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

剧情片大陆2007

主演:李连杰  金城武  刘德华  徐静蕾  郭晓东  顾宝明  石兆琪  王奎荣  汪汐潮  周波  魏宗万  余皑磊  李崇霄  张优  吴优  向佐  叶福生  

导演:陈可辛

播放地址

 剧照

投名状 剧照 NO.1投名状 剧照 NO.2投名状 剧照 NO.3投名状 剧照 NO.4投名状 剧照 NO.5投名状 剧照 NO.6投名状 剧照 NO.13投名状 剧照 NO.14投名状 剧照 NO.15投名状 剧照 NO.16投名状 剧照 NO.17投名状 剧照 NO.18投名状 剧照 NO.19投名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00:14

详细剧情

清末战火连绵民不聊生,大哥(李连杰 饰)被同僚出卖,所带军队无一生还。因为装死而活下来的大哥遇见了离家出走的莲生(徐静蕾 饰),二人一夜取暖后,莲生不告而别。大哥在街道上被三弟(金城武 饰)发现并带回村,发现竟是二虎(刘德华 饰)的妻子。被贫穷饥饿所折磨的农民在憨厚的二虎与忠诚的三弟的带领下,劫抢官银,导致官府半夜报复。大哥乘机鼓动大家参加军队赚来军饷粮食,三人纳投名状结兄弟义,浩浩荡荡地带着一百零八人出发从军。这支兄弟军不要命的拼劲,拿下不少胜仗。只是爬得越高,大哥的野心越大,二虎与三弟再也无法管束,分歧渐生;而大哥与莲生的感情被三弟发现,三弟误以为莲生是兄弟反目的原因,想借杀大嫂来解救二虎。面对朝廷的欺诈、官府的黑暗、野心的膨胀,曾经纳过投名状的三兄弟最终自相残杀……

 长篇影评

 1 ) 《投名状》:不是《刺马》,同样精彩!

如果不算上还未上映的《集结号》,那《投名状》绝对可以算是我看过的最为精彩的华语大片。在我看来,陈可辛的这部古装大戏,已经无愧于等待这部影片多月的影迷,相信他的这份答卷能让大多数人感到满意。

战争:比《墨攻》更为精彩

当初《墨攻》上映后,我曾为华语影片中终于出现像样的冷兵器战争大场面而欣喜。然而看了《投名状》后,便觉得《墨攻》的战争场面略显小气。

《投名状》的战争场面的精彩之处便是对于近镜头的捕捉。

影片中的第一场大战,也是刻画得最为惨烈的舒城之战无疑是影片中R级镜头最多的一个桥段。在这场大战中,断手断腿、人粉碎的镜头比比皆是,更不用说那刀刀入骨的镜头几乎贯穿了这个大战。但如果仅仅是这些R级镜头的大量堆砌,还尚不能成就一场惨烈的冷兵器大战。陈可辛在这个桥段中用了大量的摇晃镜头,而且几人拼杀的镜头占据了这个战争戏的大多部,这使得观众立刻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惨烈和血腥的效果也呈几何级爆发。而这种做法的根本目的就是将战争具体到个人,而不是平常我们印象中仅仅是两个方阵的拼杀。如果不考虑到导演的目的,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那场金银大战便是因为没有具体到个人,才使得这个战争场面精彩有余,但惨烈不足。这种具体到个人的战争刻画手法虽然没有一堆数码人的冲杀来得壮观,但无疑却是更加真实的。这种拍摄手法在好莱坞的冷兵器大战中已经是比较常见,但在我们华语影片中还是比较少见。同时,也正是这种方法,使得舒城之战中那些为数不多的大场面立刻变得壮观无比。陈可辛以近镜头为主,同时辅以一些远镜头,使得这个战争看起来张弛有度,观众并不会双方的拼杀而分辨不清“敌我”,相反,影片中清军和太平军的交替进攻非常“有秩序”,甚至影片中双方采用的战术也看得非常清晰。因此,陈可辛已经突破了“大场面必须要大量人(或数码人)来堆砌”这样一个看似绝对的思维。

舒城之战,到目前为止,绝对可以算是华语影片中冷兵器战争之最!

剧情:比《刺马》更冲突

从现在来看《刺马》,《刺马》更像一个江湖恩怨影片。在《刺马》中,张彻对于打太平军着墨不多,更多的是将重心放在了马新贻等三人之见的恩怨情仇之上。同时影片用了大量的篇幅在武斗桥段上,这使得某种意义上,《刺马》还是属于功夫片的范畴之列。《刺马》的成功并不是其剧情,而是张彻对仪式感的出色营造以及狄龙、姜大卫等人出色的表演之上。

《投名状》的故事改编自《刺马》,却比《刺马》更具有史诗性。陈可辛已经明确表示了这不是一部功夫片,因此除了惨烈的战争场面之外,戏剧化的矛盾冲突则是这部影片的重点。除了从《刺马》中保留下来的“叔嫂成奸”之外,还加入了官场冲突的剧情,这使得影片从原来《刺马》的单一剧情发展成了《投名状》的双线发展。两条线的交叉冲突,最终也使得庞青云这个角色比马新贻更为复杂,他在影片中不再是《刺马》中那个“单纯”的出卖兄弟的家伙,而是成了自己野心以及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因此,庞青云的死比马新贻的死更具悲剧性。同时、二虎的死也比《刺马》中黄纵的死更为复杂,《刺马》中黄纵的死更倾向于兄弟的出卖,而《投名状》中的庞青云更像是一个被人利用的刀子,所以二虎依然是个政治牺牲品。

官场这条线的加入,从本质上改变了“刺马”这个故事。“刺马”的悲剧的源头在《投名状》中被放大,这种基于大历史背景下的“刺庞”悲剧无疑比“刺马”更为引人深思。

演员:比《霍元甲》更会演戏

从《霍元甲》开始,李连杰已经逐渐有了转型的趋势。如果说在《霍元甲》李连杰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忘却自己“武生”的身份的话,那么在《投名状》中,李连杰已经完全将自己摆在了演员的位置,可以说这是李连杰从影这么多年以来,这次是最像演员的一次。

在影片中你感觉不到他会比刘德华、金城武这些非“武生”有着更为矫健的身手,李连杰在这部影片中最出色的也并非他的功夫(事实上他也没展现功夫),而是他的表演。

影片中的庞青云,有能力、有野心、同样也有义气。正是这种复杂的性格,才使得庞青云比马新贻更为立体。而这种复杂的性格同样也要过硬的演技来驾驭,很高兴的是李连杰没有让人失望,影片中多次给了李连杰眼神的特写,从最初的落魄到了最后的冷酷,我们都能从李连杰的眼神中读到庞青云这个角色此刻的内心以及此时他性格倾向。可以说,李连杰演活了庞青云。

影片中有场酒桌独白的戏,这段这部影片最为煽情的桥段便是在刘德华和李连杰的“配合”之下完成的,但和刘德华可以用不少的肢体语言来表现角色的悲惨不同,李连杰是始终坐着,但李连杰此时便是用独白和表情完成了自己的表演,加上这个桥段出色的蒙太奇,使得整段戏看下来都煽情无比。

当然,除了李连杰之外,刘德华也是影片的一个亮点。只是刘德华的气质欠缺一种天生的草莽之气,使他的二虎不如陈观泰的黄纵来得“单纯”。但刘德华的演技在影片中依然无法挑剔,酒桌上的看戏时的突然流泪的镜头让人叹服。

而金城武则是三人中亮点最少的一个,虽然本片是以他的旁白来发展剧情,但他在影片中除了最后“刺庞”的戏之外,大多数时候仅仅是李连杰和刘德华的陪衬。至于徐静蕾,在影片中几乎连花瓶都算不上,因为她大部分时间并不算漂亮。对于这样一部以男人为主的影片,感觉陈可辛在控制徐静蕾的戏份,不至于影片过多的沉浸于三角恋的纠葛中。

另外不得不提影片中陈公等三位大臣的扮演者魏宗万、奎荣、顾宝明,这三个老戏骨的表演可谓是影片中的绝对亮点。

结语

《投名状》源自《刺马》,却不是《刺马》,但难免会被人拿《刺马》比较。《刺马》是座高峰,但并非不可逾越,或者是并非无法缔造一座与《刺马》同样的高峰。《投名状》至少已经接近后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投名状》仍然是一部翻拍片,“翻拍”到这种程度,已经是种成功。

可以看出,《投名状》的上映还是做了不少妥协,在第一版的预告片中,有三人杀人纳投名状的情节,但在影片中却看不到,这估计主要还是电审方面的意思。“投名状”大家比较熟悉是因为水浒,而影片中的结拜也是一百零八人,这绝不是一种偶然。这个改动不但使得影片中的土匪和梁山泊的好汉看起来不像是“黑社会”性质,同时也使“投名状”失去了原本的意思,这使得影片的片名失色不少。另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便是在三人从军后攻打舒城的前一个晚上,在之前的预告片中喊的是“抢钱!抢粮!抢娘么!”,匪气十足,但到了最后一款预告片就只剩是“抢钱!抢粮!”,到了影片中就变成了“是“抢钱!抢粮!抢地盘!”。这个改动虽然无伤大雅,但毕竟比最先少了味道。

当然,瑕不掩瑜,《投名状》无论从镜头、剪辑、音乐等方面来看都依然是部出色的影片,只是没有这些妥协,可能会更有味道一些。

《投名状》:不是《刺马》,同样精彩!

 2 ) 《投名状》:一小步的快感到一大步的喜悦

1.
基本上,没怎么留意过《投名状》的拍摄进程乃至预告片问世,整体感觉炒作不多,不像好大喜功的某些人。但这不意味着多喜欢陈可辛,多期望《投名状》的问世。打从见到金城武乱军中手抓人头海报起,就不能说喜欢,至少这第一印象,真和预告片里硝烟四起的凝重阴郁一样,见不得又喜欢不得。三大男主角眼噙热泪的封面更是受不了,总之,对影片直到提前上映的那一天,都没特别鲜明的认识,即事(中国大片)已至此,没太多期待。各大论坛上等待《投名状》问世的帖子也是很多,不过没有恶心的托文,曾几何时,法西斯般的宣传机器疯狂制造过口径统一的宣传,也很遗憾,经过普通观众的检验,它们也露出了真面目。

2.
十三号刚过,身边的影迷朋友立刻反馈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是没突破,不过尔尔,甚至需要习惯性的骂上几句,比如啦,怎么开口闭口一个南京,怎么李连杰一刀可以齐斩人腿十来条,群众演员如何不敬业且可笑细节如何躲不过他们冰冷的鹰眼。但另一种令人喜悦的声音则是,《投名状》终于做到了迄今为止中国式(华语)大片的“最好”。但从他们谨慎的、带有推荐意味同时又适当保留的语气中,很难得到影片的真实信息。毕竟,这是以前所说的,一小步的快感乐死上头(《太行山上》到《云水谣》),还是一大步的喜悦满足观众,这绝对是一个问题。那不用说,结果就是在《铁三角》之后,自己进一次电影院。

3.
做些必要的功课,三个不同版本的预告片,“刺马案”的历史背景,想及小斑在姜大卫豆列中对《刺马》的评价,说道:片中兄弟反目,双生辉印。对于刺马案的不同解读,本来就是合理之事,与其说翻拍《刺马》,不如说改编刺马案。既然杨乃武与小白菜可以改编成电视剧,也可以成为标准的港产三级片,那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方向,却一样有大批的受众。那《投名状》之尝试,却是对兄弟情一次彻底颠覆,即便只是长久以来银幕上的兄弟情分。

4.
昨日蹲守电视机,无聊地反复换台,居然看到了教育频道在放《水浒传》。林冲在柴进推荐下奔上梁山,为人小心眼的白衣秀士王伦假惺惺地答应,称说庙小容不下大佛。朱贵几人给林冲出点子,最后是下山纳投名状去。结果林冲守了三天,碰上了诸如老母弱子等过客,均无法下手。最终反捡得一担财物,却也由此认识了杨志。抛开林冲的性格局限性不说,由此得知,纳投名状有时候也是会下不了手。杀一个无辜的人,证明兄弟情深似海,听着很是壮烈。不过在电影院中,中国内地观众都一样,看不到小煤窑里三兄弟恶狠狠的杀人(被删)。

5.
长沙王府井影院,前后三次观察(看场次、买票、入场),至少一半以上的人选择看《投名状》,因是周六,人有极度密集趋势,电梯门口至少几十号人上楼。可能是 18点场的时间缘故,进影厅处更是形成长队。除了前面两排,大厅基本坐满。观看过程中,以扬州瘦马徐静蕾出现的场面微有笑诧,其余时候均被剧情带动,观影气氛甚佳。环看周围,唯一不表兴趣、游离银幕之外的是个玩手机游戏的小孩。说回来,即便是暴力压抑,但影片流血的画面也不是很多,但为何容易被震撼?从场面到镜头,从激战的表现到人物的刻画,《投名状》的确是目前为止,前后也就5年的大片中做得最出色,一个简单的对比,你觉得它强于思想幼稚、整齐划一的团体操式表演——很明显的事情呢。

6.
然而,这并不是个人认为《投名状》最出色的地方,什么乱军中勇取敌方头目首级,也不是晓之以情的守城煎熬,而是《投名状》对华语电影传统中兄弟情一次最好的解读,即便它是对道德价值体系的表述,悲剧绝望。吴宇森时代的当年兄弟情一直到《天堂口》被笑掉大牙,依然没逃脱被老外看出同性之噱头,到《投名状》中,基本就是源于底层传统的结拜之举,并不另走捷径。一起杀人一起砍人,为名为利为女人,跟着大哥什么都是对的,这简直就是毒害过万千青少年的某经典系列港片。影片从根底就消除了“投名状”的存在意义,庞青云对它并不看重,恰恰相反,一根筋的姜午阳坚信至死,甚至赵二虎也是如此。大哥害小弟,《投名状》又充满野心地加入了朝廷官场争斗,也算是中和了兄弟色彩的浓烈。

7.
中午吃饭,邻桌十号人,他们也凑巧地讲到了《投名状》,如实形容下,没有很夸赞影片,热泪感动对于讲话的少妇来说,恐怕是催泪剧才能完成的任务。她只是反复强调每个人都煤矿里爬出的脏兮兮,说到好多人“秃头”(应为用词失误,或指李连杰),大哭大笑都极其个人化的刘德华,还有帅到只剩将投名状等视为兄弟情的金城武,总之言语里也没有批评呢。对他们而言,《投名状》只是刚好在一个偶然时间所见到的电影院里的一部电影,他们不需要看完片尾字幕,看到真正黑幕。陈可辛名字不说,程小东、奚仲文、黄岳泰或是李栋全,可能都是不同的看不到的名字,老实说,在见到李栋全的一刹那,真是感慨,原来真正掌握了大片要素,还是一班香港人,期待明年金像奖的收获还有票房的真正丰收,那么钱,物有所值。

 3 ) 全世界都是你的配角。

昨天以前,我从未爱过你,一点也不。
昨天以后,我的世界里,有你。
《投名状》只是简单的讲了故事,
不简单的是,故事里的人。
我们生就是庞青云或者赵二虎或者姜午阳或者其他戏里面的每一类人。
我们不能因为谁活的好,谁的模样好,谁的结局好,而变成谁。
从电影一开始,庞青云就踉跄的宣布,他是一个做大事的小人。
一千六百个兄弟倒下的时候他装死,隐忍后仍和纳了投名状的兄弟的爱人继续偷情,撺掇简单的无害的土匪们在受欺凌后投军复仇,濒临绝迹时与不共戴天的魁字军联手,夺到权利时仍然不理解投名状的真正含义。
他活生生的坏,活生生的小人,活生生的野心大,活生生的禽兽不如。他为了一言九鼎杀了兄弟的小兄弟时说不能欺负穷人;他为了不分粮食继续向权利中心靠近而杀了兄弟的兄弟们时说兵不厌诈;他似乎是爱了但仍然要实现欲望与野心时说如果我活着回来,娶你;他抛弃一次义气时都说以后,你会明白我是对的;他只要胜利不要兄弟时说记住,军队里只有一个是头儿;他说跪就跪不择手段时说攻下南京,我们一人一半;他终于知道自己不能再活着时说快,头名状!……他说的每一句以及他掉下的未掉下的每一滴眼泪,都让我觉得,我该恨他。恨他还有情却真无情。只有在第一场战争中,他受伤后被二虎午阳拼命保护做好必死的准备时,我才似乎看到了他唯一一点一闪而过的简单。他千算万计,忘了自己也不过是炮灰而已。
被打败了依然笑着说“你这么能打,跟我,我带你见大哥!”的简单的帅气的要命的姜午阳,是我最喜欢的。想必导演也喜欢,所以一直让他活着,让他看到该看到的,做该做的。
看这片子,我一直哭,每次哭,都因为午阳,我为他哭,也似乎为自己哭。
他从头就是一个孩子,一直都是。看到在二虎被射死的尸体时,他爬向前,又退回;再向前爬两下,又向后退无数。这是什么样的行为,哀恸,绝望。据我所知,只有狗在看到同类的尸体时,才会有这样的行为动作,任何生物以及动物,都不会。他不会扑向二虎,失声痛哭,抱住僵硬的躯体信誓旦旦的喊出报仇宣言。如果是那样,那么他便不再是他。他就这么简单的告诉我,他没有变。于是,他在纳投名状后听从大哥的命令咬牙流泪的射杀了那么多曾经的兄弟,在二虎险些军变时他站出来誓死保护二虎,在以为是偷到的感情破坏了兄弟义气时杀了二嫂的种种种种,我都不怪他。如果是我,我也该这样。所以他活着,活着待到一切完结。
接下来,我要说,我错了,大错特错,错到自己梦里咬牙切齿。
当初应该爱你,刘德华。
不是爱赵二虎,爱的是刘德华。
在你的面前,全世界都成了配角。
赵二虎告诉我,只有他身上有一种东西,叫义气。
刘德华告诉我,只要不放弃,我们就不该怕老去。
电影里的你虽然有很大的责任,很多的烦恼,但不能否认,你是最幸福的一个。
直到最后,安心上路后,你依然不知道你的爱人的背叛,也不知道自己死于自己的兄弟。就这么不后悔,不遗憾,不离不弃的了了自己纳下的投名状。
你连一个转身,一个眼神,一个笑,一句话所有的一个一个,都不放过。每一个的一个,都是二虎做出来的,和你无关。你演足了别人,根本没显摆自己。这就够了,我甚至挑剔的不服气的坐稳了看后半段里面那个我不曾爱过的你时,我都不得不爱上你。
如果世界上的爱情都丢了,我们仍然相信它存在。
如果世界上的友情都丢了,我们仍然相信它的存在。
只是,义薄云天,四个字,我们忘了。或者我们从来不曾拥有。
匪变成兵,所谓的坏人变成好人,孩子变成大人。
可究竟什么是“好”,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财富”,什么是“幸福”呢?
我从这戏里,分明品出了不甘心的扭曲。
该势利、该虚伪、该算计、该狠毒……
都该,该了之后,才能得到活下去的权利。
可我和很多的我,在不该该、不想该、不得不该的一点点恶化中,还妄图握紧自己。
我们要么成为坚持自己的那群,被乱箭射死;要么成为丢了自己的那群,把自己杀死。
我们渐渐不再是我们,而成为了你和我。
兄弟乱我兄弟者,必杀之。
下辈子,我要当男人,我要有兄弟。死,得其所。

这片子,一遍只能看个大概,我要继续看下去,看到下档。

 4 ) 你若无罪,我怎信你?想做兄弟,脸上抹泥·《投名状》

陈可辛的电影里,“投名状”的段落似是被剪掉的了:预告片里的杀人盟誓,变了烧香祭天。原来的投名状可不是烧个香那么清淡素雅:林冲雪夜上梁山,不巧遇到王伦。读书人做山大王,肠子都比好汉们多些弯。口口声声,“不知心腹”。只好请您去随意取个人头,纳个投名状来,那时才来拜兄弟、谈交情、亲密无间,赴汤蹈火。
其实,也不能说这想法不周全。屈原流连湘水边时,就很知道自己为何不受他人的喜欢。举世浊,我独清;众人醉,我独醒。热血落在冷酒里,再殷红夺目,也只好融化去:这样才安全。英雄好汉们,也不是笨蛋。一根绳上拴俩蚂蚱,才能保证亲密友爱。真到了沧海茫茫里,洪七公和欧阳锋都会通力合作。所以,要做兄弟,先谋平等。要平等,先纳一个投名状:草莽英雄是直爽的,但直爽许多时候不代表心眼少、没尊严,而是直截了当。大家手上沾了血与罪孽,当不成好人卖不了秘密洗不了底,只好做兄弟了。《巴黎圣母院》里丐帮帮主对格兰古瓦说:“你要么做无赖汉,要么被吊死,必居其一!”

共同犯罪不过是投名状的一种方式,共同沉沦才是这个创意的真正精神。桃园刘关张三结义,“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这誓言其实也是一种平等,仿佛只要起过了誓,就真的在死亡期限上可以荣辱与共。可是《鹿鼎记》里,韦小宝爵爷每次和人结拜兄弟,起誓时都顾左右而言他,不尽不实。一可以说韦爵爷比较迷信,觉得神佛有灵,不便欺骗;二来,虽然韦爵爷颇讲义气,但显然他知道得很:做兄弟,未必得把自己往倒霉了咒。


刘德华、金城武在做兄弟这事上,遵循着古老的惯例。他们对投名状的本质未必知晓,似乎也不像王伦那样精于算计。杀人流血纳状,神佛在天听誓言,一个仪式,从此生世兄弟。刘德华秉的是关羽似的仁信大义,金城武按的是张飞样的兄弟同心。他们没有李连杰死人堆中爬出来过的绝望,滴雨檐前跪听官僚扯淡的积郁:所以他们对于友情的理解纯真血炽,毫无机心。李连杰了解世道人心,他并不比世人更坏,只是,如他之前所言,他不相信投名状。世上并没有什么事足以令他相信,除却从死尸堆中翻身而出的体验和记忆。这个故事最后是这样的:金城武、刘德华各自相信了一种理念,而且践诺以死;李连杰不相信这虚无的誓言,却相信着至为基本的利害供求关系;最后,三个各持有一些信仰的人殊途同归,用死亡证明了两件事:一,投名状的约束力并不可靠,虽然它可以让你付出代价;二,基本的利害供求关系比投名状更不可靠。最令人感到趣味的是,刘德华、金城武所相信的,那意味着高尚、神性、质朴、血肉相连的关系,在水泊梁山上,也不过是一种最狡猾的尔虞我诈。


也许因为漠视,李连杰没有去细思投名状的真实价值——如果真的想过,也许他不会犯下致他死命的错误。投名状应用范围之大,远不只小土匪们互相取信那么简单。许多年前,班超回玉门关,对继任者说:“水清无鱼。”同理,无罪不成兄弟。当始皇帝给王翦老头儿六十万倾国之军,出征伐楚时,王翦便聪明的向始皇帝一而再、再而三的索要田产。因为老军人知道,“大王以倾国之兵授予我,如果我清高自许,只会遭致疑忌。”同样的故事,几十年后又来一次:刘邦远征在外,连番派人赏赐首守京城的相国萧何。聪明如召平,就会去向萧何说:“相国过于高洁,已经让陛下疑虑。应该给自己找点不光彩的勾当,污蔑下自己的声名。”老狐狸们想活得长命,都知道自纳一个“投名状”,来显得“咱也有罪,不必怀疑。”然而,李连杰还会在电影中大声向太后要旨,免江苏三年钱粮。这种为民请命、精明强干的姿态,显然的和林冲上梁山时的清高之姿类似——于是最后被数枪刺杀。兄弟的真情、友谊的认证、利益的交换、感情的真假:这些最后都无法逃出因为不平等而带来的恐惧感。巴别尔的一个小说里道,有白白净净的前苏联记者下军团,被士兵们很鄙视一番。可是,等记者兄脸上抹泥、粗声大气、朝卖鸡蛋的农妇粗声大气后,大家就觉得“很可以做一家人了”。所以,最后,最好的选择、最安全的选择只能是:想做兄弟,先朝脸上玩命抹一把泥。

 5 ) 一部非线性电影:《投名状》

《投名状》,我下了两个不同版本,翻来覆去看了两遍。只恨未能用电影票投票表示支持。这个片深得我心。
因为这是我所看过的第二部国产非线性电影。
 
这个片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顾宝明这个我从来没见过的演员扮演的那个大臣。"...一呼百应!...你山字营姓赵啊?!"这句台词我曾经反复模仿,怎么也学不像。
 
一般通俗,流行的文艺作品,如果存在现实原型,往往喜欢把真实故事给"线性化"。比如说如果你听完评书《刘秀传》,再去比较历史上真实的刘秀,很可能发现的简直就是两个人。据此我们常常怀疑电视剧里面的包公,跟真实的包公,也被不住有天壤之别。毕竟流行文化是给老百姓看,如果一个故事有道理,那么只能有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事件有原因,那么必然是只有一个原因。直来,直去。
 
玄奘取经,本来是个很深刻的事件。等到吴承恩西游记,就成了一个关于官场斗争反腐败的故事。再等到戏曲西游记和电视剧西游记,则完全变成降妖除魔的神话。这个规律是这样的,越是通俗易懂的文艺形式,这个故事就越简单。
 
中国导演拍大片,如果故事素材已经有了,通常他们所作的就是对这个线性的故事进行包装,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故事。
 
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身亡,历史上本来是个悬案。民间传说必然首先把这个事件线性化,说马先霸占结义兄弟的妻子,后为杀兄弟,而被报复杀害。大官为女人而死,兄弟为女人反目,绝佳的戏剧题材。但这个故事完全不可靠,两江总督缺不缺女人?他能不能看得上出身土匪的人妻?
 
当我第一次听说在拍这么一个电影,我感到非常无聊。《刺马》已经连三级片版本都有了,现在又多出一个大片版?
 
事实证明我们完全低估了陈可辛和他的编剧。《投名状》完全不是《刺马》。这正如李安的《色戒》完全不是张爱玲的《色戒》。《色戒》是我所看过的第一步国产非线性电影。这两个片让好莱坞黯然失色,也许只有HBO的《罗马》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很多人没看懂这两部电影。
 
李安《色戒》说的不是什么"女人不可靠",更不是什么美化汉奸。陈可辛《投名状》说的当然不是什么"兄弟不可靠"。
 
这两个片说的主题很相似:如果你不懂政治,哪怕你再有热情,哪怕你再有才华,你注定被别人玩死。
 
军统特务可以跟与自己有杀妻之仇的人"隔着一张桌子吃饭"。朝廷大臣可以一秒钟之前还客客气气赞扬你"苏州杀人,南京活人",一秒钟之后马上翻脸。
 
这两件事都不是青年知识分子能做到的,很可能一辈子也学不到。
 
王立群说,有的人善于研究事儿,有的人善于研究人。旁青云显然是个善于研究事儿的人。而赵二虎,姜武阳,和《色戒》里的抗日学生们则连事儿都没研究过。
 
所以这些人最多只能被那些善于研究人的人当枪使,甚至当棋子弃掉,甚至他们的死活根本就是无所谓。旁青云的理想,赵二虎姜武阳的义气,青年学生的抱负,这些东西是如此的美好,为什么美好的东西总是那么脆弱?
 
这是我们的历史中一个非常悲哀的规律,是一个关于人性的 inconvenient truth。也可能是我们民族特有的,不过我怀疑这是全世界政治史中通行的一个规律。如果你说这很丑陋,人性就是这么丑陋。
 
《投名状》和《色戒》,表现了这个事实。观众看完甚至无法愤怒,无法呐喊,因为这就是人。
 
也许那些看完《色戒》认为女人不可靠,看完《投名状》认为兄弟不可靠的人才是幸福的,至少他们还可以去找一个可靠的女人,几个可靠的兄弟,毕竟有的女人和兄弟只有在生死关头才可能不可靠。
 
然而对于看懂了这两个电影的人来说,现实要可怕得多:因为他们发现原来理想和抱负,甚至真才实学的治国才干,都不可靠。

 6 ) 庞青云为什么会遇刺?

——本来是信口开河随便说两句,不料刹不住车了。

朝廷掌权者喜不喜欢手下拉帮结派?这个问题可能取决于君主本人的政治思路。比方说,以秦始皇,宋神宗,清雍正为代表的锐意进取派君主一般来说会反对朋党政治。这类君主需要臣子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需要臣子与自己共享着相似的政治理念,如此才能推动他们的改革。因此他们会打压朋党间的斗争,或是尽量提拔任用与自己政治思路相近的人。而以魏明帝曹睿,南宋高宗孝宗,明嘉靖为代表的守成派君主,由于本身能力有限且缺乏改革动力,反而常常主动挑拨手下进行党争,形成两派分立的格局。于是自己超然其上,从中作收渔利,稳固统治。

那么,慈禧是不是一个反对手下拉帮结派的君主?从清末的政治格局来看,有南北之争,有满汉之争,有清流与洋务之争,有主战主和之争,从军机大臣名单来看,同一时期有李鸿章则有翁同和,有刚毅则有荣禄,等等。很显然,慈禧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雄才大略,她需要通过挑动党争,达到两派势力平衡,如此才能有效的驾驭群臣。毕竟,慈禧不过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家庭妇女嘛。

在狄,陈,姜三人间,实力对比是非常不平衡的。魁字营一方独大的局面非常不利于慈禧在其中发挥自己的影响。考虑到围剿太平天国的军队都是全国精锐,如果任由姜大人的军事势力继续壮大,很可能会对慈禧本人的统治构成威胁。对于慈禧而言,明智的选择是扶助陈大人的势力与姜大人形成牵制。而庞青云正是陈系势力无疑。正常情况下,无论庞青云在朝堂问对时如何失礼,慈禧都应该暂时的容忍庞青云。

刺庞者谁?如果是姜为了削弱陈的势力而选择打击庞,那么这就是下属为扩张自身势力而破坏了朝廷的政治平衡,这样的事件无论何时都会引起上级的高度警觉。比如在东南亚的平衡中,居然有一个小国越南想要发挥更大的影响,那么对于大国这就是不可容忍的。姜刺庞而使陈彻底失去实力,这对于当权者慈禧也是不可容忍的。因此刺庞绝不会简单的只是姜的策划,而是在慈禧授意下采取的暗杀行动。

是什么使慈禧甘愿破坏地方军队势力的相互制衡而选择刺杀庞?唯一的解释就是慈禧认为如果庞青云出任江苏巡抚对自己形成的威胁更大。也就是电影中说的:怎么能信任一个外人?而庞青云甚至还不仅仅是个外人而已。

从狄,陈,姜三人的对话来看。陈支持庞,目的在于为自己捞战功。姜反对庞,因此姜希望自己嫡系何魁上位。而狄态度微妙,起初狄支持庞,主动给庞拨部队,到了庞打苏州时,狄的态度却突然转变。狄不仅是不想过早拿下苏州,更是要把庞置于死地。三人下棋时,姜只是发两句牢骚,反倒是狄在唱高调要搞掉庞。狄说,弃子,对大家都有好处。陈本希望庞能取胜,听到此言神色一凛,默认。搞掉庞为什么会对陈有好处?狄为什么不放任庞,让他和何魁斗争,自己在陈玉姜之间坐收渔翁之利,反倒主动出击比姜海积极的要搞掉庞?原因就在于狄也看到,庞是真正的威胁。就像曹操用刘备打了胜仗,但仍然想着要搞掉刘备。同样的道理。

结尾处三人喝茶,姜大人没有出席。这也很容易解释,由于庞遇刺,陈大人实际上已被架空,因而处于对称性考虑,姜也必须被拿下。于是另外一个朝廷新安插进来的家伙不知好歹,大大咧咧说姜大人如何如何,其余两人都神情严肃。为何?兔死狐悲嘛。

庞青云其一不爱钱,其二不好色,按照范增同志的逻辑,庞青云就是野心过度膨胀无疑。某种程度上来说,姜武阳最后也明白了。从朝廷的角度来看,庞青云有不轨之心是一个客观的态势,因此朝廷除掉了他。尽管安排刺客似乎不合逻辑,但既然电影如此,也只好这么分析。那么,朝廷之所以选择这种非正常的方式,是由于庞手握重兵,朝廷因此想要除掉他同时也有所顾忌,安排刺客可以嫁祸于人,避免激起兵变。

除了庞客观造成的不轨态势外,庞本人有没有不臣之心?庞已经交代的很清楚,他说,你们知不知道这样会坏了我心中的大事?大事?什么大事?难道就是当江苏巡抚?庞青云是有理想有抱负一心救民于水火的人啊,区区巡抚任上,掣手掣脚,能办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何况隔壁还有个两江总督呢。庞青云这番话是在申明军纪时说的,本来是初犯,打打板子就可以的事情,庞青云居然不惜下狠手来收买人心。其志难道在小?本来围剿太平军也不必太过认真,可是庞却拼命的想要一只令行禁止的对民秋毫无犯的军队,来做他心中的大事。他想干嘛?

在苏州,庞青云杀俘。注意到他所说的原因是“他们不肯收编”。不能编入自己的队伍,当然只好杀掉,以防被何魁收编,这是杀俘事件一个重要的原因。而在攻陷南京之后,庞青云的实力急剧膨胀,和当初已不可同日而语。他让何魁呆在城外,何魁就进步了南京半步,只好在城外打靶消遣。可见此时庞青云之强悍。于是在京城狄大人威胁他何魁对他不服,庞青云重兵在手,鸟也不鸟。

庞青云向慈禧奏请免付税,不是他傻,而是另有深意。除了收买人心外,朝廷三年内没了两江付税,必然大大空虚。并且等于失去了对两江的控制,庞青云正好培植自己势力。至于太平军散兵流寇,借以安置流民的名义,轻轻松松就编入自己队伍。假使庞青云真的做了江苏巡抚,兵权之外更有钱粮在手,期以时日,以两江之富,以太平军余部之众,以庞本人声名之盛,清廷将必然的受到严重的挑战。

庞青云为何要杀赵二虎?为了避免被朝廷怀疑。可是他既然重兵在手,为什么不死命硬顶,反倒要自断手足?其中的奥妙就在于,赵二虎在攻陷南京后已经不再是庞的部将。从感情上两人还是兄弟,但从政治上,赵二虎认为战争已经结束,在庞日后的反清起义中赵不会再为庞出力,反而会认为庞欺骗了自己,就像以前许多次欺骗自己一样。于是从庞的眼光看来,杀赵并不会损害自己的实力,却能使朝廷放心。为自己赢得发展的时间。

庞青云号称裁军。怎么裁法?南京虽破,余乱未平,朝廷仍然需要倚重他的山字營。裁军不过一个口号,骗骗上级罢了。何况即使裁军,退伍士兵也可以集体安排屯田,时机一到,重新集结根本不是难事。

对比其他人物,庞青云当然是以个很有“现代气息”的人物。当然也就不妨理解为某人通过时光机器穿越回到了1860年。那么一个现代人物,比如导演,会如何看待那段历史呢?他会认为清王朝已经彻底腐朽,必须通过革命,中国才能新生。庞青云要造反,这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啊。

在真实历史上,庞青云是谁?庞青云对应的就是曾国藩,是李鸿章。那么看看曾国藩是如何做的,我们就会明白为何慈禧要杀庞了。曾国藩早早把李鸿章赶出湘军,又故意与左宗棠对立,时时避嫌,朝廷才不疑心。而庞青云始终顾及情义,迟迟不肯对赵二虎动手,不能不使朝廷疑心。曾国藩处处谨慎,不得罪一人,攻破南京,自请裁军。而庞青云终究忍不下何魁的恶气,与何魁翻脸,裁军问题要等狄大人提起才想起表态,事实上是过早把志向暴露出来。

归根结底,庞青云是不是吃斋的?显然不是。庞青云看陈大人,看何魁,看得一清二楚。庞并不是傻瓜,因为不懂怎么玩游戏而被人吃掉。他对游戏规则了解的一清二楚,只可惜他到底不是生而知之者,而是学而知之者,是半路出家,脸毕竟不够厚,心毕竟不够黑,所以失败了。我们不怀疑庞青云的理想和抱负,庞想造反当然是想救国,可是他到底是个知识分子,所以他就要失败。

 短评

赵二虎和姜午阳脑子都有问题

5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赵二虎死于忠义 庞青云死于不被懂得 姜午阳死于知道得太多又知道得太少(PS:金城武终于会演戏了)

8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雄性的贞洁牌坊

12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推荐

改编自1973年张彻版本的刺马,而其事件历史上确有其事,马新贻被刺一案也被称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13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午阳刺杀庞青云的时候脚上穿着的 正是庞青云当年送给他的鞋子。这个细节值三颗星了。

16分钟前
  • 来乐
  • 推荐

政治是永远的dilemma

2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很好看的片,喜欢这脏兮兮的颜色和赤裸裸的人性。真的要看港版的。

25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他天真地以为,只要杀了女人,大哥二哥还能回到过去,其实不过都是天朝的棋子。

26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怀疑了友情等很多东西,通过庞青云这个角色对中国历史做了点令人刺痛的反思。李连杰跟陈可辛说,他觉得庞不会找三公,他一开始就会直接去找何魁。“李连杰其实更懂得在这种四面楚歌的环境中,如何求生。”陈可辛说,到那时他才明白,人年轻的时候的生活真的会影响到他们的判断,李连杰比自己懂庞青云。

30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那个时候大家眼格高,如果知道后面十年电影有多烂的话会更珍惜点。

31分钟前
  • Tangent
  • 推荐

作为一个商业片 已经很不错了 忽略那些删减

35分钟前
  • 小肚子✨
  • 推荐

最令人尊敬的是导演对历史的真实再现:庞青云入南京之时,路边正用石灰浆抹去太平天国之标语,同时路边百姓纷纷剃发,即此一细节,大陆电影界无人可及。

39分钟前
  • abing
  • 力荐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有了这句老话垫底,所以老二认为只要杀了坏事儿的女人,大哥还他大哥,日子还能踏实过下去。然而大哥却不想做他大哥了,故事是不是很讽刺!

40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这评分是豆瓣水准?我心中的十大华语佳片之一啊!

41分钟前
  • phatter
  • 力荐

这样的电影真的只有6.8分吗?可怕…

44分钟前
  • Hunk
  • 力荐

帝国主义分子戈登哪里去了?

48分钟前
  • Die Katze
  • 较差

“怎会依仗一个外人”。。。 现实艰难,价值模糊,选择两难,都是困境

50分钟前
  • 暖鱼
  • 推荐

不理解为什么这片只有6.9分,完全是8分的电影啊。

55分钟前
  • 呆鱼
  • 推荐

不知道好在哪儿。

57分钟前
  • keso
  • 较差

李连杰表演亮眼,其他的太一般了

6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