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

记录片大陆2020

主演:内详

导演:徐欢,张越佳,汪哲,崔宇,潘懿,祝捷,冯雷,丁曼文,车钰,寇慧文,汪隆

 剧照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 剧照 NO.1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 剧照 NO.2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 剧照 NO.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 剧照 NO.4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 剧照 NO.5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6-15 20:14

详细剧情

  《如果国宝会说话》共100集,分为四季播出,第一季于2018年1月1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首播。纪录片没有渲染猎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学术性叙事。《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会进入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二十五件文明的物证,继续构建中华文明视频索引。我们带着不断更新的历史好奇心,从魏晋南北朝走入盛唐。

 长篇影评

 1 ) 时空之外的文明影像

中华文明从来不存在于想象中,他存在于浩如烟海的典籍史册、瑰丽灿烂的诗词曲赋,存在于数量庞大的文物、优美绝伦的建筑,存在于这片广袤土地上,历代人们留下的难以计数的卓越创造中。一直到今天,这样的创造每天都在发生。

中华文明也存在于想象中。无数惊心的故事、动人的传说、绚烂的文字、美丽的图景,都散发着非凡的想象力。这些想象力,许多都凝固成了文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成为时间的珍宝、文明的礼物留存给了我们。

魏晋南北朝是大分裂大交流大融合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民族、族群、文化激烈冲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世家大族们,有的斗富,有的斗脸(比帅),有的玄远清谈,有的行为艺术。他们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填充了一段独特的以“风度”为名的篇章,也制造出许多令后人追慕(津津乐道)的经典段子。这时期,丝绸之路开通已过去几百年,沿丝路进来的外来文化,给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养份。佛教逐渐完成中国化并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许多永恒的经典作品。中国书法从春秋时期起经过近千年发展,到魏晋时完全成熟,达到了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度。传统绘画上,人物画基本成形。然而,魏晋南北朝的冲突与融合、乱离与交往,却孕育着一个光芒四射、辉映千古的大时代。终于,在隋朝完成国家统一的使命后,令所有中国人仰望追怀的唐代来了。

这个大一统的时代,广袤的国土铺展开宏阔的无边舞台,无数人物为了梦想展开他们的人生故事。在时代洪流的冲撞中,兴衰成败、喜怒哀乐、开怀与忧伤,到今天都成了传奇。这个经济繁荣的时代,仓廪丰实,锦缎灿烂。这个国力强盛的时代,武功赫赫,昭陵六骏征战四方,西域归版图;文治熠熠,黄河铁牛雄镇两岸,天堑变通途。这个开放自信的时代,平民可以通过考试当官,女人可以当官甚至当皇帝,外国人可以自由地往来做生意,也可以有序传播他们的教义;它吸引了各国的人才和使节,它的瓷器远销海外,它也汇集了海外各国的精彩创造。这个文化昌明的时代,汉字写就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美丽诗篇,茶道成为了开创千年范式的生活方式。这个时代留下的建筑、雕塑、器物,其飘扬飞逸的线条、大气开张的形象,成为典范标志;诗歌、书法、绘画、故事、传奇,以及背后的精神,更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基因,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灵魂。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一千三百年过去了。今天,我们站在特殊的历史时点,透过一件件文物回望那个精彩纷呈、雄放昂扬的大时代。我们得以通向文物曾经诞生、以及经历过的时空:无论是田园牧歌,还是战火乱离;无论是万里丝路,还是一隅书斋。它的丰盈、沧桑、质朴、飞扬,每一个独特的品格都标记着它们在文明时空中的印迹,向我们传递着中华文明的信息。

作为影像记录和传达者,面对这些文物时,我们常常感受到难以言说的美,感受到难以言说的幸福。这些文物,它们的质地、造型、线条、色彩是重要的,因为这些要素,不仅构成了文物,也与我们的影像记录方式有关。但也是不重要的。因为这些形态,和这些形态构成的形象、知识、经验、态度、明丽和淡雅、开怀与忧伤,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铸入中国人的骨髓——他们,就是我们。

我们希望,以有温度的专业、有态度的知识、有情感的信息、有意思的叙事,回望、重建这些文物的影像,重新传达给中国人。我们不仅感受到器物身上穿透千年的雄奇唐风,更能感受到它们在向今天的炎黄子孙传递的信息:浩瀚中国,物华天宝;泱泱华夏,生生不息!

 2 ) 只差0.1就是满分,只有中国有资格拍它!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公号ID:ttyingtan

作者:booka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

当你收到这条语音提醒的时候,就意味着,

那个脑洞清奇、洒脱不羁、又透露一丝不正经的纪录片回归了。

在第一季。

三千年前的太阳神鸟金箔,被调侃成时尚美瞳。

古蜀祖先三星堆青铜人像长着一双卡姿兰大眼睛,楚楚动人。

在第二季。

东汉的击鼓说唱陶俑,靠着一双弯月般的眼睛,两颗突出的苹果肌,成为实力C位、颜值担当。

沉睡两千年的曾侯乙编钟,用金声与玉振,让我们听到千年前的“Duang”。

时隔2年,来到第三季。

它穿越魏晋、南北朝、隋唐,带回25件稀世国宝。

让我们感受文人意识兴起的年代,见证包容开放的盛世大唐。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三季

2020.6.13

>>>假如古代有微博、朋友圈

1、《洛神赋》的头号粉丝

黄初三年,曹植朝拜完大哥曹丕之后,从京师返回封地。

日落西山,车马已经疲乏,他决定在铺满香草的洛水休息。

阵阵微风吹起,恍惚之间,一位美如天仙的女子映入眼帘。

她是河洛之神,名叫宓妃

洛神有多美呢?

花痴的曹植这样形容: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看到如此美丽绝伦的仙女,曹植借微波传情,解下腰间玉佩赠予她。

洛神亦有情,手握美玉,指向流水,约定两人相见之日。

无奈的是,因人神殊途,这段海誓山盟只能作罢。

风神屏翳收风,水神川后静波,河伯冯夷鸣鼓,女娲清歌…各路神灵为瞬间即逝的爱情悲叹。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洛神乘着六龙云车离去。

曹植翻山越岭、御船追赶,却只能带着绵绵情思,踏上归途。

曹植虚构了自己与洛神的人神之恋,码成了一篇《洛神赋》,发在了“微博”上。

他想表达什么呢?

借着洛神之名,回念辉耀的过去?感叹自己备受曹丕猜忌之后的穷途末路?

谁都猜不透。

不过,作为《洛神赋》的头号粉丝,东晋大家顾恺之用“春蚕吐丝”的线条勾勒出文中的幻境。

魏晋时期,个体的自我意识在秩序解体的痛苦中觉醒,绘画也从旨在教化转向对个体情感与多元价值的表达。

他把一曲爱情悲歌化作线条,落在超过5米的长卷之上。

邂逅、定情、情变、分离、怅归,每一卷都十分惊艳。

《洛神赋图》从同人作品直接升格为官方配图。

2、王羲之发了一条朋友圈

永和九年,暮春之初。

王羲之和41位名流在兰亭春游。

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环绕之下,他们一边尽情畅饮,一边吟诗作对。

这群酒客把诗收录成集,还投票让主持人王羲之写一篇序文,发条“朋友圈”。

微醺的王羲之恭敬不如从命,洋洋洒洒地挥起墨。

文思泉涌,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即便写错了几个字。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就这样诞生了。

后来,这条“朋友圈”辗转于后世帝王、文人、收藏家之手。

每一位短暂拥有它的人,都会在底下盖个章、留个言。

未曾想,流传千年的朋友圈竟然来自一个高仿号

它被后人称为《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

而王羲之的真迹,据说早已经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到棺材里,一人独享了。

>>>唐朝的民生百态

如果你经常看社会新闻,一定听过《1818黄金眼》。

天德池丢手机、阿玛尼轩理发、整形失败寻调解…一档杭州本地的民生新闻节目红遍全国。

它之所以能够出圈,靠的就是接地气。

《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部纪录片也按照这个思路,特地挑选了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宝,上演了一档唐朝版《1818黄金眼》。

1、唐朝,胖妹的春天

饱满的脸颊,小巧的鼻子,让人怜爱的嘴巴,丰盈的身材。

梳着双垂髻,穿着最时兴的圆领宽袖袍和襦裙。

年仅10岁的她,在大唐贵族人家里当贴身丫鬟。

一副悠然的神情,说明她没有受到苛待,也没有什么劳务纠纷。

14岁的时候,她学会了爱美,总喜欢模仿姐姐们的妆容。

梳一个堕马髻,慵懒又高贵。

整一个倭堕髻,配上她那圆润的脸庞,一副养尊处优的模样。

旋一个双螺髻,活泼又俏皮。

盘一个双环望仙髻,想象自己变成仙女,如蝴蝶一般飞临仙境。

她还可以穿男装,让自己变成长安城最酷的小妞。

看到她悠然自得的生活,现代的我们心生羡慕。

作为一个过来人,她面对镜头,劝解、鼓励那些立志减肥的姐妹们。

“初唐不胖,晚唐臃肿,即便是盛唐也不都是以胖为美。

什么才是美?自信、自在,以想胖就胖的自由为美。

不用抽脂,不用投他人所好地成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美!

2、一场1400年前的诉讼官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陈列了许多出土于西域高昌王国的文物。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其中的几个阿斯塔那陶俑神奇复活。

他们要把那一场延迟1400年的官司给处理完。

法官,郭文智,号称“高昌百事通”。

他是大唐西州高昌县的录事,掌管公文往来,勾检法律文书。

原告,曹二郎,胡人,高昌国土著商人。

被告,李三,汉族,长安商人。

吃瓜群众,“高昌舞女兼世界级网红”贴花娘等人。

案件详情如下。

李三跟曹二郎的兄长曹大郎一起做生意。

有一天,曹大郎意外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顿时间,谣言传遍了高昌城。

有人说,李三谋财害命,杀死了曹大郎,因为他想赖掉欠下的两百多匹绢。

还有人说,曹大郎压根就没死,他已经去更远的西方做生意,把绢卖个好价钱。

为了找回大哥,曹二郎恳求郭文智为民做主。

曹二郎拿出李三借贷的文契,指责其欠债不还,有杀人的嫌疑。

李三坚称自己没有杀害曹大郎,安西都护府的函使可以帮他作证。

为了查清案件,郭文智查阅各类文书。

他从一份安西都护府的官牒记录里发现,曹大郎确实没死,只是去做生意去了

虽然杀人案已经水落石出,但是欠债不还还要追究。

按照唐律,若负债违契不偿,一百匹以上罪加三等。

在律令面前,李三只好答应,愿意归还赊借的两百多匹绢。

这桩积怨已久的案件终于完结了。

>>>科学角度看国宝

除了用一场场“博物馆奇妙夜”,让复活的国宝讲述奇闻异事之外,《如果国宝会说话》还从科学的角度,解密国宝背后的大智慧。

《立狮宝花纹锦》这一集,唐带锦纹饰被总结出一套基本的构图范式。

即,每一副纹锦都离不开“外围圆环+中心题材=团窠纹样”

我举一个栗子。

如果说,外围圆环是由2对圆珠环组成的联珠环

那么,外围圆环配上对狮,它就是团窠联珠对狮纹锦

配上,它就是联珠鸾鸟纹锦

以此类推。

古人随意把中心题材换成任何一种动物,就可以做成不同的纹锦。

此外,古人的“阴阳经纬编织法”还可以用电脑编程二进制表现出来。

一丝一线,一阴一阳,它可以织梭出大千世界,织就出宇宙万物。

《黄河铁牛》这一集,重达1100吨重的唐朝基建工程与牛顿定律相挂钩

按照牛顿第三定律的定义,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于对方时,彼此施加于对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恰恰就在黄河铁牛的重力与浮桥的拉力之间产生。

黄河铁牛地下的6根铁柱带着倒刺,牢牢地扎入地下。

为了将合力最大化,这些铁柱还被做成倾斜的角度。

当浮桥的拉力越大,铁牛的铁柱陷入地面就越深,桥桩越牢固,浮桥就越平稳。

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提出这一定律的牛顿,万万没想到,

早在公元725年的唐朝,就已经在实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了

玄风已散茫茫然,几回沧海成桑田。

被时间凝固、披上历史黄沙的国宝,千年之后与现代的我们相遇。

喁喁私语、含情脉脉、不动声色、调皮可爱…

每一件国宝,每一个生动的故事,都在等待我们去感受、去共情。

当你收到来自国宝的留言,请一定注意查收。

这一条条留言是每一位中国人与中华文明的羁绊,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铮铮傲骨!

文/booka

 3 ) 美不胜收

07-金步摇,路过西亚平原时花开。,路过东亚森林时鹿鸣 08-鎏金银壶, 09-唐代仕女俑,特别喜欢这一集,如果旁白是女声,那就更完美了。双垂髻,堕马髻慵懒又高贵,倭堕髻,双螺髻。 10-立狮宝瓶纹锦,这一集超赞,没有旁白,用图形渲染动画过程,加上动感的背景音乐,展现了复杂的纹样。不得不感叹古人那精巧的技艺。这一集的视觉冲击力是最强烈的。 11-昭陵六骏,飒露紫,拳毛騧,在美国, 12-水晶缀十字铁刀,唯一出土完整的唐刀, 13-回洛仓刻铭砖,250吨 14-黄河铁牛,山西,蒲津渡浮桥的桥桩,1100吨,安全使用了500年 15-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16-阿斯塔那俑与文书,这一集也挺有趣,用俑的形象制作的动画形式,讲故事。 17-三彩载乐骆驼俑,藏于陕历博,出土于西安。 18-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唐代,藏于镇江博物馆。酒筹上刻的都是论语里的内容。 19-长沙窑青釉褐彩诗词壶:一行别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20-阿斯塔那伏羲女娲图,女娲手执规和算筹。伏羲手执矩和墨斗。 21-鎏金铁芯铜龙,唐代,陕历博, 22-唐三彩十二生肖俑,唐,陕历博, 23-镶金兽首玛瑙杯,伊朗国家博物馆, 24-法门寺地宫茶具, 25-敦煌经变画,依据佛经绘成。

 4 ) 走,看国宝去!

1. 洛神赋(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

2. 兰亭集序(故宫博物院)

3.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南京博物馆)

4.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青州博物馆)

5. 飞天(敦煌莫高窟博物馆)

6. 云冈石窟昙曜五窟(云冈石窟博物馆)

7. 花树状金步摇(辽宁省博物馆)

8. 鎏金银壶(宁夏固原博物馆)

9. 唐代仕女俑(西安博物馆)

10. 立狮宝花纹锦(中国丝绸博物馆)

11. 昭陵六骏(西安碑林博物馆)

12. 水晶缀十字铁刀:又见唐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13 回洛仓刻铭砖:天下粮仓。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博物馆、回洛仓遗址

14 黄河铁牛:穿越时空的基建。山西省永济市蒲津渡遗址

15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时间之门。西安碑林博物馆

16 阿斯塔那佣与文书:折叠时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

17 三彩载乐骆驼佣:乐舞大唐春。陕西历史博物馆

18 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将进酒。镇江博物馆

19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词壶:一别行千里。长沙博物馆

20 阿斯塔那伏羲女娲图:化生万物。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

21 鎏金铁芯铜龙:龙行在唐。陕西历史博物馆

22 唐彩绘十二生肖佣:十二生肖。陕西历史博物馆

23 镶金兽首玛瑙杯:一杯敬万国。陕西历史博物馆

24 法门寺地宫茶具:不如吃茶。法门寺博物馆

25 敦煌经变画:出尘入画。敦煌研究院

 5 ) 多么希望自己是个艺术生

看完《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 这个纪录片工艺、文案、形式也愈发精益 通过短短的四分钟,去认识一个国宝 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洛神姿态让人沉迷,可谓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具 文案写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 若轻云之蔽月,若太阳开朝霞 是一位多美的女子呀 唐俑的俏皮灵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发髻形态 展示唐代女子自由,随性,敢于做自己性格 那是因为大唐高度自信、包容、开放 成就了那个盛世,也塑造了她们 阿斯塔纳俑那集真是妙趣横生 国宝穿越前年从历史的尘埃中活过来 变成了会说话的可人儿 买卖、打架、吃瓜群众、 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文书活过来 大唐纹锦也是用现在设计方式 呈现在大众眼前 让人眼花缭乱的同时,也觉得瑰丽缤纷 大唐的风韵展现在那个时代的 一针一线,一经一纬中 每一个花纹既能单独solo 也能点缀在其他纹样中坐以点缀 好希望出周边 这个时候多么希望自己是个艺术生会设计

 6 ) 胖妹的春天

“姐妹们,夏天到了,减肥了么?”这句话年年提,你做到了吗?姐妹们扎心了吗?又要说回到唐朝以胖为美?NO!NO!NO!不过,别担心了,来看看一千年前的大唐,女人们根本不care这些的!这才是现在姐妹们该有的态度啊!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胖妹的春天,给你们讲述了大唐的姐妹们的态度。爱了爱了。

“那年的你

刚过10岁

你在大唐贵族人家当丫鬟

但却不是下人

你悠然的样子

说明心不累

因为你是

大唐的一枚胖妹子啊”

为何大唐的胖妹子心不累?古代可不比当代,即便是国力强盛的大唐,也没能完全解决温饱问题,能吃“胖”,基本说明你家里有矿,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儿。所以你可以胖!但是大唐所有人都喜欢胖妹子么?也不然啊。

唐朝2200位诗人,留下48900余首诗,我们来随便找几个看看!

白居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你有小蛮腰么?first blood!

唐孟棨《本事诗·事感》记载:“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姬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又是小蛮腰!你有么?double kill

刘希夷 :“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细腰三连!triple kill!

好啦,不刺激姐妹们了。其实我们羡慕的不是大唐女子的胖瘦,而是那是一个崇尚自由的时代,女性开始获得独立的价值。这份价值不影响女性或者男性对姐妹们的喜好,真是的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才是那个1000年前的宝贵所在。他们可以把喜欢的妆容画在脸上。

不在于讨好别人,而是自己喜欢。他们又可以穿上男人的衣服。

“有时候

你也会穿着男装

抬头挺胸地走在朱雀大道上

变成长安城最酷的小妞”

你也许会加入马球队

因为你骑马打猎

都不逊于哥哥们

你还可以变成《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女侠,仗剑走天涯。

你的选择有很多

在中华数千年的

帝王时代中

只有大唐的女子

选择可以如此多

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片子里,侍女俑们不必为了别人的喜好而限制自己。其实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自由么?我们不会因为喜好而强加于人,也不会嫌弃他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活得精彩和漂亮,不是要求别人的肯定,而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每个人内心都无比向往自由,却往往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你品,你细品。是谁在你人生的道路上设置了种种要求,种种限制,是别人的言语,还是你自己内心想去迎合别人。做自己,简单却又不简单。简单的活着是大唐妹子们的追求,更是现代人们的追求。希望每个姐妹都能简单快乐的生活。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了~

大唐

之所以是我心心念念的大唐

正在于你

不用投他人所好地成为自己

让你们绽放

是大唐做的

最让人激动的一件事

 短评

我们哭着降临世界,但要笑着走向永恒。

3分钟前
  • 🍬BBBwhiskey
  • 力荐

魏晋风骨 盛唐荣华 繁华殆尽 葳蕤生光

8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力荐

画面与配乐,都极有古韵。看得出,主创在试着增添画面元素的美感和多样性,第一期是让画动起来;第二集写字,也并非单一形式,还要P个瓢虫。好看是好看。但有个疑惑,第二集《兰亭序》里的“癸丑”,为啥先写“丑”?有啥讲究吗?

11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第三季失望透顶!我能理解与科技和摄影技术的同步,流行的时代感让观者对国宝感兴趣。而这样的方式意图很明显,是希望用质感抓住很多年轻人对古代器物的兴趣与喜爱。当然这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表现的太过突兀、太过特效。这样仿佛是让国宝鲜活了起来,但对于器物的本真实体,似乎让鄙人并不太确定它真实的样子了!反正于我是有些怪异的……不过总体来说,这100集的国宝汇总,的确是有极大的意义的!还剩下最后的25集,期待第四季!

13分钟前
  • 邵禹升
  • 还行

哇,这才真正的诠释了为何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或许就是中国人独有的这份洒脱,才有中国人独有精神寄托!

16分钟前
  • 小熊YES
  • 力荐

陕博妥妥C位的一季。好!

19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推荐

还是盛唐繁华呀,一朝几乎独占一季,期待第四季!

24分钟前
  • 老泰瑞
  • 力荐

看了会二刷三刷会激动会沉迷会落泪的纪录片

27分钟前
  • 岭读旅大
  • 力荐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艺术家了,这些人开始画画,开始写书法,这些美术品是和个人联系起来,一个人喜欢什么风格,要表现什么思想,我们可以追述这个人的生平、学问、教养、野心等等去建立关联。从这个时候起,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初发芙蓉”比之于“错彩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在艺术中,要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这是美学思想上的一个大的解放。诗书画开始成为活泼泼的生活的表现,独立的自我表现。魏晋人倾向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的美,晋人书法是这美的最具体的表现,这抽象的音乐似的艺术才能表达出晋人的空灵的玄学精神和个性主义的自我价值。晋人的美感和艺术观,富于简淡、玄远的意味,因而奠定了中国山水画、山水诗的基本趋向。洛神赋图、兰亭序、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31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推荐

黄河铁牛、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32分钟前
  • 雪藏蜗牛壳
  • 力荐

精致不止,惊艳不止~

37分钟前
  • 力荐

文案这么正经了,有点儿不习惯呢,不过返璞归真,大繁至简,也是一种追求啊!兰亭序那里,真切的感受到了字体中的情绪,这种呈现手段有点儿厉害了!

42分钟前
  • tangmm
  • 力荐

第一季的第一集,新石器时代的陶艺;第二季的第三集,曾候乙编钟是我不管第几次看都会流泪的视频。这一季兰亭集序那一集,唐代侍女甬那一集同样看得热泪盈眶。唐代是多么的包容和自由啊,那才是真的大国自信。但老祖宗们看到我们这个礼崩乐坏并且不能包容的时代,会不会哭呢。尤其是第四集的佛像那一集,一旦牵扯到宗教,弹幕就是一堆的辱骂和抨击。好在佛祖慈悲,不和你们计较。“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45分钟前
  • 韩霜雪
  • 力荐

织锦花纹这集太酷了!!!这一季根据不同国宝尝试了不同的风格,《兰亭序》是清淡隽永,佛像和石窟是庄严,仕女佣是活泼灵动,织锦是华丽和科技感…神仙团队!

49分钟前
  • 落山山
  • 力荐

已查收。一如既往,温润如玉。9

52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我们哭着走向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

57分钟前
  • 黑科技
  • 力荐

兰亭集序那集设计得最好,以简单胜复杂,以无招胜有招。

60分钟前
  • 刘某人
  • 力荐

第九集大唐胖妹 大唐的都太棒了

1小时前
  • 力荐

好的太好,差的太差。

1小时前
  • 张菩菩
  • 推荐

解说文案的文化底蕴依旧了得 → 第1集-洛神赋图:洛神从《诗经》的蒹葭苍茫和《离骚》的万千云气中浮现,带着对美的无限向往却永不可得的缺憾,奠定了东方审美的底色,也为中国绘画带来了第一缕灵动的微风,吹开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3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站在砖壁前,我们仍能感到迎面拂来那阵山风,吹来的是未泯的典范和对纯真生命的深深渴望。& 第4集-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我们哭着降临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 第20集-阿斯塔纳伏羲女娲图:极目不见故土,抬头却是同一片星空。& 第25集-敦煌经变画:这是唐人的想象,也是我们想象中的唐。……

1小时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