就是田枣带着一群孩子们趁着大雪遮眼,顺势摸到国军的军粮车后面,用小刀捅米袋,大米像水一样哗哗流出来。接满两大袋米,他们上米店找到老板换钱。

有了钱之后,田枣带着孩子们进了市集,这可是小吃一条街啊。

这里,将近有3-5分钟的特写镜头,都是拍给“舌尖上的北平”的,老北京的豆汁儿、头顶刀削面、手抻面、炸油条、炒肝儿、卤煮、焦圈、爆肚、馄饨等经典美食一一登场。

这些小吃有北平的“土著”,也有外来的“北漂”。

它们共同构成了当时的北平美食文化,满足着食客们的味蕾,影响着后来的北京小吃。

别看下面的图只是一句 “来碗豆汁”,但凡做点功课,就会发现,就这一样早点可是老北京早点排行榜上的必居品。

它属于北京最牛逼的早餐吃食,味道中蕴含着五味杂陈,像极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因此老北京人说喝豆汁属于“老北京基因”,来上一碗特别的解馋。但对于像我这样的外地人来说,豆汁是绝对的黑暗料理,又酸又臭、翻江倒海、难以下咽。

老师傅一秒捏出好几个馄炖,那速度看得我直瞪眼,炸油条往锅里这么一滚,老北京的气息就顺着油锅升腾起来。

当时看到这一幕幕的时候,我就在想,这导演下了功夫了,把这么多的早点凑在一块儿拍,师傅们对自己的这门手艺一个比一个娴熟,看得我在屏幕前,那是直呼“过瘾”!在电视剧了,田枣带着孩子们去吃的时候,每个摊位的人都和田枣打招呼,他们彼此之间都很熟络,就这一下子,市井生活的气息溢满了每个看客的心田。

其实,在我很小的时候,也很容易找到这样的早点一条街。他们一般中午就收摊,我时常会在饥饿的催促下,睡眼朦胧的出门,走几步,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早点,常光顾的摊位会记住里,和你打着招呼,你也总会碰到几个熟悉的邻居,笑闹着说你是个小懒虫,太阳都晒屁股了,早点都要收摊了,你才来觅食。你不好意思的笑着,一边提着早点,一边慢悠悠的往家走。

那是充满了人间烟火的生活!

老北京的这种早点,我之前在书里也读到过。对北平文化描写的最精妙的当属老舍,在老舍写的自传小说《正红旗下》,说从前的粥铺早上三点钟开门,炸油条、打烧饼。他的大姐每日天不亮就起床,上街给婆婆去买烧饼、油条。大姐的婆婆是没落贵族,最在意面子。喝粳米粥,吃烧饼油条,是她作为子爵的女儿、佐领的太太,为排场做出的最后努力。

曾经的我们,大概生活里都有一条这样的早点小吃街吧。有一些可能在作家的文字里,有一些还在生活里,有一些可能只能在回忆里了。

2、天桥百景图

第二个场景,我将它命名为天桥百景图。

在第6集中,国民党头号杀手罗文辉潜藏在鱼龙混杂的天桥地区,所以,这一集里特意在天桥宕开一笔,对天桥市场来了一个全景式呈现,那里曾经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艺人。在北京,说到天桥就自然而然想到了杂技;在北京,说起杂技自然就想到了天桥。

中幡、抖空竹、京韵大鼓、双簧、变魔术、拉洋片,这些如今已经消失在我们生活里的民间技艺,这一刻把我拉回了童年的回忆。

小的时候,我们也有机会看到杂技表演、黄梅戏等这样的民间艺术,机会并不多,但每一次这样的表演都有能汇聚十里八乡老百姓的能力。

一般这样的杂技或者戏剧都会持续两三个晚上。第一晚开始的时候,可能消息传播的并不快,但因为动静太大,势必会形成口口相传,于是接下来的晚上人会越聚越多,那个时候,我还很小,只记得会牵着父母的手,跟着大批大批的人流往前走,到了现场,大人们可能是来看表演的,而孩子们是来看热闹的,到处爬树,抢高位,上半场还能听到父母吆喝孩子的声音,到了下半场,基本都午夜了,表演还没散场,大人们舍不得走,但孩子们已经要入梦乡了。所以有一些孩子们被父母抱在怀里,背在背上。如今回忆起来,好像都还能听到父母吆喝孩子的声音。

很久没有看年代剧了,但《胡同》这个年代剧我是追的津津有味的,因为这里除了展示很多深刻在我们记忆里,但消失现在我们生活里的东西外,还有胡同里的人情味,又现实有温馨。

比如田枣因为在胡同里长大,三姑六婆都认识,所以让这些人帮忙盯着周萍,附近所有生活的老百姓都成了行走的“监视器”,帮助田枣破案成功,田枣因此被选上了街道积极分子,颁奖的时候,正好遇到秦德福给她发奖,于是一场好好的颁奖大会被她破坏了。原来这个秦德福执行上级任务把田枣的父亲抓紧警局,至此,她的父亲再也没有回来。

这样的插曲让人感觉到了人性的复杂,也显得很真实。大时代下,有些人不一定是坏,而是生存所迫。时代变了,但那些发生过的事,就真的可以当做没有发生吗?

认真看下来,其实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没给人深思!这看的也就不是剧了,而是自己的童年回忆和人生哲学!

 4 ) 流量真的不适合出演

这些年来,流量明星为了转型,开始接拍一些刑侦剧、年代剧之类的。

然而,如果用力过猛,过犹不及,就会遭到反噬。

赵露思是古偶剧女神,出演了很多的古装剧,比如《长歌行》《星汉灿烂》等等,也积累了一些年轻粉丝的拥趸。

她的扮相,气质,出演古装剧确实很有优

但是一个演员一个款。

在刚刚播出的年代剧中,她的演技上的短板却被“放大”了。

用力过猛,“摇头瞪眼”式的出演,让人忍俊不禁。

这部剧是央八播出的一部年代剧。

播出之后,直播收视率破1,拿下了不错的收视成绩。

在年轻演员中,几位主演的扛剧能力还是不错的。

导演和编剧都是付宁,拍摄“京味儿”题材,是很拿手的。

之前的《全家福》《鸽子哨》《兄弟车行》等作品,还是广受好评的。

在豆瓣上的评分也是不错的。

作为一位从小在北京胡同长大的导演和编剧,由他来执导《胡同》这一部年代剧,自然是很合适的。

电视剧分为三大篇章,每一个篇章,都是不同时代的女主角。

她们祖孙三代女性,创办居委会,发扬,发展,为人民服务。

立意还是很好的,也比较符合现在影视剧的主流趋势。

开端处的城墙,雪花,熙熙攘攘的大街,很有烟火气息,能够看得出那个年代的痕迹。

第一个故事,角度也是很新颖的。

故事的背景,是1949年的建国初期,各色的人物汇聚在一起。

新中国刚刚成立,但是还有很多的残余势力,周旋其中。

剧作才播出了几集,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看得出,导演是想要老百姓们津津乐道的故事,来以小博大,引出人物和国家息息相关的命运。

然而,短板也是很多的。

比如制作和服化道方面,虽然在极力渲染年代味儿,但是并没有还原出那个年代的朴素感。

地上的板砖,门口的商贩,做旧了,但是也只是表面的。

街道,饭馆,更像是将现代的东西,穿越搬到了建国初期。

最大的问题,是演员们缺少那个年代的“质感”。

看了一下,几位演员都是流量明星。

赵露思,关晓彤,侯明昊等人,都是流量明星。

有人气,但是缺少演技。

在飘着白雪,穿着棉袄的1949年,演员们一出现,白净的面皮,反而像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

也许,是粉丝们看多了赵露思出演的古装剧,怎么都把她和年代剧联系不到一起。

这类型的年代剧,大家都会想到陈宝国老师那样的老戏骨。

因为他们那类演员,有那个年代的那种“劲儿”。

穿着长衫,戴着眼镜,不说话那种感觉都出来了。

很难让人不信服。

然而,流量明星出演这一部剧,能够分分钟将这部剧变成“喜剧”。

来说说赵露思吧。

这一次扛大梁,她出现的很早。

赵露思出演的是田枣,她才18岁,整天过着“偷枪”的日子。

每天带领着一群无依无靠的孤儿们,一块去抢那些权贵,为非作歹的坏人。

这一次,田枣看上的,是一位骚扰男子。

孤儿们把这个男子引入僻静的地方,蜂拥式地推倒了他。

而作为老大的田枣,最后一个出场了,一个飞毛腿,就把男子踢倒了。

看起来身手不凡。

和男人摔跤,她还嫌弃铁蛋不行。

和男人搏斗,自己流鼻血了,她还舔回去了。

露思这一次不再是美美的了,而是想要提升了。

穿着粗布衣服,扎着辫子,很泼辣勇敢。

但是用力过度,又是瞪眼,又是晃脑摇头,提升的空间还非常大。

尤其是和出演高君曼这角色周显欣在一起的时候,这样的不足就更为明显了。

很明显接不住戏。

赵露思是一位90后的演员,之前出演的大都是古装,出演这种剧,难度是不小。

出演铁蛋的侯明昊,在我的感觉中,也仅仅是穿着49年戏服的“现代人”。

白净白皮,现代发型,言谈举止更是没有建国初期青年人的精气神。

名字叫“铁蛋”,但是一点也不“铁蛋”。

好看是好看,但是不真实。

不知道化妆师是想要凸显他的偶像气质,还是小鲜肉不想要扮丑。

反正很出戏。

一众老戏骨都带不动。

除了主角之外,其他的演员们,也都纷纷出场。

演技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

84岁的吴彦姝老师,凭借电影《妈妈》拿下了影后。

在正在播出的《底线》中也有出色的演绎。

这一次,她也加盟了这一部剧,戏份虽少,但是气质,气场惊艳了很多的观众。

比如,戏骨演员陈瑾,这一次也出现了。

在《知否》《都挺好》中,她的演技入木三分。

作为正午阳光的金牌配角,作为绿叶都是很抢眼的。

再比如,因为《人民的名义》《破冰行动》等剧大火的吴刚,这一次惊喜加盟。

戏骨们演技是很给力的,但是年轻演员们,还是没有跳出自己的舒适圈。

很明显接不住。

希望多多提升,学习。

 5 ) 胡同对群像的塑造真的很不错。

好看的!剧情紧凑抓人,群像百态,有烟火气,底层小人物之间互帮互助,挺感人的,打破我对献礼剧的刻板印象了!剧质感也很好,没有奇怪滤镜演员素颜上镜非常清爽。赵露思演的田枣特别生动吸睛,演出了一个底层小人物如野花野草般蓬勃的生命力和那股韧劲儿。

田枣是很多旧社会苦孩子的缩影,与旧政权有着血海深仇,她一开始对新中国没有那么多伟光正的认知,她跪下感谢政府的时候,就是单纯从个人情感出发,谁为我做主,谁就是我的恩人,这是社会过渡阶段,老百姓内心的真实写照。

有几个镜头我非常喜欢:田枣流着鼻血回到家,李婶儿帮她把炉子投开,僮老板递上热毛巾。邻里聚餐,一群人坐在院子里闲话家常,水缸里的荷叶湛青碧绿,闲适又充满人情味。

 6 ) 新时代让每一种生命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浅评《胡同》第一单元三大女性角色命运

看了《胡同》的第一单元,也就是1-14集,其实我自己本身并不觉得这部剧是尽善尽美的,仅就播出的部分就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客观来讲,这部剧在我心里可能也就3分左右,最多堪堪3.5分。

但是必须要说,它又存在一些触动人心的点,正是这些点让愿意为它打4分,甚至4.5分,那就是其对于第一单元中三大女性角色,也就是田枣、春喜和李红缨的人物刻画,为我展现了那个时代不同的女性的风采。

对于我而言,胡同与其说是它的主题,更像是一个舞台,一个用来呈现这三个女性人生的背景,如果用植物来形容这三个女性角色,我想大概是卷柏、木香花和木棉最为合适。

田枣:生的渴望就是抓住一切机会

田枣是个生活在旧社会的少女,她本来有可亲的邻居,康健的父母,本该过着没有太多烦恼的生活,但这一切被恶霸韩庆奎的残害改变了,她失去了父亲,母亲继而病逝,本该和乐的屋里只剩下她一人,她成为了一个孤儿。但万幸的是,她的邻居们为她搭起了一个“家”,她没有收入能力,走街串巷吃百家饭长大,但她还有一屋可以蔽身遮雨,能让她不至于流离失所。

她虽没有亲人,但她的成长路上不曾缺少关爱。我想,也就正是这样的经历,才能培养出一个虽然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但是热情、仗义、满怀感恩之心的姑娘,她淋过雨便为别人撑起伞来,挨过饿便想让其他流离失所的孩子们都能吃上饭,能让街坊四邻虽无奈但又念着她的好,说她是个胡同串子却也暗含钦佩。

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刻板的孤儿形象,在台词简略的身世背后,这个角色是一个复杂而丰满的形象。

我最开始本以为她应该像是路边的狗尾草,生机勃勃,郁郁葱葱。但我后来觉得她不该是那种随处可见的存在,那岩层中扎根,只要有一滴水也能活下去的卷柏更适合她,她不需要花开灿烂,她本身就是蓬勃生命力的代表。就像她不施粉黛,总和一群流浪儿们走在一起,甚至会和其他人一起摔跤,她不计较得失,她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要她豁出命来,她的那份不拘于性别的独属于少年人的鲜活正是这个角色最大的魅力。

演员的呈现和角色的塑造有很大的关系。赵露思对于这个角色的塑造,有时候会觉得有些夸张,但是却并不违这个角色的底色,她像是雪原上风中猎猎的红旗,因为太过鲜艳的色彩甚至有些刺目,她把握住了那种生命力,所以我个人作为观众的时候,对于她的演绎是比较满意的。(她单纯的看演技,还是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这里主要说角色,不详谈。)

回到我这一小节的标题,卷柏的生存在于不放过任何的水分,而田枣的人生就在于不放过任何的机会。

等不到正义就自己报仇,所以有了孤身夜袭韩庆奎;亲眼见到罪人枭首,她跑去扎扎实实向着战士磕头;她为了能够回报报仇之恩,证户籍、寻踪迹,只为表达自己的感激。她虽然没有文化,但却不愚蠢,她从不轻信,甚至称得上倔强,那些口号她从来不信,她只信她看到的——

她看到了解放战士为了人民,她才相信那不是口号;

她看到了春喜真正的脱离了藩篱,拥有了新的人生,她才相信是真的解放妇女;

她看到了自己不通文化的后果,她才发自内心地努力学习;

她看到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她才越发坚定地去成为为人民服务队伍的一员。

她看起来有些笨拙,但是她就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化身,这些笨拙本就存在于那个时代的最质朴的民众身上,他们或许没有什么文化,但他们都是这样赤诚,直白,虽然有时会好心办坏事,但他们的心是纯净而火热的。

田枣是脱盲行动的典型正面成果,在接受了教育之后,她开始变得成熟、沉稳,却没有变得油滑,她成为了任劳任怨的服务人员,她点燃自己照亮他人,她真诚的从这份付出中感受到了幸福,而这份从付出中感到幸福的能力,根源在于她童年之时那一双双扶起她的手。

她收到的那些爱赋予了她去爱别人的能力(广义的爱)。

春喜:旧社会让人变成鬼,新社会让鬼变成人

相较于主人公,春喜这个角色着墨不多,但由于和索三的感情线,刻画得很饱满。

春喜本也是胡同中普通的少女,和田枣做着邻居,但是由于母亲病逝,家中捉襟见肘,还有一个幼弟需要照顾,无奈只能将自己卖去了妓院。这种流落风尘的苦难是一种缄默的痛苦,没有话本故事里写的奸人所害、情郎负心、贼人横抢,只是单纯的活不下去了,对于旧时代的人来说,贫穷就是最大的苦难,病重的家人是无底之洞,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很多时候,有些人走上一些道路,往往只是因为他们被逼得无路可走。

但是春喜也是幸运的。

她的弟弟煤核被托付给了有恩必报的仗义少女田枣,有田枣的一口吃的总不会饿着她的幼弟,她总还有着盼头;她的老鸨虽然称不上善良,但有时也有几分欺软怕硬;点她的客人多,但终究有索三对她痴心不改;她生逢其时,正赶上了解放妇女运动;她得遇佳邻,身边的人都不因为她曾经流落风尘而对她区别相待;她的幼弟没有踏上歧路,而是跟着僮老板专心学艺。

她是那个时代无数流落风尘的女子的人生的缩影,但她无疑是最幸运的那一类,时代背后,有更多的苦泪在静静流淌。

我喜欢这个角色,更多的是因为太久没有在近些年的影视作品中看到解放妓女的内容了,在过去的作品反而有很多优秀的讲述,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经典作品《姐姐妹妹站起来》。

科学治疗、教化改造辅以人文关怀,这才是真正的“救风尘”,在过去,有多少人为着这份拯救付出努力,我们生在如今这个时代,更不能开历史的倒车,不能将那些早已丢掉的糟粕捡回来。

人权,与生俱来,不容践踏。

说起木香花,它的别名可能更有名——七里香。我更多是基于演员的呈现进行描绘,鲍丹的演绎就给我这个感受,它是爬藤灌木,她需要依靠,却又不是菟丝子,她不艳丽,不夸耀,她只是静默地将自己所有的花苞都努力绽放,她看起来素雅,却也生机勃勃,馥郁芬芳。解救妓女之后的她看起来失去了那些曼丽的美,但又有另一种坚韧,就像满墙的木香花谢了后,那一墙繁密的爬藤,我觉得可惜,但更欣慰。

红烛摇曳,眸光闪烁,她从鬼变回了人。

李红缨

李红缨人如其名,她就像是长枪上的红缨,她是坚韧不屈的战士,同时她也柔软温柔,是一抹难得的亮色。这个形象因为太过典型,我可能甚至都不用过多的讲述,但我喜欢的是那些她刻画中的细节。

她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在林征觉得田枣莽撞无状的时候,她发现她的敏锐、聪慧与正义;她会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论身边人怎么去痛斥田枣的,她的坚信都不会轻易的改变;她会为自己的信任付出行动,她不是偏听偏信,她会温柔的教育,也会严格地约束,她会坦诚承认自己的错误,也会用真心换来真心的回应。

她的事业,她从不放弃,她的爱情,又柔肠百转,我很难想象,那些经常在影视作品中放大的家庭与事业如何平衡的问题完全没有出现在她的身上。她是无数基层工作者的化身,他们的人生没有那么复杂,他们只是热情而坚定地走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

这个角色非常的典型,却又充满了人情味的细节,演员林锐的呈现无疑是给这个角色赋予了灵魂,那种基于人生阅历的表演层次是年轻演员很难达到的,我好喜欢她那明亮坚定的眼神,眸中像是两盏矩火在燃烧,但是眸光又柔软温柔。

看到她,我只能想起舒婷的那一首《致橡树》,但我想对于她来说,那份爱不仅是爱着身边的人,也是爱着她的理想,爱着她的追求。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三个不同的女性角色,三种不同的女性群体,我在《胡同》中看到的这些,或许她们在故事中的呈现并没有我所描述的这样纯粹,但无论是卷柏,木香花,亦或者是木棉,她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道路,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未来,她们都是那样的充满生命力,就像我喜欢用植物来形容角色,我总相信,她们在哪里还鲜活地生长着。

就像我的题目写得那样,新时代让每一种生命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活在今天的我们,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植物呢?

 短评

赵露思演的真的很好,我妈妈在旁边看都夸她水灵~小姑娘两个大麻花辫太有那味了🌸👏

6分钟前
  • 小付小付🐝
  • 力荐

喜欢第二部分。

10分钟前
  • 而安
  • 还行

就那个年代来说 没有北京口音这合理吗?蔡文静的脸更适合演女主吧?

12分钟前
  • ୧⍤⃝🧋୧⍤⃝🥘୧⍤⃝🧊
  • 较差

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赵露思演的人物形象一点都不贴切:脸上有肉一看就知道没吃过苦,又不是北京口音,太假了。

13分钟前
  • 可爱多
  • 很差

田枣真可爱

14分钟前
  • 金鱼脑
  • 力荐

这么接地气的内容,这么不接地气的台词,好演

16分钟前
  • Santé
  • 还行

好看耶!赵露思演技真的进步蛮大,以前对她有刻板印象,暑假偶然看过她另一部剧,对她改观很大,结果今晚胡同直接给我惊喜,希望赵露思好好加油,前途无量啊

17分钟前
  • 吃一口冰镇烤薯
  • 力荐

索爷的京片子听着真舒服,赵露思的北京话虽然差点意思,但北京妞身上那股劲是有的

21分钟前
  • 蘑菇 花芽
  • 推荐

第一单元的男女主演技都不行,能别挑大梁祸祸正剧吗,好好演偶像剧不好吗?!台词吐字不清,言行举止像个现代人穿越过去的,服道化像谁家细皮嫩肉的小姐少爷在玩cosplay,市井镜头给足了社会气息,一转成男女主的戏份秒出戏。侯明昊在《启航》里是男二,其实演得也有问题,只不过没本剧里男女主同时出戏这般明显罢了。//第15集开始进入第二单元,换了一批演员,演技都很棒,故事内容不错,剧情节奏挺快的,甚至还磕到了老年田枣铁蛋的爱情。//28集开始第三单元,男主发挥不稳定,台词时好时坏,不过关晓彤靠谱啊,还带得动剧。三单元里二代男女主与主要配角都有剧情,所以二三两个单元剧情联动较多,独立故事性不强,有点偏宣传片纪录片。

22分钟前
  • 百里苏苏
  • 较差

真是震惊我了,这居然是正剧啊?演技和台词根本不过关,想演甜宠一直演随便呗,但是不能拿演甜宠的范再来演这种啊,你看看你俩和周围的配角融吗?不能每回路人缘和口碑上来了然后再搞一个什么败败好感叭。上央视画一个韩式妆容配上中式小褂,你不能光要好看吧,自己看看那搭吗?1921里面那种就还行,找准自己的优势,要是演技没那么好就不要接这种角色,不能什么都是马大哈,什么都是搞笑女,什么都是陈芊芊吧?zzf演什么都是zzf,zls演什么都是zls那还了得,说得好听叫舒适圈,说得难听那不就是想轻轻松松赚💰咩

24分钟前
  • 今天看点啥呢
  • 还行

超级好看!北京话听的太有趣了,没想到赵露思还会说北京话,嗓门这么敞亮,太逗了

29分钟前
  • 没谁了
  • 推荐

确实很有年代感的剧,老北京城影像让人蛮触动的~还有熙熙攘攘的街道,很有烟火气,看着挺感动。

34分钟前
  • 公子楚
  • 力荐

候明浩演技不行,太出戏了,扣分

38分钟前
  • 还行

三个篇章,这个结构还比较好玩,但是前期看着挺无聊的~赵露思+侯明昊,演的都很自然,而且两个人很搭,不过其他线不好看。

39分钟前
  • 娱乐圈梗姐
  • 还行

服化道台词都建议跟鬓边不是海棠红剧组取取经,那一上来片头那个前门楼子什么鬼?城墙p的上面都是齐的,箭楼后面那一片砖楼又是什么东西?城墙在的时候哪儿来的那片楼?正阳桥和五牌楼被你吃了是吗?解放前北京没有砖地,都是土路。演北京剧能不能找北京话说的利落的?二十分钟以内没有一个说北京话的。北京人没有说啥啥的,北京话就没这个词儿。献礼年代剧能不能放过北京?拍不好就别拍!再有说故事发生在建党时期的女演员,别演胡同串子了,北京人丢不起那人。

41分钟前
  • 流水·浮生
  • 很差

枣儿还蛮可爱的,又虎又咋呼

44分钟前
  • momoko酱
  • 还行

索爷说“别跟我提我祖上,我丢不起这人”,看索爷的处境,这虽是实话但确实也让人心酸,时代在变迁,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也有一部分会被时代落下。

49分钟前
  • 安宁
  • 推荐

质感不错,有用心在讲故事,赵露思演的可以,一点都没有上部戏的影子,胡同里的田枣是个生机勃勃的虎妞。

54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没看完=_=

55分钟前
  • 。(已出柜版)
  • 还行

第一个故事角度还是挺新的,建国初期基层的作为,人物三教九流也算丰富。服化道演技是短板,服化道不够旧,演技,有演技的戏份不多,演技明显不足的占大头。不得不说的是,赵露思怎么还是星汉灿烂里那一套啊……甚至更一惊一乍……

57分钟前
  • POLAR LIGHT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